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保定高碑店市2026届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用酒精灯给某晶体均匀加热并使之熔化的实验中,描绘出如图所示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分析可知,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晶体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B.该品体0-2min加吸收的热量等于10-12min加吸收的热量C.该品体4min时的内能与6min时的内能相等D.该晶体12min内温度升高了302.如图所示,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天花板上的新目标,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A.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平移一段距离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平移一段距离C.只将平面镜绕O点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D.只将激光笔的入射光绕O点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3.我国北方冬天取暖用的“暖气”,通常用水作为输运能量的介质,这是因为水的()A.密度大 B.密度小 C.比热容大 D.比热容小4.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0~80℃的酒精温度计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烟”,这些“白烟”是水蒸气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5.如图是太阳能无人机Aquila,它使用碳纤维制造以减轻重量,主要利用了碳纤维的()A.硬度大 B.密度小C.易导电性 D.可塑性强6.为节能环保,国务院规定机关、商场等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A.14℃ B.18℃ C.22℃ D.26℃7.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每个学生上课时戴上防噪音耳罩B.学生课堂上禁止说话C.在教室周围、道路旁植树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8.如图为汽油机的一个冲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四个事例中能量转化与之相同的是()A.按动按钮,盒盖飞出B.冬天,搓手取暖C.活塞下压,棉花燃烧D.钻木取火9.下图所示的是课本中的几幅插图,对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a)中的白光分解为七色光是由于光发生了反射B.图(b)中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C.图(c)中我们能看见物体是物体发出的光直接进入我们的眼睛D.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每条光线都不遵循反射定律10.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0°C的冰没有内能B.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11.如图甲、乙、丙、丁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声音的音色12.根据图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D.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二、填空题13.我们在打电话时,很容易听出熟人的声音,这是根据_________判断的;“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______高;俗语“震耳欲聋”反映声音的______特征。14.今年6月,我国西藏、四川等部分地区观测到了日环食。日食是由于光______形成的。15.在“测量矿石密度”实验中,从同一标本上取下三小块矿石,通过测量分别得到三组数据,第一组数据是m1=12g,V1=2.5cm3,剩下的两组数据记录在纸上了(如图所示),请梳理出其中一组数据填入空中:V2=_______、m2=_______(数据要带单位),梳理的依据是:_______。16.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三、实验题17.(8分)小明用茶色玻璃板和两个相同的棋子等做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的实验.(1)将玻璃板_____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沿玻璃板前后两表面画线和.(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将棋子放到玻璃板后,使它与_____重合.(3)在白纸上沿棋子和的边缘画圆,测量的右端到的距离;测量的左端到的距离如图所示,其值=_____.(4)改变的位置,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表中有一个数据异常,该数据是_____,,它最有可能测量的是_____的距离.次数123454.305.707.108.809.905.406.508.509.60(5)修正(4)中异常数据后,比较和,发现总是小于,为准确获得实验结论,请你对小明实验中的错误操作进行纠正.答:_____18.(8分)小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实验。(1)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3)当蜡烛、凸透镜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_______的实像,此时所成的像与_______所成的像性质相同(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蜡烛向________移动,也可以光屏向______移动;(5)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填“远离”或“靠近”)透镜。19.(8分)小刚妈妈从银座超市买了一桶花生油,小刚想利用在学校学到的“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来测量花生油的密度,于是他从学校借来了有关器材,进行了如下操作:(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此时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小刚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2)将空烧杯放在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当加入最后一个最小砝码时,指针的指向仍然如甲图所示。小刚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最后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3)将花生油倒在量筒里,如图乙所示。花生油的体积为V=_____cm3;(4)将量筒中的花生油倒在空烧杯中,将烧杯放在已经调平的天平的左盘,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刻度值如图丙所示,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_____g;(5)小刚根据测量的数据算出花生油的密度为=_____kg/m3(6)已知该花生油的密度在之间,请你根据小刚的测量结果分析,小刚的测量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四、作图题20.(8分)如图所示,请画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1.(8分)光线与平面镜成45°角入射,请完成图中的光路。(____)五、计算题22.(10分)如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莆田至少需要多少分钟?23.(12分)有一只空玻璃瓶的质量是105g。用它装满水后测得的质量是625g,用它装满某品牌的酱油后测的质量是703g。已知水的密度是1.0×103kg/m3。求:(1)这个空瓶的容积;(2)这种品牌酱油的密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详解】A.由图像可知,该晶体从固体加热到熔点时用了2min,温度升高了20,从全部熔化为液体后,加热2min,温度升高10C,由题意可知,该晶体在加热过程中质量不变,加热相同时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公式Q=cm的変形公式c=可知,该晶体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题意可知,在相等的时间内晶体吸收到的热量相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于在此加热过程中不断的加热,所以晶体在不断的吸热,内能不断的增大,所以在4min时的内能一定小于在6min时的内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由图像可知,该晶体在12min内温度由20升高到了10,温度升高了10-(-20)=30,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B【详解】A.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平移一段距离,那么入射点O点在水平方向上会右移,反射光线在水平方向上也会右移,那么反射光线能够射中天花板上的新目标,A项不合题意;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平移一段距离,那么入射点O点的位置不变,反射光线的位置也不变,那么反射光线不能射中天花板上的新目标,选项B符合题意;C.只将平面镜绕O点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那么入射角会变小,反射角也会变小,反射光线也会绕O点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反射光线能够射中天花板上的新目标,C项不合题意;D.只将激光笔的入射光绕O点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那么入射角会变小,反射角也会变小,反射光线也会绕O点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反射光线能够射中天花板上的新目标,D项不合题意。3、C【详解】水有较大的比热容,所以常被用做暖气中传递热量的介质,降低一摄氏度放出的热量相比其他材料更多,故选C.4、B【详解】A.酒精温度计的量程为0~80℃;而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的沸点超过了酒精温度计的量程,所以他不可以选用量程为0~80℃的酒精温度计;故A错误;B.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所以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故B项正确;C.“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不是水蒸气,故C项错误;D.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故D项错误。5、B【详解】A.用碳纤维制造以减轻重量,说明相同的体积情况下,质量轻,说明密度小,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用碳纤维制造以减轻重量,说明相同的体积情况下,质量轻,说明密度小,故B选项符合题意;C.用碳纤维制造以减轻重量,说明相同的体积情况下,质量轻,说明密度小,与导电性无关,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用碳纤维制造以减轻重量,说明相同的体积情况下,质量轻,说明密度小,与可塑性无关,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6、D【详解】在夏季,安装空调来获得低温,如果室内外温度差越大,压缩机工作时间越长,浪费的能源越多.在夏季26℃人们也会感觉比较舒服,对身体也是有益的.
故选D.7、C【解析】A.每个学生上课时戴上防噪音耳罩,则学生会听不到老师的讲课声,不合理;B.学生说话,可能是为了回答老师的问题,所以也是不合理的;C.在教室周围、道路旁植树,在噪声的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是合理的;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并不能减小噪声,故不合理。故选C。点睛:重点是噪声的防止途径,但要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不是三个减弱噪声的途径都适合各种情况。8、A【详解】A.如图汽油机气缸中活塞向下运动,火花塞喷出电火花,是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图中透明的塑料盒相当于一个气缸,塑料盒的盖相当于活塞,酒精在塑料盒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塑料盒盖运动,这也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符合题意;B.图中两个手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手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中把活塞迅速往下压,活塞对玻璃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棉花燃烧,这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钻木取火是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9、B【详解】A.图(a)中的白光分解为七色光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故A错误;B.图(b)中激光束引导掘进,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可以防止方向出现偏差,故B正确;C.图(c)中我们能看见物体,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故C错误;D.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10、B【详解】A.因为分子在做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动能时刻都存在,而物体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所以任何时候,物体都有内能,故A项错误;B.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使手的温度上升,故B项正确;C.物体温度越高,所具有内能越多,而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故C项错误;D.热传递发生在具有温度差的两个物体之间,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故D项错误。11、A【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声现象相关知识。【详解】A.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较小噪声,故A项正确;B.敲鼓时用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项错误;C.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小,故C项错误;D.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声音的音调,故D项错误。故选A。12、C【详解】A.由题图可知,蝙蝠的发声频率范围10000Hz-120000Hz,所以蝙蝠不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故A错误;B.由题图可知,蝙蝠的发声频率范围10000Hz-120000Hz,而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所以人只能听到蝙蝠发出的部分频率的声音,故B错误;C.由题图可知,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而人的发声频率范围是85Hz-1100Hz,所以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故C正确;D.15Hz的声音在人听觉频率范围之外,所以人耳是不能听到的,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13、音色音调响度【详解】[1]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我们能辨别不同的声音主要靠音色,所以打电话时,很容易听出熟人的声音这是通过音色来判断的。[2]“小孩尖叫声刺耳”原因是声带振动频率大,音调高。[3]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大,声音的大小指的是响度。14、沿直线传播【详解】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有: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日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15、6.1cm3(或10.2cm3)30g(或50g)和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分析】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根据第一组数据,利用计算出矿石的密度,然后选择图中数据计算即可。【详解】[1][2][3]矿石的密度:,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则其质量与体积之比应为时,计算可知:,,与比较接近,则,(或,)。16、倒立不变【详解】[1]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是倒立实像,所以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倒立的像。[2]因为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发光物体的形状有关,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所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不变。三、实验题17、竖直棋子的像4.007.10A的右端到应测量的左端到的距离【详解】(1)[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应将玻璃板竖直放置,这样成的像都能在水平面上;(2)[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物像大小相等;(3)[3]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则长度为40.0mm=4.00cm;(4)[4]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7.10和6.50之间的偏差较大,异常的数据是7.10;[5]它最有可能测量的是A的右端到NN'的距离(5)[6]像有一定的大小,实验中发现总是小于,出现差别的原因可能测量的是从B的右端到MM'的距离,正确做法是:应测量B的左端到MM'的距离.18、10同一高度缩小照相机上上靠近【详解】(1)[1]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点就是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焦距,则图甲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40.0cm-30.0cm=10.0cm(2)[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3)[3][4]由乙图知物距为30.0cm,像距为15.0cm,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成的像与照相机所成的像性质相同。(4)[5][6]蜡烛变短后,像将移到主光轴的上方,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蜡烛向上移动,也可以光屏向上移动。(5)[7]近视眼的成因是,由于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增强,或者眼睛的前后径过长,像成于视网膜的前方,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光线发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案例
- 制造行业薪酬管理体系设计案例
- 建筑设计阶段项目管理流程
- 物业维修工岗位职责及操作流程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及实施
- 治安管理法常见问题及员工培训指南
-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创新案例评析
- 采购流程规范及项目实施计划
- 篮球画展策划活动方案
- 线上婚恋活动方案
- GB/T 3478.1-2008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米制模数齿侧配合)第1部分:总论
- 服饰编码规则表参考范本
- DID方法与合成控制法-课件
- 临床医学研究设计及统计学问题课件
- 《郑伯克段于鄢》PPT
- 高速铁路客运设施设备课件
- InSAR干涉测量解析课件
- 磁通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检验科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MonitorDrive-调试6SE70系列变频器(培训)课件
- 房屋买卖收款收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