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月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第2节题序一二三四评卷人总分得分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如图所示,小刚学习了长度测量后,在分组探究活动中,估测伸开双臂两手之间的距离约为160;小刚穿的裤子吊牌上标注的型号是“(L号)175/80A”,裤子型号斜线前后的数字分别表示人的身高和人的腰围,斜线后面的字母表示人的体形特征,则小刚的腰围为80。(均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2.小华先坐在桌边听小明用手指轻划桌面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是由振动发出的,若小华将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更响亮的声音,这时声音是通过传入小华耳中的。(均选填“空气”“桌面”或“真空”)
3.在学校田径运动会的百米赛跑中,小轩和小海同时参加比赛。开始阶段,同学们说小海跑得快,这是利用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比赛结束后裁判员最终判小轩跑得快,这是以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均选填“相同时间比路程”或“相同路程比时间”)
4.响度、音调和音色是决定声音特性的三个因素,文学中有些词语对声音进行了描述,其中,“天籁之音”是指声音特性中的,“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特性中的。
5.“复兴号”动车组能以350公里的时速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如图所示,某乘客放在窗边的水瓶,即便在350公里的时速下,列车依旧运行得相当平稳,水瓶纹丝不动,乘客认为水瓶“纹丝不动”是以为参照物,他用于拍摄这张照片的相机相对于车厢外的地面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6.如图所示,这是将几种声音输入示波器时显示的波形图。由图可知,图甲和图乙声音的不相同;图甲和图丙声音的不相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7.我国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较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说明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选填“大”或“小”)。
8.A、B两个小球在水中下落,如图所示,这是用水下照相机拍摄到的两个小球经过某区域时的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相等,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由图可知,小球A做(选填“变速”或“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同路程,A、B两个小球的速度之比为。
9.如图所示,小明在马路边上先后拍了甲、乙两张街景照片。如果以大客车为参照物,小汽车向(选填“东”或“西”)运动;大客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汽车的速度。
10.甲、乙两车在平直的路面上从同一位置(O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第5s时,甲车和乙车相距m;在距离O点m的时候,甲、乙两车中的一辆车被其中的另一辆车追上。
二、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小伟在研学活动中,在上海博物馆参观了“战国商鞅方升”,它是我国度量衡史的标志性器物。如图所示,这是一支新2B铅笔与“战国商鞅方升”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战国商鞅方升”全长约为()A.18mm B.18cmC.36mm D.36cm12.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A.刻度尺读数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B.读数时,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C.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D.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没有紧贴课本13.竹笛是我国传统乐器,流传地域广大,品种繁多。下列乐器中与竹笛发声体相同的是()A.唢呐B.鼓C.铜锣D.琵琶14.如图所示,卡丁车在赛道上飞驰。甲同学认为以赛道为参照物,赛车手是运动的;乙同学认为以卡丁车为参照物,赛车手是静止的。他们两个人的说法()A.甲正确,乙错误 B.乙正确,甲错误C.都正确 D.都错误15.小方同学在家里观看视频学习,利用软件可以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以两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两倍速播放的声音与正常声音相比()A.响度大 B.音调高C.音色好 D.传播速度快16.小轩同学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了物理课本的长度,得到的测量记录分别是25.81cm、25.8cm、25.28cm、25.81cm、25.83cm。课本的长度为()A.25.71cm B.25.83cmC.25.82cm D.25.81cm17.为响应“绿色出行”的号召,三个好朋友决定在同一天选择低碳环保的不同方式去上学。小张骑电动车以20km/h的速度平稳前进,小王以3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0.36k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李的速度最大 B.小王的速度最大C.小张的速度最大 D.三人的速度一样大18.暑假期间,小明一家乘飞机到北京旅游,在乘机的过程中,当小明感觉地面“迎”面而来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A.垂直起飞 B.垂直降落 C.定速巡航 D.空中悬停19.许多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关于下列诗句中涉及的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B.“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中的“钟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两岸上的人耳中的C.“忽闻水上琵琶声”,人们是通过声音的音调识别出“琵琶声”的D.“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声音能在液体和气体中传播20.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在脍炙人口的《三峡》名篇中曾写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1里=0.5公里=0.5km),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船行驶的路程约为600kmB.船行驶的时间约为12hC.船行驶的平均速度约50km/hD.船在行驶的过程中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21.根据图中所给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10000Hz的声音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部分频率的声音C.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大D.15Hz的声音只要响度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22.甲、乙、丙、丁四辆玩具赛车同时从起点出发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丙车最先到达终点,丁车最后到达终点。若甲、乙两车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的图线在Ⅰ区域B.丁的图线在Ⅲ区域C.丙、丁的图线都可能在Ⅱ区域D.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第23小题7分,第24小题8分,第25小题8分,第26小题8分,共31分)23.请完成与下列实验有关的填空。(1)如图1所示,这是用刻度尺测铅笔长度时,甲、乙、丙三名同学读数的情景,其中读数正确的是同学,刻度尺的分度值为mm,所测铅笔的长度应记为cm。
(2)如图2所示,秒表的读数是s。
(3)以下是两名同学给出的测量纽扣直径的方案。小华:直接用刻度尺沿着纽扣的直径测量。小丽:按图3所示的方式测量。其中,同学设计的方案是不合理的,理由是;小丽同学的方案测出纽扣的直径为mm。
24.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丽同学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同学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丽同学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1)通过对上面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小丽同学的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以便观察,用到的研究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或“转换法”)。
(2)做完以上实验,小明同学又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3)做完以上实验,小丽同学又探究了声音传播的条件,她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先让闹铃发声并将其放入玻璃罩内,再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发现闹铃的声音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将(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该实验表明,这个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25.如图所示,用钢尺做实验,探究影响声音高低、强弱的因素。(1)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将钢尺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次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钢尺,听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选填“快”或“慢”),频率越(选填“高”或“低”),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选填“高”或“低”)。
(2)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不变,先用较小的力拨动钢尺,再在同一位置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用较小的力拨动钢尺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较;拨动钢尺时,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均选填“大”或“小”)
(3)实验表明:影响声音音调高低的因素是声源振动的,影响声音响度大小的因素是声源振动的,听到声音响度的大小还与有关。
26.某实验小组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该实验中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通过公式求出平均速度。
(2)为了便于测量,斜面应保持(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坡度。这样做可以减少测量(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实验误差。
(3)在测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AB段的平均速度时,如果小车到达B位置后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测得的运动时间偏,测得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会偏。(均选填“小”或“大”)
(4)在测量完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AB段的平均速度后,小红又从斜面的中点B处由静止释放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测出了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小红的操作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某同学计算小车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①vAC=12(sABtAB+sBCtBC);四、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第27小题8分,第28小题8分,第29小题9分,共25分)27.小红一家周末自驾到郑州市游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后,她看到了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请你根据标志牌上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交通标志牌上,“100”这个数据的含义是;“郑州60km”的含义是。
(2)如果这辆汽车不违反交通法规行驶,从标志牌处到郑州最少需要多少时间?(3)汽车若以图乙所示的速度匀速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28.星期天上午9:00,小明骑车从家中出发前往相距12km的外婆家,出发前他打电话告诉外婆他到达的时间。他先以15km/h的正常速度骑行了12min,到达某一书店,在该书店买书用了6min,为了不迟到,他随后以18km/h的速度骑行,最终按时到达外婆家(路线如图所示)。请解答以下问题:(1)求书店到外婆家的距离。(2)小明是几点几分到达外婆家的?(3)小明从家到外婆家全程的平均速度。29.下表是北京到滨海的某高铁列车运行时刻表,请解答下列问题:车站名称到达时间出发时间停留时间北京—9:00—天津9:309:355min滨海10:30——(1)列车从北京出发到天津,全程约120km,求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2)若列车以平均速度v从天津行驶到滨海,求天津到滨海的距离。(3)列车全长约200m,若它以平均速度v通过一条长为8000m的隧道,则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行驶的时间为多少?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cmcm解析:伸开双臂,两手之间的距离和人的身高差不多,约为160cm;小刚的腰围为80cm。2.桌面桌面解析:小华先坐在桌边,听到的声音是由桌面振动发出的,当小华把耳朵贴在桌面上时,声音是通过桌面传入小华耳中的。3.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解析:在学校田径运动会的百米赛跑中,开始阶段,小轩和小海跑的时间是相同的,跑在前面与后面的区别在于他们运动的路程长短不同;比赛结束后,小轩和小海都跑完了100m,路程是相同的,先到达终点与后到达终点的区别在于他们所用的时间长短不同。4.音色音调解析:“天籁之音”是指声音美妙动人,即音色好;“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音调高。5.车厢运动解析:以车厢为参照物,水瓶与车厢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所以水瓶是静止的;他用于拍摄这张照片的相机相对于车厢外的地面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相机是运动的。6.音调响度解析:图甲和图乙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波的形状相同,音色相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图甲和图丙的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波的形状相同,音色相同;振幅不同,响度不同。7.固体(或大地)大解析: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较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说明固体(或大地)能传声,且声音在固体(或大地)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大。8.匀速2∶3解析:由图可知,在相等的时间内(0.1s内),小球A通过的路程都是两块瓷砖的高度,则小球A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A运动的时间tA=3×0.1s=0.3s,小球B运动的时间tB=2×0.1s=0.2s,则通过相同路程,A、B两个小球所用时间之比tA∶tB=0.3s∶0.2s=3∶2,根据v=st可知,A、B两个小球的速度之比vA∶vB=2∶9.东大于解析:由图可知,两车均向西运动,如果以大客车为参照物,小汽车的位置向东移动了,所以小汽车向东运动;对比甲、乙两图,以树为参照物,小汽车移动的距离小于大客车移动的距离,由于两者运动的时间相同,所以大客车的速度大于小汽车的速度。10.50100解析:由图可知,甲车从第5s开始运动,乙车从0s开始运动,乙车10s内运动了100m,乙车的速度v乙=st=100m10s=10m/s,第5s时,乙车运动的路程s乙=v乙t'=10m/s×5s=50m,甲车运动的路程为0,即此时甲车和乙车相距50m;由图可知,在距离二、选择题111213141516BBACBC171819202122ABCDDD11.B解析:从图中可知,“战国商鞅方升”与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基本一样,新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故“战国商鞅方升”全长约为18cm。12.B解析: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若读数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没有紧贴课本,都会造成测量结果的错误,故A、C、D选项不符合题意;读数时,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这会产生误差,故B选项符合题意。13.A解析:竹笛和唢呐都属于管乐器,是由空气柱振动发声的;鼓和铜锣都属于打击乐器,分别是由鼓面、锣面振动发声的;琵琶属于弦乐器,是由弦振动发声的。故A选项符合题意。14.C解析:以赛道为参照物,赛车手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因此赛车手是运动的,甲同学的说法正确;以卡丁车为参照物,赛车手相对于卡丁车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赛车手是静止的,乙同学的说法正确。15.B解析:两倍速播放的声音比正常声音频率高、音调高,与响度和音色无关;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与物体振动快慢没有关系。16.C解析:分析五次测量数据可以发现,25.28cm这个数据与其他四个数据相差太大,是一个错误数据,25.8cm这个数据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也是一个错误数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在最后结果除不尽时应采取四舍五入法,小数点后的位数与记录的数据相同,则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5.81cm+25.81cm+25.83cm3≈25.17.A解析:小张骑电动车的速度v电=20km/h=20×13.6m/s≈5.6m/s;小王跑步的速度v跑=3m/s;小李骑自行车1min通过的路程s自=0.36km=360m,小李的速度v自=s自t自18.B解析:小明感觉地面“迎”面而来,认为地面在向飞机运动,是以飞机为参照物,并且飞机垂直降落,所以感觉地面扑面而来,B选项正确。19.C解析:“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选项正确;“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中的“钟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两岸上的人耳中的,故B选项正确;“忽闻水上琵琶声”,人们是通过声音的音色识别出“琵琶声”的,故C选项错误;“怕得鱼惊不应人”,岸上人的说话声是通过空气和水传到鱼耳中的,这说明声音能在气体和液体中传播,故D选项正确。20.D解析:由题意可知,船行驶的路程s=1200×0.5km=600km;船行驶的时间约为12h;船行驶的平均速度v=st=600km12h21.D解析:由图可知,蝙蝠的发声频率范围是10000~120000Hz,蝙蝠能发出频率为10000Hz的声音,A选项正确;蝙蝠的发声频率范围是10000~120000Hz,人耳只能听到20~20000Hz的声音,人只能听到蝙蝠发出的部分频率的声音,故B选项正确;人耳能听到20~20000Hz的声音,而人的发声频率范围是85~1100Hz,所以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要大,故C选项正确;人耳只能听到20~20000Hz的声音,15Hz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故D选项错误。22.D解析: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所以s-t图像中倾角大的速度大。丙车最先到达终点,丁车最后到达终点,则丙车的速度最大,丁车的速度最小,所以丙的图线在Ⅲ区域,丁的图线在Ⅰ区域;s-t图像中甲图线的倾角大于乙图线的倾角,因此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三、实验探究题23.(1)乙13.50(3.49~3.51)(2)99.8(3)小华纽扣的直径不容易找到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 重庆两江新区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跨境代理风险管控-洞察与解读
- 售后服务质量与反馈改进方案模板
- 初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考试试卷含答案
- 专题《汉字》公开课(简案)
- 品牌推广策略执行计划表线上线下一体化型
- 水工环地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资质试卷与答案
- 雨中的回忆描写一场雨天的经历13篇范文
- 高压试验工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加油站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河南农商银行金融科技人才常态化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防火安全知识培训案例课件
- 2025年船舶建造合同协议样本
- 工业高质量数据集研究报告 2025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 打印机课件教学课件
- 2025下半年浙江嘉兴市属国有企业招聘59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 2025宁夏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集中招聘”52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中学物理实验课教学资源包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 第4章 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