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安徽省阜阳实验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1页
2024-2025学年安徽省阜阳实验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2页
2024-2025学年安徽省阜阳实验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3页
2024-2025学年安徽省阜阳实验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4页
2024-2025学年安徽省阜阳实验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安徽省阜阳实验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2.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两者的共同作用是

A.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C.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D.实现了土地公有的目标(★★★)3.魏巍在《火线春节夜》中写道:“有人指着自己的一缸子白雪,几片肉,一块朝鲜打糕,还有早晨剩下的米饭说‘你看,这还不是好几个菜吗!这年过得蛮不坏哩!’”这体现了志愿军的()

A.严明纪律观念B.武器装备精良C.革命乐观主义D.业余生活丰富(★★★)4.1953年~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生产总值平均每年递增4.8%,重要经济部门之间比例协调,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这说明当时()

A.我国摘下了农业大国的帽子B.生产关系变革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C.已经建成了完善的工业体系D.社会主义公有制加速工业化发展(★★★★)5.1959年9月,因苏联撤离援华人员,带走了总设计图,在建的海军长波台被迫停工。33岁的周建畏顶住压力,受命带领技术人员吃干馒头、咸菜,改变建设思路,重新设计,经过几年努力,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功率长波发信台。这说明,中国科技人员具有()

A.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善于创新的精神B.包容开放,善于学习,勇担责任的精神C.淡泊名利,不计得失,乐于奉献的精神D.直面挫折,不屈不挠,坚定信念的精神(★★★★)6.观察下列新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Ⅲ”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的需要B.国民经济调整C.环境保护的需要D.农村改革展开(★)7.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建立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是以下哪4个城市()

A.深圳、上海、汕头、厦门B.深圳、珠海、汕头、厦门C.深圳、珠海、汕尾、厦门D.深圳、珠海、汕头、东莞(★★★★)8.如图为2007-2017我国不同性质企业占进出口总值比重统计图,该统计图表明()

A.外资企业的进出口总值已失去优势B.民营企业的进出口总值增长明显C.不同性质企业进出口总值齐头并进D.我国的进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9.改革开放以来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为防止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国家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在少数民族地区尽量多办一些能源、原材料加工业项目,以保持各民族各地区的协调。这体现了我国()

A.关注少数民族的工业发展B.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C.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D.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10.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排列下列相关活动的先后顺序()①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②汪辜会谈③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④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⑤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A.④⑤①③②B.④⑤③②①C.⑤④①②③D.⑤③①②④(★★★)11.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是陆军,军队武器装备性能落后,威力弱小。后来逐渐形成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等诸军兵种合成的强大人民军队。这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

A.指挥更加成熟B.作风优良C.朝现代化奋进D.作战勇敢(★★)12.1972年2月21日,《纽约时报》一篇评论指出:“这一史无前例的事件既证明了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大变化,也证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世界最强大国家之一的新地位……双方最高领导人愿意抛开古老的偏见,并开始努力寻求能否建立一种新的互利关系。”该报评论的是()

A.中日建交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尼克松访华D.中美正式建交(★★★)13.口述史是一种新的历史研究方法,“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学,实际上是通过有计划的访谈和录音技术,对某一特定问题获取第一手口述资料,然后经过筛选、比照、分析和辨伪,进行历史研究的方法及其成果,它更适合研究与广大民众息息相关的历史。”根据以上表述,你认为下面最适合应用口述史研究的一项是()

A.外交关系的重大历史事件B.国防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C.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出台D.改革开放以来衣食住行的变化(★★★)14.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下列各项能体现这一个“高峰”的是()

A.建立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的津贴制度B.创立“陶片放逐法”C.允许外邦人和奴隶参政D.组成四百人议事会(★★)15.“亚历山大的士兵们纷纷放下武器,改行成了当地人的老师,曾经的军营变成了学习希腊文明的宁静课堂。”材料反映了亚历山大东征()

A.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B.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联系C.推动了希腊文化向外传播D.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二、改错题(★★)1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1)1997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改正:(2)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改正:(3)象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代表,为研究古巴比伦文明提供重要条件。【】改正:(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改正:三、综合题(★★★)17.某校八年级同学以“新中国的伟大梦想”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中华崛起——民族独立梦】材料一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1)结合所学,材料一中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事件是什么?【当家作主——民主法治梦】材料二随着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开展,……1954年1月9日,宪法起草工作正式开始。不仅参考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立宪的经验,而且注重吸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中值得借鉴的一些成果。……在近三个月时间里,全国有超过1.5亿人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几乎涉及《宪法(草案)》每一个条款。这是中国制宪史上的一个革命。——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特点。【工业发展——经济腾飞梦】材料三1953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陆续开展起来。到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比较顺利和创造性地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避免了大的经济破坏和社会动荡。——摘编自高长武《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3)结合所学,上图中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第一个高峰时期内,工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全面决胜——民族复兴梦】材料四我们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并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摘自二十大报告(4)结合所学,回答材料四中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政治保证是?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四、材料题(★★★)18.变革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包产到户,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大家除了种好自己的责任田,还积极搞一些副业,短短一年时间,大家生活就有了很大改善。——选编自李荣根口述:《亲历改革开放,见证宝安巨变》(1)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土地政策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对其所述现象进行合理解释。材料二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1954年6月)(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两国总理倡导的“原则”以及影响。材料三“一国两制”的构想从实际出发,兼顾了各方实际利益,因而是各方面可以接受的、合情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摘编自杨先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3)根据材料三,概括“一国两制”实行的原因。(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推动国家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五、综合题(★★★)19.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与活动。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以来的科技大事记(部分)

1956年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在长春下线,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1958年中国人制造的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诞生。1962年1.2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建成并正式投产,中国重型机械制造业步入了新的水平。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1980年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东风五号”洲际导弹首次全程试射成功。2003年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正式通车,中国高铁时代自此开启。2016年射电望远镜在贵州省平塘县落成启用,中国成为射电望远镜领域的领先者。2017年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三大科学实验任务。2022年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福建舰”下水。2024年“嫦娥六号”返回器于预定区域着陆,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1)材料中1956年的科技成就是新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