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儿科防跌倒坠床知识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1页
2025年儿科防跌倒坠床知识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2页
2025年儿科防跌倒坠床知识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3页
2025年儿科防跌倒坠床知识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4页
2025年儿科防跌倒坠床知识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儿科防跌倒坠床知识考试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儿科病房中,跌倒坠床高风险患儿最常见的年龄段是()A.新生儿至6月龄B.7月龄至1岁C.1-4岁D.5-8岁2.评估患儿跌倒坠床风险时,需重点关注其近期是否有()A.接种疫苗史B.发热超过38.5℃C.使用镇静类药物D.家属陪护记录3.为预防婴幼儿坠床,病床两侧床栏应()A.仅拉起一侧,方便家属抱起B.完全拉起并确认锁扣闭合C.保持半开放状态D.在患儿入睡时拉起,清醒时放下4.对意识清醒但活动能力受限的3岁患儿,最适宜的防坠床措施是()A.全身约束带固定B.床边放置软垫并专人看护C.给予镇静药物D.更换为带顶栏的婴儿床5.儿科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应在患儿入院后()内完成A.1小时B.2小时C.4小时D.8小时6.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跌倒坠床的“环境风险因素”()A.地面潮湿未及时擦干B.床旁桌凳摆放杂乱C.患儿穿防滑袜D.夜间病房照明不足7.对刚学会行走的1岁患儿进行防跌倒教育时,最有效的方式是()A.口头讲解危险后果B.播放动画演示正确行为C.让其观察其他患儿跌倒案例D.直接限制其下地活动8.患儿发生坠床后,护士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A.立即将患儿抱回病床B.检查患儿意识、瞳孔及受伤部位C.通知医生D.记录事件经过9.预防学龄期儿童跌倒的关键措施是()A.24小时约束四肢B.强化其安全意识并提供防护指导C.减少其下床活动次数D.更换为更低的病床10.评估患儿“活动能力”时,需重点观察()A.每日进食量B.能否独立完成穿衣、如厕C.家长陪伴时间D.静脉输液是否通畅11.对使用利尿剂的患儿,防跌倒措施中错误的是()A.指导其缓慢改变体位B.增加如厕时的陪护C.限制液体摄入D.床边放置尿盆/便椅12.儿科病房防跌倒标识的设计应()A.使用复杂文字说明B.采用卡通图案和简单文字C.仅放置于护士站D.颜色选择深色系13.患儿坠床后出现头皮血肿,正确的处理是()A.立即热敷促进吸收B.加压包扎并观察意识变化C.用力揉搓血肿部位D.告知家属无需特殊处理14.对因高热导致躁动的患儿,防坠床措施优先选择()A.约束带固定四肢B.加床栏并专人看护C.给予镇静药物D.转移至单间病房15.跌倒坠床事件发生后,护士应在()内完成书面报告A.1小时B.2小时C.6小时D.24小时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儿科跌倒坠床的高风险因素包括()A.年龄<5岁且活动能力强B.近期使用过镇静剂、利尿剂C.视力或平衡能力异常D.家长陪护经验不足2.预防婴幼儿坠床的措施包括()A.床栏完全拉起并检查锁扣B.床边地面铺设防滑软垫C.睡眠时使用睡袋限制过度翻动D.长时间离开时将患儿转移至婴儿床3.对跌倒坠床高风险患儿的护理观察要点有()A.每30分钟巡视一次B.记录患儿活动时间及方式C.评估家长对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D.观察患儿是否有头晕、乏力等不适4.患儿坠床后需重点评估的内容包括()A.意识状态与反应B.有无皮肤擦伤、淤青C.四肢活动是否对称D.生命体征(心率、呼吸、血压)5.防跌倒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A.告知患儿/家长高风险时段(如夜间、如厕时)B.示范正确使用床栏、扶手的方法C.指导选择合脚防滑的衣物鞋袜D.强调擅自调整床高的危险性6.属于“个性化防跌倒措施”的是()A.为好动的幼儿使用带绑带的睡袋B.为视力障碍患儿标记病房物品位置C.统一要求所有患儿20:00后禁止下床D.为术后患儿提供床边助行器7.跌倒坠床事件的处理流程包括()A.立即评估患儿伤情并采取急救措施B.通知医生并配合进一步检查C.安抚患儿及家属情绪D.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并分析原因8.儿科病房环境安全改造的要点有()A.地面使用防滑材料并保持干燥B.床高调整至患儿坐起时双脚能触地C.床旁通道宽度≥80cmD.夜间开启地灯避免强光刺激9.对使用约束带的患儿,护理措施正确的是()A.每2小时松解一次并观察皮肤情况B.约束带松紧以能插入1-2指为宜C.告知家长约束是临时措施并解释必要性D.长期约束时可仅固定上肢10.预防跌倒坠床的“多学科协作”包括()A.医生调整可能影响平衡的药物剂量B.康复师评估患儿活动能力并指导训练C.家属参与制定个性化防护方案D.后勤部门定期检查病房设施安全性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打“√”,错误打“×”)1.所有儿科患儿入院时均需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2.为避免患儿哭闹,可在其入睡后再拉起床栏。()3.学龄期儿童因认知能力较强,无需重点观察其活动。()4.患儿坠床后无明显外伤,可仅记录为“无伤害事件”。()5.防跌倒健康教育只需对家长进行,无需告知患儿本人。()6.床栏拉起后,患儿仍可能从床尾或间隙坠床,需额外防护。()7.使用轮椅转运患儿时,应先固定轮椅刹车再抱患儿上下。()8.对频繁坠床的患儿,可加大镇静药物剂量以减少活动。()9.跌倒事件分析时,需重点关注“系统因素”(如设施缺陷)而非个人责任。()10.新生儿因活动能力弱,无需评估跌倒坠床风险。()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儿科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2.列举5项针对1-3岁学步期儿童的防跌倒具体措施。3.患儿坠床后出现意识模糊、呕吐,护士应如何处理?4.说明“家长参与防跌倒”的教育要点。5.分析儿科病房中“夜间跌倒高发”的原因及预防对策。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案例1:3岁患儿,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入院第2天,夜间23:00家属因接电话离开病床2分钟,患儿自行爬床栏坠地,左侧头部着地,哭吵1分钟后入睡,家属未立即呼叫护士。次日晨护士发现患儿精神萎靡、呕吐1次。问题:(1)分析该事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5分)。(2)护士应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5分)。(3)针对该案例提出改进措施(5分)。案例2:4岁患儿,因“病毒性脑炎”入院,医嘱予甘露醇脱水治疗,患儿神志清楚但诉“头晕”,家属反映其夜间频繁翻身。问题:(1)评估该患儿的跌倒坠床风险等级(需说明依据)(3分)。(2)制定个性化防跌倒护理计划(7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B4.B5.C6.C7.B8.B9.B10.B11.C12.B13.B14.B15.D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3.ABCD4.ABCD5.ABCD6.ABD7.ABCD8.ABCD9.ABC10.ABCD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简答题1.主要内容包括:①年龄及发育阶段(如学步期、好动期);②疾病相关因素(如神经系统疾病、电解质紊乱、使用影响平衡的药物);③活动能力(能否独立行走、平衡能力);④意识状态(清醒、嗜睡、躁动);⑤环境因素(病房设施、陪护情况);⑥既往跌倒史。2.具体措施:①床栏完全拉起并检查锁扣,床周铺设防滑软垫;②移除床旁低矮家具(如小凳子)避免攀爬;③穿合脚防滑袜,避免过长衣物绊倒;④夜间开启地灯,家长陪伴时不离开视线;⑤使用带绑带的睡袋限制过度翻动,玩耍时在爬行垫上活动。3.处理措施:①立即呼叫医生并保持患儿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②监测生命体征(心率、呼吸、血压)及意识、瞳孔变化;③快速评估有无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前囟隆起、剧烈呕吐);④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降颅压药物;⑤安抚家属并做好记录,配合完善头颅CT等检查;⑥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及不良事件系统。4.教育要点:①强调“患儿无安全意识,需家长全程看护”,避免因接电话、如厕等短暂离开;②示范床栏正确使用方法(拉起后确认锁扣),告知勿将玩具/食物放在床栏外诱使患儿攀爬;③指导选择防滑衣物鞋袜,避免穿拖鞋或过长裤脚;④说明高风险时段(夜间、用药后30分钟内、如厕时)需加强观察;⑤告知坠床后立即呼叫护士,不可自行判断“无大碍”。5.原因:①夜间光线暗,患儿觉醒后因视物不清易跌倒;②家长陪护疲劳,看护注意力下降;③患儿夜间因不适(如咳嗽、尿频)自行下床;④护士巡视间隔时间较长(如每1小时一次)。预防对策:①夜间开启地灯,保持病房微弱照明;②指导家长夜间陪护时坐于床边,手机调至静音避免分心;③对夜间需如厕的患儿,提供床边便盆并协助使用;④增加高风险患儿夜间巡视频率(每30分钟一次);⑤在床头卡标注“夜间高风险”提示医护人员关注。五、案例分析题案例1(1)安全隐患:①家属未全程陪护,擅自离开患儿;②床栏未完全固定(或患儿能攀爬);③夜间病房照明不足,患儿坠床后未及时发现;④家属缺乏坠床后应急知识(未立即呼叫护士);⑤护士对高风险患儿(3岁好动期)的夜间巡视频率不足。(2)应急处理措施:①立即评估患儿意识(刺激反应)、瞳孔(是否等大等圆)、生命体征(心率、呼吸);②检查头部有无血肿、颅骨凹陷,四肢活动是否对称;③监测呕吐次数、性质(是否为喷射性),记录尿量;④通知医生并完善头颅CT检查;⑤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止吐、降颅压药物;⑥安抚家属,解释病情及后续观察要点;⑦24小时内填写不良事件报告,分析原因。(3)改进措施:①对3岁以下患儿入院时重点宣教“家长不可离开视线”,发放《防坠床家长须知》卡片;②病房夜间统一开启地灯,床栏增加“双重锁扣”防止攀爬;③将3岁以下患儿纳入“特级观察”,夜间每30分钟巡视并记录;④组织家属参与防跌倒情景模拟演练,示范坠床后正确处理流程;⑤修订跌倒风险评估表,将“家长陪护意识”纳入评估项。案例2(1)风险等级:高风险(需说明依据)。依据:①疾病因素:病毒性脑炎可能影响平衡功能;②治疗因素:甘露醇脱水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头晕;③症状表现:患儿主诉头晕,提示存在跌倒高危症状;④年龄因素:4岁儿童活动能力强但安全意识不足。(2)个性化护理计划:①环境管理:床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