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血症的护理个案_第1页
病毒血症的护理个案_第2页
病毒血症的护理个案_第3页
病毒血症的护理个案_第4页
病毒血症的护理个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毒血症的护理个案一、案例背景与评估(一)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张某,男性,45岁,已婚,农民,因“发热伴乏力、肌肉酸痛5天,加重伴咳嗽1天”于2025年3月10日10:00由急诊收入感染性疾病科。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计划执行。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否认传染病接触史。(二)现病史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8℃,伴畏寒、寒战,同时出现全身乏力、四肢肌肉酸痛,以腰背部及双下肢明显,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稍缓解。自行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0.3g/次,每日2次),体温可暂时降至37.5℃左右,但药效过后体温再次升高。1天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体温持续波动在39.5-40.0℃,并出现阵发性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无咯血、胸痛,无呼吸困难,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急诊,急诊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5.3%,淋巴细胞百分比38.6%,血小板计数120×10^9/L;C反应蛋白(CRP)45mg/L;降钙素原(PCT)0.3ng/ml;胸部CT示:双肺下叶少许炎症渗出影。急诊以“发热查因:病毒感染可能性大,双肺炎症”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差,食欲减退,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三)入院时评估1.生命体征:体温39.7℃,脉搏11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5/75mmHg,血氧饱和度(SpO2)96%(未吸氧状态)。2.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急性病容,神志清楚,精神萎靡,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耳鼻咽喉未见异常,颈软,无抵抗,双侧颈部可触及数个黄豆大小淋巴结,质软,活动度可,无压痛。胸廓对称,呼吸动度一致,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心率11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关节无红肿,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四)辅助检查结果1.血常规(2025-03-10急诊):白细胞计数3.2×10^9/L(参考值4-1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5.3%(参考值40-75%),淋巴细胞百分比38.6%(参考值20-50%),单核细胞百分比5.8%(参考值3-8%),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3%(参考值0.4-8%),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0%(参考值0-1%),红细胞计数4.5×10^12/L(参考值4.3-5.8×10^12/L),血红蛋白135g/L(参考值130-175g/L),血小板计数120×10^9/L(参考值125-350×10^9/L)。2.炎症指标(2025-03-10急诊):C反应蛋白(CRP)45mg/L(参考值0-10mg/L),降钙素原(PCT)0.3ng/ml(参考值0-0.5ng/ml),血沉(ESR)35mm/h(参考值0-20mm/h)。3.生化检查(2025-03-10急诊):谷丙转氨酶(ALT)58U/L(参考值7-40U/L),谷草转氨酶(AST)45U/L(参考值13-35U/L),总胆红素(TBIL)15.2μmol/L(参考值3.4-17.1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4.8μmol/L(参考值0-6.8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10.4μmol/L(参考值1.7-13.7μmol/L),白蛋白(ALB)38g/L(参考值40-55g/L),球蛋白(GLB)25g/L(参考值20-35g/L),尿素氮(BUN)5.2mmol/L(参考值3.1-8.0mmol/L),肌酐(Cr)85μmol/L(参考值57-97μmol/L),血糖(GLU)5.6mmol/L(参考值3.9-6.1mmol/L),钾(K+)3.8mmol/L(参考值3.5-5.3mmol/L),钠(Na+)138mmol/L(参考值137-147mmol/L),氯(Cl-)102mmol/L(参考值99-110mmol/L)。4.病原学检查(2025-03-10入院后):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阴性;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检测阴性;腺病毒抗原检测阴性。血培养(需氧+厌氧)结果待回报。5.胸部CT(2025-03-10急诊):双肺下叶可见散在斑片状、条索状高密度影,边界模糊,提示双肺下叶少许炎症渗出影。心影大小形态正常,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双侧胸腔未见积液。6.心电图(2025-03-10入院后):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10次/分,各导联ST-T段未见明显异常。(五)护理评估1.生理功能评估:患者体温高热,脉搏增快,呼吸稍促,双肺闻及散在湿性啰音,提示存在肺部感染;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计数稍低,可能与病毒感染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有关;肝功能示ALT、AST轻度升高,考虑病毒对肝细胞的损害;患者乏力、肌肉酸痛明显,影响日常活动能力。2.心理状态评估:患者因突发高热、症状明显,担心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出现焦虑情绪,精神萎靡,食欲睡眠欠佳。3.社会支持评估:患者已婚,家属陪伴入院,家属对患者病情较为关心,但对病毒血症相关知识了解较少,需要加强健康宣教。二、护理计划与目标(一)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血症有关。2.气体交换受损与双肺炎症渗出导致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有关。3.疲乏与病毒感染导致机体能量消耗增加、摄入减少有关。4.焦虑与对疾病认知不足、担心病情预后有关。5.知识缺乏与患者及家属对病毒血症的病因、治疗、护理及预防知识不了解有关。6.潜在并发症:病毒性心肌炎、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等。(二)护理目标1.患者体温在48-72小时内降至正常范围(36.3-37.2℃),并维持稳定。2.患者呼吸平稳,呼吸频率维持在12-20次/分,SpO2≥95%(未吸氧或低流量吸氧状态下),双肺湿性啰音减少或消失。3.患者疲乏症状逐渐缓解,活动耐力逐渐恢复,能够完成日常基本活动。4.患者焦虑情绪得到缓解,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5.患者及家属能够掌握病毒血症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治疗方法、护理措施及预防要点。6.患者未发生病毒性心肌炎、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或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三)护理措施计划1.体温过高的护理:①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每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体温超过38.5℃时及时采取降温措施;②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冰袋冷敷(避免放置于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及足底);③遵医嘱给予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及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④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以补充水分丢失,促进毒素排出;⑤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控制在22-24℃,湿度50-60%;⑥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和床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2.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①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及SpO2变化,每2小时监测一次;②给予半坐卧位,以利于肺部扩张,改善呼吸;③遵医嘱给予吸氧(鼻导管吸氧,氧流量2-3L/min),观察吸氧效果;④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协助翻身拍背(每2小时一次),促进痰液排出;⑤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如生理盐水+氨溴索),稀释痰液,利于咳出;⑥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⑦密切观察胸部CT及血气分析结果,评估肺部炎症吸收情况。3.疲乏的护理:①评估患者疲乏程度,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②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减少外界刺激;③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如瘦肉粥、鸡蛋羹、新鲜蔬菜水果等,以补充机体能量消耗;④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进食、如厕等,避免过度劳累;⑤根据患者体力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如床上翻身、坐起、床边站立、室内行走等。4.焦虑的护理:①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其焦虑的原因;②向患者解释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案及预后,告知患者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血症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预后良好,减轻其心理负担;③鼓励患者家属多陪伴、关心患者,给予情感支持;④指导患者采取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听轻音乐等,缓解焦虑情绪;⑤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5.知识缺乏的护理:①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健康宣教;②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病毒血症的病因(如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临床表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③告知患者治疗药物的名称、用法、剂量、作用及不良反应;④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体温监测、物理降温、有效咳嗽咳痰、氧疗护理等方法;⑤宣传病毒血症的预防措施,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注意室内通风等;⑥发放健康宣教资料,便于患者及家属随时查阅。6.潜在并发症的护理:①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变化,每4小时监测一次心电图,观察有无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②监测患者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加重、发绀、意识改变等,定期复查血气分析,预防呼吸衰竭;③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尿量变化,观察有无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尿量减少(<30ml/h)等休克早期表现;④监测血常规、生化指标、炎症指标等,观察病情变化;⑤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⑥做好急救准备,如备好呼吸机、除颤仪、急救药品等,一旦发生并发症,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三、护理过程与干预措施(一)入院当日(2025-03-10)10:00患者入院后,立即安置于单人隔离病房,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房环境、规章制度及主管医护人员。测量生命体征:体温39.7℃,脉搏11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5/75mmHg,SpO296%。遵医嘱给予鼻导管吸氧(2L/min),并建立静脉通路(留置针,右前臂)。10:30遵医嘱采集血标本(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血培养、病毒核酸检测等)及痰标本(痰培养+药敏)。给予温水擦浴物理降温,擦浴部位为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四肢等大血管处,擦浴时间15-20分钟,擦浴后30分钟测量体温降至39.2℃。11:00遵医嘱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胶囊75mg口服,每日2次;对乙酰氨基酚片0.5g口服退热。指导患者多饮水,告知患者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头晕等,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12:00测量体温38.5℃,患者诉乏力、肌肉酸痛症状稍缓解,仍有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协助患者进食午餐,为小米粥+鸡蛋羹,患者进食量约为平时的1/2。餐后协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14:00测量体温38.2℃,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70mmHg,SpO297%。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20ml+氨溴索30mg雾化吸入,指导患者正确配合雾化,吸气时深吸气,使药物充分到达肺部,雾化时间15分钟。雾化后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患者咳出少量白色黏痰,呼吸较前平稳。16:00测量体温37.8℃,患者精神状态较前好转,乏力症状减轻。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焦虑情绪,向其解释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案,患者表示对疾病有了一定了解,焦虑情绪有所缓解。18:00测量体温37.5℃,脉搏95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18/68mmHg,SpO298%。协助患者进食晚餐,为软米饭+清蒸鱼+炒青菜,患者进食量约为平时的2/3。20:00测量体温37.3℃,患者诉咳嗽症状减轻,无其他不适。协助患者洗漱,安排患者休息,保持病房安静,调暗灯光。22:00及次日02:00、06:00测量体温均维持在37.0-37.2℃,生命体征平稳,患者睡眠良好。(二)入院第2天(2025-03-11)08:00测量体温37.1℃,脉搏8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2/72mmHg,SpO299%。患者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乏力、肌肉酸痛症状基本消失,偶有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08:30医生查房,查看患者病情,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4.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2.1%,淋巴细胞百分比40.2%,血小板计数135×10^9/L;炎症指标:CRP20mg/L,ESR25mm/h;肝功能:ALT45U/L,AST38U/L。指标较入院时明显改善,医嘱停用鼻导管吸氧,继续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口服,每日2次。09:00为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内容包括甲型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饮食注意事项等,发放健康宣教手册,患者及家属认真倾听,提出疑问并得到解答。10:00协助患者床边站立,患者无头晕、乏力等不适,指导患者在室内缓慢行走5分钟,患者活动后无明显不适。12:00患者进食午餐,食量恢复至平时水平,食欲良好。14:00遵医嘱再次给予生理盐水20ml+氨溴索30mg雾化吸入,雾化后患者咳出较多白色黏痰,咳嗽症状明显减轻。16:00测量体温37.0℃,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可自行在室内活动,如散步、整理衣物等。18:00患者进食晚餐,饮食正常,睡眠良好。(三)入院第3天(2025-03-12)08:00测量体温36.8℃,脉搏82次/分,呼吸17次/分,血压120/70mmHg,SpO299%。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无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症状,偶有轻咳,无咳痰。09:00复查胸部CT:双肺下叶炎症渗出影较前明显吸收减少。血培养(需氧+厌氧)结果回报阴性。医生查房后指示,患者病情稳定,继续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口服,疗程共5天,今日可改为普通病房居住。10:00协助患者转入普通病房,整理床单位,告知患者普通病房注意事项。12:00患者进食午餐,饮食正常,活动自如。14:00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患者表示已掌握病毒血症的相关知识,能够配合后续治疗和护理。(四)入院第4-5天(2025-03-13至2025-03-14)患者体温持续维持在正常范围,生命体征平稳,无咳嗽、咳痰症状,精神状态良好,食欲睡眠正常,活动耐力完全恢复。复查血常规、生化指标、炎症指标均恢复正常。继续遵医嘱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口服,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五)入院第6天(2025-03-15)08:00医生查房,患者病情痊愈,医嘱今日出院。为患者办理出院手续,给予出院指导:①注意休息,避免劳累,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②加强营养,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③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防止再次感染;④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⑤遵医嘱完成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疗程(共5天,已服完),无需继续服药。患者及家属对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感谢医护人员后出院。四、护理反思与改进(一)护理成功之处1.体温管理及时有效:入院后通过密切监测体温,及时采取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措施,患者体温在48小时内降至正常范围并维持稳定,避免了高热对机体的进一步损害。在降温过程中,严格掌握物理降温的方法和禁忌部位,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确保了降温安全有效。2.呼吸功能维护到位:给予患者吸氧、半坐卧位、雾化吸入、翻身拍背等护理措施,密切观察呼吸功能变化,患者呼吸平稳,SpO2维持在正常范围,双肺湿性啰音逐渐减少至消失,肺部炎症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呼吸功能进一步恶化。3.心理护理效果显著: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焦虑情绪的原因,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患者焦虑情绪得到缓解,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了病情的恢复。4.并发症预防有效: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及心电图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趋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未发生病毒性心肌炎、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5.健康宣教全面细致:根据患者及家属的需求,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内容涵盖疾病知识、治疗护理、预防措施等,患者及家属能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了自我护理能力和预防意识。(二)护理不足之处1.患者入院初期饮食指导不够具体:入院时患者食欲减退,仅给予了一般的饮食建议,如易消化、高热量饮食,但未根据患者的具体口味和饮食习惯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导致患者入院当日午餐进食量较少。2.活动指导的个体化程度不足:在患者疲乏症状缓解过程中,活动量的增加主要根据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未充分评估患者的个体耐力差异,活动指导的针对性有待提高。3.健康宣教的时机和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