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设备架桥施工方案_第1页
自动化设备架桥施工方案_第2页
自动化设备架桥施工方案_第3页
自动化设备架桥施工方案_第4页
自动化设备架桥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动化设备架桥施工综合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1.1项目背景本项目为跨江特大桥自动化架梁工程,主桥全长1200米,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桥梁上部结构为50m预制T梁,共计288片,单梁自重150t。项目引入自动化架桥设备集群,包括智能架桥机、无人运梁车、三维定位系统及BIM协同管理平台,实现从梁体预制到架设完成的全流程智能化施工。1.2主要工程量项目名称单位数量技术参数预制T梁片28850m×2.4m×2.0m,C50混凝土墩顶湿接缝m³1260C55微膨胀混凝土横向预应力束束1152Φs15.2钢绞线支座安装套576盆式橡胶支座GPZ(Ⅱ)3.0DX1.3自动化设备配置智能架桥机:MGJ50-1500型步履式架桥机,额定起重量150t,跨径50m,配备激光导航、自动调平系统无人运梁车:AGV-150型自动驾驶运梁车,载重150t,续航里程80km,毫米波雷达+视觉导航三维定位系统:TrimbleS9全站仪+BIM模型实时比对,定位精度达±3mm智能监控平台:搭载5G传输的施工管理系统,集成应力监测、姿态控制、进度追踪模块二、施工总体部署2.1施工分区划分将全桥划分为3个施工段,每段配置1套自动化作业集群:A段(0#-96#墩):配置MGJ50-1500架桥机1台,AGV运梁车2台B段(97#-192#墩):配置MGJ50-1500架桥机1台,AGV运梁车2台C段(193#-287#墩):配置MGJ50-1500架桥机1台,AGV运梁车2台2.2施工流程规划梁体预制阶段:采用智能张拉、自动振捣系统完成梁体预制,养生窑蒸汽养护智能转运阶段:AGV运梁车通过预设路线从预制场转运至架桥机喂梁区自动架设阶段:架桥机完成梁体起吊、横移、对位、落梁的全自动化作业连接施工阶段:机器人焊接湿接缝钢筋,智能压浆系统施工横向预应力2.3进度计划安排预制梁生产:2025年3月-8月(每日生产4片,共288片)自动化架梁:2025年5月-11月(日均架梁4片,总工期180天)桥面系施工:2025年9月-2026年1月计划关键线路:预制梁生产→自动化架设→桥面系施工,总工期270天三、自动化架梁核心技术3.1智能架桥机系统3.1.1设备构成主体结构:双主梁三角桁架结构,主梁高度5.2m,前后支腿横向间距6.5m起升系统:4套独立液压卷扬机,同步精度≤2mm,最大起升速度2m/min走行机构:步履式移位,纵移速度4m/min,横移速度1.5m/min控制系统:PLC+工业电脑双冗余控制,配置7寸触摸屏和应急操作台3.1.2自动对位流程粗定位:通过GPS和激光雷达实现架桥机纵横向±50mm范围粗定位精调阶段:启动CCD视觉识别系统,识别梁体编号与墩顶支座轴线动态补偿:实时监测风速(≤10m/s可作业),自动补偿风荷载引起的偏移落梁控制:采用力控模式,以0.5mm/s速度接近支座,接触压力达50kN时自动停止3.2无人运梁系统3.2.1路径规划采用Dijkstra算法进行路径优化,设置5个避障节点和3个会车区路径精度控制在±10mm,通过埋设在地面的RFID标签进行位置校准配置双路径模式:正常工况时速5km/h,紧急情况启动备用路径3.2.2安全防护体系多级避障:1级(200m预警)→2级(50m减速)→3级(5m停车)应急系统:配置E-Stop急停按钮(物理+远程),蓄电池续航≥4小时状态监测:实时监测轮胎压力(0.8-1.0MPa)、制动温度(≤150℃)、转向角度(±35°)3.3智能监控系统3.3.1数据采集模块在梁体关键截面布设12个应变传感器(量程±2000με)墩顶安装倾角传感器(量程±5°,精度0.01°)架桥机支腿设置压力传感器(量程0-300t)3.3.2预警机制监测项目预警值报警值处置措施梁体应力±150MPa±180MPa停止作业,检查吊装点支腿沉降10mm15mm启动应急支撑风速10m/s15m/s停止架梁,锚定设备对位偏差10mm20mm自动回退重新对位四、关键施工工序4.1梁体预制与存放4.1.1智能预制工艺采用自动化模板系统,实现侧模、端模同步开合,定位精度±1mm布料机按蛇形轨迹布料,速度1.2m/min,振捣频率50-60Hz蒸汽养护分4阶段:静停(2h)→升温(15℃/h)→恒温(60℃,6h)→降温(10℃/h)4.1.2智能存放管理存梁区采用BIM+RFID技术,每个存梁台座配置电子标签按"先存后取"原则自动调度,存梁层数≤2层,层间设置10cm厚垫木定期监测梁体反拱值(设计值20mm±2mm),超过25mm启动调整程序4.2自动化架梁施工4.2.1架梁准备工作支座安装:采用机器人自动涂抹硅脂(厚度1.5mm),压力机精确控制预紧力(25kN)测量放样:通过BIM模型导出墩顶坐标,全站仪自动放样8个控制点设备检查:架桥机空载试运行3个循环,各机构运行阻力≤额定值10%4.2.2标准作业流程graphTDA[梁体识别]-->B[AGV取梁]B-->C[运梁通道激活]C-->D[喂梁作业]D-->E[起吊横移]E-->F[三维对位]F-->G[落梁精调]G-->H[临时固结]4.2.3特殊工况处理曲线段架设:启动偏心调整模式,通过横向移位±1.5m适应平曲线(R=2500m)变宽段施工:更换特制梳齿板,调整架桥机横移轨道间距(4.5-6.5m)夜间作业:开启自动照明系统(照度≥50lux),激光对准辅助系统切换为红外模式4.3湿接缝施工4.3.1自动化焊接采用KUKAKR16机器人进行钢筋焊接,焊接电流180-220A,电压28-32V配置视觉识别系统,自动定位钢筋交点(偏差≤2mm),焊接速度30cm/min焊后自动进行UT探伤,合格率需达100%4.3.2智能压浆系统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真空度维持在-0.08~-0.1MPa压浆材料采用无收缩灌浆料,流动度控制在18±2s(初始),30min≥15s自动记录压浆压力(0.5-0.7MPa)、流量(20L/min)、温度(20-30℃)数据五、质量控制措施5.1精度控制标准梁体架设:轴线偏差≤5mm,相邻梁端高差≤2mm,支座偏位≤3mm预应力施工:张拉力偏差±1%,伸长值偏差±6%,断丝率≤0.5%桥面平整度:3m直尺检测≤2mm/2m,连续平整度指数IRI≤2.0m/km5.2质量检测方法5.2.1无损检测回弹法:检测梁体混凝土强度,测区数量≥10个/片,碳化深度≤3mm超声波:检测预应力孔道压浆密实度,声速≥4000m/s为合格电磁感应: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10mm,-5mm5.2.2智能检测设备采用LeicaTS60全站仪进行三维坐标检测,每片梁测设8个控制点配置三维激光扫描仪,点云密度≥100点/cm²,与BIM模型比对偏差≤5mm采用工业内窥镜检查锚具夹片咬合深度(≥6mm)5.3BIM技术应用模型构建:建立全桥LOD400精度BIM模型,包含3276个构件信息碰撞检查:施工前进行4D模拟,重点检查架桥机与墩身、运梁车与高压线的冲突数字化交付:形成包含材料证明、检测报告、施工记录的资产信息模型六、安全生产管理6.1危险源辨识风险等级危险源名称可能后果控制措施一级架桥机倾覆设备损坏、人员伤亡风速≥15m/s停止作业,支腿垫梁承载力≥2倍设计值二级梁体坠落结构破坏起吊前进行200%额定荷载静载试验,每50片梁检查钢丝绳磨损量三级电气火灾设备烧毁配置IG541气体灭火系统,电缆绝缘电阻≥1MΩ四级机械伤害人员受伤设置安全光幕(响应时间≤0.02s),旋转部位加装防护罩6.2自动化安全系统电子围栏:在架桥机作业半径15m范围设置红外感应区,闯入自动停机生物识别:操作人员需通过指纹+人脸识别双重认证,授权分级管理数字孪生:建立设备虚拟模型,提前模拟极端工况下的结构响应6.3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12项专项预案,每季度组织1次实战演练应急物资:配置应急电源车(200kW)、液压千斤顶(200t)、急救箱(含AED)响应机制:10分钟内现场处置,30分钟内技术支持到位,2小时内恢复作业七、施工进度计划7.1进度控制指标日产量:平均架设4片梁,高峰期达6片/天(双班制)设备利用率:架桥机≥75%,运梁车≥60%,维修保养时间≤4小时/天工序衔接:预制梁生产与架设间隔≤7天,湿接缝施工滞后架梁≤3天7.2进度保障措施资源配置:储备3套关键液压部件(油缸、泵站),2套控制系统备用方案:当自动化系统故障时,启用人工辅助模式,确保日进度≥2片梁气候应对:高温(≥35℃)时段调整作业时间(6:00-10:00,16:00-20:00),雨季储备防雨棚(覆盖面积500㎡)八、环境保护措施8.1噪声控制采用低噪声设备(昼间≤70dB,夜间≤55dB),破碎机等设备加装隔音罩合理安排高噪声作业时间(7:00-22:00),设置30m宽绿化带隔声屏障8.2扬尘治理施工便道硬化处理(20cm厚C20混凝土),配置4台雾炮机(覆盖率100%)裸土区采用防尘网(2000目)覆盖,PM10浓度控制在0.5mg/m³以下8.3废水处理设置三级沉淀池(容积50m³),废水经处理后回用(SS≤70mg/L,pH6-9)混凝土养护采用节水保湿膜,养护用水重复利用率≥80%九、结论与建议本方案通过集成智能架桥设备、无人运输系统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