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搅拌站冬季施工方案_第1页
东北搅拌站冬季施工方案_第2页
东北搅拌站冬季施工方案_第3页
东北搅拌站冬季施工方案_第4页
东北搅拌站冬季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北搅拌站冬季施工综合保障方案一、施工准备阶段技术保障体系(一)气象监测与预警机制建立专业气象监测小组,在搅拌站厂区及各施工点设置全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温度、风速、降雪量等参数。每日6时、14时、21时三次采集室外温度数据,当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降至-3℃时,立即启动冬季施工预案。编制《极端天气应急响应流程图》,针对-15℃以下严寒、暴雪等特殊情况制定三级响应机制,储备应急发电设备2台(200kW)、柴油暖风机15台及应急照明系统。(二)材料储备与场地改造骨料仓改造:采用钢结构保温棚(长50m×宽20m×高8m),配置3套工业热风机(制热功率30kW/台),仓内设置温度传感器,确保砂石料温度不低于5℃。底部采用30cm厚级配砂石垫层+20cm混凝土硬化+防滑钢板铺设,周边设置20cm高挡水沿,防止冰雪融化积水。水泥罐保温:罐体外侧包裹50mm厚离心玻璃棉保温层,外覆彩钢板防护,罐顶安装自动破雪装置。在罐底出料口设置电伴热系统(功率2kW/m),确保水泥出罐温度不低于10℃。外加剂储存:建立恒温外加剂库房(面积80㎡),配置防爆型电暖气4台,温度控制在15-25℃。不同类型外加剂分区存放,设置防泄漏托盘及应急吸附材料。(三)设备改造与维护计划搅拌系统改造:主机筒体外侧加装80mm厚岩棉保温层,搅拌轴端密封处增设加热套(温度控制60-80℃)。在配料机、输送带等部位安装振动式除冰装置,传感器实时监测物料流量防止堵塞。运输车辆改装:所有罐车罐体加装双层保温层(内层30mm硅酸铝棉+外层20mm聚氨酯),进出料口安装电加热圈(功率1.5kW)。驾驶室配备GPS温度监控终端,实时传输罐内混凝土温度数据。设备维护周期:制定《冬季设备专项保养手册》,液压系统油液更换为-35℃专用抗磨液压油,水箱加装乙二醇防冻液(浓度60%),空气压缩机储气罐每日排水次数增加至4次。二、材料预处理关键技术参数(一)骨料加热工艺标准分级加热制度:当骨料温度低于0℃时,采用阶梯式加热法:粗骨料(5-31.5mm):通过燃气热风炉(热效率≥90%)加热,进料温度≤60℃,出料温度控制在15-20℃细骨料(0-5mm):采用蒸汽盘管加热,蒸汽压力0.4MPa,加热后含水率≤3%每小时检测骨料温度3次,建立《骨料加热温度台账》,不合格料自动分流至回料仓。(二)拌合水加热控制系统三级加热系统:一级加热:采用2台10t/h燃气锅炉(热效率92%),将水加热至60-70℃二级加热:通过板式换热器将部分热水升温至80-85℃智能配比:根据骨料温度自动调节热水比例,确保拌合水最终温度控制在50-65℃安装防干烧保护装置,当水温超过85℃时自动切断加热源并启动冷水混掺系统。(三)外加剂适配性试验复合外加剂配方:基准配方:聚羧酸减水剂(掺量1.2%)+早强剂(硝酸钙,掺量2%)+引气剂(烷基苯磺酸钠,掺量0.01%)负温调整:当预计施工温度-5℃以下时,掺加亚硝酸钙防冻剂(掺量3%),取代部分早强剂每批次外加剂进场需进行混凝土适配试验,测试-10℃养护条件下的7d强度(要求≥设计强度70%)及抗冻临界强度(≥7MPa)。三、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一)配合比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冬季施工配合比数据库,根据不同施工部位和气温条件实施分级管控:强度等级调整:C30及以下混凝土提高一个强度等级配置(如设计C30按C35配制),胶凝材料用量增加5-8%水胶比控制:严格控制在0.45以内,采用双掺技术(粉煤灰20%+矿粉15%),粉煤灰需经60℃预热砂率优化:较常温施工提高2-3%,确保混凝土工作性,机制砂含石量控制在10-15%(二)搅拌工艺参数优化投料顺序:热水→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其中热水与骨料先搅拌30s后再加水泥,总搅拌时间较常温延长50%(不少于90s)温度监测点:设置5级温度监测:T1:拌合水温度(50-65℃)T2:骨料混合温度(≥10℃)T3:出机温度(≥15℃)T4:入模温度(≥10℃)T5:养护温度(≥5℃)每车混凝土配备电子测温记录单,连续3车出机温度低于15℃时立即停机检查。(三)生产调度管理系统开发搅拌站智能调度平台,实现:车辆路径优化:根据实时交通、天气数据规划运输路线,单程距离超过15km时启用保温中继站生产间隙控制:当运输车辆等待超过30分钟,自动启动主机搅拌轴低速转动(2r/min),防止混凝土初凝应急调配机制:储备3辆应急罐车,当施工点混凝土温度低于8℃时,立即调配热拌混凝土补充浇筑四、运输与浇筑过程防寒措施(一)运输过程温度保障罐车预热程序:发车前30分钟启动罐体电加热系统,确保内壁温度≥20℃。装料前用80℃热水冲洗罐体,排水后立即装料。途中保温措施:罐体外覆盖阻燃保温棉被(厚度80mm),进出料口采用双层保温盖。冬季运输时间严格控制:气温-5℃以上:≤45分钟气温-5~-10℃:≤30分钟气温-10℃以下:≤20分钟到场检测:每车混凝土到场后,采用插入式温度计检测入模温度,低于10℃时立即启动应急措施(添加热水拌合或运回重拌)。(二)浇筑施工专项技术模板保温构造:钢模板:内侧粘贴50mm厚挤塑板,外侧包裹防火岩棉被木模板:涂刷2遍聚氨酯保温涂料(干膜厚度≥1.5mm)模板接缝处用密封胶填充,边角部位增设5cm厚保温层浇筑工艺要求:分层厚度:≤300mm,采用高频振捣棒(振捣时间15-30s)连续作业:每个施工段浇筑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设置3个备用振捣班组轮换特殊部位:梁柱节点处采用同强度等级无收缩灌浆料,确保密实冬季钢筋施工:焊接作业: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停止焊接,-10~-20℃时采用预热(80-100℃)+后热(250-300℃保温30min)工艺绑扎接头:错开布置在受力较小区域,接头部位采用保温棉包裹五、养护阶段温度场控制技术(一)综合蓄热养护体系材料组合方案:第一层:塑料薄膜(0.12mm厚,搭接宽度≥150mm)第二层:阻燃保温棉被(导热系数λ≤0.04W/m·K)第三层:彩条布(防风防水)对于截面尺寸≤500mm的构件,增设电伴热系统(功率20W/m)温度监测频率:升温阶段:每2小时测温1次恒温阶段:每4小时测温1次降温阶段:每6小时测温1次采用无线测温传感器(精度±0.5℃),数据实时传输至监控平台。(二)特殊养护工艺应用电加热养护技术:大体积混凝土:采用电极加热法(电极间距500mm,电压50-110V),升温速度≤10℃/h,恒温温度≤60℃薄壁结构:采用碳纤维发热电缆(功率20W/m),表面温度控制在20-30℃暖棚养护设计:框架结构:采用钢管搭设全封闭暖棚,配备燃油热风机(热负荷按150W/㎡计算)冬季施工洞口:设置两道保温门(中间空气层500mm),门帘采用防火保温棉(三)强度监测与拆模控制成熟度法应用:每50m³混凝土制作3组成熟度试块,采用T-TT混凝土成熟度仪实时监测,当成熟度达到1800℃·h(或抗压强度≥7MPa)时方可撤除保温拆模温度控制: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差≤20℃强度要求: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设计强度85%,矿渣水泥配制混凝土≥设计强度90%拆模后立即涂刷养护剂(成膜时间≤2h),覆盖保温被养护至14天六、质量安全双控管理体系(一)质量追溯系统建设全过程数据采集:在搅拌站ERP系统中植入冬季施工模块,记录每盘混凝土的:原材料加热温度(精确至1℃)外加剂掺量(误差≤0.1%)运输时间与温度损失养护期间温度变化曲线试验检测计划:常规检测:每200m³混凝土检测坍落度、含气量、泌水率特殊检测:每周进行抗冻临界强度、氯离子含量、碱含量测试第三方检测:每月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混凝土实体强度回弹(二)安全生产专项措施防冻防滑保障:厂区道路:每日3次撒布环保型融雪剂(氯化钙含量≤30%),设置防滑警示带高空作业:脚手架搭设防滑脚手板,作业平台设置融冰装置,风速≥10.8m/s时停止高空作业防火防爆管理:动火作业:办理特级动火许可证,配备2台推车式干粉灭火器(35kg)临时用电: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电加热设备安装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人员防护装备:低温防护:配备自限温加热马甲(工作温度-30℃)、防砸绝缘靴应急物资:医疗急救箱配备冻伤专用药膏、恒温毯及应急供氧装置(三)应急处置预案演练每月组织1次冬季施工应急演练,模拟场景包括:极端低温导致混凝土冻结事故加热系统故障引发生产中断运输车辆途中故障救援演练后评估应急响应时间(要求≤15分钟),持续改进应急流程。建立《冬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