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周庄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202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周庄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202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周庄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202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周庄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202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周庄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44页,共=sectionpages99页2025-2026学年江苏省江阴市周庄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分。1.道光十一年(1831年)白银外流量为684万银元,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激增到1388万银元,道光十九年(1839年)又锐减到219万银元。导致白银外流量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闭关锁国和政治腐败 B.鸦片走私和林则徐禁烟

C.鸦片战争和战后赔款 D.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2.1839年在广东虎门进行的禁烟运动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这场运动的倡导者是()A.关天培 B.林则徐 C.左宝贵 D.邓世昌3.清代诗人陆嵩在《闻和议有成夷船将出江去感而有作》中写道:“督臣朝返朱雀桁,夷船夜达金陵城。……伊节相来争郊迎,谓今和议必有成。船如何坚,炮如何利,东南半壁势将倾。……朱提二千一百万,所利甚溥岂独欢夷情。”其中“和议”是指签订了()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1843年,中国从英国进口货物税率中斜纹布的税率由14.92%降到5.56%;棉纱的税率由13.38%降到3.12%。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协定关税的影响 B.国家政策的鼓励 C.生产水平的进步 D.社会思潮的影响5.史学界将1840-1949年划分为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使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的含义指当时中国()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正式步入了半殖民地化的深渊 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如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其中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的这一变化()

A.根源于中国通商口岸开放过少 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

C.体现了中国商品强大的竞争力 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7.文物是一个民族成长的符号和记忆,圆明园的废墟正是对历史的记忆与民族危亡的警醒。圆明园遗址主要警醒我们不要忘记的历史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法战争8.“当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一场代价巨大的战争时,俄国则保持中立,只是在战争快结束时它才插手干预。结果,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战争,只是为了让俄国得到好处。”这里的“俄国得到好处”是指()A.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B.侵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D.获得领事裁判权9.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夏、上海五个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汉口、九江、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这体现出列强的侵略()A.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B.开始破坏中国的关税主权

C.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0.“农民造反者……长驱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兴起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以下哪件事与材料中的“农民造反者”有关()A.大泽乡起义 B.李自成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11.《资政新篇》主张兴办近代交通运输、银行、保险等,鼓励和保护科技发明,这与中国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说明《资政新篇》()A.脱离实际缺乏可行性 B.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C.扭转太平天国的危局 D.维护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12.为“取资洋人长技”,李鸿章满怀热情地投入到一场洋务运动中。下列对洋务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是一次成功的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B.以“自强”“求富”为口号

C.在“自强”口号下,创办了近代民用工业 D.改变了我国的社会性质13.有人评论洋务运动是“一手欲取新器,而一手仍握旧物”;“新其貌,而不新其心。”对这一评价的正确理解是,洋务运动()A.挽救了国家的颓势 B.局限于军事和生产技术层面

C.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D.所办企业皆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4.如图是近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冯子材,同学们针对该图开展了以诗配图,弘扬爱国主义的活动,其中符合此人的是()A.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B.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C.镇南关外雨潇潇,法军狂奔去未遥

D.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15.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天皇宣称要以武力“开拓万里波涛”;此后,日本参谋本部不断派出大批间谍和特务秘密潜入中国,窃取中国情报,秘密绘制中国东北和渤海湾的详细地图;1885年,日本把扩张目标定为钓鱼台群岛,但因清朝反对未果;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据此可知()A.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B.朝鲜成为日本侵略跳板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16.如图所示,甲午中日战争硝烟弥漫,战况异常激烈。在众多残酷的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是()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丰岛海战 D.威海卫战役17.下列文物共同见证的时代主题是()

A.崇洋逐新 B.实业救国 C.抗击侵略 D.武装反清18.如图两张照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B.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C.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9.史料记载:“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应试举人1300余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这一事件被称为?()A.公车上书 B.百日维新 C.戊戌政变 D.洋务运动20.报刊作为一种传统的媒体形式,扮演着多重角色和功能。如图报刊共同反映的时代诉求是()A.变法图强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扶清灭洋21.“(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维新派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材料旨在说明戊戌变法()A.变法措施被废除 B.在思想上影响持久

C.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D.带来民族的独立解放22.电影《唐探1900》以1900年的中国为背景,影片中人物形象鲜明,个性丰富。能反映影片历史背景的是()A.内忧外患,清政府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运动

B.义和团运动兴起,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等八国组织联军,向北京进犯

C.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北京学生举行示威游行

D.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人民渴望安定23.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在自身重力不变的情况下,外来的压力加重力小于浮力时,就会上浮,反之则会下沉。下面与图二的外力有关的史实是()

A.《辛丑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南京条约》的签订 D.《北京条约》的签订24.《辛丑条约》签订后,英、俄、日三国在退还山海关内外铁路的交涉中明争暗斗;法国成立滇越铁路公司,并试图谋取两广路权;日、美、德等国为控制闽、浙、赣的路权而大肆活动。材料反映出当时()A.阶级矛盾尖锐 B.自强求富思想的流行

C.民族危机加深 D.交通近代化成果突出25.对如图坐标轴中“Y轴”主题的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B.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5分。26.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9年6月的这场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摘编自《安德鲁翰德森致拉本特函》材料二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我,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张晋松《我没有到过圆明园》材料四1900年,西方列强悍然发动了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1901年初,掌握清政府实权的慈禧太后借光绪帝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1)材料一中的“这场禁烟运动”引发了哪一场战争?该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在事件发生的战争前后攫取好处最多的是哪个国家?(3)根据材料三,在“甲午一役”中,威海卫水师“毁于日本”具体指什么事情?“甲午一役”后,中日双方签订了什么条约?(4)《辛丑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内容是?这次战争给中国造成的影响是什么?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王朝消除了内外两个致命威胁,舒缓了一口气,随后的一段时期,清朝表现出一种相当显著的复兴气象。这种气象体现在:镇压捻军和回民叛乱、恢复传统秩序和儒家政府、保持与外国列强之间的和平,以及采纳西方的外交实践与军事和技术手段来发起自强运动。——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空前凶猛,中国的抗争亦随之激烈。抗争有两种类型,动机虽都是为了自救,但采取的方式大相径庭。一为观察世界形势,认为必须进行政治改制运动,才能与西方并驾齐驱;一为蔑视时代潮流,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成为暴力反洋运动。

——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王朝消除的“内外两个致命威胁”分别是什么?(2)根据材料一指出实现“自强”的途径。该“自强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中“政治改制运动”“暴力反洋运动”各指什么运动?(4)请写出一位材料二中“政治改制运动”的代表人物。该运动有怎样的意义?(5)阅读以上材料,以“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主旋律”为论点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参加拜上帝会的人越来越多,清政府不断逮捕教徒,我们就组织了太平军与这帮清妖斗争,我们从金田村起义,一路势如破竹,直达南京,天王坐了龙座,南京也叫天京了,成为天国的都城。刚开始不稳定,战争还在继续,军营中不断传来消息,有伤心的,还有令人振奋的……天朝慢慢鼎盛了。

材料二天朝定都后,伴随着军事发展,颁布了一份文件,以下是该文件的内容:“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

材料三1856年,太平天国士兵中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

——太平天国时期歌谣(1)写出上述材料中包含的重要历史事件。(至少两件)(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文件是什么?除此之外,太平天国还颁布了哪一纲领性文件?(3)歌谣内容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1.B2.B3.A4.A5.A6.D7.A8.B9.C10.C11.B12.B13.B14.C15.D16.D17.C18.D19.A20.A21.B22.B23.A24.C25.D26.【小题1】战争:鸦片战争。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小题2】事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国家:俄国;

【小题3】事情:北洋舰队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条约:《马关条约》。

【小题4】内容: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7.【小题1】内部威胁:太平天国运动;外部威胁:第二次鸦片战争。

【小题2】途径:采纳西方的外交实践,学习西方的军事和技术手段;运动:洋务运动。

【小题3】“政治改制运动”:戊戌变法(维新变法运动);“暴力反洋运动”:义和团运动。

【小题4】代表人物:康有为(或梁启超、谭嗣同等);意义: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小题5】论述:近代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救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