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属于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的是:A.埃博拉病毒B.结核分枝杆菌C.麻疹病毒D.金黄色葡萄球菌2.临床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应至少达到:A.BSL1B.BSL2C.BSL3D.BSL43.实验室操作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标本时,应优先选择的防护设备是:A.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B.正压式呼吸防护器C.Ⅱ级生物安全柜D.护目镜4.实验室锐器(如采血针、玻片)使用后,正确的处理方式是:A.直接投入黄色医疗废物袋B.放入耐刺、防渗漏的专用锐器盒C.用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丢弃D.高压蒸汽灭菌后重新使用5.实验室标本离心时,若离心管破裂导致标本泄漏,应首先:A.立即打开离心机盖清理B.关闭离心机电源,静置30分钟待气溶胶沉降C.直接用75%酒精擦拭离心机内部D.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后撤离现场6.实验室废弃物分类中,被患者血液污染的一次性手套属于:A.感染性废物B.病理性废物C.化学性废物D.药物性废物7.进行HIV抗体检测时,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防护要求不包括:A.穿戴一次性乳胶手套B.穿长袖实验服C.佩戴N95口罩D.戴防护面屏8.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方法中,最可靠的是:A.化学指示卡变色B.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培养C.温度记录仪显示121℃D.压力表显示0.105MPa9.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中,“双扉高压灭菌器”的主要作用是:A.对实验室环境进行消毒B.对进入核心区的物品灭菌C.对感染性废物进行跨区灭菌(如污染区到清洁区)D.对实验人员的防护装备灭菌10.实验室发生标本泼洒时,若污染区域为桌面,正确的消毒流程是:A.直接用吸水纸擦拭后喷洒75%酒精B.先用吸湿材料覆盖(如含氯消毒巾),作用30分钟后清理,再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C.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碘伏消毒D.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替代化学消毒11.关于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PPE)的使用,错误的是:A.手套破损后应立即更换B.离开实验室前需在缓冲间脱卸PPEC.护目镜可重复使用,无需每次消毒D.实验服应每天清洗,不得穿离实验室12.按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11),BSL2实验室的核心工作区与缓冲间的压差应保持:A.正压(核心区>缓冲间)B.负压(核心区<缓冲间)C.无压差要求D.动态调整压差13.实验室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本时,需携带的文件不包括:A.样本接收方的资质证明B.运输路线备案表C.实验人员的学历证书D.样本清单及生物安全证明14.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的重点对象不包括:A.新入职的检验人员B.实习/进修学生C.实验室保洁人员D.医院行政管理人员15.关于实验室应急演练,错误的做法是:A.每年至少开展1次生物安全事件应急演练B.演练内容应包括标本泄漏、锐器伤、火灾等场景C.演练后无需记录,仅口头总结D.演练需覆盖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核心要素包括:A.人员培训与意识B.安全设备与设施C.标准操作程序(SOP)D.废弃物管理2.可能导致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途径有:A.吸入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B.皮肤或黏膜接触污染的标本C.被污染的锐器刺伤D.食用实验室冰箱内的食物3.Ⅱ级生物安全柜的使用要求包括:A.操作前需开机运行1015分钟B.柜内物品应分区放置(清洁区、操作区、污染区)C.操作时手臂应快速进出,减少气流扰动D.柜内禁止使用酒精灯等明火4.实验室感染性废物的处理原则包括:A.分类收集(感染性、病理性、锐器等)B.分层包装(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C.标注“感染性废物”及产生时间D.与生活垃圾混装后由市政处理5.实验室发生职业暴露(如被HIV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正确的处理步骤是:A.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污血B.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再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C.无需报告,自行处理D.2小时内启动暴露后预防(PEP)用药,如HIV暴露需服用抗病毒药物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填“√”,错误填“×”)1.实验室可以在工作区饮水、进食,只要不接触标本。()2.所有实验室废弃物均需先高压灭菌再处理。()3.生物安全柜的高效过滤器(HEPA)需每年检测或更换。()4.实验室工作人员需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如结核菌素试验、肝炎病毒检测)。()5.运送标本时,应使用防渗漏的专用运输箱,外层可贴普通标签。()6.离心时若发现离心管未平衡(重量差>0.5g),可继续运行,只要时间缩短。()7.实验室的紫外线灯应每周用酒精擦拭,累计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需更换。()8.处理未知感染性标本时,应按最严格的生物安全等级防护(如BSL3)。()9.实验室的消防通道可以临时堆放废弃的实验器材。()10.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人通常由实验室主任或技术负责人担任。()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三级屏障”及其具体内容。2.列举5项BSL2实验室的基本要求(包括设施、设备、操作规范)。3.实验室发生气溶胶污染(如离心管破裂)时,应如何进行环境消毒?4.简述实验室人员进入核心工作区的防护装备穿戴流程(从清洁区到污染区)。五、案例分析题(15分)背景:某医院检验科一名新入职技术员在处理患者血液标本时,未戴手套直接徒手打开采血管,操作过程中采血管突然破裂,血液喷溅到其面部及颈部皮肤。该技术员立即用纸巾擦拭,未做其他处理,继续完成检测后离开实验室。问题:1.指出案例中存在的生物安全违规操作。(5分)2.若该患者为HBsAg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请列出技术员应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及后续流程。(10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B3.C4.B5.B6.A7.C8.B9.C10.B11.C12.B13.C14.D15.C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3.ABD4.ABC5.ABD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简答题1.三级屏障:一级屏障(个体防护):包括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实验服)、生物安全柜等安全设备,直接保护操作人员。二级屏障(实验室设施):通过实验室建筑结构(如负压通风、缓冲间)、消毒设备(如高压灭菌器)、废弃物处理系统等,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至环境。三级屏障(管理体系):包括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如SOP、应急预案)、人员培训、健康监测、监督检查等,通过规范操作和管理降低风险。2.BSL2实验室基本要求:设施:应设独立的工作区、缓冲间,核心区与缓冲间保持负压(10Pa至15Pa);配备洗手池(非手动开关)、紧急冲眼装置。设备:必须配备Ⅱ级生物安全柜、高压蒸汽灭菌器、洗眼器;仪器设备需定期维护校准。操作规范: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处理感染性材料时必须戴手套、穿实验服;锐器使用后立即放入锐器盒;废弃物分类收集并高压灭菌。3.气溶胶污染消毒流程:立即关闭离心机,静置30分钟待气溶胶沉降。穿戴PPE(手套、口罩、护目镜、隔离衣)后打开离心机。用吸湿材料(如含氯消毒巾)覆盖污染区域,作用30分钟(含氯消毒液浓度≥2000mg/L)。清理污染物至感染性废物袋,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离心机内部及周围台面。记录污染事件及处理过程,报告实验室负责人。4.防护装备穿戴流程:清洁区:换实验室专用鞋→戴一次性工作帽→穿长袖实验服(或隔离衣)→戴医用防护口罩(如N95)→调整口罩密合性。缓冲间: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戴双层乳胶手套(外层覆盖隔离衣袖口)。进入核心区前:检查PPE完整性(如手套无破损、口罩无漏气),确认无误后进入。五、案例分析题1.违规操作:未戴手套直接接触采血管(违反“接触感染性材料必须戴手套”的规定)。采血管破裂后仅用纸巾擦拭,未进行规范消毒(应使用含氯消毒液处理污染区域)。未及时报告生物安全事件(需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处理完污染后未更换防护装备直接离开实验室(需在缓冲间脱卸PPE并洗手)。2.紧急处理及后续流程:立即处理:①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冲洗面部及颈部皮肤(至少15分钟);若有黏膜污染(如眼睛),用生理盐水或洗眼器冲洗。②用0.5%碘伏或75%酒精消毒污染部位。报告与记录:①15分钟内向实验室负责人和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暴露情况(包括患者信息、暴露时间、部位、处理措施)。②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记录暴露细节。风险评估与预防:①收集患者乙肝病毒相关检测结果(如HBVDNA载量),评估感染风险。②暴露后24小时内(最好4小时内)检测技术员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水平:若抗HBs≥10mIU/mL,无需接种疫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