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2碳的氧化物第1课时二氧化碳素养目标1.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2.知道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知道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了解温室效应可能对人类产生的危害及防治措施。3.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努力践行“低碳生活”。任务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知识链接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熄灭蜡烛实验现象结论________的蜡烛先熄灭,________的蜡烛后熄灭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度比空气________(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实验现象结论化学方程式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延伸CO2在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但对某些物质也有助燃性,例如镁带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因此镁着火时不能用CO2灭火。(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①取三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进行以下实验(立足教材)实验内容Ⅰ.喷水Ⅱ.直接放入CO2中Ⅲ.喷水后放入CO2中Ⅳ.将Ⅲ中实验后的纸花吹干实验现象纸花________纸花________纸花________纸花________实验分析证明:____________证明:____________证明:____________证明:____________温馨提示理解二氧化碳性质的常见误区①误认为“二氧化碳溶于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二氧化碳溶于水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二者本质不同。②误认为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气体,而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②反思评价(点亮思维)a.上述实验探究中,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方法。b.四个实验中如果去掉Ⅰ,也能得出正确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若要证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发生,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出发:验证反应物的消失(或减少)或验证生成物的存在。上述实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了反应的发生。③实验装置的创新(素养提升)优点:操作更简便,对比更明显。3.二氧化碳的用途2024保定期末如图甲、乙所示,为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两个实验。(1)甲中进行实验时,先关闭K1和K2,加热c,一段时间后,再通入CO2,观察到b、d中纸花均不变色。①b中纸花不变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再打开K2,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由此证明CO2能与水反应;③若打开K1,还可以证明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中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挤压图丙装置中滴管的橡胶帽,使其中溶液滴入烧瓶,振荡烧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1.二氧化碳对生活的影响:二氧化碳本身________毒性,但二氧化碳不能____________。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3.温室效应(1)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既能让阳光透过,又能吸收地面散发的热量,起到了使地球升温的作用,这种现象叫作温室效应。正是因为有了温室效应,地球表层温度才能适合人类生存。(2)温室效应增强的原因及危害原因①人类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②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因为人类的乱砍滥伐和天灾等因素不断减少危害温室效应增强,全球变暖,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受严重的威胁:①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可能淹没部分沿海城市;②使土地沙漠化,造成农业减产等任务三低碳行动与可持续发展1.行动措施(1)世界各国签署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国际公约,并严格执行。(2)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________________等清洁能源。(3)促进节能产品和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普及,提高能源的生产效率和使用效率。(4)大力____________,严禁乱砍滥伐森林。(5)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捕集、利用与封存二氧化碳等。2.我国明确提出了减排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________。生活链接“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做法包括双面打印纸张、随手关灯、骑自行车出行等。2023山东青岛中考节选我国提出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充分体现了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筑梦”活动小组开展了“低碳有我”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上图,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2)基于“碳循环”视角,实现“碳中和”可以从两方面进行:①减少碳排放,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调查发现,我国的碳排放80%以上来自能源使用。要减少能源使用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A.严禁使用化石燃料B.改进技术,提高能效C.捕集能源使用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进行封存处理第2课时一氧化碳素养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一氧化碳的主要性质;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2.能基于真实问题情境,依据一氧化碳的性质,初步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任务一一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一氧化碳是一种____________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略小,________溶于水。2.化学性质性质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可燃性点燃CO气体,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________;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________CO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还原性黑色粉末逐渐变成______色,澄清石灰水________CO将CuO还原为Cu,并产生CO2气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巧思妙计CO还原CuO的操作要点一通:先通CO排空气;二点:点燃酒精灯加热;三撤:反应结束先撤去左边的酒精灯;四停:冷却后再停止通CO;五处理:右边的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尾气。毒性:一氧化碳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得血液失去了结合氧气的能力,造成人体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3.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2023辽宁营口中考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由碳、氧元素组成,能相互转化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都可作为燃料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温室气体,含量增多都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变式2024沧州期中下列有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点燃可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B.CO2和CO都具有还原性C.用澄清石灰水可以鉴别CO2和COD.通过闻气味可以鉴别CO2和CO任务二一氧化碳的用途1.CO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可用作________。2.CO具有________,可用于冶金工业。课题2碳的氧化物第1课时二氧化碳任务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大;能2.(1)低处;高处;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大(2)浑浊;碳酸钙沉淀;Ca(OH)2+CO2=CaCO3↓+H2O(3)①Ⅰ.不变色;水不能使石蕊变红Ⅱ.不变色;CO2不能使石蕊变红Ⅲ.由紫变红;CO2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Ⅳ.由红变紫;H2CO3不稳定,受热后易分解②a.控制变量法、对比法b.后面实验中有先喷水后将纸花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的操作,可以验证水不能使石蕊变红c.验证生成物的存在例1(1)①CO2不能使石蕊变红②b中纸花逐渐变红③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Ca(OH)2+CO2=CaCO3↓+H2O(3)烧瓶内溶液变浑浊,气球胀大;CO2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沉淀,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烧瓶内压强减小,导致气球胀大点拨:(1)②再打开K2,水蒸气进入b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则观察到b中纸花逐渐变红,由此证明CO2能与水反应;③若打开K1,二氧化碳进入烧杯中,蜡烛熄灭,可以证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任务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1.没有;供给呼吸2.呼吸;燃烧;光合作用任务三低碳行动与可持续发展1.(2)太阳能、风能(4)植树造林2.碳中和例2(1)光合作用(或海水吸收)(2)增加二氧化碳消耗(3)A点拨:(3)化石燃料仍然是目前主要的能源,严禁使用化石燃料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A符合题意;改进技术,提高能效,可以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不符合题意;捕集能源使用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进行封存处理,可以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不符合题意。第2课时一氧化碳任务一一氧化碳的性质1.无色、无臭;难2.蓝色;变浑浊;2CO+O2eq\o(=,\s\up7(点燃))2CO2;红;变浑浊;CO+CuOeq\o(=,\s\up7(△))Cu+CO2例A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