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2025届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乐山市2025届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乐山市2025届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乐山市2025届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乐山市2025届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25年5月7日上午9:00—10:15〕乐山市高中2025届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1.良渚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玉器,构成了玉礼器系统。很多玉器上都有神徽图案(如图),甚至许多礼器的造型都与该神徽有直接关系。这种情形在整个环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玉器上琮王(反山M12:98)钺王(反山M12:100)瑁王(反山M12:103)C.中央集权国家形成2.战国时期发展本国文字成为诸侯异政、思想纷纭的主要表现。秦朝规范了语言和书写方起来。这有利于A.结束列国纷争分裂局面B.推动中华共同体的形成C.奠定封建政治制度格局西汉武帝后百余年间发行了约2800万贯钱,就连唐朝末期的年均发行量也在10万贯左A.引发了通货膨胀B.践行了无为而治C.削弱了士族门阀D.制约了经济发展高三历史第1页(共4页)高三历史第2页(共4页)A.有利于调和儒释矛盾B.表明儒学正统地位丧失C.推动了印刷技术发展A.族谱社会教化功能强大B.国家政治重心下移趋势C.宗族承担部分治理职责D.赋税制度改革成效显著上海)工价,实非美国工人所能自给……盖该口工价已较内地丰厚。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日繁有徒,虽离家不计也。”A.自然经济的解体B.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C.列强侵略的加剧7.近代科技人才徐建寅为洋务企业山东机器局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山东巡抚丁宝桢赞其C.国人对现代化的早期探索1906年11月官制改革草案提出中央设立资政院,司立法之责1906年11月上谕指出增设“资政院”以“博采群言”1907年9月下谕旨先设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1910年9月1911年夏武昌起义后清廷表示将制宪权交给资政院A.立宪运动取得成功B.统治危机不断加深C.民主法治有序推进D.共和观念深入人心A.中共诞生初期C.土地革命时期D.全面抗战时期高三历史第3页(共4页)10.下图是发表于1951年的新年画《活生福幸的們我埃破盗强国美惕警…A.号召农民支援工业化建设B.宣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A.香料稀缺引起价值属性异变B.获取香料诱发了新航路开辟模有限。然而棉纺织业在18、19世纪却快速发展,工业革命也在该领域率先开始。到19世纪30年代,棉纺织业对英国经济增长贡献超过20%,远高于其他行业。由此可知,英国A.纺织技术取得新的突破B.代议制民主的日益完善A.完全符合非洲实际状况B.推动非洲反殖斗争的顺利进行C.避免过度依赖国际社会D.影响民族独立进程和A.竭力掩盖社会乱象B.消弭由经济滞胀引起的C.平息黑人民权运动D.加强意识形态渗透服务冷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800多年前,一艘满载物品的中国大型航船在广东阳江一带海域沉没。2007年被整船打捞出水,并移至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进行发掘与保护。该船被命名为“南海I号”。经过清理发掘,专家推测该船是一艘远洋贸易商船。目前,已发现文物18万件,以瓷器和铁器为主。它们按照一定数量分组绑扎成捆,有序码放。部分烧自福建德化窑的瓷器迥异于中国传统瓷器,具有明显的异域风格。虽然在当时政府明令禁止民间私存、私造和交易铜材料二1509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调集全英格兰所有的熟练造船匠和设计师建造了“玛丽罗斯号”战舰。该舰首次下水时,亨利八世亲赴现场参观,盛赞其为“最美丽的海上之花”。作为海军的旗舰,该舰被塑造为国王的化身,成为指挥海军的“大脑”,舰上还专门设置了王座室。战舰的成功建造使英国人认识到他们的聪明才智不逊于别国人民。而在此前,英国造船业长期低迷,竟无法自行设计、建造战舰。然而,1545年“玛丽罗斯号”却在海战中被击沉。1982年,它被打捞出水,后经保护与修复,在博物馆中展出。经相关机构广泛宣传,做大了沉船品牌。截至2017年,已累计吸引1亿多人前来参观,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摘编自赵哲昊《从“玛丽罗斯号”看英格兰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海I号”是远洋贸易商船的依据。(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玛丽罗斯号”建造的背景和意义。(12分)(3)综合上述材料,对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你的建议。(5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摘编自王立胜《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探索与中国道路的形成》等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自拟一个题目进行论述。(要求: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蜀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今天我们通常将古代长安出发经秦岭、汉中到达四川成都的古道路称为“蜀道”。战国时期,“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秦惠文王“欲发兵以伐蜀”,一度产生“道险狭难至”的顾虑,后最终克服了蜀道的不利条件伐蜀成功,由此从政治上将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连接起来,为秦帝国的最终形成创造了条件。作为最大的诸侯国,秦国的统治范围包括了畜牧区、粟麦耕作区和稻米耕作区等不同农业经济类型的区域,从管理纬度纵跨面看,已相当于占有六国。因此,通过蜀道治蜀又为后来统一国家的行政管理提供了预演条件。基于此,蜀道的研究刻不容缓。一方面,可以通过文献研究与考古调查结合的方式,发掘其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可以从蜀道修筑与养护上探寻其管理体制机制。另外,秦汉时期,中央在蜀道附近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集中设置了以控制道路为主要原初任务的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