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施工现场防暑降温安全手册_第1页
夏季施工现场防暑降温安全手册_第2页
夏季施工现场防暑降温安全手册_第3页
夏季施工现场防暑降温安全手册_第4页
夏季施工现场防暑降温安全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夏季施工现场防暑降温安全手册一、高温作业的潜在危害与风险认知施工现场露天作业占比高、劳动强度大,夏季高温环境下,作业人员面临的健康与安全风险显著提升。从生理层面看,持续暴露于高温中易引发中暑,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热射病(体温骤升、意识障碍,属重症中暑)、热痉挛(肌肉突发痉挛,多因盐分流失)、热衰竭(头晕乏力、血压下降,介于轻重之间)三类,其中热射病若处置不及时,死亡率极高。从安全管理角度,高温会导致人体疲劳感加剧、注意力分散、反应速度下降,增加高空坠落、机械操作失误、物体打击等事故的发生概率,对施工安全构成双重威胁。二、组织管理:构建防暑降温的制度保障(一)建立专项管理机制项目部应成立“防暑降温工作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牵头,安全、工程、后勤等部门协同,明确各岗位防暑职责:安全岗负责现场隐患排查与应急处置督导,后勤岗保障物资供应与饮食卫生,施工班组负责人落实作业时段调整与人员健康监护。同时,制定《夏季防暑降温专项方案》,将防暑要求纳入每日安全晨会、周检查清单,确保责任到人、措施落地。(二)优化作业时间安排结合当地气象部门的高温预警,动态调整作业时段:原则上避免11:00至15:00的高温时段露天作业,将施工安排在清晨(如5:00-10:00)与傍晚(如16:00-20:00),午间延长休息至3-4小时,确保作业人员有充足的时间恢复体力。对于必须在高温时段进行的抢险、关键工序,需经项目部评估,采取“短时、轮换、强防护”的作业模式,每组作业时间不超过40分钟,且配备应急救援力量。(三)物资与后勤保障1.防暑物资储备:在施工现场、工人宿舍、食堂等区域,定点摆放含盐清凉饮品(如绿豆汤、淡盐水)、藿香正气水(或胶囊)、清凉油、风油精、医用冰袋等物资,由专人每日检查补充,确保随取随用。2.现场设施优化:在作业区、通道旁搭建遮阳休息棚(采用防晒网、隔热板,高度不低于2.5米),棚内设置饮水机、急救箱、躺椅或凉席;在宿舍区安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风扇,改善住宿通风条件;食堂每日供应防暑餐食(如冬瓜汤、苦瓜炒蛋),避免提供油腻、辛辣食物,减少肠胃负担。三、技术措施:从作业环境到流程的安全优化(一)现场环境改善1.遮阳与通风:对塔吊操作室、混凝土搅拌站等封闭作业区,安装防爆型空调或大功率风扇,确保室内温度≤32℃;对露天作业面,采用“移动式遮阳伞+喷雾降温”组合,在脚手架、模板作业区设置自动喷雾装置(每隔30分钟喷雾5分钟,降低局部环境温度)。2.材料与设备管理:避免黑色、金属材质的材料(如钢材、沥青)在阳光下直接暴晒,可采用遮阳布覆盖;对施工机械(如电焊机、发电机)进行“午间停机降温”,检查冷却系统、轮胎气压,防止高温引发设备故障或爆胎。(二)作业流程调整1.工序优化:将混凝土浇筑、钢结构焊接等高温下易引发质量问题(如混凝土开裂、钢结构变形)的工序,调整至气温较低时段;对高空作业、动火作业,增加安全监护频次,缩短单次作业时长。2.人员轮换:采用“四班三运转”或“双人轮换”模式,避免单人长时间连续作业,尤其是焊工、架子工等高强度岗位,每小时轮换一次,轮换人员需在阴凉处休息、补水,确保身体机能恢复。四、个人防护:作业人员的“安全铠甲”(一)防护装备选择1.头部防护:选用透气型安全帽(带有通风孔、吸汗内衬),避免传统全封闭安全帽导致的热量积聚;露天作业人员可在安全帽下佩戴防晒头巾,减少阳光直射颈部。2.服装与配饰:穿着浅色系、棉质或冰丝材质的工作服(避免化纤面料,防止吸热、不透气),配备防晒袖套、遮阳帽(帽檐宽度≥7厘米)、防紫外线眼镜,降低阳光对皮肤、眼睛的伤害。(二)防护装备使用规范作业前,班组负责人需检查防护装备的完好性:安全帽无裂纹、通风孔畅通;工作服无破损、材质合规;防晒用品无过期(如防晒霜需每2小时补涂一次)。严禁因“怕热、图省事”而不戴安全帽、不穿工作服,违者按违章作业处理。五、应急处置:中暑急救与事故防范(一)中暑现场急救1.轻度中暑(头晕、乏力、出汗):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领、袖口,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降温;让患者饮用含盐清凉饮料(如淡盐水、藿香正气水),休息15-30分钟,观察症状是否缓解。2.重度中暑(热射病:体温≥40℃、意识模糊;热痉挛:肌肉剧烈疼痛):热射病:禁止强行喂水,立即用冰袋、湿毛巾敷在额头、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持续扇风降温,同时拨打急救电话(清晰说明症状、地点),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每1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避免体温持续升高。热痉挛:缓慢补充淡盐水(每5分钟饮用____毫升),轻轻按摩痉挛肌肉,缓解疼痛,若症状持续或加重,立即送医。(二)应急物资与通道保障施工现场应在每个作业区设置急救箱(含体温计、冰袋、医用纱布、碘伏等),并在醒目位置张贴“中暑急救流程”“附近医院路线图”;确保应急通道(如施工电梯、楼梯)24小时畅通,严禁堆放材料、杂物,以便快速转运中暑人员。六、健康管理:从入职到作业的全周期监护(一)岗前健康筛查新入职工人(尤其是户外作业岗)需进行高温作业适应性体检,重点排查高血压、心脏病、癫痫、严重皮肤病等“高温禁忌证”,对不宜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及时调整岗位或劝退,从源头降低中暑风险。(二)作业中健康监测1.班组自查:班组长每日班前询问工人身体状况,班中每2小时巡查一次,发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步态不稳等异常,立即安排休息、降温;2.项目部抽查:安全管理人员携带体温枪、血压计,对重点岗位(如焊工、混凝土工)进行随机检测,体温≥37.5℃或血压异常者,强制离岗休息。(三)饮食与作息管理食堂每日提供绿豆汤、酸梅汤等防暑饮品(上午、下午各供应一次),每周至少安排2次“防暑餐”(如冬瓜排骨汤、凉拌黄瓜);工人宿舍实行“23:00前熄灯”制度,避免熬夜导致的疲劳累积,后勤部门定期检查宿舍卫生,防止蚊虫滋生引发疾病。七、宣传教育:提升全员防暑安全意识(一)岗前培训与日常宣贯对新入场工人,开展“防暑降温专项培训”,内容包括高温危害、防护措施、急救方法;在施工现场、生活区张贴防暑知识海报(如“中暑症状识别”“正确补水方式”),利用班前会、安全讲座,每周讲解1-2个防暑案例,强化工人的风险意识。(二)应急演练与技能提升每季度组织一次“中暑急救演练”,模拟热射病、热痉挛场景,让工人实操“转移患者、物理降温、拨打急救电话”等流程;邀请医护人员现场指导,纠正错误操作,确保关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