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1页
5.13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2页
5.13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3页
5.13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4页
5.13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4-19271927-19371934-1936国民革命运动长征土地革命战争第十三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学习目标1.通过“历史车票”活动梳理1924-1928关键事件的时间与空间脉络,结合报纸剪影、动态地图等史料分析国共合作的背景与北伐胜利的因素。2.以“孙中山特别顾问团”身份,通过小组讨论、关键词归纳等方式,解释国共合作的必要性、黄埔军校的作用及合作破裂的主因。3.通过“复活卡投票”及车票总结,理解统一战线在革命中的重要性,体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历史启示。学习重难点重点:国共合作背景、过程、北伐胜利原因及统一战线重要性。难点:分析合作破裂原因,引导学生正确反思历史与树立正确历史观。01穿越时空,探寻国共合作与北伐风云开启1924-1928年的历史之旅车票与复活卡,开启时间隧道之旅这里有6张特别的车票,每张都对应着1924-1928年的一个关键节点,还有一张孙先生复活卡。让我们拿着车票一起登上时间隧道列车,去探寻那段历史吧!任务单在手,历史探究不愁①国共为什么合作?②国共怎样合作?③北伐为何势如破竹?④国共合作为何突然失败?假如你现在是孙中山先生的特别顾问团,请按座位划分小组每组6人组成顾问团,并带着任务单上的四个问题登车,在接下来的旅程中与组内伙伴一同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02登车:国共为何合作剖析合作背景与深远意义从过去剪影看国共合作背景辛亥革命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军阀割据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共产党:工人运动血的教训,需要革命同盟。2.国民党:孙中山深感国民党改组的迫切性。3.合作条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实现。4.客观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模拟国共会谈,畅聊关键话语1922年夏,李大钊到上海会见孙中山,讨论中国革命问题。孙中山热情邀请他加入国民党,李大钊表示自己已是共产党员。孙中山说,你尽管一面做共产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于是,李大钊成为第一个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势在必行,那假如孙中山和共产党代表当面会谈,他们各自会说哪三句关键话呢?做评委顾问的你们先组内互相讨论30秒。之后会请2组同学进行30秒分享。中共三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3年6月①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毛泽东第一次进入中央领导集体第一次国共合作方式是党内合作,即在保持共产党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独立性的前提下,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而非两党合并。这样利于团结革命力量,战胜强大敌人,也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在行事上处于被动。国民党一大——合作正式建立中国国民党一大时间地点主要内容

合作基础意义1924年1月广州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和国民革命的兴起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由孙中山主持。中共代表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参加会议。国民党一大旧址新旧三民主义的对比特点:新民主主义是旧民主主义的继续和发展,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聚焦合作意义,锁定反帝反封建目标反帝反封建共同目标国共合作是双方的必然选择,共产党需要借助国民党的力量,国民党需要共产党的新血液,共同目标是反帝反封建。为北伐战争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后来的分裂埋下了伏笔03出发:合作怎样落地走进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开启军事人才培养的大门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建校宗旨这是一所新式军事政治学校,在进行军事训练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30秒快思:请用1个词+1图标说明军校最大作用,并快速投票出“最佳金句”黄埔军校:开启军事人才培养的大门黄埔军校从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招收了六期学生共1万多人。根据材料,分析黄埔军校创办的作用。作用: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乃至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04疾驰:北伐为何势如破竹走进北伐战争的胜利先生千古: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享年59岁。孙中山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和平奋斗、救中国“北伐战争战前准备1.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以汪精卫任主席。并且将黄埔军校校军和其它所属各军统一合编为“国民革命军即“北伐军”2.在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后,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推翻吴佩乎、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10万人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胜利:多种因素铸就的辉煌面对强大的军阀,新生的国民政府是如何取得北伐的胜利呢?图中共有六个“胜利锦囊”(合作、工农、先锋、战略、外援、敌军内斗)。任务:每组领取2个锦囊,30秒内用一句话解释它是如何帮助北伐胜利的。北伐胜利:多种因素铸就的辉煌合作工农先锋战略外援敌军内斗“国共两党携手+各界联合战线”发动工人罢工、农民协会支援前线叶挺独立团等共产党先锋部队的勇猛突击先打吴佩孚、再打孙传芳、后取张作霖的梯次北伐战略苏联军火、资金与顾问团的国际援助北洋军阀内部四分五裂、互相掣肘广东→湖南、湖北(初期主战场)(顺利攻下长沙,北伐军以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为先锋,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基本消灭吴佩孚主力,插旗武昌城头)→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沿长江东下攻占南京福建浙江、上海战果:北伐军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1927年1月,国民政府自广州迁到武汉。北伐战争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叶挺铁军:北伐战场上的钢铁力量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故,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大家一起齐呼“钢军对铁军,铁军必胜!”的口号,共同感受北伐的激情。蓬勃发展的工农革命运动1.农民协会组织和会员数前所未有2.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很大发展湖南农民协会会员到1927年1月发展到200万人,全省约有一半的农民组织起来。湖北农民协会会员到1926年11月发券建封除展到20万人,江西农民协会会员到1927年2月发展到30万人。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随着北伐胜利进军,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05骤停:为何突然翻车探寻国共合作破裂根源与历史启示合作急刹车:分裂画面背后的隐情并在南京另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性质的国民政府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命令反动军队和流氓帮派袭击上海工人纠察队总指挥部——商务印书馆俱乐部同学们把手中“车票”翻到背面,用1个关键词写下这次国民革命失败的主因。老师将请六组顾问团代表起来回答问题。标志着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合作破裂:背叛的原因领导权之争: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担心共产党通过工农运动、军队政治工作坐大,最终威胁自身统治。共产党则坚持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民主革命,两党对“谁主宰革命”已无妥协空间。阶级利益冲突:北伐军打到长江流域后,工人罢工、农民减租减息直接触及地主、资本家利益,而这些人正是国民党右派的社会基础与军费来源。帝国主义以武力(军舰炮击南京)和财援(江浙财团、外国借款)拉拢右派,以“反共”换取保护自身特权。武力与策略失衡:共产党当时没有独立掌握的可靠武装,主要依赖国民党左派和工农自卫队;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汪精卫在武汉“七一五分共”,用突然袭击的方式解除工人武装、清洗共产党人,致使合作瞬间崩盘。当高涨的工农运动触碰到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的根本利益,国民党右派选择了“反共”以换取权力与金援,而共产党缺乏足够武装与正确策略应对,于是国共合作破裂成为必然。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李大钊等人。李大钊在敌人的威逼利诱和严刑面前,严守党的机密,始终坚贞不屈。4月28日,奉系军阀对李大钊等人处以绞刑。李大钊第一个走向绞刑架,慷慨赴死,表现了对党无限忠诚的崇高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宋庆龄斥责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1927年7月14日,宋庆龄拒绝出席汪精卫秘密召开的“分共”会议,在汉口发表《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抗议国民党反动派背弃孙中山革命原则和政策的行径,斥责他们已“不再是孙中山的真实信徒”,表示坚决维护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她严正指出:“本党若干执行委员对孙中山的原则和政策所作的解释,在我看来,是违背了孙中山的意思和理想的。因此,对于本党新政策的执行,我将不再参加。”宋庆龄公开宣布退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与蒋、汪之流决裂。东北易帜:革命胜利的迷雾?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在“分工清党”、镇压工农运动同时,继续北伐。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这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名义上完成了南北统一。革命真的胜利了吗?探究: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利,基本打垮了北洋军阀,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你怎么看?

北伐的目的是打到北洋军阀,统一中国。但是蒋介石的上台,只不过是旧军阀被打垮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新军阀对内镇压人民群众,对外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因此,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国民革命最终失败了。中共获得的经验教训: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就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06终极投票:孙先生复活能否改写历史时光机复活辩论:改写历史的思辨之旅现在进行10秒极限复活投票,每组一票,只能写“能”或“不能”。之后开展两分钟正反大辩论车票拼图:统一战线的真谛回顾整节课所学内容,大家翻转手中车票,在背面郑重写下你所得的启示,并齐声读出。认识:国共两党合则两利,斗则两伤——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法宝车票背面回收·孙中山的邮箱蒋介石:先生若在世,必不容共。周恩来:先生在世,未必容你独裁。陈独秀:路线之争仍不可避免。1928头条生成器《申报》《大公报》《民国日报》《向导》上海商业系,立场较中立华北知识界,偏蒋南京国民政府机关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被查禁)现在你是一名优秀的小记者,请根据以下报刊不同的立场,针对本课内容分别写一条八字以内的头条,限时两分钟。“东北易帜全国形式统一”“蒋介石完成北伐”“革命成功训政开始”“革命果实被新军阀篡夺”课堂小结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开始: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成果:创建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破裂: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分共会议”统一:东北易帜随堂检测1.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北伐战争取得了辉煌战果,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最准确()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C.共产党内部右倾思想占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