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10∕T 075-2024 黑大豆优 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1410∕T 075-2024 黑大豆优 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1410∕T 075-2024 黑大豆优 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1410∕T 075-2024 黑大豆优 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1410∕T 075-2024 黑大豆优 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05

1410

山西省临汾市地方标准

DB1410/T075—2024

代替DB1410/T075-2018

黑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2024-10-9发布2024-10-14实施

临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10/T075—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播前准备...........................................................................1

5播种...............................................................................2

6田间管理...........................................................................2

7主要病虫害防治.....................................................................2

8适时收获...........................................................................4

9生产档案...........................................................................4

I

DB1410/T07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410/T075—2018《黑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与DB1410/T075—2018相比,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化学除草”从“播种”移至“田间管理”(见6.1);

——删除了“田间管理”中的“间苗定苗”(见2018年版的6.1);

——删除了“主要病虫害防治”中的“主要病虫害种类”(见2018年版的7.1)

——增加了虫害“点蜂缘蝽”防治(见7.4.3.6);

——增加了“生产档案”(见第9章)。

本文件由临汾市农业农村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临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临汾市农业技术推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LFS/TC0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卫玲、乔羽佳、肖俊红、杨海峰、段学艳。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8年首次发布为DB1410/T075—201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提出和监督实施部门通讯地址:临汾市鼓楼东大街173号联系电话/p>

技术归口单位通讯地址:临汾市鼓楼东大街173号联系电话/p>

主持起草单位通讯地址:山西省临汾市鼓楼北大街635号联系电话/p>

II

DB1410/T075—2024

黑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黑大豆生产的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

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水地黑大豆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

GB5009.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硒的测定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HJ/T332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标准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861粮食(含谷物、豆类、薯类)及制品中铅、镉、汞、硒、砷、铜、锌等八种元素限量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播前准备

4.1选地施肥

产地环境应符合HJ/T332要求,结合播种一次性施肥,施肥深度10cm~12cm,每666.7m2施N5.6

kg~7.0kg、P2O57.2kg~9.0kg、K2O6.4kg~8.0kg。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要求。

4.2品种选择

应选择熟期适宜、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国家或省级审定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2要求。

4.3种子处理

用62.5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250~333(药种比),或13%甲霜·多菌灵悬浮种衣剂1:

50~60(药种比)包衣,防治大豆根腐病。

4.4播前造墒

墒情不足时(0cm~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及时灌溉。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规定。

1

DB1410/T075—2024

5播种

5.1播种期

春播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夏播在6月上旬至6月中旬麦收后抢时播种。

5.2播种方式

5.2.1春播

采用精量播种机精量播种。播种深度3cm~5cm。实行等行距播种,行距40cm,株距13cm~15cm。

播量每666.7m2播种3kg~4kg。推荐密度每666.7m210000株~12500株。

5.2.2夏播

采用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播种,播种深度3cm~5cm。实行等行距播种,行距40cm,株距10cm~

13cm。播量每666.7m2播种4kg~5kg。推荐密度每666.7m2播种12500株~15000株。

6田间管理

6.1化学除草

6.1.1播后苗前

每666.7m2用48%氟乐灵乳油125mL~175mL,或90%乙草胺90mL~120mL,对水45kg~60kg,

均匀喷于地表进行土壤封闭。

6.1.2大豆苗期

在大豆1片~2片复叶期,杂草1叶~3叶进行,禾本科杂草每666.7m2选用5%精喹禾灵乳油50mL~75

mL,或24%烯草酮乳油20mL~50mL,阔叶杂草每666.7m2选用25%氟磺胺草醚水剂50mL~80mL或25%

氟磺胺草醚水剂40mL~60mL,每666.7m2对水30kg对杂草进行定向喷雾。

6.2中耕除草

化学除草效果不好的地块,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封垄前除草1次~2次。

6.3灌溉

苗期至分枝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时,小水灌溉。花荚期、鼓粒期土壤含水量低于75%时,及时

灌水。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要求。

6.4追肥

在开花结荚期,结合浇水或下雨进行追肥,每666.7m2追施尿素7.5kg~10kg。

6.5叶面喷施硒肥

喷硒时期为初花期后3d~5d,每666.7m2用含硒量为0.3g~0.5g有机硒进行喷施,喷施次数2~

3次,间隔时间7d~10d。

7主要病虫害防治

2

DB1410/T075—2024

7.1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

7.2农业防治

选用抗性优良品种,清洁田园,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倒茬。

7.3物理防治

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每盏防控3hm2农田。

7.4化学防治

7.4.1总则

农药的使用方法执行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7.4.2病害防治

7.4.2.1紫斑病

用80%乙蒜素乳油5000倍液浸种预防。

7.4.2.2根腐病

防治方法应按4.3条规定。

7.4.2.3霜霉病

每666.7m2用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25mL,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50g喷雾防治。

7.4.2.4大豆黑痘病

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300~333(药种比),拌种防治大豆黑痘病。

7.4.3虫害防治

7.4.3.1小地老虎

用25%多·福·克悬浮种衣剂1:50~60(药种比)进行包衣,兼治蛴螬和金针虫。

7.4.3.2大豆蚜虫

每666.7m2用4%高氯·吡虫啉乳油30mL~40mL,或50%抗蚜威水分散粒剂10g~16g喷雾防治。

7.4.3.3豆荚螟

每666.7m2用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mL~12mL,或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6mL~

8mL,兼治大豆卷叶螟。

7.4.3.4大豆食心虫

防治方法应按7.4.3.3条规定。

7.4.3.5豆秆黑潜蝇

3

DB1410/T075—2024

大豆苗期,每666.7m2用31%阿维·灭蝇胺悬浮剂22mL~27mL,或30%虫螨净·氧乐果乳油30mL~

40mL,喷雾防治,大豆初花期,每7天~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

7.4.3.6点蜂缘蝽

大豆花荚期,每666.7m2用22%噻虫·高氯氟悬浮剂1g~1.5g,或20%高氯·辛硫磷乳油16mL~

24mL,每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兼治中后期豆秆黑潜蝇。

8适时收获

8.1人工收获期

茎秆呈棕黄色,90%以上的叶片脱落,籽粒与荚壁脱离,摇动时有响声。

8.2机械收获期

豆叶全部落尽,籽粒含水15%左右时,及时收获。

9生产档案

应详细记录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环节采取的主要措施,建立生产

档案,并保留存档2年以上(见附录A)。

4

DB1410/T075—2024

A

A

附录A

(规范性)

生产档案

表A.1给出了生产记录记载表

表A.1生产记录记载表

品种名称前茬作物

播种日期收获日期

土质地力

种类用量方法

施肥

第一次第二次

时间

追肥

种类

用法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浇水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