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广西柳州市五城区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6届广西柳州市五城区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6届广西柳州市五城区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6届广西柳州市五城区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6届广西柳州市五城区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广西柳州市五城区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1.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磁性的物体能吸引铜、铝等物质B.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C.发电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D.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可以通过调节电流的大小来控制3.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小明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O点,纸板B可沿折缝ON向后翻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α为反射角B.实验时必须使纸板与反射面垂直C.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没有反射光线D.纸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是因为此时没有反射光线4.如图是武汉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马拉松比赛途径的东湖绿道和它的倒影相映的场景。图中与东湖绿道的倒影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墙上的手影 B.露珠下的叶脉C.平面镜中的像 D.折断的铅笔5.现有质量均为m的甲、乙两种金属,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且ρ甲>ρ乙。现按照一定的体积比,将这两种金属混合成合金(假设混合前、后的总体积不变),要求合金的密度为。则所得合金的最大质量为()A.(1+)m B.(1+)mC.(2-)m D.2(-1)m6.一块铁的质量将发生变化的情况是A.将铁块从北极带到赤道B.将铁块锉成铁球C.将铁块从15°C加热到50°CD.将铁块熔化成液态铁7.如图所示,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A.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B.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8.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二、多选题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力敲鼓,鼓面振动发出鼓声B.演员用相同的力量弹奏钢琴不同的键,发出的乐音音色不同C.一般来说,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常被用来清洗物体D.开展“禁放鞭炮”行动,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10.利用物质的物理属性可以鉴别物质的种类,以下可以鉴别物质种类的有()A.沸点 B.磁性 C.体积 D.质量三、填空题11.如图所示,用手拨动钢尺,钢尺由于______发出声音;钢尺的振幅越大,声音的______越大;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声音的______改变。12.小明打开冰箱门时,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形成的。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拭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现象。13.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会看到“水花四溅”,如图,实验说明声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水花的作用是______,此处运用了______的研究方法。(选填“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或“转换”)14.如图,用铁丝围成一个内径约4mm的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用这个水膜透镜贴近课本上的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此像为____(实像/虚像);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楼房倒立缩小了,这种成像情况与_______(照相机/幻灯机)成像原理相同;轻轻甩去一些水(保持水膜完好),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成正立缩小的像,此时水膜透镜相当于_______(凸透镜/凹透镜)15.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__________,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________.16.在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小明到万州西山公园游玩,在五洲池边从物理角度想起下列问题:阳光下,池边的树和人都在地面留下影子,可以用光的______知识来解释,池里的鱼似乎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______形成的像,看见的蓝天白云是______形成的像。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图所示为一半圆形玻璃砖,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到圆心O处,请你大致画出由空气进入玻璃砖时发生折射现象的光路图(作图时需标出法线)。(________)18.如图,请画出从光源S发出的三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19.(10分)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强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其中用_____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为得到蜡烛A的像与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关系,需将镜前物体放在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进行多次实验。若蜡烛B与蜡烛A的像无法重合,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____(选填编号)A.蜡烛A和蜡烛B不等大B.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较小C.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五、计算题20.(6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到b端,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随滑动变阻器R2阻值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1)电阻R1的阻值为多大?(2)该电路的最大功率为多大?(3)滑片P在b端时,通电10s电流对R1做功多少?21.(6分)一个瓶身为圆柱体的玻璃瓶(厚度不计)内装有600cm3的水,正放时,液面位置如图(a)所示。将瓶盖盖好后倒置,液面位置如图(b)所示。当玻璃瓶处于图(a)的位置时,向瓶内投入24个质量均为20g完全相同的实心玻璃球,水面刚好与瓶口相平。(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1.0g/cm3)求:(1)瓶内水的质量;(2)瓶内水和玻璃球的总重;(3)玻璃球的密度。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老花镜也是凸透镜,属于同一类透镜,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D、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在物距不变的条件下,乙照片中彩色菜花大些,则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的焦距需调得大些,故C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2、D【详解】A.具有磁性的物体吸引铁、钴、镍,不能吸引铜、铝。不符合题意;B.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工作的,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不符合题意;C.发电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符合题意;D.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可以通过调节电流的大小来控制,相同条件下,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符合题意。3、B【详解】A.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图中α为入射角,故A错误;B.因为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实验时必须使纸板与反射面垂直,这样才能在两块板上都显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故B正确;C.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看不到反射光线,是因为反射光线原路返回,与入射光线重合,故C错误;D.纸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是因为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但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故D错误。4、C【详解】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A.手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A不符合题意;B.露珠相当于凸透镜,露珠下的叶脉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平面镜中的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符合题意;D.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D不符合题意。5、A【详解】甲、乙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因为ρ甲>ρ乙,由V=可知,V甲<V乙,设混合金属中甲的体积为V甲,乙的体积为V乙′,混合后的平均密度:ρ=,解得:V甲=V乙′,即:混合后金属的体积相等,由于V甲<V乙,所以混合后,甲乙两种金属的体积都等于甲的体积V甲,混合后金属的最大质量:m混=m甲+m乙=m+ρ乙=(1+)m。故选A。6、B【解析】A.将铁块从北极带到赤道是地理位置发生了改变了,但其质量不发生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B.将铁块锉成铁球,锉刀磨去了一部分铁屑,铁球的质量发生了改变,故B符合题意;C.将铁块从15℃加热到50℃是温度变了,但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即其质量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把铁块熔化成液态铁是状态改变了,但其质量不发生改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A【解析】尺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1)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2)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探究的是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的关系.故选A.点睛: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8、C【详解】推课桌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二、多选题9、AC【详解】A.用力敲鼓,引起鼓面振动,从而发出声音,故A正确;B.用相同的力弹奏钢琴不同的键,则发出的是音调不同的声音,因为力度相同则响度相同,弹奏的是钢琴,则音色相同,故B错误;C.超声波振动的频率比可闻声的频率更高,即振动更强烈,常用来清洗物体,故C正确;D.禁放鞭炮,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故D错误。故选AC。10、AB【详解】A.沸点是物质的特性,相同气压下不同的物质沸点一般是不同的,故可以鉴别物质种类,故A符合题意;B.磁体具有磁性,其它物质没有磁性,凭磁性可以区分物质种类,故B符合题意;C.不同物质可以具有相同的体积,仅凭体积无法区分物质种类,故C不符合题意;D.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物质可能含有的物质总量相同,也就是质量相同,仅凭质量无法区分物质种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B。三、填空题11、振动响度音调【详解】[1]用手拨动钢尺,钢尺偏离原来位置,钢尺振动发出声音。[2]钢尺的振幅越大,偏离原来位置越大,响度越大。[3]用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快慢就不同,频率不同,所以音调就会改变。12、凝华凝固【详解】[1]霜是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2]湿抹布上的液态水遇冷凝固,使抹布粘在侧壁上。13、振动放大音叉的振动转换【详解】[1]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会看到“水花四溅”,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将不易看到的音叉振动放大成四溅的水花,所以水花的作用是放大音叉的振动。[3]这种将不易看到的音叉振动转化成容易看到的水花四溅的方法是转换法。14、虚像照相机凹透镜【详解】水膜透镜相当于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其贴近课本上的字,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看远处的楼房楼房,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看到的是倒立缩小实像,这种成像情况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因为通过凹透镜可以看到正立缩小的像(如近视镜),所以此时水透镜相当于凹透镜;15、显微镜望远镜【详解】显微镜的原理: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所以观察微小的物体,要用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所以观察很远的物体.要用望远镜.显微镜能帮助人们看到物质的微小结构,望远镜帮助人们看清远处的物体.16、直线传播折射光的反射【详解】[1]光沿直线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光会被遮挡住,在物体后面光找不到的区域会形成影子。[2]人眼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位置偏高的虚像。[3]水中的蓝天白云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详解】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转,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沿折射光线方向继续画出通过玻璃砖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18、如图【详解】①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②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所示:19、玻璃板确定像的位置不同AC【详解】[1][2]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即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测量蜡烛AB到平面镜的距离,可得出关于蜡烛A的像与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的普遍关系;[4]A.若蜡烛A和蜡烛B不等大,会造成蜡烛B与蜡烛A的像无法重合,故符合题意;B.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大小与蜡烛B与蜡烛A的像是否重合无关,故不符合题意;C.实验时平面镜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故符合题意。五、计算题20、(1)10Ω;(2)3.6W;(3)1J【详解】(1)由图甲所示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