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学知识竞赛必刷经典题库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国学知识竞赛必刷经典题库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国学知识竞赛必刷经典题库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国学知识竞赛必刷经典题库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国学知识竞赛必刷经典题库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国学知识竞赛必刷经典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以下哪部经典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A.《诗经》B.《尚书》C.《周易》D.《礼记》答案:C2.《论语·为政》中“三十而立”的“立”指的是?A.成家立业B.确立人生准则C.取得社会地位D.掌握一技之长答案:B(注:朱熹注“立,能自立于道”,指确立道德与人生方向)3.被刘勰《文心雕龙》誉为“五言之冠冕”的作品是?A.《古诗十九首》B.曹植《洛神赋》C.阮籍《咏怀诗》D.谢灵运山水诗答案:A4.“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对哪部著作的自述?A.《汉书》B.《后汉书》C.《史记》D.《资治通鉴》答案:C5.以下哪句诗出自王维的山水田园诗?A.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B.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D.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答案:A(B为孟浩然《宿建德江》,C为孟浩然《过故人庄》,D为王维《鸟鸣涧》)6.宋代“程朱理学”中的“程”指的是?A.程颢、程颐B.程垓、程俱C.程洵、程珌D.程公许、程元凤答案:A(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世称“二程”)7.《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是哪个朝代的学者?A.西汉B.东汉C.西晋D.东晋答案:B(许慎为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8.“元曲四大家”中不包括以下哪位?A.关汉卿B.白朴C.王实甫D.马致远答案:C(四大家为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以《西厢记》闻名但未列四大家)9.《孙子兵法》中“兵者,诡道也”出自哪一篇?A.《计篇》B.《作战篇》C.《谋攻篇》D.《形篇》答案:A(《孙子兵法·始计篇》首论“兵者,诡道也”)10.古代“六艺”中的“御”指的是?A.驾车技术B.骑马技术C.射箭技术D.书法技艺答案:A(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御”为驾驭马车的技能)11.以下哪部作品不属于“前四史”?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E.《晋书》答案:E(前四史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1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篇骈文?A.王勃《滕王阁序》B.庾信《哀江南赋》C.骆宾王《讨武曌檄》D.柳宗元《捕蛇者说》答案:A13.清代“乾嘉学派”以哪种治学方法著称?A.心学体悟B.考据训诂C.玄学清谈D.经世致用答案:B(乾嘉学派重实证、考据,以训诂治经)14.《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与以下哪位并称“东方的莎士比亚”?A.关汉卿B.王实甫C.孔尚任D.洪昇答案:无干扰项,直接选汤显祖(题目设计为“以下与汤显祖并称……”,正确应为无,但原题需调整,此处修正为:“以下哪位与汤显祖并称‘东方的莎士比亚’?”答案:无,实际常见说法为汤显祖被单独类比,故本题正确选项为“无”,但原题可能有误,此处调整为:“以下哪部是汤显祖‘临川四梦’之一?”答案:《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本题原设计需修正,现调整为正确题目:“汤显祖‘临川四梦’中以梦境写爱情的是?”答案:《牡丹亭》)(注:因用户要求原创,此处调整题目避免常见重复)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A.《周易·乾卦》B.《周易·坤卦》C.《周易·系辞》D.《周易·文言传》答案:D(《周易·文言传》对乾坤二卦的解释)16.以下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佛”?A.李白(诗仙)B.杜甫(诗圣)C.王维(诗佛)D.白居易(诗魔)答案:C17.《孟子》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哪种思想?A.法治B.仁政C.无为D.兼爱答案:B(孟子“民本”思想核心)18.古代“避讳”制度中,为避汉光武帝刘秀名讳,“秀才”被改称为什么?A.茂才B.孝廉C.举人D.进士答案:A(东汉避“秀”讳,改“秀才”为“茂才”)19.以下哪部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A.《史记》(纪传体通史)B.《汉书》(断代史)C.《后汉书》D.《三国志》答案:B20.“四书”中最后被列入的一部是?A.《大学》B.《中庸》C.《论语》D.《孟子》答案:D(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二、填空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诗经》按音乐性质分为“风”“雅”“颂”,其中“雅”又分为“大雅”和________。答案:小雅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论语》的________篇。答案:述而3.司马迁《报任安书》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下一句是“________”。答案:用之所趋异也4.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韩愈和________。答案:柳宗元5.《庄子·逍遥游》中“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答案: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6.宋代书法“四大家”指苏轼、黄庭坚、米芾和________。答案:蔡襄7.《红楼梦》中“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描述的是________。答案:王熙凤8.清代学者段玉裁的________是研究《说文解字》的重要著作。答案:《说文解字注》9.“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指仁、义、礼、智、________。答案:信10.元杂剧《窦娥冤》的作者是________。答案:关汉卿11.《礼记·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________”是儒家内圣外王的核心路径。答案:平天下12.李白《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下一句是“________”。答案:千金散尽还复来13.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是________。答案:《神农本草经》14.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的核心主张是“________”。答案:心即理(或“知行合一”“致良知”,此处取最核心“心即理”)15.《孙子兵法》开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________,不可不察也”。答案:存亡之道---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打√,错误打×)1.《论语》是孔子本人所著的语录体散文。()答案:×(《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2.“乐府双璧”指的是《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答案:√3.朱熹是宋代“濂洛关闽”学派中“闽学”的代表人物。()答案:√(濂:周敦颐,洛:二程,关:张载,闽:朱熹)4.古代“科举”中,通过乡试者称为“进士”。()答案:×(乡试中者为“举人”,殿试中者为“进士”)5.《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仁政”。()答案:×(核心是“道”与“无为”)6.唐代诗人中,“小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牧。()答案:√7.《史记》中的“本纪”主要记载诸侯王的事迹。()答案:×(“本纪”记帝王,“世家”记诸侯)8.“二十四节气”中,“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答案:×(夏至白昼最长,冬至最短)9.成语“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答案:√(《战国策·齐策二》)10.清代《四库全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其中“集部”收录文学作品。()答案:√---四、简答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周易》中“阴阳”的哲学内涵。答案:“阴阳”是《周易》的核心概念,代表宇宙中相互对立又统一的两种基本力量。阳象征刚健、积极、明亮、运动(如天、日、火);阴象征柔顺、消极、幽暗、静止(如地、月、水)。二者并非绝对对立,而是动态平衡、相互转化(“一阴一阳之谓道”),体现了中国哲学中“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是解释自然、社会、人生规律的根本框架。2.分析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情感层次。答案:此句集中体现杜甫晚年的悲苦。“万里”写空间遥远,漂泊之苦;“悲秋”融季节萧瑟与人生迟暮;“常作客”强调长期离乡的孤独;“百年”指一生岁月,“多病”叠加身体衰朽;“独登台”以空间的孤独强化精神的寂寞。多重意象叠加,从地域、时间、身体、境遇多角度铺陈,形成沉郁顿挫的悲剧美感,是“诗圣”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动荡的深刻体悟。3.解释“六书”的具体内容及其在汉字研究中的意义。答案:“六书”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提出的汉字构造理论,包括:①象形(画物像形,如“日”“月”);②指事(符号表意,如“上”“下”);③会意(合字表义,如“休”“森”);④形声(形符表义、声符表音,如“江”“河”);⑤转注(同义互训,如“考”“老”);⑥假借(借字表音,如“自”本指鼻子,借为代词)。“六书”系统总结了汉字的造字规律,是研究汉字起源、演变及文化内涵的重要工具,至今仍是文字学的基础理论。4.比较《论语》与《孟子》在思想表达上的差异。答案:①《论语》多为孔子与弟子的片段对话,语言简练含蓄(如“仁”的多维度阐释),注重日常行为的道德实践;《孟子》则是长篇论辩,逻辑严密(如“性善论”的层层推导),风格雄辩犀利。②孔子强调“礼”的约束与“仁”的内在修养;孟子发展为“仁政”“民本”(如“民为贵”),更突出个体道德的主动性(“养浩然之气”)。③《论语》体现“温而厉”的君子风范;《孟子》则有“舍我其谁”的大丈夫气概,思想更具批判性(如“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5.简述“建安风骨”的特征及其代表诗人。答案:“建安风骨”指东汉末年至曹魏时期诗歌的刚健风格,特征:①内容上关注现实(如战乱、民生),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梗概而多气”);②风格上质朴刚劲,情感浓烈(“慷慨悲凉”);③语言上直抒胸臆,少雕琢。代表诗人: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建安七子”(如王粲《七哀诗》写战乱惨状)。---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结合具体作品,论述儒家“中庸”思想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答案:“中庸”是儒家核心伦理,《礼记·中庸》释为“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强调适度、平衡与调和。内涵包括:①方法论:反对极端(如孔子“过犹不及”),主张“执两用中”(《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②道德境界:“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在差异中寻求统一(如处理人际关系时兼顾原则与包容);③宇宙观:“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认为平衡是万物存在的基础。现代意义:①个人修养:避免非黑即白的思维,在竞争与合作、自我与他人间寻找平衡点(如职场中既坚持原则又灵活沟通);②社会治理:调和不同群体利益(如政策制定兼顾效率与公平);③文化传承: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文化间保持“中庸”,避免全盘否定或盲目复古(如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为例,孔子批评子张(师)偏激、子夏(商)保守,强调“适度”才是理想状态,体现了“中庸”的实践智慧。2.分析《红楼梦》中的“诗词”如何服务于人物塑造与主题表达。答案:《红楼梦》中的诗词是“文心”与“人性”的融合,既展现人物才华,又暗示命运、深化主题。①人物个性:黛玉《葬花吟》“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以落花自喻,高洁孤傲的性格跃然纸上;宝钗《临江仙·咏絮》“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则体现其理性务实、追求世俗成功的特质;湘云《咏白海棠》“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洒脱不羁,符合其开朗豁达的个性。②命运伏笔:元春《爆竹》“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