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72)发明人周津壬苏阳汪凌丁钟黄艳事务所(普通合伙)34173H02J3/32(2006.01)逆变输入检测模块光照强度检测模块2逆变输入检测模块,在指定监测时段采样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电光照强度检测模块,同步采集光伏发电设备所处位置的光照强度构成光照强度时间序逆变输入利用评估模块,将逆变输入电压时间序列与光照强度电网电能参数检测模块,在指定监测时段内采集电网的电能参数形成逆变输出检测模块,同步采集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能参数构成逆变输出符合评估模块,将电网电能参数时间序列与逆变输出光伏阵列输出功率调整模块,用于当调整指向为逆变输无功补偿控制模块,用于当调整指向为逆变输出时从电将电网电能参数时间序列在以时间为横轴,以电能参数为纵轴构将电网电能参数变化曲线和逆变输出电能参数变化曲线上相同编号的拐点进行映射将各拐点映射组的时长导入公式得到逆变输出时效度IOvalidity,3将各拐点映射组中每个拐点在纵轴上的数值作差代入公式到逆变输出精准度IOaccuracy,式中△w,为第j拐点映射组在纵轴上的数值差,W;D为第j拐点映射组中在电网电能参数变化曲线上拐点的纵轴数值;将各项电能参数对应的逆变输出时效度和逆变输出精准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逆变输出符合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储一体机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逆变器的逆变输入利用度参见下述过程:将构成的光照强度时间序列中每个光照强度与前一个光照强度配对形成若干相邻光分别获取各相邻光照强度组的对比差后筛选出存在增幅的相邻光照强度组,并记录该相邻光照强度组对应的相邻时间点作为发电增幅相邻时间组;从构成的逆变输入电压时间序列中捕捉到发电增幅相邻时间组对应的输入电压,并将在后输入电压与在前输入电压作差后除以在前输入电压得到逆变输入电压增幅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储一体机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输出时效度和逆变输出精准度的分析过程如下:分别在电网电能参数变化曲线和逆变输出电能参数变化曲线中进行拐点标识;分别将电网电能参数变化曲线和逆变输出电能参数变化曲线上标识的拐点按照在曲线上的前后分布进行编号;分别提取各拐点映射组中每个拐点在横轴上的时间计算逆变输出时效度;分别提取各拐点映射组中每个拐点在纵轴上的数值计算逆变输出精准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储一体机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判是否需要逆变器运行调整实施如下:将逆变器的逆变输入利用度和逆变输出符合度分别与相应达标阈值对比,若逆变器的逆变输入利用度和逆变输出符合度均达到达标阈值,则评判不需要进行逆变器运行调整,反之则评判需要进行逆变器运行调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储一体机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调整指向参见下述过程:将逆变器的逆变输入利用度和逆变输出符合度分别与相应达标阈值对比,若逆变器的逆变输入利用度未达到达标阈值,则调整指向为逆变输入,若逆变器的逆变输出符合度未达到达标阈值,则调整指向为逆变输出。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储一体机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光照强度增幅触发点如下操作:基于每个发电增幅相邻时间组对应逆变输入电压增幅度与临界增幅度的对比结果筛选出未达到临界增幅度的发电增幅相邻时间组作为差距相邻时间组;将临界增幅度与各差距相邻时间组对应的逆变输入电压增幅度作差得到逆变输入电4压增幅差距,并按照逆变输入电压增幅差距由小到大的顺序对差距相邻时间组排列得到差距相邻时间组对应的第一排序;将各差距相邻时间组中在后光照强度与在前光照强度对比计算光照强度增幅度,进而将各差距相邻时间组按照光照强度增幅度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得到差距相邻时间组对应的第二排序;将差距相邻时间组对应的第一排序与第二排序进行重合计算重合度,并与预设的重合度阈值对比,若重合度达到重合度阈值,则以光照强度增幅度为横轴,以逆变输入电压增幅度为纵轴构建坐标系,进而针对各差距相邻时间组对应的逆变输入电压增幅度和光照强度增幅度在所构建的坐标系内拟合生成发电增幅关联曲线,由此在关联曲线中依据临界增幅度作一条平行为横轴的直线,进而捕捉所作直线与关联曲线交点对应的横轴为光照强度增幅触发点,若重合度未达到重合度阈值,则将各差距相邻时间组对应的光照强度增幅度对比,从中选取众数作为光照强度增幅触发点。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储一体机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阵列输出功率调整参见下述过程:在后续的光伏并网操作中实时进行光照强度采集和相邻采集时刻的光照强度增幅度计算,并与光照强度增幅触发点对比,当达到光照强度增幅触发点时调整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以匹配逆变器的额定功率。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储一体机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电网电能波动触发点参见下述过程:从各项电能参数对应的拐点映射组中筛选出偏离拐点映射组,并从各偏离拐点映射组所在电网电能参数变化曲线中获取拐点的斜率作为电网电能波动度,同时统计各偏离拐点映射组对应的逆变输出符合度;将各偏离拐点映射组对应的电网电能波动度与逆变输出符合度同理按照光照强度增幅触发点解析方式得到电网电能波动触发点。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储一体机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功补偿控制实施如下:在后续的光伏并网操作中实时进行电网电能参数检测和相邻采集时刻的电网电能波动度计算,并与电网电能波动触发点对比,当达到电网电能波动触发点时自动投切无功补偿器。5一种光储一体机供电控制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光储供电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储一体机供电控制系统。背景技术[0002]随着用电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电网负荷的增加,传统依赖化石燃料发电不仅消耗有限资源,还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全球变暖。光伏发电作为零碳排放的清洁能源已成为主流的发电选择,但其间歇性和波动性(受光照强度影响)给稳定供电带来了挑战。为此,通过将光伏发电系统与储能系统集成形成光储一体机,此外当光伏发电量满足储能需求后仍有盈余时可通过并网操作将多余的电力输送至电网,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最大化经济[0003]在并网操作中逆变器用于将光伏系统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与电网兼容的交流电,以实现有效并网。为此,需要进行精确的逆变器控制。现有技术中已有一些针对光伏并网的逆变器控制方案,例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116454958B提出了一种逆变器并网及预同步控制方法,通过获取并网预同步信号、逆变电流和逆变电压来控制逆变器,确保了逆变电压对电网电压的稳定跟踪。[0004]然而,该方案主要关注逆变输出的控制,旨在保证逆变输出电压对电网电压的稳定跟踪,而忽略了逆变输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输入损失。当光伏阵列输出功率较大时光伏组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输入到逆变器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逆变器过载,进而引发输入损失。忽略这一问题可能导致逆变器控制精度下降,容易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影响光伏并网的整体效率。[0005]又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108899926B公开了一种光伏离并网储能逆变供电系统,通过控制部件判断光伏部件是否工作在最大功率点上,若未达到最大功率点,则通过MPPT控制器调整,确保储能逆变器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从而提高光伏发电转换效率和快速变化导致输入损失的触发分析,这可能导致MPPT控制长时间运行,造成控制效率低下,另外持续的MPPT调整可能增加系统的能耗,尤其是在光照强度波动较大时,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光储一体机供电控制系统,通过在光伏并网过程中增加逆变输入控制,并进一步增加对逆变输入和逆变输出控制时机的分析,实现对逆变输入和输出的精准有效控制。[0007]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光储一体机供电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模块:逆变输入检测模块,用于在光伏并网运行期间选择指定监测时段采样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电压构成逆变输入电压时间序列。[0008]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用于在指定监测时段同步采集光伏发电设备所处位置的光照6强度构成光照强度时间序列。[0009]逆变输入利用评估模块,用于将逆变输入电压时间序列与光照强度时间序列对比评估逆变器的逆变输入利用度。[0010]电网电能参数检测模块,用于在指定监测时段内实时采集电网的电能参数形成电网电能参数时间序列。[0011]逆变输出检测模块,用于在指定监测时段同步采集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能参数构成逆变输出电能参数时间序列。[0012]逆变输出符合评估模块,用于将电网电能参数时间序列与逆变输出电能参数时间序列对比评估逆变器的逆变输出符合度。[0013]逆变调整评判模块,用于基于逆变器的逆变输入利用度和逆变输出符合度评判是[0014]光伏阵列输出功率调整模块,用于当调整指向为逆变输入时从光照强度时间序列中解析光照强度增幅触发点,进而在后续光伏并网中进行光伏阵列输出功率调整。[0015]无功补偿控制模块,用于当调整指向为逆变输出时从电网电能参数时间序列中解析电网电能波动触发点,进而在后续光伏并网中进行无功补偿控制。[0016]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积极效果为:1、本发明通过在光伏并网运行期间选择指定监测时段对逆变输入和逆变输出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在评估结果不达标时执行逆变器的运行调整。这样可以避免在效果已达标的条件下进行不必要的控制,从而减少控制资源的浪费。[0017]2.本发明在评估逆变输入和输出效果不达标并需要进行逆变器运行调整时,进一步识别具体的调整需求,并针对性地解析控制时机,这样可以实现对逆变输入和输出的灵活、精准控制,提升逆变器的控制效果和全面性,有利于提高光伏并网的整体控制效率。附图说明[0018]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0019]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模块连接示意图。[0020]图2为本发明的光伏并网逆变连接示意图。[0021]图3为本发明的光伏并网逆变控制过程操作图。具体实施方式[00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0023]本发明提出一种光储一体机供电控制系统,包括光伏发电设备、逆变器和电网,其中光伏发电设备包括光伏组件构成的光伏阵列。[0024]需要知道的是,光伏组件由太阳能电池板组成,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构成光伏7[0027]所述逆变输入检测模块用于在光伏并网运行期间选择指定监测时段采样并网逆[0029]需要说明的是,采样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电压是为了反映光伏阵列产生的直流电[0030]所述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用于在指定监测时段同步采集光伏发电设备所处位置的[0031]所述逆变输入利用评估模块用于将逆变输入电压时间序列与光照强度时间序列[0034]从构成的逆变输入电压时间序列中捕捉到发电增幅相邻时间组对应的输入电压,并将在后输入电压与在前输入电压作差后除以在前输入电压得幅相邻时间组对应的逆变输入电压增幅度,i表示发电增幅相邻时间组的编号,8[003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逆变输入利用度计算式反映了在光照强度增加的发电增幅相邻时间组中逆变输入电压增幅度达到临界增幅度的比例,代表了光照强度增加时逆变输入电压也增长的比例,该比例越大表明在光照强度增加时逆变输入电压能够跟随增长,说明逆变器对光照变化的响应及时且充分,逆变输入的利用率较高,输入损失较小。相反,比例越小,则表示光照强度增加时逆变输入电压未能跟随增长,甚至保持不变或降低,说明逆变器对光照变化的响应不足,逆变输入的利用率较低,存在较大的输入损失。[0037]需要指出的是,在逆变输入利用度计算式中临界增幅度是预设的一个辅助指标,用于评判逆变输入电压是否增长,由于在筛选发电增幅相邻时间组时仅基于相邻光照强度组中在后光照强度大于在先光照强度进行选择,并未量化具体的光照强度增幅,因此在预设临界增幅度时不宜设置过大,过大的临界增幅度可能导致部分实际存在逆变输入电压增长的时间组被漏选,从而影响评估的准确性,示例性地,临界增幅度可以设定为0.05。[0038]所述电网电能参数检测模块用于在指定监测时段内实时采集电网的电能参数形成电网电能参数时间序列,其中电能参数包括电压、频率等。[0039]所述逆变输出检测模块用于在指定监测时段同步采集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能参数构成逆变输出电能参数时间序列。[0040]需要了解的是,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负载变化、短路故障、设备启停等多种因素的冲击,导致供电电压和频率出现波动,在光伏并网系统中逆变器需要实时跟踪电网电压和频率,通过动态调整自身的输出电压和频率,确保与电网电能参数的变化同步。这种精确的跟踪和调节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电网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减少因光伏并网带来的潜在影响。[0041]所述逆变输出符合评估模块用于将电网电能参数时间序列与逆变输出电能参数时间序列对比评估逆变器的逆变输出符合度,具体评估如下:将电网电能参数时间序列在以时间为横轴,以电能参数为纵轴构建的二维坐标系内生成电网电能参数变化曲线。[0042]同理将逆变输出电能参数时间序列生成逆变输出电能参数变化曲线。[0043]上述通过生成电能参数变化曲线能够直观地展示电网和逆变输出电能参数的动态变化,为捕捉到关键的时间点提供数据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前提保障。[0044]分别在电网电能参数变化曲线和逆变输出电能参数变化曲线中进行拐点标识。[0045]上述通过标识和编号拐点,可以精确识别电网电能参数和逆变输出电能参数发生显著变化的时间点。[0046]分别将电网电能参数变化曲线和逆变输出电能参数变化曲线上标识的拐点按照在曲线上的前后分布进行编号。[0047]将电网电能参数变化曲线和逆变输出电能参数变化曲线上相同编号的拐点进行映射形成若干拐点映射组。[0048]分别提取各拐点映射组中每个拐点在横轴上的时间计算逆变输出时效度,具体计算如下:将各拐点映射组中每个拐点在横轴上的时间对比得到各拐点映射组的时长。9响应时间,即从电网电能参数发生变化到逆变器输出电能参数开始跟随变化的时间间隔。[0050]将各拐点映射组的时长导入计算式得到逆变输出时效度IOvalidity,式中t;表示第j拐点映射组的时长,j表示拐点映射组的编号,[0051]需要阐述的是,在逆变输出时效度计算式中反映每个拐点映射组对应[0053]上述中各拐点映射组中每个拐点在纵轴上的数值差表征了逆变输出电能参数与对应的逆变输出精准度,只有在每个拐点映射组在纵轴上的数值差均较小时光伏并网在指定监测时段内的整体逆变输出精准度才越大。[0056]本发明通过计算逆变输出时效度和精准度为量化逆变器的逆变输出跟随电网的表现提供具体指标,这不仅有助于评估逆变器的逆变输出效果。[0057]将各项电能参数对应的逆变输出时效度和逆变输出精准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逆变输出符合度。[0058]作为上述逆变输出符合度的计算示例,逆变输出时效度和逆变输出精准度的权重因子为0.4、0.6,这样赋予逆变输出精准度较大权重的原因在于逆变输出精准度直接表征了逆变器输出电能参数(如电压、频率)与电网电能参数的匹配程度,高精准度确保逆变器输出的电能与电网保持一致,维持稳定的电能质量,减少谐波和电压波动,避免对电网和其他用电设备造成不良影响,虽然时效度也很重要,反映了逆变器的响应速度,但在实际应用中,精准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赋予精准度较大的权重可以更全面地评估逆变器的整体性能,确保其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0059]本发明通过将逆变输出时效度和逆变输出精准度加权平均计算逆变输出符合度,可以综合考虑时效度和精准度得到一个综合的性能评价指标,符合度越高,说明逆变器在响应速度和跟踪精度方面表现越好,能够更好地适应电网的波动,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0060]所述逆变调整评判模块用于基于逆变器的逆变输入利用度和逆变输出符合度评判是否需要逆变器运行调整,若评判需要,识[0061]作为上述方案能够实现的方式,评判是否需要逆变器运行调整实施如下:将逆变器的逆变输入利用度和逆变输出符合度分别与相应达标阈值对比,若逆变器的逆变输入利用度和逆变输出符合度均达到达标阈值,则评判不需要进行逆变器运行调整,反之则评判需要进行逆变器运行调整。[0062]在上述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中,逆变输入利用度的达标阈值可以设置为0.7,由于电网电能参数包括电压、频率等,在进行逆变输出符合性分析时可以将各项电能参数加权平均计算得到的逆变输出符合度与各项电能参数设置的逆变输出符合度达标阈值对比,当各项电能参数中存在任意一项电能参数的逆变输出符合度未达到达标阈值,则评判需要进行逆变器运行调整。[0063]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能够实现的方式,识别调整指向参见下述过程:将逆变器的逆变输入利用度和逆变输出符合度分别与相应达标阈值对比,若逆变器的逆变输入利用度未达到达到阈值,则调整指向为逆变输入,说明在光照强度增长过程中光伏阵列输出功率的增幅过快,导致较大的输入损失,这很大可能是由于光伏阵列输出功率超过了逆变器的处理能力导致的,可通过对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进行优化调整;若逆变器的逆变输出符合度未达到达标阈值,则调整指向为逆变输出,说明逆变器的输出电能参数未能有效跟随电网的变化,容易对电网造成较大的冲击,为了减少对电网造成的冲击可以进行无功补偿控制,改善逆变器对电网变化的跟踪能力。[0064]所述光伏阵列输出功率调整模块用于当调整指向为逆变输入时从光照强度时间序列中解析光照强度增幅触发点,进而在后续光伏并网中进行光伏阵列输出功率调整。[0065]优选地,解析光照强度增幅触发点如下操作:基于每个发电增幅相邻时间组对应11逆变输入电压增幅度与临界增幅度的对比结果筛选出未达到临界增幅度的发电增幅相邻时间组作为差距相邻时间组。[0066]这一步骤有助于聚焦于那些存在输入损失的时间点,为进一步分析提供基础。[0067]将临界增幅度与各差距相邻时间组对应的逆变输入电压增幅度作差得到逆变输入电压增幅差距,这一步骤量化了每个时间组的输入电压增幅度与期望值之间的差异,为后续的排序提供了依据,由此按照逆变输入电压增幅差距由小到大的顺序对差距相邻时间组排列得到差距相邻时间组对应的第一排序。[0068]将各差距相邻时间组中在后光照强度与在前光照强度对比计算光照强度增幅度,进而将各差距相邻时间组按照光照强度增幅度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得到差距相邻时间组对应的第二排序。[0069]将差距相邻时间组对应的第一排序与第二排序进行重合计算重合度,具体计算可通过统计重合排序号的差距相邻时间组占比作为重合度,并与预设的重合度阈值对比,示例性地,重合度阈值为80%,若重合度达到重合度阈值,说明逆变输入电压增幅度和光照强度增幅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则以光照强度增幅度为横轴,以逆变输入电压增幅度为纵轴构建坐标系,进而针对各差距相邻时间组对应的逆变输入电压增幅度和光照强度增幅度在所构建的坐标系内拟合生成发电增幅关联曲线。[0070]上述生成的发电增幅关联曲线通过可视化方式展示了光照强度增幅度与逆变输入电压增幅度之间的关系。[0071]在生成发电增幅关联曲线后从关联曲线中依据临界增幅度作一条平行为横轴的直线,进而捕捉所作直线与关联曲线交点对应的横轴为光照强度增幅触发点。[0072]需要知道的是,由于关联曲线是基于逆变输入存在损失的情况下生成的,交点表示在特定光照强度增幅度下逆变输入电压增幅度恰好达到临界增幅度,这意味着该光照强度增幅度是导致逆变输入电压开始出现输入损失的最小值,即光照强度增幅触发点。[0073]若重合度未达到重合度阈值,则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够明显,则将各差距相邻时间组对应的光照强度增幅度对比,从中选取众数作为光照强度增幅触发点。[0074]需要理解的是,众数是指频繁出现的数据,具有共性特征,选择众数作为触发点可以减少异常值的影响,确保触发点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即使某些时间组的光照强度增幅度异常高或低,众数仍然能够反映大多数时间组的共同特征。[0075]本发明当确定调整指向为逆变输入时需从光照强度时间序列中解析出光照强度增幅触发点。该触发点是指导致出现逆变输入损失的最小光照强度增幅度。通过解析这一触发点,可以为后续的光伏阵列输出功率调整提供适宜时机,确保调整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及时降低逆变输入损失。[0076]进一步地,在确定光照强度增幅触发点时并非直接从差距相邻时间组的光照强度增幅度中选取最小值,而是考虑到光照强度的采集时间范围有限,样本数量可能不足,可能无法准确捕捉到导致逆变输入损失的最小光照强度增幅度。因此通过将光照强度增幅度与逆变输入电压增幅差距进行关联分析,如果两者存在显著关联,则通过拟合关联曲线得到连续的曲线,进而从曲线上精确捕捉到光照强度增幅触发点。这种方法能够识别出即使在现有样本中未出现的最小光照强度增幅度,确保触发点的精准性。如果光照强度增幅度与逆变输入电压增幅差距不存在显著关联,则通过获取差距相邻时间组中光照强度增幅度的众数作为触发点。众数反映了导致逆变输入损失的光照强度增幅度的倾向性和频率,基于[0077]本发明通过关联分析和拟合曲线可以在有限的样本数据基础上,捕捉到更精确的光照强度增幅触发点。[0078]进一步优选地,光伏阵列输出功率调整参见下述过程:在后续的光伏并网操作中实时进行光照强度采集和相邻采集时刻的光照强度增幅度计算,并与光照强度增幅触发点对比,当达到光照强度增幅触发点时调整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以匹配逆变器的额定功率。[0079]在上述优选操作的示例中,调整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可以通过优化MPPT控制器的算法来实现。MPPT控制器通过实时监测光伏阵列的电压和电流,动态调整光伏阵列的工作点,确保其始终运行在最大功率点上。基于逆变器的额定功率MPPT控制器能够智能调节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确保其不超过逆变器的处理能力,从而最大化系统的效率并避免逆变器过载或输入损失。[0080]在上述优选操作的又一示例中,调整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可以通过调整光伏阵列的电气连接方式来降低光伏阵列的最大输出功率,使其与逆变器的额定功率相匹配。[0081]在上述优选操作的再一示例中,调整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可以引入储能电池在光伏阵列输出功率超过逆变器额定功率时将多余的电能存储起来,通过储能系统的协同控制,可以平滑光伏阵列的输出波动,确保逆变器的输入功率稳定在额定范围内。[0082]所述无功补偿控制模块用于当调整指向为逆变输出时从电网电能参数时间序列中解析电网电能波动触发点,进而在后续光伏并网中进行无功补偿控制。[0083]上述中解析电网电能波动触发点参见下述过程:从各项电能参数对应的拐点映射组中筛选出偏离拐点映射组,并从各偏离拐点映射组所在电网电能参数变化曲线中获取拐点的斜率作为电网电能波动度,同时统计各偏离拐点映射组对应的逆变输出符合度。[0084]具体地,筛选偏离拐点映射组可以通过计算各拐点映射组的逆变输出时效度和逆变输出精准度来加权平均计算逆变输出时效度,并与逆变输出符合度达标阈值对比,从中选取未达到达标阈值的拐点映射组作为偏离拐点映射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安全管理检查清单企业网络安全防护
- 高级电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编制申论作文题库及答案
- 市场调查信息采集与处理手册
- 品质信用服务承诺函(9篇)
- 难忘的实践活动事情作文(5篇)
- 护理学中医多选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基金从业考试考位已满及答案解析
- 教育机构信誉管理承诺书4篇
- 亲情的温暖妈妈的生日礼物写人(10篇)
- GB/T 15670.23-2017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第23部分:致畸试验
- GB 17498.6-2008固定式健身器材第6部分:跑步机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FZ/T 61001-2019纯毛、毛混纺毛毯
- JC∕T 2647-2021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废水回收利用规范
-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简单干预课件
- 1173 缩短变电站二次设备屏安全措施布置时间(变电管理二所北郊QC小组)-现场型- 获奖QC 成果发布
- 涡流检测课件
- 新教材-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3教材介绍 (教材解读解析PPT)
- 学校值日班长记录表、卫生值日表
- 中国电信天翼混合云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 检验科授权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