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题库-海洋资源利用与管理研究_第1页
2025年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题库-海洋资源利用与管理研究_第2页
2025年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题库-海洋资源利用与管理研究_第3页
2025年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题库-海洋资源利用与管理研究_第4页
2025年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题库-海洋资源利用与管理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题库——海洋资源利用与管理研究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下列哪项不属于传统海洋渔业资源?()A.金枪鱼B.鱼类C.海底热液喷口生物D.对虾2.海底矿产资源中,最具经济可行性和开发量最大的是?()A.多金属结核B.富钴结壳C.海底块状硫化物D.镁铁质岩3.下列哪项技术主要利用海水温差来发电?()A.潮汐能发电B.波浪能发电C.海流能发电D.海水温差能发电4.《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领海宽度是?()A.6海里B.12海里C.200海里D.300海里5.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导致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海洋生物多样性增加B.海洋酸化减缓C.过度捕捞和栖息地破坏D.海洋渔业资源总量上升6.下列哪种管理工具属于经济手段?()A.海洋功能区划B.排污收费C.环境影响评价D.海洋执法7.海岸带综合管理强调的核心思想是?()A.封闭海岸带,禁止所有开发活动B.将海岸带划分为不同功能区,严格管理C.在保护与利用之间寻求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D.优先发展经济,环境保护次要8.海洋塑料污染对海洋生物的主要危害不包括?()A.肢体缠绕B.食物中毒C.免疫系统抑制D.提供额外栖息地9.下列哪项不属于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A.海水淡化B.潮汐能发电C.海上风电建设D.海流能发电10.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目的是?()A.对受损的海洋生态系统进行修复B.对因保护海洋环境而遭受损失的相关者进行经济补偿C.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效率D.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横线上)1.海洋资源是指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底土、底栖结构中的具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2.海洋功能区划是依据海洋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将海域划分为不同功能区的__________。3.海洋环境质量评价常用的指标包括水质指标、__________指标和生物指标。4.海底地形地貌对海洋__________的分布和洋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5.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资源管理理念强调经济、社会和__________的协调发展。6.海洋酸化是指海水pH值因吸收大气中过量的__________而降低的现象。7.海洋倾废是指将__________或其他物质投入海洋的行为。8.蓝色经济是指以海洋和海岸带资源为依托,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海洋经济形态。9.海洋保护区是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持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和__________而划出一定海域并进行特殊管理的区域。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请给出简洁、准确的定义)1.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2.海底地形3.海洋环境承载力4.海洋法5.海岸带管理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简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中常用的法律法规有哪些?3.简述影响海洋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4.简述海洋空间资源利用的主要形式。五、论述题(10分。请结合实例,深入论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六、案例分析题(15分。请阅读以下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问题。某沿海省份的近海渔业资源,如传统优势鱼种(如带鱼、黄花鱼)的捕捞量近年来持续下降,渔获物小型化、低龄化现象严重,渔业生产效益降低,渔民生计受到威胁。同时,近海海域环境污染问题(如石油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塑料垃圾)也日益突出,对渔业资源的生存环境造成了破坏。问题:1.分析导致该省份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的可能原因。(至少从资源本身、开发利用方式、环境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2.提出促进该省份近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对策建议。---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思路:选项C(海底热液喷口生物)属于深海生物资源,是新兴的海洋生物资源类型,但通常不被归类为传统海洋渔业资源。传统海洋渔业资源主要指浅海和近海的有经济价值的鱼类、虾蟹类等。2.A解析思路:多金属结核(ManganeseNodules)资源量巨大,分布广泛,成分中有锰、镍、钴、铜等多种有价金属,技术相对成熟,是目前最具经济可行性和开发潜力的海底矿产资源类型。3.D解析思路:海水温差能发电利用热带海洋表层和深层之间存在的温差来驱动热力循环发电。选项A、B、C分别是利用潮汐、波浪、海流等海洋水文运动来发电的技术。4.B解析思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领海宽度为12海里,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沿海国对其拥有完全主权。5.C解析思路: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栖息地破坏(如底拖网捕捞、海岸工程建设)导致生境丧失和破碎化,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导致的最普遍和严重的环境问题。6.B解析思路:排污收费是典型的经济手段,通过向排污者征收费用来控制污染行为,使其内部化环境成本。选项A、C、D分别是规划、行政和执法手段。7.C解析思路:海岸带综合管理强调在保护生态价值和提供经济福利之间寻求平衡,协调各方利益,实现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是综合性的管理理念。8.D解析思路:海洋塑料污染的主要危害包括生物缠绕窒息、误食导致中毒或堵塞消化道、物理损伤以及释放有毒化学物质、提供外来附着物等。提供额外栖息地并非其危害。9.A解析思路:海水淡化是利用物理方法将海水转化为淡水的过程,主要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不属于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选项B、C、D均属于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10.B解析思路: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是通过经济手段(如支付、补贴)补偿因实施海洋环境保护措施而使相关利益者(如渔民)遭受的损失,激励环境保护行为。二、填空题1.海水表面,海水中,海底及其底土解析思路:海洋资源存在于海洋的不同层次,包括海水表面、海水水体内部以及海底表面和底土之中。2.依据解析思路:海洋功能区划是根据海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依法划定不同功能区的管理依据。3.沉积物解析思路:海洋环境质量评价通常包括水质、沉积物和生物三个方面的指标。4.洋流解析思路:海底地形(如海山、海沟、大陆架)能够改变水流速度和方向,从而影响洋流的分布和结构。5.环境解析思路: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协调发展。6.二氧化碳解析思路:海洋酸化主要是由于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CO2)被海水吸收,导致海水pH值下降。7.废弃物解析思路:海洋倾废是指将废弃物(包括工业、农业、生活等产生的固体和液体废物)投入海洋的行为。8.开发,利用,保护解析思路:蓝色经济强调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9.科教三、名词解释1.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指在满足当代人海洋资源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强调海洋资源利用与保护环境的协调,确保其利用过程的长期性、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解析思路:定义需包含可持续的核心思想(满足当代和后代需求)、协调性(利用与保护)、长期性、生态合理性、经济可行性等要素。2.海底地形:指海底表面的形态起伏,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中脊、海山、海底平顶等基本单元。解析思路:定义需指明是海底的形态,并列举主要的几种海底地形类型。3.海洋环境承载力:指在特定的环境质量标准下,某一海洋生态系统(或区域)能够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或能够持续供养某一水平人类活动的最大人口数量(通常指承载能力上限)。解析思路:定义需包含前提条件(环境质量标准)、主体(生态系统或人口)、对象(污染物负荷或人类活动水平)、性质(最大负荷或上限)。4.海洋法:是调整在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海洋及其资源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际法的一个重要分支。解析思路:定义需说明调整对象(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洋过程中的社会关系)、渊源(法律规范)、学科属性(国际法分支)。5.海岸带管理:指对沿海区域(包括陆地和水域)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协调、统一规划和可持续利用的过程。解析思路:定义需包含管理区域(海岸带)、管理内容(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活动)、管理方式(综合协调、统一规划、可持续利用)。四、简答题1.简述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解析思路:需从资源本身、开发方式、环境压力三个层面展开。资源本身:过度捕捞导致资源枯竭、种群结构改变(小型化、低龄化)、遗传多样性丧失。开发方式:破坏性捕捞工具(如底拖网)破坏海底栖息地;高强度、远洋化捕捞对生态系统造成扰动。环境压力:海洋污染(石油、农药、塑料等)毒害生物、破坏栖息地;气候变化导致海水温度、酸化、海平面上升等影响生物生存环境;外来物种入侵。2.简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中常用的法律法规有哪些?解析思路:需列举国内外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名称。国际层面:《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区域层面(如中国近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此外,还有相关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标准。3.简述影响海洋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解析思路:需从自然生态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两方面说明。自然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生物多样性、初级生产力水平、自净能力等。人类活动因素: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消耗强度、污染排放量、污染治理能力、环境管理政策等。其中,人类活动因素是导致承载力变化的主要驱动力。4.简述海洋空间资源利用的主要形式。解析思路:需列举海洋空间资源利用的主要方面。海洋交通运输(港口、航道、航运);海洋能源开发(海上风电、波浪能、潮汐能、温差能等);海洋渔业与水产养殖(渔场、养殖区);海水利用(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海洋旅游与休闲(滨海度假区、海上娱乐活动);海洋工程与结构(人工岛、海上平台、跨海桥梁、海底隧道等);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海底油气、固体矿产、天然气水合物等);海洋空间军事利用(海军基地、潜艇基地、海洋观测站等)。五、论述题深入论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解析思路:需辩证分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开发利用依赖环境: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在健康的海洋生态环境基础上进行,环境是资源存在和可持续利用的前提。破坏环境必然损害资源。*开发利用影响环境: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如捕捞、养殖、排污、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地对海洋环境产生压力和影响,可能导致污染、栖息地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利用: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如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建立保护区)能够改善海洋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系统健康,从而保障海洋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和利用效益。*环境承载力设定开发边界:海洋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决定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和强度必须适度,超出环境承载力会导致不可逆的损害。*平衡是关键: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并非完全对立,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即在满足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海洋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需要科学规划、合理管理、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六、案例分析题请阅读以下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问题。某沿海省份的近海渔业资源,如传统优势鱼种(如带鱼、黄花鱼)的捕捞量近年来持续下降,渔获物小型化、低龄化现象严重,渔业生产效益降低,渔民生计受到威胁。同时,近海海域环境污染问题(如石油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塑料垃圾)也日益突出,对渔业资源的生存环境造成了破坏。问题:1.分析导致该省份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的可能原因。(至少从资源本身、开发利用方式、环境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解析思路:*资源本身因素:过度捕捞导致主要优势鱼种资源量严重耗竭,种群数量下降,恢复困难;长期高强度捕捞可能导致遗传结构改变,适应性下降;部分传统渔场因环境变化或过度开发而功能退化。*开发利用方式因素:捕捞强度过大,远超资源再生能力;渔具渔法不合理,如使用破坏性网具(底拖网)导致栖息地破坏,同时捕捞效率过高,包括幼鱼和亲体;渔船数量增加,捕捞能力过剩;缺乏有效的限额捕捞和休渔制度执行;渔业管理措施协调性不足。*环境因素:近海环境污染(石油、农药、化肥、塑料垃圾等)直接毒害鱼类,破坏其生存环境;污染物累积可能影响鱼类的繁殖能力和幼体发育;气候变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和分布格局;陆源污染物导致近海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赤潮等有害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