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微生物培养技术与实验成果分析_第1页
2025年微生物培养技术与实验成果分析_第2页
2025年微生物培养技术与实验成果分析_第3页
2025年微生物培养技术与实验成果分析_第4页
2025年微生物培养技术与实验成果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篇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试验汇报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生物学试验汇报

汇报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姓名刘伟

学号

专业生物科学

批次/层次

指导教师

学习中心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一、目的规定

1.掌握微生物试验室常用玻璃需皿的清洗及包扎措施。

2.掌握培养基的配置原则和措施。

3.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措施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

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

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一般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一般培养基。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具有一般细

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因此可供细菌生长繁殖之用。

高压蒸汽灭菌:

重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到达杀死微生物的效果。将灭菌的物品放在一种密闭和加压的灭菌锅

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内水沸腾而产生蒸汽。待蒸汽将锅内冷空气从排气阀中趋尽,关闭排气催继续

加热。此时蒸汽不溢出,压力增大,沸点升高,获得高于100°⑥温度导致菌体蛋白凝固变性,而到达

灭菌的目的。

三、试验材料

1.药物:牛肉仔、蛋白陈'nacl、琼脂、lmol/1的naoh和hcl溶液。

2.仪器及玻璃器皿: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三

角瓶、培养皿、玻璃漏斗等。

3.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等。

四、操作环节

(­)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

1.玻璃器皿的洗涤

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刷洁净。将三角瓶、试管、培养皿、量筒等浸入具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

洗,然后用自来水及蒸僧水冲净。移液管先用品有洗涤剂的水浸泡,再用自来水及蒸储水冲洗。洗刷洁

净的玻璃器皿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用。

2.灭菌前玻璃器皿的包装

(1)培养皿的包扎:培养瓜由一盖一底构成一套,可用报纸将几套培养皿包

成一包,或者将几套培养皿直接置于特制的铁皮圆筒内,加盖灭菌。包装后的培养皿须经灭菌之后才能

使用。

(2)移液管的包扎:在移液管的上端塞入一小段棉花(勿用脱脂棉),它的作

用是防止外界及口中杂菌进入管内,并防止菌液等吸入口中。塞入此小段棉花应距管口约0.5cm左

右,棉花自身长度约17.55。塞棉花时.可用一外围拉直的曲别针、将少许棉花塞入管口内。棉花要

塞得松紧合适,吹时以能通气而又不使棉花滑下为准。

先将报纸裁成宽约5cm左右的长纸条,然后将已塞好棉花的移液管尖端放在长条报纸的•端,约成45℃

角,折叠纸条包住尖端,用左手握住移液管身,有r•将移液管压紧.在桌面上向前搓转,以螺旋式包扎

起来。上端剩余纸条,折桂打结,准备灭菌。

(-)液体及固体培养基的配制过程

1.液体培养基配制

(1)称量(假定配制1000ml培养基)

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精确地称取3.0g牛肉膏、10.0g蛋白陈、5.0gnacl放入烧杯(或lOGOml

刻度搪瓷杯)中.牛肉膏常用玻棒挑取,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溶化后倒入烧杯。

(2)溶化

在上述烧杯中先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如约lOOml),用玻棒搅匀,然后,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溶

解,将药物完全溶解后,补充水到所需的总体积(1000ml):假如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将称好的原脂

放人已溶的药物中,再加热溶化,最终补足所损失的水分。

(3)调ph

调ph:一般用ph试纸测定培养基的ph。用剪刀剪出一小段ph试纸,然后用锻子夹取此段ph试纸,

在培养基中蘸一下,观看其ph范围,如培养基偏酸或偏碱时,可用naoh或lmol/1上cl溶

液进行调整。调整ph时,应逐滴加入naoh或hci溶液,防止局部过酸或过碱,破坏培养基中成分。

边加边搅拌,并不时用ph试纸测试,直至ph达7.4-7.6。反之,用imol/Ihcl进行调整。

2.固体培养基的配制

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应将已配好的液体培养基加热煮沸,再将称好的琼脂(1.5~2%)加

入,并用玻棒不停搅拌,以免糊底烧焦。继续加热至琼脂所有融化,最终补足因蒸发而失去水分。

(三)培养基的分装

根据不一样需要,可将已配好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三角瓶内,分装时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污管口或瓶

口,导致污染。如操作不小心,培养基沾污管口或瓶口时,可用镣子夹一小块脱脂棉,擦去管口或瓶口

的培养基,并将脱脂棉弃去。

1.试管的分装

取一种玻璃漏斗,装在铁架上,漏斗下连一根橡皮管,橡皮管下端再与另一玻璃管相接,橡皮管的中部

加一弹簧夹。分装时,用左手拿住空试管中部,并将漏斗下的玻璃管嘴插入试管内,以右手拇指及食指

开放弹簧夹,中指及无名指夹佐玻璃管嘴,使培养基直接流入试管内。装入试管培养基的量视试管大小

及需要而定,若所用试管大小为15x150mm时,液体培养基可分装至试管高度1/4左有为宜;如分

装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时,在琼脂完全融化后,应趁热分装于试管中。用于制作斜面的固体培养基的分

装量为管高1/5(约3-4mi),半固体培养基分装量为管高的1/3为宜。

2.三角瓶的分装

用于振荡培养微生物时,可在250ml用于制作

平板培养基用时,可在250nl三角瓶中加入150ml粉(按2%计算),灭菌时瓶中琼脂粉同步被触

化。

(四)棉塞的制作及试管、三角瓶的包扎

为了培养好气性微生物,需提供优良通气条件,同步为防止杂菌污染,则必须对通入试管或三角瓶内空

气预先进行过滤除菌。一般措施是在试管及三角瓶口加上棉花塞等。

1.试管棉塞的制作

制棉塞时,应选用大小、厚薄适中的一般棉花一块,铺展于左手拇指和食指扣成的团孔上,用右手食指

将棉花从中央压入团孔中制成棉塞.然后直接压入试管或三角瓶口。也可借用玻璃棒塞入,也可用折尊

卷塞法制作棉塞。

制作的棉塞应紧贴管壁,不留缝隙,以防外界微生物沿缝隙侵入,棉塞不适宜过紧或过松,塞好后以手

提棉塞,试管不下落为准。棉塞的2/3在试管内,1/3在试管外。目前也有■采用硅胶塞替代棉塞直接

盖在试管口上。

将装好培养基并塞好棉塞或硅胶塞的试管捆成一捆,外面包L:一层牛皮纸。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及

配制日期,火苗待用。

2.三角瓶棉塞制作

一般在棉塞外包上一层纱布,再塞在瓶口上。有时为了进行液体振荡培养加大通气量,则可用8层纱布

替代棉塞包在瓶口上,目前也有采用硅胶塞直接盖在瓶口上。

在装好培养基并塞好棉塞或包扎八层纱布或盖好硅胶塞的三角瓶口上,再包上一层牛皮纸并用线纯捆

好,灭菌待用。

(五)培养基的灭菌

将上述培养基以0.103mpa,121℃20min高压蒸气灭菌。

灭菌过程:

1.加水:首先将内层锅取出,再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及水面没过加热蛇

管,与三角搁架相平为宜。切勿忘掉检查水位,加水量过少,灭菌锅会发生烧干引起炸裂事故。

2.装料:放回内层锅,并装入待灭菌的物品。注意不要装得太挤,以免阻碍蒸

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装有培养基的容器放置时要防止液体溢出,三角瓶与试管口端均不要与椎壁接

触,以免冷凝水淋湿包扎的纸而透入棉塞。

3.加盖:将盖上与排气孔用连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锅的排气嘈内,挖正锅盖,

对齐螺口,然后以对称方式同步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勿使漏气,并打开排气低。

4.排气:打开电源加热灭菌锅,将水煮沸,使锅内的冷空气和水蒸汽一起从排

气孔中排出。一般认为当排出的气流很强并有嘘声时,表明锅内的空气己排尽,沸腾后约需5分伊。

5.升压: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闭排气阀,维续加热,锅内乐力开始上升。

6.保压:当压力表指针到达所需压力时,控制电源,开始计时并维持压力至所

需的时间。如本试验中采用O.lmpa,121.5℃20分钟灭菌。

灭菌的重要原因是温度而不是压力,因此锅内的冷空气必须完全排尽后,才能关闭排气阀,维持所需压

力。

7.降压:到达灭菌所需的时间后,切断电源,让灭菌锅温度刍然下降,当压力

表的压力降至''0〃后,方可打开排气阀,排尽余下的蒸汽,旋松螺栓,打开锅盖,取出灭菌物品,倒掉

锅内剩水。压力一定要降到''0〃后,才能打开排气阀,开盖取物。否则就会因锅内压力忽然下降,使容

器内的培养基或试剂由于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冲出容器口,导致瓶口被污染,甚至灼伤操作者。

(六)斜面和平板的制作

1.斜面的制作

将已灭菌装有琼脂培养基的试管,趁热置于木棒或玻棒上,使成合适斜度,凝固后即成斜面。斜直长度

不超过试管长度1/2为宜。如制作半团体或固体深层培养基时,灭菌后则应垂直放置至凝固。

2.平板的制作

将装在三角瓶或试管中已灭菌的琼脂培养基融化后,待冷至50°。七右倾入无菌培养皿中。温度过高时,

皿盖上的冷凝水太多:温度低于50℃培养基易于凝固而无法制作平板。

平板的制作应在火旁进行,左手拿培养皿,右手拿三角瓶的底部或试管,左手同步用小指和手掌招棉塞

打开,灼烧瓶口,用左手大拇指将培养皿盖打开一缝,至瓶口恰好伸入,倾入1075ml培养基,迅速

盖好皿盖,置于桌上,轻轻旋转平皿,使培养基均匀分布于整个平皿中,冷凝后即成平板。

(七)培养基的灭菌检杳

灭菌后的培养基,一般需进行无菌检配最佳取出1~2管(瓶),置于37°(温箱中培养1~2天,确定无

菌后方可使用。篇二:微生物试验汇报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

专业:学号:姓名:

一、试验目的

探究检测其病原菌的类型并通过一系列的观测与鉴定从而确定其病原菌的名称和性质。在实践中学习培

养基的制备、消毒和灭菌,细菌的分离与培养,细菌群体和个体形态特性的观测,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等

技巧。从而掌握微生物试验的多种操作措施,培养对微生物试验的爱好。

二、试验材料

器材

打火机、油性笔、酒精灯、接种环、接种针、污物盘、一般冰柜、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奥林巴斯

CX21型生物显微镜、电炉、试管(带棉塞)、称是纸、药勺、牛皮纸、硫酸纸、橡皮筋、尺子、推形

瓶、高压蒸汽灭菌器、镜子、玻片、吸水纸、拭镜纸

试剂药物

一般营养琼脂培养基、蒸储水、脓汁标本、粪便标本、石蜡油、生理盐水、结晶紫、卢戈碘液、95街乙

醉、稀释复红、葡萄糖微量发酵管(2支)、乳糖微量发酵管(2支)、青霉素抗菌素纸片、链霉素抗

菌素纸片、庆大霉素抗菌素纸片、血浆、福氏志贺菌诊断血清

三、措施与环节

干粉培养基-蒸储水-加热溶化-分装-集中放在试管筐里-罩上疏酸纸、牛皮纸-用橡皮筋扎好-放入

讲台边的灭菌桶或灭菌筐内-送到高压蒸汽灭菌室(洗刷室)-灭菌-

(1)平板培养基:倾注平板10ml-琼脂完全凝固后,平板倒放-4°磔箱保留备用。

(2)斜面培养基:培养基趁热斜放-琼脂凝固后来,4°砒箱保留备用。-贴上标签后灭菌使用。

■气的细菌学检查

每组1个营养琼脂平板,选择采样地点(试验室、卫生间或任选地点)-将平板盖打开,盖朝卜放置在

平板旁边-平板暴露下空气中15min-平板倒扣盖上-作标识箱培养24h-观测成果。

②k体体表的细菌学检查

甲乙常规洗手,丙丁原则洗手。甲和乙、丙和丁共用1个平板

按规定在一股平板上接种手指上的细菌。第1格为洗手前,第2格为洗手后,第3格为消毒后,第4

格空白对照。

接种环烧灼灭菌r分别取脓汁标本与粪便标本点在一般平板和依红美蓝平板上,各做两份,-烧掉接种

环上多出的标本-冷却后,应用分区划线分离法,将脓汁标本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2份),粪便标本

接种于伊红美蓝平板(2份)-接种环烧灼灭菌-将平•板倒置37Pg•养18〜24h-观测成果。

接种环烧灼灭菌-挑选平板上经典的四种单菌落(白色、黄色、紫黑色、粉红色)进行斜面接种纯培养

-做好标识-接种环烧灼灭菌-斜面培养基置于37°G吾养过夜-保留备用

Q畀:工氏染色:

取洁净载射片-用灭菌操作后的接种环取生理盐水1-2环于玻片上一挑取细菌培养物少许与盐水轻均抹

匀-待涂片干燥后在酒精灯火焰外侧迅速来回2-3回合-结晶紫初染Imin-水洗-卢戈碘液媒染lmin-

水洗-95%乙醇脱色约20S-H洗-稀释品红-复染imin-水洗-吸干,镜检。

Q肉汤接种法:

接种环烧灼灭菌-分别在斜面培养物中挑取菌苔少许-立即移入肉汤培养基管中-在靠近液面的管壁上轻

轻研磨-活取少许肉汤调和-泡匀-试管口通过火焰2-3次灭菌-塞好棉塞-35°潞界4~6h

接种环烧灼灭菌-分别取之前试验中得到的四种菌液在一般平板密集涂布-接种环烧灼灭菌-标识:

青、链、庆-镜子火焰消毒.贴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纸片-按压-•银子消毒-倒置37°G吾养二8八

24h-观测成果取洁净玻片•张-在左右两边分别滴加兔血浆1-2滴,生理盐水1滴-接种环烧灼灭菌-

冷却-分别用接种环取之前试验所得到的白色和黄色菌苔(2〜3个菌落的菌量)血浆研磨混合-边混匀

边观测成果,接种环烧灼灭菌.稍等半响,观测成果

接种针烧灼灭菌-用灭菌接和针分别刮取试验所得到的紫黑色和粉红色菌苔-分别接种在葡萄糖发醛微

量管中和乳糖发酵微量管内-接种环烧灼灭菌-将微量管平放在平板内-37°璐养过夜后-观测成果。

接种针烧灼灭菌-分别用接和针在紫黑色和粉红色的斜面取菌-从半固体培养基中心垂直刺入,可刺达

近底管处,但不要抵达管底-循本来的路线退出接种针-试管口迅速通过火焰2-3次灭菌-塞好棉塞-烧

灼灭菌接种针宫养24h-观测成果

取洁净的载破片一张-将磨面近端设为对照区-滴加牛理盐水-远端设为试验区一滴加福氏志贺菌

诊断血清15ul-接种环烧灼灭菌-用接种环分别取粉红色菌苔-研磨于盐水或血清内,混合均匀-接种环

烧灼灭菌-载玻片来回倾侧-观测成果

四、成果与讨论对脓汁中细菌的分析讨论

1、用一般平板,从脓汁标本中分离出金黄色和白色两种菌落。

2、在显微镜下观测时,这两种细菌均为g+球菌,排列不规则,呈葡萄串状,是经典的葡荀球菌。

3、结合菌落的颜色,可以初步断定,这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

4、通过血浆凝固醐试验,观测到黄色菌落的细菌能使血浆产生颗粒性物质,阐明为凝固海阳性;白色

菌落则没有凝集反应,阐明其为凝固酶阴性。

5、最终进行的是药敏试验,从培养基上可以观测到,不一样的抗生素所形成的抑菌圈不一样。其中青

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敏感。

对粪便中细菌的分析讨论

1、用伊红美盘平板分离菌落E、j,»J以从囊便标本中分离出紫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和粉红色半透明

菌落0

2、在显微镜下观测时,这两种菌均为g-杆菌,排列不规则,从形态上不能鉴别是什么细菌。

3、经糖发酵试验,可以观测到,紫黑色的细菌能使葡萄糖和乳糖的试管变色和产生气体:粉红色的细

菌只能使葡萄糖的试管变色。

4、经半固体动力试验,观测到紫黑色的细菌使半固体培养基成浑浊状态,粉红色的细菌只在接种针插

入的方向汇集。

5、综上所述,紫黑色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粉红色的细菌为志贺菌。

6、最终进行药敏试验时,发现大肠埃希菌对青毒素不敏感,对庆大霉素和链霉素都敏感。

综上所述,脓汁标本中分离得黄色菌落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菌落为白色前萄球菌,致病菌为金黄色

葡萄球菌;粪便标本中分离得紫黑色菌落为大肠埃希菌,粉红菌落为福氏志贺菌,致病菌为福氏志贺

菌.篇三:微生物试验汇报

动物微生物及免疫学试验汇报

一、试验目的

(一)掌握一般培养基的制备原理及规定,掌握培养基酸碱度的测定,熟悉一

般培养基的制备过程和多种借皿灭菌措施。

(二)掌握细菌分离培养的基本要领和措施,掌握细菌抹片的制备措施和革兰

氏染色法及油镜的使用措施,并认识革兰氏染色的反应特性。

(三)掌握学习用微生物学原理诊断疾病的一•般措施及环节。

二、试验用品

(一)器材

量筒、烧杯、电子天平、漏斗、三角烧瓶、空试剂瓶、玻璃棒、玻璃平皿、刻度吸管、ph试纸、纱

布、脱脂棉、天平、电炉、试剂瓶瓶塞、扎绳、放大镜、包装纸、洗耳球、酒精灯、载玻片、火柴、吸

水纸、剪刀、记号笔、接种环、注射器、镶子、钳子、毫米尺、培养箱、水浴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

锅、油镜

(二)试剂及材料

肘脓、蛋白脓、猪胆盐、氯化钠、琼脂、乳糖、0.0"结晶紫水溶液、0.5告中性红水溶液、血清、胰化

蛋白脓、酵母提取物、氢氧化钠、盐酸、牛血清、革兰氏染色液、蒸饱水、小白鼠、病猪内脏

三、试验环节

(-)培养基的制备(所有用到的器皿都已121°GS压灭苗15~30min,倾注平板在无菌操作台内完

毕,并放在无菌操作台内)

1、麦康凯培养基

(1)构成:蛋白陈17g、肘陈3g、猪胆盐5g、氯化钠5g、琼脂17g、乳糖

10g.0.01会结晶紫水溶液10ml、0.5%中性红水溶液5m1、蒸储水1000ml

(2)措施:将蛋白陈、时陈、猪胆盐和氯化钠溶解于400ml蒸储水中,调整

液混合,分装于烧瓶内,用纱布、扎绳等捆好后,121°■压灭菌

15-30mino待冷却至50~55°(Dj,加入结晶紫和中性红水溶液,摇匀后

帧注平板。

注:结晶紫和中性红水溶液倒好后需经高压灭菌。

2、血清平板

(1)构成:营养琼脂、牛血清

(2)措施:将灭菌的营养琼脂加热熔化,冷却至45~50°®j,加入牛血清,并

混匀,倾注平板。

注:不得将牛血清一并加入后再灭菌。

3、1b培养基

(1)构成:胰化蛋白陈10g、醉母提取物5g、氯化钠10g、琼脂15g

(2)措施:在950ml蒸饱水中加入胰化蛋白陈、酵母提取物、琼脂和氯化钠,

调整ph至7.4,加热熔化,分装于瓶中,用纱布、扎绳等捆好后,121°国压灭菌15~30min。待冷却

至S0~55W,倾注平板。

4、液体培养基(在1b培养基的基础上,装入大试剂瓶中,不加琼脂,不分装)

(二)病料取材在病猪死亡后,首先用显微镜检查其末梢血液膜片中与否有炭疽杆菌存在,未发现,则

立即用消毒的器械对其进行生理解剖,观测其病理特性现象,取出病猪的十二指肠、胃、肝脏三处的组

织物,井注意组织的完整性,用储物袋密封保留。

(三)细菌粗培养

1、消毒灭菌:操作人员先用消毒水清洗手或戴好试验手套,再用消毒水对无菌操作台内桌面及用酒精

灯外焰看待用器械进行火焰灭菌。

2、接种

(1)在无菌操作台酒精灯旁打开用储物袋密封保留的病料,先左手持镒子右

手持剪刀,把病料剪出一种小口。

(2)右手持灭过菌的接种环,左手持平板,并用拇指、食指及中指将平皿揭

开约20左右,然后将接种环前端插入小口旋转•下后,再用划线接种的措施接种到一种血清平板上。

(3)用记号笔在平板底部作好日期、操作人员、部位等标识,并将平板倒放。

以此措施,分别接种卜二指肠、胃粘膜、肝脏于血清平板上,各接种2个血清平板。

3、培养:将接种好的血清平板倒扣放入37°微养箱中,反向培养24小时。注:划线接种时尽恃划

开,以保证长出单个菌落,R划线时接种环应尽量倾斜,以免划破培养基(后同);待接种完毕后熄灭

无菌操作台内酒精灯,关闭好无菌操作台窗口,打开无菌操作台内的紫外灯。。

(四)细菌纯培养

1、菌落特性判断

待粗培养的细菌培养24小时后,取出用放大镜观测记录单个小菌落的形态特性并用试验汇报纸记录

好,并在平板底部上做好观测标识,其形态特性包括大小、形状、菌落边缘、表面构造、隆起度、湿润

度、透明度、颜色等。2、取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

(1)取洁净的载玻片,用记号笔在其一面做好正背面标识,再在载玻片另一

面中央滴上一小滴蒸储水。

(2)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灭菌,待冷却后,在酒精灯旁从标识的单个小菌落中

取少许细菌置于蒸馅水中混匀(同步盖好平板倒扣置于一旁),用接种环涂成直径约1.5cm的菌膜,

再在酒精灯火焰上方以钟摆速度通过固定好细菌,待冷却进行染色。

(3)先滴加草酸结晶紫溶液染色卜2min,再水洗;然后滴加革兰氏碘液溶液

染色再水洗:随即滴加953的酒精脱色30~60$,再水洗:最终滴加稀释的品红进行复染

30〜60s,再水洗:待干燥或吸水纸吸干后镜检。

(4)将干燥的载玻片放在1000倍油镜卜,滴加一滴松柏油送行镜检,观测其

形态特性,判断细菌的种属。

3、细菌接种培养

(1)消毒灭菌:操作人员先用消毒水清洗手或戴好试验手套,再用消毒水对

无菌操作台内桌面及用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