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3课时作业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含解析_第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3课时作业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含解析_第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3课时作业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含解析_第3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3课时作业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含解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7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1.油菜花在中国的分布面积非常广,油菜花开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和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均为我国著名的油菜花观赏胜地。花海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门源花海旅游的最佳观赏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解析】七月初,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油菜花田进入盛花期,花期持续40天左右。【答案】B2.李白流放夜郎经过三峡时,他的感觉是“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而到白帝城时,忽然接到大赦的消息,这时的李白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说明了旅游欣赏时()A.选择欣赏位置不同则感受不同B.把握欣赏时机不同则感受不同C.景观特点不同则感受不同D.心理状态不同则感受不同【解析】以情观景的主观性很强,取决于人的心理活动。对同一景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景物的感受也与其心理状态有关。【答案】D中国的古典园林有“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之称,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读苏州园林一景区图,回答3~4题。3.图中景区主要的构景手法是()A.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这属于园林构景的层次手法B.用圆形门框作为取景的画框,把秀丽风光限在框中,称为框景手法C.将园景与塔景隔成不同的景区,这属于园林构景的主配手法D.借园外的景物来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园境,这属于借景手法4.该园林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体现了()A.主人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B.自然景观的形象美、色彩美C.当地的民俗风情D.豪华高贵的皇家风范3~4.【解析】该题组考查园林的构景手法,用门框、窗框、洞框作为取景的画框,把景象框限在从框中所看到的范围之内,属于框景手法;色彩的素淡体现出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答案】3.B4.A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1987年12月,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阅读图文回答5~6题。5.万里长城雄伟壮观,给人以巨大的美感。它的美属于()A.动态美B.色彩美C.形象美D.听觉美6.长城横亘在北方辽阔的土地上,宛如一条巨龙盘踞在起伏的群山之巅。要欣赏长城的雄伟壮观,就要()A.登高远眺B.置身其中C.选择特定地点D.在适当距离处仰视5~6.【解析】万里长城雄伟壮观体现了旅游景观的形象美。长城东西绵延上万里,要欣赏它的雄伟壮观,需在适当距离登高远眺。【答案】5.C6.A“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在游览长江三峡的望夫石时写下的著名诗篇。据此回答7~8题。7.对望夫石的观赏应注意()A.置身其中B.特定位置观赏C.制高点俯瞰D.适当距离仰观8.诗人在游览景观时,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篇,说明他在旅游景观欣赏时()A.把握景观的美感特征B.达到了以情观景的境界C.体验景观的意境D.充分了解自然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7~8.【解析】第7题,“望夫石”属地貌酷似造型,应在特定位置观赏。第8题,诗人写出美妙诗篇,体现了诗人在游览时达到了以情观景、情景交融的境界。【答案】7.B8.B泰山日出是旭日东升的壮观景象,宋代词人梅圣尧有“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的绝句描述这一奇观。阅读图文材料,回答9~10题。9.一年中,泰山观日出时刻最早的方位是()A.④B.③C.②D.①10.梅诗说明欣赏泰山日出应()A.移情于景,情景交融B.登山涉水,求质求真C.选择位置,把握时机D.人化自然,天人合一9~10.【解析】泰山是北方名山,夏季观赏最佳,图中4个日出时刻,①为夏季(夏季日出东北)。要想体味诗中的内涵,必须亲临胜境才能达到。【答案】9.D10.B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景区的最大特色之一,“和谐生美”体现了两者统一的自然观。据此完成11~12题。11.下列诗句做到了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是()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B.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D.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12.在观赏苏州园林的过程中,能满足观赏者感官和心理需要最重要的条件是()A.掌握丰富的知识B.把握适当的时机C.保持一定的节奏D.站在一定的高度11~12.【解析】“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眼前的景观之中,达到了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观赏效果。在观赏园林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节奏,这样既能满足感官要求,又能适应心理需要。【答案】11.B12.C1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壶口瀑布位于黄河峡谷中。九曲黄河如一条奔腾的巨龙,穿行在黄土高原秦晋大峡谷中,流至壶口时,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有“全国第二大瀑布”之称,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瀑布之一。材料二:黄河水系图和壶口瀑布地质剖面示意图。(1)图1中A河流的名称是________,B地形区的名称是________。(2)根据材料一的描述,黄河壶口瀑布什么季节出现此景观?为什么?(3)材料一体现了自然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性,如何欣赏黄河壶口瀑布才能达到最佳效果?(4)依据图中信息,分析黄河壶口瀑布形成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及成因。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A河流流经西安,在秦岭以北,应为渭河;B地形区在黄河河套处,应为河套平原。第(2)题,黄河壶口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说明黄河水量丰富,而黄河汛期在夏季。第(3)题,黄河壶口瀑布飞流直下,涛声轰鸣,气势壮观,它以排山倒海的独特雄姿著称于世,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体现了自然美的形象美、动态美、色彩美。只有在适当距离仰视才能感受其形色动的美感。第(4)题,流水的侵蚀作用在不同的岩石上表现不同,对坚硬的岩石侵蚀较弱,对相对松软的砂岩侵蚀强,本图壶口瀑布坚硬的砾岩在上层,侵蚀弱,下层相对松软的砂岩侵蚀强,发育成了瀑布。【答案】(1)渭河河套平原(2)夏季。因为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3)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适当距离仰视。(4)流水侵蚀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杭州西湖部分景观图。(1)西湖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体现了我国自然风景区________的特点;人文景观的布局设计________,在突出自然美的同时,又注重用________的形式来渲染。(2)图中的“桥”低临水面方便游人欣赏,这体现了旅游欣赏方法中的________。(3)除“桥”外,西湖风景区建有不少“堤、榭、廊、阁、亭”等,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其功能。(4)白居易的“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点出了西湖采用了园林构景中的________手法,我国古代园林善于运用多种构景手法,西湖风景区采用的构景手法还有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答:(1)欣赏景观时,注意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自然风景区与人文景观的建筑融为一体,整体布局协调并突出自然美,此外还常常通过文学艺术形式来渲染自然景观。(2)选择合理的观赏位置。(3)既有造景功能,又有实际功能。(4)乱峰围绕水平铺,点明是借远处的山来衬托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