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湖南省颐华高级中学(平江)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_第1页
2025-2026学年湖南省颐华高级中学(平江)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_第2页
2025-2026学年湖南省颐华高级中学(平江)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_第3页
2025-2026学年湖南省颐华高级中学(平江)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_第4页
2025-2026学年湖南省颐华高级中学(平江)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湖南省颐华高级中学(平江)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选题(★★★★)青藏高原某断陷谷地势西高东低,海拔3470—3650米。距今1.8万年前,断陷谷中的P河沉积了深厚的松散物质。分水岭以北,L河源区发育了深切峡谷,河床海拔3280—3320米。距今1.8万年以来,L河通过溯源侵蚀切穿分水岭,在断陷谷内向上游持续延伸近80千米。此后,L河的支流X河开始发育。图1、图2分别示意距今1.8万年前和现代断陷谷及其周边地貌与水系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L河从基岩山地延伸至断陷谷时,其()

A.河水流量减少B.泥沙含量减少C.溯源侵蚀加快D.沉积物质增多2.推断P河变化的先后顺序是()①P河改道进入X河②P河中游断流③P河下游断流④L河袭夺P河

A.①③②④B.④③①②C.①②④③D.④②③①3.断陷谷内,L河比X河()

A.河床纵比降更小B.年均径流量更小C.沉积物粒径更大D.河流阶地面更窄(★★★★)西北太平洋某珊瑚岛礁属热带季风气候,呈长条形,沙堤环绕,植被繁茂。该岛沙嘴区受盛行风主导呈季节性变化,亦受波浪和潮汐作用。此外,极端风暴事件也会对沙嘴区造成重要影响。移动固沙障根据需要灵活布设。下图示意2022年10月~2023年10月该岛沙嘴区的岸线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受冬季风影响,该岛沙嘴区冲淤特点是()

A.北侧、南侧皆以侵蚀为主B.北侧淤积为主,南侧侵蚀为主C.北侧、南侧皆以淤积为主D.北侧侵蚀为主,南侧淤积为主5.极端风暴事件对该岛沙嘴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植被受损,岸线向海扩张B.表层海水流速减弱,淤积加剧C.风浪增强,岸线侵蚀加剧D.表层海水流向转变,淤积加剧6.2022年10月~2023年10月该沙嘴区的岸线变化表明()①沙嘴区受季风影响呈季节性冲淤交替②沙嘴向西延伸的凸出部分基本无变化③冬季时移动固沙障应主要布设于北侧④冬季时移动固沙障应主要布设于南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下图示意某人口大国1997~2017年人口总抚养比和少年儿童抚养比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注:人口总抚养比=少年儿童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少年儿童抚养比=(少年儿童人口/劳动年龄人口)×100%老年人口抚养比=(老年人口/劳动年龄人口)×100%少年儿童人口是指0~14岁人口。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5~64岁人口。老年人口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7.1997~2017年,该国人口数量()

A.持续增长B.持续下降C.先增后减D.保持稳定8.1997~2017年,该国()

A.老年人口数量保持稳定B.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有所下降C.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D.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变化较小(★★★★)风向或风速分布不均匀时,空气会发生辐合(或辐散)。散度是描述空气从周围向某一处汇合或从某一处向周围流散的程度的量。某年10月17日~18日,G地经历了一次雷暴天气。下图示意18日8时沿106°E经线(经过G地)的散度等值线垂直分布,散度大于0表示水平辐散,小于0表示水平辐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18日8时,甲、乙、丙、丁四处附近,风向和风速分布最均匀的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10.推测18日8时,暴雪天气最可能出现在图所示的()

A.33°N附近B.36°N附近C.38°N附近D.40°N附近11.18日8时至20时,G地近地面出现由偏东风和偏南风两股气流形成的气旋式辐合线,该辐合线有利于暴雪天气的维持。下图中对该辐合线附近风场示意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大科伯克沙地是北极圈内典型的风沙活动区。近1万年来,随着气候变暖,该沙地面积由约650km2波动萎缩至62km2。下图示意大科伯克沙地及周边区域,甲地发育有新月形沙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根据甲地沙丘形态,推测当地的主导风向是()

A.偏东风B.偏西风C.偏南风D.偏北风13.大科伯克沙地的沙源主要是()

A.现代风沙沉积物B.附近湖泊沉积物C.基岩风化残积物D.早期河流沉积物14.造成大科伯克沙地萎缩的直接原因是()

A.风力侵蚀减弱B.针叶林扩张C.河流侵蚀加强D.降水量增多(★★★)2025年4月中旬,我国部分地区经历了一次大风天气过程。下图示意期间某日14时的锋线位置和部分气象站点风级、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图示时刻,我国华北地区()

A.风力南部强于北部B.海平面气压东部高于西部C.风向以东北风为主D.海平面等压线接近南北向16.图示时刻,控制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热带气旋B.准静止锋C.锋面气旋D.副热带高压二、综合题(★★★★)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受季风系统、海陆位置等因素影响,甲、乙海域降水在南海夏季风爆发后表现出显著差异。乙海域表层水体盐度、温度较高,富含营养盐,吸引大洋鱼类聚集。图1示意2011—2020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后20天内甲、乙海域的日平均降水量。图2示意2011—2020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后甲海域出现强降水时环南海区域的低空平均风速和主要风向分布。(1)据图1,指出与乙海域相比,甲海域降水的主要特征。(2)分析甲海域强降水的成因。(3)结合降水差异和夏季风的影响,分析乙海域大洋鱼类聚集条件的形成原因。(★★★★)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四纪以来,受冷干和温湿气候交替变化影响,陕北黄土高原发育了多期特点不一的黄土地层(含古土壤层);与此同时,逐渐强化的构造活动使高原加速抬升、周边地堑急剧沉降,导致高原侵蚀加剧,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貌格局。在黄土沟谷中,大型沟谷多切入坚硬基岩,具有沟深坡陡、谷底平坦、支沟众多等特点(如图)。强烈的沟谷侵蚀,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影响。为此,当地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打坝淤地等治理措施。(1)基于黄土特性说明大型黄土沟谷多沟深坡陡、谷底平坦的原因。(2)分别简析气候变化和高原抬升对黄土地层的主要影响。(3)简述打坝淤地在保障黄土高原生态安全方面的作用。(★★★★)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沉积地层从沉积方式上分为陆相沉积和海相沉积。陆相沉积指陆地环境下的沉积,沉积物以碎屑岩(砂岩、砾岩)和粘土岩居多。海相沉积指在海洋环境下,经海洋动力过程产生的一系列沉积,沉积物有来自陆上的碎屑物、海洋生物骨骼和残骸等。古海岸线主要指过去的海陆交界线,大多指第四纪时期残留的海岸线,其遗迹一般以贝壳堤及其他海相沉积物为标志。由于受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影响,古海岸线处于陆地的不同高度或海底的不同深度。图为我国渤海湾西南侧古海岸线的空间分布图,近10万以来渤海湾地区的地壳运动对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