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第一框运动的规律性第一课时你知道二十四节气歌吗?春雨惊春(
)谷天,(
)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
)寒霜降,冬(
)雪冬小大寒。清夏秋雪“二十四节气”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勤劳,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为何能总结自然更替变化?对人类生活有什么作用?二十四节气里的哲学智慧议题一四季流转变
在何处?二十四节气总结了四季更替····
思考1.你这些是变化吗2.这些变化是谁在变?3.如果事物停止运动还能存在吗?桃花盛开、冰雪融化、草木发芽生长、流水涌动、小麦由绿变黄、荷花盛开、动物迁徙·············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不能(物质是运动的物质)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第一目—规律是客观的【注意】①“一切”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②“变化”和“过程”表现为位置的移动、数量的增减和事物性质的变化。第一目—规律是客观的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强调运动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反对的错误倾向:离开运动谈物质,认为物质不运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第一目—规律是客观的反对的错误倾向: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强调物质①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载体(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载体)②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谈运动,认为意识也是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归纳总结: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方法论:1.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反对两个错误倾向: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欧布里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他曾向友人借钱,后来友人来催债,他就给友人说:“借钱的是过去的我,你去找过去的我要钱吧!”然后友人把他打了一顿,他很生气,却听友人对他说:“打你的是过去的我,你去找过去的我算账吧。”思考:欧布里德的观点存在什么问题?只看到了绝对运动而忽略了相对静止,是诡辩论知识拓展:运动与静止运动静止区别含义性质联系反对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①事物某一方面性质在一定时期和阶段内基本不变;②空间位置保持不变无条件、永恒的、绝对的有条件、暂时的、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如:飞矢不动)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如: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练一练:物质与运动1.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来则暑往,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说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载体和承担者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B客观实在性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练一练:物质与运动2.“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天地不老。”某公交车上的最美寄语充满了诗情画意。从哲学角度看(
)①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②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是美好的祝福③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④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天地不者”的现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运动意识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如何通过二十四节气把握变化,指导生产?议题二四季更替为何而变?四季运动变化是否杂乱无章?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第一目—规律是客观的固有的12343.规律(1)规律的含义: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不是主观臆造的(如:喜鹊报喜,乌鸦报丧)本质的不是现象的(如:苹果落地)必然的不是偶然的(如:守株待兔)稳定的不是多变的(如:股票价格)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1.喜鹊叫喜,乌鸦叫丧2.红灯停,绿灯行
3.新陈代谢4.水往低处流5.苹果落地6.万有引力规律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8.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通过感官直接感知到的是现象。现象看起来再有“规律”,仍然是现象。规律隐藏在事物之中,需要运用抽象思维才能把握。二十四节气作为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人们通过哪些方法来把握规律划分节气?在定气法中,古人对太阳的运行位置进行精准观测,并以相应的太阳位置来制定每一个节气的具体时间。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和知识体系,它指导人们顺应大自然四季更替、万物循环的客观规律,合理安排生产和生活中的各项事务。议一议:根据上述材料与“规律的特点”思考1.古人是以什么为依据制定节气时间?2.这个依据是人为的吗?人类可以消灭它吗?3.从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作用来看,人类该如何与规律相处?根据太阳运行的变化监测到了时间变化的规律不是,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以消灭①要尊重规律,不可以违背规律;②认识并利用规律造福人类自然界的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人的思维发展运动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运动是有规律的(2)规律的特点①规律是普遍的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第一目—规律是客观的(2)规律的特点②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否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也无法被人改造、改变。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注意:易错易混】发明/消灭/创造/改变/丰富/发展/突破规律等都是错误的,违背规律客观性。
第一目—规律是客观的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3)规律普遍性与客观性的方法论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春分是春季的开始,标志着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适合播种和耕种秋分是秋季的开始,标志着气温逐渐降低,雨水减少,适合收获和储存练一练:规律的特点1.人工降雨是根据降水原理,人为补充条件促进雨滴形成。这说明(
)A.人类可以改变规律为自身服务B.规律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人类可以在把握规律基础上利用规律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成功降雨C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客观规律练一练:规律的特点2.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和知识体系,它不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而且鲜明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氛围。它指导人们顺应大自然四季更替、万物循环的客观规律,合理安排生产和生活中的各项事务。这说明人们(
)A.能够改变节气规律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B.应该尊重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C.能够创造节气规律,预见农业生产的变化D.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实现了客观符合主观B规律是客观的物质决定意识,主观符合客观规律是客观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直到今天,它仍然深刻影响着我们要尊重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知识总结:规律是客观的知识总结:规律是客观的运动含义运动与物质规律含义特点:客观的、普遍的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及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知识总结:规律是客观的巩固练习1.浙江余村有座山,名为青山。余村人原先靠着山石,做砖头、水泥发家致富。村民富了的同时青山秃了、绿水黑了,漫天开出的都是黑白渐层的“烟雾玫瑰”。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理之光照亮余村,村民靠生态保护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过上了真正富足的好日子。由此可见(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②人的意识都是正确的③不同的世界观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不同④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总是遵循其固有的规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意识是能动的,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知识总结:规律是客观的巩固练习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方法论。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①体现了物质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②表明运动是绝对的,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③是我国尊重金融工作客观规律的正确选择④表明实现经济发展需要突破客观因素制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根本属性物质决定意识,受客观制约知识总结:规律是客观的巩固练习3.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以下属于规律的是(
)①水往低处流、月球绕地球转动②四季更替、太阳东升西落③万有引力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D现象现象知识总结:规律是客观的巩固练习4.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正确对应辩证唯物论哲理逻辑顺序的是(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③天下惟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A.③—①—④—② B.①—③—②—④
C.③—②—④—① D.①—②—④—③A物质是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世界是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知识总结:规律是客观的巩固练习5.一直以来,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将为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沿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效保障。这表明(
)①人类可以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掌控事物发展方向②人类可以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改变事物存在状态③人类通过意识活动可以改变事物运动的内在规律④客观规律的呈现方式依据客观条件的改变而改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物质决定意识规律不能改变知识总结:规律是客观的巩固练习6.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中央民大附中2025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上海市上海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化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工程热力学及发动机原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陕西中医药大学《创新创业基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宝鸡中北职业学院《中西医结合内科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涨模应急预案
- 房屋出租合同书资料15篇
- 反之撑施工方案
- 豆干批发采购合同范本
- 2025中国K12课外辅导市场消费特征与行业趋势研究报告
- 2026年北京市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11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修上册课内阅读)(解析版)
- 医美医疗安全防范课件
- 物业小区电梯故障应急预案
- 2025年烟草制品购销员二级(复核)练习题
- GB/T 4937.3-2012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3部分:外部目检
- GB/T 41304.1-2022知识管理方法和工具第1部分:工艺知识管理
- GB/T 27734-2011压力管道用聚丙烯(PP)阀门基本尺寸公制系列
- GB/T 20346.1-2006施肥机械试验方法第1部分:全幅宽施肥机
- GB/T 20056-2015滚动轴承向心滚针和保持架组件外形尺寸和公差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2022-2023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