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教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1页
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教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2页
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教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3页
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教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4页
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教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教案【设计思路】本节课以重回丝绸之路为主题,探讨丝绸之路交往中如何对待外来文化。首先以5月30日的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导入,引出重走丝绸之路主题。并以议题丝绸之路,如何连接起东西方文明展开讲解文化交往中,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议题一:中外文化碰撞,拒绝还是包容。通过古代丝绸之路带来的文化碰撞来总结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议题二:敦煌文化来看丝路文明如何交流互鉴。通过丝绸之路中重要的敦煌文化来讲解立足国情交流互鉴。【课标要求】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明确文化交流和交融的途径和意义。【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对本国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具有强烈认同感和自豪感科学精神:科学培养学生分析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运用学科知识判断和评价有关观点和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表达和辩证思维能力。公共参与:通过学习,理解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必要性及必须遵循的原则。理解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掌握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教学重点】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如何做到立足国情交流互鉴【教学难点】对待外来文化该怎么办【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分半钟)【第二页】同学们,说到外来文化,就要谈谈我们所熟知的丝绸之路。5月30日,第四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在敦煌开幕,各国专家学者共商文明交流传承的新路径,携手续写新时代丝路华章。【第三页】重回丝绸之路,我们会看到什么?来看视频(1分52秒)。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第四】今天我们将学习第八课第三框《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来探究丝绸之路如何连接起东西方文明。首先进入第一个议题。议题一:中外文化碰撞,拒绝还是包容【第六页】古丝绸之路开辟以后,外来文化大规模地传入中国,形成了胡汉交融的生动局面如各类农作物、服饰、宗教等,这些都丰富了中华文化。各种文化碰撞的,出现许多争论······【第七页】饮食文化不同、价值观念不同、自然观也不同。还有许许多多文化差异,面对这些差异,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动画设置里价值观和自然观是自动播放,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议学情境:观点一:不可,不可,中华文化才是最优的,外来文化切不可学习。观点二:打破旧文化,应该全面学习新的外来文化。议学问题:上述两种观点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是什么?会有什么影响?答案:观点一:彻底拒斥外来文化,文化复古主义,不利文化发展。观点二:盲目照搬西方文化,全盘西化论,丧失中华文化的民族性2.你会如何劝说以上两人?答案:文化发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保持开放的心态,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外来文化优秀的成分。师:当文化碰撞时,我们应该坚持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一起总结相关知识。知识点:面向世界博采众长1、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错误观点(1)文化复古主义彻底拒斥外来文化,如:守旧主义: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封闭主义:不接受任何外来文化和新文化。危害:会导致中华文化停滞不前,倒退衰落。正确做法:保持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全盘西化论盲目照搬西方文化,如:历史虚无主义: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民族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危害:丧失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使中华民族失去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正确做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立足国情,交流互鉴。2、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①文化发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保持开放的心态,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②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十四页】这条通往西方的国际通道,打通了中国文化首次外传的道路,将沿途的各个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发展。【第十五页】而敦煌,这颗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见证了千年来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一起进入第二个议题。议题二:敦煌文化来看丝路文明如何交流互鉴【第十七页】说到敦煌我们会想到精美绝伦的壁画,栩栩如生的雕塑,磐鼓云板的天籁,翩跹起舞的飞天。敦煌是一眼千年的美,也是中华文明一个有代表性的符号。敦煌如何形成独特文化闪耀世界?【第十八页】一起来看敦煌文化的重要标志莫高窟。议学情境:【莫高窟视频3分07秒】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艺术最精美的石窟寺遗址。莫高窟是“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地理标本”,并被誉为“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议学问题:结合“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分析,莫高窟独特的建筑洞窟风格有何特点?答案: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与西来的文化相结合,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来文化的成就。师:莫高窟是在坚持本国传统文化基础上与外来文化相融合,做到了立足国情交流互鉴。一起总结相关知识。知识点:立足国情交流互鉴1、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的原因(1)必要性: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解决问题需要】(2)重要性: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结合本国国情】(3)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2、如何立足国情、交流互鉴(1)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批判地吸收对我们有用的东西(2)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结束语:通过丝绸之路,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在中国得以传播,中华文化吸收和融合了各种外来有益文化,不断繁荣发展。【知识总结】【巩固练习】1.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这说明,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应(

)A.全面吸收,为我所用 B.全盘否定,固守本来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答案】C【详解】A:外来文化有优秀的,也有糟粕,我们应批判吸收,为我所用,A说法错误。B:文化复古主义是错误的观点。外来文化也有优秀的,我们应批判吸收,而不是全盘否定,B说法错误。C: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应该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观点符合题意。D:对待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推陈出新,革故鼎新,D观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增强文化自信需要(

)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②全面吸收西方文化成果③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④抵制一切外来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③: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①③正确。②④:吸收西方文化的有益成果成果,而不是全面吸收,也不是抵制一切外来文文化,②④错误。故本题选B。3.近日,来自多国的专家学者齐聚故宫博物院,共同探讨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平添文化张力。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固守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文化优越性B.坚持文明交流,积极吸收外来文化C.不同文化在文化交融中能逐渐趋同D.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答案】D【详解】A:不能固守传统文化,而要在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开放包容,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且各民族文化平等,“优越性”一词表述不当,A排除。B:我们要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而不是全盘吸收,B排除。C: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交融并不意味着文化的趋同,C排除。D: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的文化象征,专家学者在此探讨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鉴,这有助于丰富各国的文化内涵,促进文化的多样性,D正确。故本题选D。4.面向未来,我们要持续从敦煌文化中提炼出中华文明更多方面的精神标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性展陈活动和文化交流对话,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成果,与各国学者一起讲好敦煌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通过文化传播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文化形象。由此可见(

)A.敦煌文化走向世界取决于多种多样的文化载体B.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敦煌文化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C.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融合统一D.敦煌文化的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照搬外来文化【答案】B【详解】A:敦煌文化走向世界要借助于多种多样的文化载体,但载体不起决定作用,A错误。B:我们要持续从敦煌文化中提炼出中华文明更多方面的精神标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性展陈活动和文化交流对话,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成果,通过文化传播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文化形象,这表明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敦煌文化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B正确。C: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文化可以交流互鉴,但不会融合统一,C错误。D:要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而不是照搬外来文化,D错误。故本题选B。5.养生达人们喝枸杞拿铁,吃茯苓冰淇淋,硬是把《本草纲目》吃成了下午茶菜单;中医馆里,电子艾贴的温热和艾灸同样舒缓疲劳。中医药文化以更加现代、更加鲜活的面貌和姿态走向市场,焕发出新的活力。这启示我们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要(

)①固守传统形式,保持文化原汁原味②推动创造性转化,与现代生活需求对接③全面引入西方医学理论,实现中西合璧④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文化呈现方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②:材料中“枸杞拿铁”“茯苓冰淇淋”等创新形式,体现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需求结合,符合“推动创造性转化”,②符合题意。④:电子艾贴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电子控温)创新传统艾灸形式,体现“科技助力文化呈现方式创新”,④符合题意。①:“固守传统形式”违背文化发展规律,材料中中医药通过创新形式获得生命力,而非简单固守,①错误。③:“全面引入西方理论”片面强调外来文化,材料未涉及中西融合,且中医药创新应立足自身特色,③错误。故本题选C。6.河南博物院的文创考古盲盒将微缩的文物“埋”进了土里,让消费者动手“挖”出来,一经推出就迅速被抢到断货;甘肃省博物馆一改严肃,将铜奔马玩出了花,本就“魔性”的面部表情被精心设计在卡通化的毛绒玩具上,让人忍俊不禁,产品销量节节攀升;陕西历史博物馆着力打造新IP,“唐妞”系列文创让憨态可掬的唐风美人“穿越”到今天,体验着现代生活……博物馆文创(

)A.体现了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以人民为中心B.营造“在场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C.发挥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D.坚守中华文化和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立场【答案】B【详解】B:博物馆的文创产品通过让消费者动手挖掘、接触和体验,创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在场感”,这种体验方式有助于加深消费者对文物和背后文化的了解,从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B符合题意。A: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A错误。C: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先进的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C错误。D: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文化有益成果不是我们要坚守的立场,D错误。故本题选B。7.2024年9月14日晚,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开幕。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在各大社交媒体疯狂刷屏,不仅吸引国内观众,也收获了外国友人的关注。这场以“赓续长江文脉,共创时代华章”为主题的文化盛宴,不仅是对长江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当下人民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的深刻体现。长江文化艺术季活动的举办()①说明了中华文化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②有利于延续中华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自信③说明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表明文化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