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核心动力。从甲骨文的镌刻到数字时代的文化传播,从《诗经》的吟唱到网络文学的勃兴,文化的形态在变,但其“以文化人”的本质从未改变。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在扬弃中发展。例如,故宫文创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结合,让故宫文化“活”在当下,既保留了历史底蕴,又契合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文化创新需要扎根传统。没有传统的根基,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经过艺术家的再创作,成为动漫、影视中的经典元素,这正是传统与创新交融的典范。同时,文化创新也需回应时代命题。当下,科技发展深刻改变着文化传播方式,5G、VR等技术为文化展示提供了新手段,文化创新应借助这些技术,拓展传播边界,让文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文化的价值在于滋养心灵。无论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道家的“道法自然”,都蕴含着对人的精神关怀。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文化更应发挥其抚慰心灵的作用,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生活境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化传承就是复古,要保留历史底蕴,契合当代审美。B.敦煌壁画飞天形象的再创作,证明创新无需传统根基。C.科技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新手段,应借此拓展传播。D.文化的价值仅在于对人的精神关怀,与社会发展无关。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故宫文创、敦煌飞天再创作等为例,论证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B.文章从传承本质、创新途径、文化价值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结构清晰。C.文章采用对比论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传播方式进行对比。D.文章结尾强调文化对心灵的滋养,呼应了“以文化人”的本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若文化创新脱离传统,可能会成为缺乏内涵的空中楼阁。B.网络文学的发展,说明文化形态的变化不影响其本质。C.5G技术的应用,能让文化传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D.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价值,仅体现在对现代人的心灵抚慰上。(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迅猛。截至2021年,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183家,年接待观众超12亿人次。博物馆的功能也从单一的文物陈列,向教育、研究、文化传播等多元方向拓展。例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数字文物库”,让观众可在线欣赏百万件文物;敦煌研究院的“云游敦煌”小程序,以数字化手段让敦煌文化走向世界。材料二:博物馆的教育作用日益凸显。多地博物馆推出针对青少年的研学活动,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物里的中国”课程,通过文物讲解、手工制作等方式,让青少年了解历史文化。同时,博物馆与学校合作,开发校本课程,将文物知识融入课堂,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材料三:然而,博物馆发展也面临挑战。部分博物馆展览形式单一,缺乏互动体验;文物保护技术有待提升,一些珍贵文物因环境问题受损;还有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博物馆数量多,年接待观众人次多,发展态势良好。B.故宫“数字文物库”和敦煌“云游敦煌”都运用了数字化手段。C.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研学活动,主要面向青少年群体。D.所有博物馆都存在展览形式单一、文创同质化的问题。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博物馆功能的拓展,说明其已不再以文物陈列为主。B.博物馆与学校合作开发校本课程,可完全替代课堂教学。C.文物保护技术的不足,是博物馆发展面临的唯一挑战。D.数字化手段能助力博物馆突破地域限制,扩大文化影响。6.请结合材料,为博物馆的发展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槐树下的时光》老家的槐树,是爷爷亲手栽的。每当槐花盛开,满院都是甜香。我总喜欢坐在树下,看爷爷编竹篮。爷爷的手很巧,竹条在他手中翻转、缠绕,不一会儿,一个精巧的竹篮就成型了。他编篮时,神情专注,仿佛在完成一件艺术品。我缠着他教我,他便握着我的小手,一点点地教。可我的手太笨,总是编不好,爷爷就笑着说:“慢慢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后来,我离开老家去城里读书,很少再回那棵槐树下。爷爷却总惦记着我,每次打电话,都问我吃了没,学习累不累。有一年冬天,我回去过年,发现爷爷的背更驼了,编篮的手也有些颤抖。他还是像往常一样,给我编了个小竹篮,里面装着晒干的槐花。再后来,爷爷走了。那棵槐树依旧年年开花,可树下再也没有爷爷编篮的身影。我时常梦到他,梦到槐树下的时光,梦里的槐花,香得让人落泪。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槐树下的时光”为题,既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场景,也蕴含着对爷爷的怀念之情。B.爷爷编竹篮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他的手艺精湛和对生活的热爱。C.“我”学编竹篮的情节,突出了“我”的笨拙,与爷爷的灵巧形成对比,暗示了“我”不适合做手工。D.小说结尾的梦境描写,强化了对爷爷的思念,使情感表达更细腻。8.请分析文中“槐花”的意象作用。(5分)9.小说以“我”的视角叙事,有何好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文本: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之至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节选自《宋史·苏轼传》)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与名往往有意义关联,如苏轼字子瞻,“轼”与“瞻”有眺望之意。B.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女子成年则行笄礼。C.礼部,古代官署,掌管典礼事务、科举考试等,与吏部、户部等并列。D.《春秋》,儒家经典,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作者为孔子。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自幼聪慧,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他听古今成败之事,能说出要点。B.苏轼参加礼部考试,欧阳修因怀疑文章是曾巩所作,将他的名次定为第二。C.苏轼任徐州知州时,黄河决口,他动员富民回城,带领士兵筑堤护城。D.苏轼在抗洪时,住在城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最终保全了徐州城。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5分)(2)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5分)13.苏轼在徐州抗洪中展现了哪些品质?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明年[注]待君来。[注]有版本作“王孙”。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和季节,“空山”营造出宁静的氛围。B.颔联描绘月光下的松树和石上的清泉,动静结合,意境清幽。C.颈联通过“竹喧”“莲动”,以动衬静,表现山居生活的闲适。D.尾联中“春芳歇”指春天的芳华消逝,诗人因此感到惋惜。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7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分)(1)《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学习与思考要结合。(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曹操军队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景象。(3)《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锦瑟起兴,引发对往事的追忆。(4)请写出一句含有“月”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戏曲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①()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从元杂剧的②(),到昆曲的典雅精致,再到京剧的③(),戏曲的发展历程,是一部生动的文化史。然而,当下戏曲的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年轻观众对戏曲的兴趣逐渐④(),戏曲人才的培养也面临断层。如何让戏曲“活”起来,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课题。一些地方通过创新表演形式,融入现代元素,让戏曲更贴近观众;还有的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直播,扩大戏曲的传播范围。这些尝试,为戏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承载异彩纷呈博大精深淡化B.承载百花齐放博大精深减弱C.承担异彩纷呈博采众长淡化D.承担百花齐放博采众长减弱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些尝试,为戏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戏曲更贴近观众。B.这些尝试,让戏曲更贴近观众,为戏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C.为了让戏曲更贴近观众,这些尝试为戏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D.这些尝试,不仅让戏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让戏曲更贴近观众。19.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另选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写一个句子。(5分)示例:戏曲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在数字化时代,纸质书籍的阅读似乎逐渐被电子阅读取代。然而,①________________。纸质书的质感、墨香,能带给人独特的阅读体验;捧书静读的姿态,也能让人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远离浮躁。当然,电子阅读也有其优势。它方便快捷,②________________,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但电子阅读往往缺乏深度,容易让人陷入碎片化阅读的困境。因此,我们不妨③________________,让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相得益彰。在需要快速获取信息时,用电子阅读;在需要深度阅读、享受阅读氛围时,选择纸质书。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21.请概括上述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3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李大钊请结合材料,以“青春的价值”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第二部分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答案:C解析:A项将“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古”曲解为“就是复古”;B项与“文化创新需要扎根传统”矛盾;D项“仅在于精神关怀,与社会无关”表述绝对。C项与原文“科技发展……为文化展示提供了新手段,文化创新应借助这些技术,拓展传播边界”相符。2.答案:C解析:文章未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传播方式”对比,而是论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A、B、D项分析均符合原文逻辑。3.答案:D解析:D项“仅体现在对现代人的心灵抚慰上”表述绝对,儒家、道家思想的价值还包括对社会、人生的指导。A、B、C项分析均符合原文。(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古典名著西游记导读与教学方案
- 2026届河南省驻马店市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科学课运动小车实验教学设计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范全解
- 证券公司投资管理部风险控制细则
- 部编五上语文我想对您说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 电商平台运营推广策略及实操指南
- 幼儿园小班语言设计方案创意修改版教案
- 曾国藩励志故事及现代应用解析
- 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流程与范例
-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 Unit 6 I will bring a big bottle of orange juic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少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电梯维保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DZ∕T 0344-2020 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查总则
- 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含评分细则)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宣传片基本报价单三篇
- 2024年北京开展石景山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医疗器械消毒与清洁的方法
- 美甲合作协议
- GB/T 43552-2023家用和类似用途舒适风扇及其调速器性能测试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