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打捆路网道路及配套工程4号路工程(K0+000-K1+520,K2+000-K3+083.253)海绵城市专篇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1.1项目区位1.2工程规模4号路起点位于万年东路与龙景南路(1号路)交叉口处,终点位于B区纵四路与云竹路交叉口,4号路全长约3083.253m,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50km/h,标准路幅宽度36m。其中青少年活动中心段(K1+520-K2+000)与青少年活动中心交织,上盖广场与道路结构共享受力墩,无法分开实施。按照市领导和两江管委会相关要求,为配合少年宫建成投用,4号路青少年活动中心段(K1+520-K2+000)提前设计施工,与青少年活动中心同步实施、同步建成投用。因此青少年活动中心段(K1+520-K2+000)于2021年9月通过两江建设局初步设计技术审查,2021年12月取得施工图技术审查合格书,2022年1月已进场施工,目前主体结构已完工。本次施工图设计范围为K0+027.517-K1+520(南段)和K2+000-K3+083.253(北段)。南段起点位于万年东路与龙景南路(1号路)交叉口处,桩号K0+027.517,终点桩号K1+520,为新建路基段。北段起点桩号K2+000,与青少年活动中心框架桥下层路基相接,终点位于B区纵四路与云竹路交叉口,桩号K3+083.253,另含云竹路改造,长度约370m,北段主要为云卉路、云竹路改扩建。项目含3座简易立交(4号路与龙景路立交、4号路与金兴大道立交、4号路与云竹路立交)、1座人行天桥(跨金兴大道)和3座地通道,园博园地通道(1号地通道)位于园博园东门,桩号K1+100~K1+500,全长400m,双向6车道;龙景地通道(2号地通道)为下穿金兴大道,桩号K2+000~K2+201,全长201m,双向6车道;云卉地通道(3号地通道)为E匝道下穿4号路与云竹路平交路口,桩号K0+240~K0+335,全长95m,单向1车道。1.3工程设计范围本次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高边坡支护工程、桥梁工程、地通道工程、排水工程、海绵城市、照明工程、综合管线工程、交通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等。本次施工图设计包含九册,第一册为《道路工程》,第二册为《地通道工程》,第三册为《桥梁工程》,第四册为《高边坡、挡墙工程》,第五册为《排水工程》,第六册为《照明工程》,第七册为《给水(土建)、电力(土建)工程、海绵城市》,第八册为《交通工程》、第九册为《园林绿化工程》。本册为第七册《给水(土建)、电力(土建)工程、海绵城市》中海绵城市设计章节部分。2设计范围本次海绵城市专篇施工图设计范围为:道路桩号范围K0+000-K1+520、K2+000-K3+083.253海绵城市专篇设计。3设计原则(1)尽量满足海绵城市建设道路设计目标,不满足时应建议该部分雨水由周边地块进行指标分解,以达到海绵城市的片区控制效果。(2)道路LID设施的选择应与规划用地性质相协调,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充分结合道路红线内外绿化带进行设计。(3)道路LID设施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设计道路及周边的土壤、地质特征。(4)道路LID设施只负责收集道路范围的的降雨,地块内部的雨水通过地块内部的LID设施进行综合利用,且地块内部外排雨水通过雨水管直接汇入市政雨水系统。(5)有泄流通道功能的道路应满足洪涝水的顺坡排放至下游泄流通道,且道路不应存在可能产生内涝特征的低洼点,若非工程措施因地势受限,则应保证有雨水塘等雨水调蓄设施。4设计依据及规范4.1设计依据(1)我院与业主签定的合同(2)建设单位提供的现状管线物探资料(3)建设单位提供的区域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4)建设单位提供的轨道5号线区间及园博中心、丹鹤站施工图(5)建设单位提供的《重庆市北部新区翠云片区秋成大道道路市政工程》方案设计(6)建设单位提供的《重庆北部新区万年东路道路工程》方案设计(7)建设单位提供的少年宫建筑方案;(8)建设单位提供的力帆地块规划调整图(9)建设单位提供的《翠云片区B区纵四路道路工程》方案设计(10)重庆中科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的《花沟片区打捆路网道路及配套工程(两江新区)4号路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1)关于《花沟片区打捆路网道路及配套工程(两江新区)4号路工程》方案审查意见的复函(12)《花沟片区打捆路网道路及配套工程4号路工程(K1+520-K2+000)》初步设计重庆市勘测院2021.09(13)《花沟片区打捆路网道路及配套工程4号路工程(K1+520-K2+000)》施工图设计重庆市勘测院2021.12(14)《花沟片区打捆路网道路及配套工程4号路工程(K0+000-K1+520、K2+000-K3+083.253段》初步设计专家咨询意见2025.6.20(15)道路、结构专业提供的工程联系图(16)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4.2设计规范及规程(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2014年10月(2)《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5)《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8)《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9)《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25993-2010)(10)《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2012)(11)《砂基透水砖》(JG/T376-2012)(12)《硅砂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程》(CECS381:2014)(13)《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2009)(14)《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DBJ50-145-2012)(15)《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2016年11月(16)《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17)《重庆市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则》2016.12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18)《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T51345-2018)(19)《低影响开发设施施工及验收标准》(DBJ50/T-290-2018)(20)《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21)《海绵城市绿地设计技术标准》(DBJ50/T-293-2018)(22)《重庆市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标准设计图集》(DJBT-103)(23)《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渝府办发[2018]135号)(24)《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渝建[2018]558号(25)《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4年版)5初步设计批复意见及专家审查意见执行情况海绵:(1)需要地块承担的部分,建议分解道具体地块。(2)标横中有生物滞留沟,与设计内容不符。(3)明确本项目是否需设置海绵设施。回复:同意(1)(2)条审查意见,按审查意见复核修改完善。根据建设单位意见,本项目包括海绵设施设计,因人行道仅3.0m,不设置生物滞留沟,海绵设施仅考虑透水铺装。按照设置透水铺装的方式计算海绵各指标,计算需要地块承担分解的指标,并具体指明哪些地块分解承担了多少。6海绵城市设计目标根据《重庆两江新区建设管理局关于开展海绵城市专项设计相关事项的通知》(渝两江建发〔2017〕36号):一、两江新区范围内新建建筑工程(工业项目除外)及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均应按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建设,提倡在建及已建成项目进行海绵城市改造。二、悦来新城海绵城市专项设计按国家海绵城市试点要求开展,其他区域海绵城市专项设计应符合该区域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要求,无专项规划的区域暂按本通知附件要求执行。本片区内暂无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根据上述通知中附件《无专项规划区域海绵城市设计要求(试行)》:新建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不低于50%。改扩建及改造项目、条件有限的单体建筑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60%,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不低于40%。结合本次设计道路特点及上述海绵城市设计指标要求,本项目南段为新建道路,北段为改造道路(有新增占地),结合本项目位置,道路LID控制指标如下:(1)南段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对应设计降雨量为18.1mm;北段年径流总量控制率≥60%,对应设计降雨量为12.7mm。(2)南段雨水径流污染物削减率(以悬浮物TSS计)≥50%,北段雨水径流污染物削减率(以悬浮物TSS计)≥40%。7需求分析根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重庆市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则(试行版)》等规定,车行道雨量径流系数取0.85,人行道透水铺装雨量径流系数按0.3设计,常规普通绿化带雨量径流系数按0.15设计,生物滞留设施自身直接接收降雨面径流系数1。经加权平均,本次设计道路综合雨量径流系数见下表:设计下垫面分析表(南段新建部分)序号名称面积(m2)面积占比(%)雨量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1生物滞留带0010.682可控车行道000.853人行道透水铺装878620.310.304普通绿化带36248.380.155不可控车行道3085471.310.856合计432641000.68设计下垫面分析表(北段改造部分)序号名称面积(m2)面积占比(%)雨量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1净生物滞留带0010.6662可控车行道000.853人行道透水铺装1018716.140.304普通绿化带859013.610.155不可控车行道4432670.250.856合计631031000.6668海绵城市设计8.1功能设施比选道路工程LID系统包括雨水花园、渗水路面(人行道)、生态树池、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往往具有补充地下水、集蓄利用、削减峰值流量及净化雨水等多个功能。低影响开发设施比选一览表单项设施功能控制目标处置方式经济性污染物去除率(以SS计,%)景观效果集蓄利用雨水补充地下水削减峰值流量净化雨水转输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径流污染分散相对集中建造费用维护费用透水砖铺装○●◎◎○●◎◎√—低低80-90—透水水泥混凝土○○◎◎○◎◎◎√—高中80-90—透水沥青混凝土○○◎◎○◎◎◎√—高中80-90—绿色屋顶○○◎◎○●◎◎√—高中70-80好下沉式绿地○●◎◎○●◎◎√—低低—一般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低低—好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中低70-95好渗透塘○●◎◎○●◎◎—√中中70-80一般渗井○●◎◎○●◎◎√√低低——湿塘●○●◎○●●◎—√高中50-80好雨水湿地●○●●○●●●√√高中50-80好蓄水池●○◎◎○●◎◎—√高中80-90—雨水罐●○◎◎○●◎◎√—低低80-90—调节塘○○●◎○○●◎—√高中—一般调节池○○●○○○●○—√高中——转输型植草沟◎○○◎●◎○◎√—低低35-90一般干式植草沟○●○◎●●○◎√—低低35-90好湿式植草沟○○○●●○○●√—中低—好渗管/渠○◎○○●◎○◎√—中中35-70—植被缓冲带○○○●—○○●√—低低50-75一般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低中40-60—人工土壤渗滤●○○●—○○◎—√高中75-95好注:1.●——强◎——较强○——弱或很小;2.SS去除率数据来自美国流域保护中心(CenterForWatershedProtection,CWP)的研究数据。各类用地中低影响开发设施选用一览表技术类型(按主要功能)单项设施用地类型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渗透技术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沥青混凝土◎◎◎◎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渗井●◎●○储存技术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雨水罐●○○○调节技术调节塘●◎●◎调节池◎◎◎○转输技术转输型植草沟●●●◎干式植草沟●●●◎湿式植草沟●●●◎渗管/渠●●●○截污净化技术植被缓冲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人工土壤渗滤◎○◎◎注:●——宜选用◎——可选用○——不宜选用。道路LID设施的主要功能依次是削减初期雨水径流污染、降低雨水径流峰值、减少径流产量。本次设计道路人行道总宽度为3.0m,根据建设单位意见,设置骑行车道(非机动车),在保证行人、骑行车道通行基础空间基础上,经综合比选,本次设计仅采用人行道透水铺装一种LID设施。8.2总体控制指标计算(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本次设计道路选用人行道透水砖铺装这种LID设施,道路范围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如下表;根据《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T51345-2018),对无设施控制的透水下垫面,可按下式估算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α=(1-Ψ)×100%式中:α——年径流总量控制率(%);Ψ——径流系数。本次设计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如下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表(南段新建部分)下垫面及LID设施面积(m2)面积占比(%)单项设施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及车行道可控部分00900人行道透水砖铺装878620.318517.27普通绿化带36248.38907.54车行道不可控部分3085471.3100合计4326410024.81经计算,本项目南段年径流总量控制率24.81%,不满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的要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表(北段改造部分)下垫面及LID设施面积(m2)面积占比(%)单项设施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及车行道可控部分00900人行道透水砖铺装1018716.148513.72普通绿化带859013.619012.25车行道不可控部分4432670.2500合计6310310025.97经计算,本项目北段改造道路范围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25.97%,不满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60%的要求。又根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等相关要求,本项目路侧带宽度比、根据路侧带宽度确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如下:路段道路红线(m)车行道宽(m)路侧带宽(m)路侧带宽度比(%)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南段36251130.5670北段36251130.5670可知本项目南段(新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24.81%,北段(改造)年径流总量控制率25.97%,均不满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的要求。(2)年径流污染去除率本次设计选用人行道透水砖铺装这种LID设施,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表4-1,透水铺装单项污染物去除率为80%~90%,本次设计取85%,植被缓冲带单项污染物去除率为50%~75%,本次设计取60%。根据《重庆市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则(试行)》,汇水区域年径流污染去除率P按下式计算:P=PW×PT式中:PW——汇水区域LID设施污染物去除率(以SS计);PT——汇水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道路范围内雨水径流污染物削减率计算如下表:年径流污染去除率计算表(南段新建部分)下垫面及LID设施面积(m2)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单项设施污染物去除率(%)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及车行道可控部分00850人行道透水砖铺装878617.278514.68普通绿化带36247.54604.53车行道不可控部分30854000合计4326424.8119.21经计算,本项目南段年径流污染去除率为19.21%,不满足年径流污染去除率≥50%的要求。年径流污染去除率计算表(北段改造部分)下垫面及LID设施面积(m2)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单项设施污染物去除率(%)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及车行道可控部分00850人行道透水砖铺装1018713.728511.66普通绿化带859012.25607.35车行道不可控部分44326000合计6310325.9719.01经计算,本项目范围内年径流污染去除率为19.01%,不满足年径流污染去除率≥40%的要求。9需地块分解海绵指标9.1设计计算需地块来分解调蓄的设计计算(参照《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第90页案例四)1)设计水量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设施以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为控制目标进行设计时,设施具有的调蓄容积一般应满足“单位面积控制容积”的指标要求。根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相关数据,本工程南段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0%,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为18.1mm;北段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60%,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为12.7mm。周边地块需分解的水量应按照容积法计算:V=10HsψF……②式中:V——设计调蓄容积,m3Hs——设计降雨量F——汇水区域面积,hm2ψ—综合径流系数,南段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加权平均:0.68,北段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加权平均:0.666。南段需地块分解调蓄容积为:V=10HsF=10×18.1×0.68×57622/10000=709m3北段需地块分解调蓄容积为:V=10x12.7x0.666x63335/10000=536m3本次设计道路两侧地块存在较多的规划绿地,经与建设单位协调沟通,建设单位原则上同意在更大空间尺度上,统筹考虑海绵设施的布置设计。在道路两侧的绿地内设置海绵设施时,将道路范围指标纳入进来。南段所差指标可通过地块D55-1/06地块或者利用园博园内部地块(园博园内部改造目前已提上日程,后期可考虑分解部分海绵调控指标)分解平衡。北段所差指标可通过地块C30-2/05、D36-9-2/08、C64-1-3/08、C64-1-1/07、C50-5-1/07等地块分解海绵指标。上述地块均为规划绿地,具有分解海绵指标的条件。上述只是对海绵指标的分解,即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将设计道路与周边绿地地块统一考虑海绵设计,道路范围内的雨水径流不引至周边地块。10透水铺装本次设计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装。人行道海绵城市透水铺装形式需结合周边地块的用地性质与建筑功能、特殊的景观要求进行综合功能导向性设计,采用彩色或带有图案的整体透水混凝土、透水砖。本次设计人行道路面结构布置如下:双丙聚氨酯密封处理(灰色)5cm厚6mm粒径C25灰色强固透水混凝土15cm厚C20无砂大孔混凝土基层15cm厚级配碎石垫层(重型压实度≥95%)HDPE透水盲管DN50两布一膜防渗膜400g/m2碾压密实路基(重型压实度≥95%)(1)面层本次设计面层采用5cm厚6mm粒径C25灰色强固透水混凝土。(2)基层基层类型可根据地区资源差异选择透水粒料基层、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等类型,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透水性和水稳定性。透水混凝土的有效孔隙率应大于10%,渗透系数不应小于2×10-2cm/s,砂砾料和砾石的有效孔隙率应大于20%,连续孔隙不应小于10%。本次设计选用15cm厚C20无砂大孔混凝土基层。(3)垫层当透水砖路面路基为粘性土时,宜设置垫层。当土基为砂性土或底基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买卖合同撤销协议
- AI领域数据标注岗位综合能力面试题库
- 生岗前考试及答案解析
- 泵站运行工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理论知识题库
- 2025电子产品委托生产的合同
- 高级公墓管理员的考核评价标准及方法研究
- 虚实融合技术应用面试题及解析
- 高级失智照护员职业素养考试题
- 企业内部激励制度与绩效考核策略的安排详解
- 个人业务客户经理法律法规考试题及解析
- 卫生间改造专项施工方案
- 物业检修服务方案制定
- 中科院心理咨询师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10心理咨询专业伦理(新版)
- 2025年基础公文常识题库及答案
- 翡翠交易活动方案
- 测绘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羊绒条市场调查、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市政道路雨污水管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 防火安全知识培训案例课件
- 智慧交通:挑战与机遇-赋能城市交通塑造未来出行
- 2025年中考古诗文默写考前强化训练15套 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