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放射医学与技术(师)专业知识考核题库(附答案)_第1页
2025年放射医学与技术(师)专业知识考核题库(附答案)_第2页
2025年放射医学与技术(师)专业知识考核题库(附答案)_第3页
2025年放射医学与技术(师)专业知识考核题库(附答案)_第4页
2025年放射医学与技术(师)专业知识考核题库(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放射医学与技术(师)专业知识考核题库(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X线产生的三个基本条件不包括:A.电子源B.高速电子流C.靶物质D.真空环境答案:D(解析:X线产生需电子源、高速电子流(由高压电场加速)、靶物质(阻止电子产生能量转换),真空环境是维持电子流的必要条件,但非“基本条件”定义范畴)2.关于CT值的描述,正确的是:A.以空气为0HU,水为+1000HUB.骨皮质CT值约为-1000HUC.脂肪组织CT值约为-100HUD.脑脊液CT值与骨组织相近答案:C(解析:CT值以水为0HU,空气为-1000HU,骨皮质约+1000HU,脂肪约-50~-100HU,脑脊液约+3~+14HU)3.胸部正位片上,肺野划分的依据是:A.肋骨走行B.肺门位置C.水平线与垂直线D.支气管分支答案:C(解析:肺野横向以第2、4肋骨前端下缘水平线分为上、中、下野;纵向以肺门角垂线分为内、中、外带)4.MRIT1加权像中,信号强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脂肪>水>肌肉>骨皮质B.水>脂肪>肌肉>骨皮质C.脂肪>肌肉>水>骨皮质D.肌肉>脂肪>水>骨皮质答案:A(解析:T1WI上短T1组织(如脂肪)呈高信号,长T1组织(如水)呈低信号,肌肉中等信号,骨皮质无信号)5.关于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描述,错误的是:A.需注射对比剂显示血管B.可实时观察血流动力学C.图像噪声主要来源于患者运动D.常用时间减影法消除骨与软组织答案:C(解析:DSA噪声主要来源于X线量子噪声和电子系统噪声,患者运动可能导致配准不良伪影,但非主要噪声源)6.乳腺钼靶摄影的最佳管电压范围是:A.20~25kVB.25~35kVC.35~45kVD.45~55kV答案:B(解析:钼靶X线能量较低(特征X线17.5keV),管电压25~35kV可优化软组织对比度,减少射线剂量)7.辐射防护的“ALARA原则”指:A.合理可达尽量低B.绝对最低剂量C.允许最高剂量D.患者优先保护答案:A(解析:AsLowAsReasonablyAchievable,即通过合理措施使受照剂量保持在可接受的最低水平)8.关于CR(计算机X线摄影)与DR(数字X线摄影)的区别,正确的是:A.CR使用IP板,DR使用平板探测器B.CR成像速度快于DRC.DR空间分辨率低于CRD.CR无需后处理,DR需复杂后处理答案:A(解析:CR基于成像板(IP)采集信号,DR直接通过平板探测器(FPD)转换;DR成像速度更快,空间分辨率更高,两者均需后处理)9.腹部立位平片观察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膈下游离气体B.肠管积气扩张C.肾脏轮廓D.胆囊阳性结石答案:C(解析:腹部立位片重点观察气腹(膈下游离气体)、肠梗阻(肠管扩张积气液平)、阳性结石(胆囊/泌尿系);肾脏轮廓需卧位或超声检查)10.关于CT增强扫描的目的,错误的是:A.鉴别病变性质(如囊肿与肿瘤)B.显示血管结构C.降低辐射剂量D.评估病变血供答案:C(解析:增强扫描需注射对比剂,通过显示组织强化特征辅助诊断,但会增加患者对比剂负荷,与辐射剂量无直接降低关系)11.骨龄评估常用的摄片部位是:A.手部(腕骨)B.膝关节C.踝关节D.肘关节答案:A(解析:腕部包含8块腕骨、掌骨及指骨,骨化中心出现和闭合时间规律明确,是骨龄评估的标准部位)12.关于X线对比度的影响因素,错误的是:A.管电压升高,对比度降低B.物质密度差增大,对比度增加C.被照体厚度增加,对比度降低D.散射线减少,对比度降低答案:D(解析:散射线会导致照片灰雾,减少散射线可提高对比度)13.颈椎双斜位片的主要观察内容是:A.椎间隙狭窄B.椎间孔形态C.椎体骨质增生D.棘突排列答案:B(解析:颈椎斜位通过45°倾斜投照,使椎间孔投影为卵圆形,可清晰显示其大小、形态及周围骨质情况)14.关于MRI禁忌证,错误的是:A.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B.体内有铁磁性动脉瘤夹C.妊娠3个月内孕妇(慎做)D.幽闭恐惧症患者(可镇静后检查)答案:无错误选项(解析:A、B为绝对禁忌;C需谨慎评估;D可通过镇静完成检查)15.胸部CT高分辨率扫描(HRCT)的层厚通常为:A.1~2mmB.3~5mmC.5~8mmD.8~10mm答案:A(解析:HRCT采用薄层(1~2mm)、高空间分辨率算法,用于显示肺小叶、间质等细微结构)16.关于数字影像后处理技术,不包括:A.窗宽窗位调整B.MPR(多平面重组)C.自动曝光控制(AEC)D.伪彩编码答案:C(解析:AEC是曝光参数自动控制技术,属于数据采集阶段;后处理包括窗技术、MPR、伪彩等)17.放射性碘(I-131)治疗甲状腺疾病时,患者排泄物的处理需遵循:A.直接排入普通下水道B.放置10个半衰期(约80天)后排放C.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理D.焚烧处理答案:B(解析:I-131半衰期约8天,放置10个半衰期(80天)后放射性活度降至初始的1/1024,可视为安全排放)18.关于乳腺BI-RADS分级,描述正确的是:A.0级:正常乳腺,无需随访B.3级:恶性可能性>50%C.4级:可疑恶性,需活检D.6级:病理证实良性答案:C(解析:0级需补充检查;3级恶性概率<2%;4级分4A、4B、4C,恶性概率2%~95%,需活检;6级为病理证实恶性)19.关于CT灌注成像(CTP)的参数,不包括:A.脑血容量(CBV)B.脑血流量(CBF)C.平均通过时间(MTT)D.质子密度(PD)答案:D(解析:PD是MRI参数,CTP参数包括CBV、CBF、MTT、达峰时间(TTP)等)20.关于X线机高压发生器的作用,错误的是:A.将低压交流电升压为高压B.为X线管提供阴极灯丝加热电流C.产生稳定的直流高压D.控制X线的质与量答案:B(解析:灯丝加热电流由低压电路提供,高压发生器负责升压、整流,为X线管两极提供高压)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X线照片锐利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答案:影响因素:①几何模糊:由焦点大小、物-片距、焦-物距决定(焦点越大、物-片距越大、焦-物距越小,模糊越明显);②运动模糊:患者或X线管运动导致;③屏-片系统模糊:增感屏的荧光扩散、胶片乳剂层厚度;④散射线:导致照片灰雾,降低锐利度。优化措施:①使用小焦点X线管;②缩短物-片距,增大焦-物距;③固定患者(如使用制动装置),缩短曝光时间;④选择高分辨率增感屏与细颗粒胶片;⑤使用滤线栅减少散射线。2.列举CT图像常见伪影类型及对应的处理方法。答案:①运动伪影:因患者呼吸、心跳或不自主运动导致,表现为条纹状或模糊影;处理:固定患者(如束缚带、呼吸训练),缩短扫描时间(如螺旋扫描),使用门控技术(如心脏CT)。②金属伪影:由体内金属植入物(如钢板、义齿)引起,表现为放射状高密度条纹;处理:调整扫描参数(降低管电压),使用金属伪影校正算法,或选择其他检查(如MRI)。③线束硬化伪影:X线穿过高密度物质(如骨组织)时,低能光子被吸收,剩余光子平均能量升高,导致图像出现条状低密度影(如“杯状伪影”);处理:采用双能CT校正,或增加管电压。④环状伪影:探测器单元损坏或校准不良导致,表现为环形高密度或低密度影;处理:定期校准探测器,更换故障单元。3.简述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及针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具体措施。答案:基本原则:①正当性原则:确保检查的收益大于辐射风险;②防护最优化(ALARA原则):通过技术手段使受照剂量保持在合理可达的最低水平;③剂量限值: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不超过20mSv(连续5年平均),任何单年不超过50mSv。工作人员防护措施:①时间防护:缩短曝光时间(如熟练操作、减少重复曝光);②距离防护:利用铅屏风、操作间等增加与辐射源的距离;③屏蔽防护:穿戴铅衣(≥0.25mmPb)、铅围脖、铅眼镜;④剂量监测:佩戴个人剂量计(如热释光剂量计),定期检测;⑤培训与健康管理:定期参加辐射安全培训,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如血常规、晶状体检查)。4.比较胸部X线平片与CT在诊断肺炎中的优势与局限性。答案:胸部X线平片优势:①快速、便捷、成本低;②可显示大范围肺野,评估病变分布(如大叶性肺炎的肺叶实变);③适合基层医院初筛。局限性:①密度分辨率低,难以显示小病灶(<5mm)或重叠区域(如心后、膈下)的病变;②无法区分病变性质(如肺炎与肺癌早期);③对间质性肺炎显示效果差。CT优势:①密度分辨率高,可显示小叶中心结节、树芽征等细微结构;②多平面重组(MPR)可清晰显示病变位置、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③增强扫描可评估病变血供,鉴别肺不张与实变;④对磨玻璃影、网格影等间质性改变敏感。局限性:①辐射剂量较高;②检查时间较长,不适合危重患者;③成本较高,不适合大规模筛查。5.简述MRIT1加权像(T1WI)与T2加权像(T2WI)的成像原理及临床应用侧重。答案:成像原理:T1WI:反映组织T1弛豫时间差异,短TR(重复时间)、短TE(回波时间),短T1组织(如脂肪)吸收能量后释放快,呈高信号;长T1组织(如水)呈低信号。T2WI:反映组织T2弛豫时间差异,长TR、长TE,长T2组织(如水)能量释放慢,呈高信号;短T2组织(如骨皮质)呈低信号。临床应用侧重:T1WI:①显示解剖结构(如脑灰白质分界、脊髓形态);②评估脂肪组织(如脂肪瘤、骨髓病变);③观察出血急性期(正铁血红蛋白未形成时呈低信号)。T2WI:①显示病变内液体成分(如脑水肿、囊肿、炎症);②评估梗死灶(急性期呈高信号);③观察肿瘤坏死、液化(坏死区呈高信号);④显示椎间盘退变(含水量降低呈低信号)。三、案例分析题(20分)患者,男,65岁,主诉“咳嗽、咳痰2周,痰中带血3天”。既往吸烟史40年,20支/日。胸部X线平片示:右肺上野可见一3cm×4cm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缘毛糙,可见短毛刺,周围无卫星灶。问题:1.该病变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需与哪些疾病鉴别?2.为明确诊断,下一步应首选何种检查?简述其影像学特征。3.若患者拒绝有创检查,可推荐哪种影像学技术辅助诊断?说明原理。答案:1.最可能诊断:周围型肺癌(腺癌或鳞癌)。需鉴别疾病:①肺结核球:多位于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边缘较光滑,可见钙化、卫星灶,周围常有结核病灶;②肺良性肿瘤(如错构瘤):边缘清晰,可见“爆米花样”钙化或脂肪密度;③炎性假瘤:多有感染史,病灶密度均匀,边缘可模糊,抗炎治疗后缩小。2.首选检查:胸部增强CT。影像学特征:①形态:分叶征(轮廓不规则呈分叶状)、毛刺征(边缘短细毛刺)、空泡征(病灶内小透亮区);②密度:平扫多为软组织密度,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