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二)《水浒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二)《水浒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二)《水浒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二)《水浒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二)《水浒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二)《水浒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水浒传》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浒传》“官逼民反"的主题及时代背景。

②掌握鲁智深、林冲、武松、宋江、李逵、吴用六位核心人物的绰号、主要事迹及性格特征。

③通过对比分析,理解人物形象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忠”“义"的不同内涵。

④初步把握小说在人物塑造、结构、语言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⑤掌握常见中考题型及答题思路。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穿书”情境导入,沉浸式进入水浒世界。

②通过人物故事链、对比思考和小组辩论,培养信息整合、辩证分析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受梁山好汉的侠义精神,理解其反抗精神的价值。

②辩证地认识人物行为的复杂性(如林冲的隐忍、宋江的愚忠、李逵的莽忠)。

③培养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梳理六位核心人物的情节与形象;理解“官逼民反"的主题。

难点:辩证分析人物“忠”与“义"的多层含义;对作品的多样化解读。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学PPT

第一课时:好汉登场——“义”的华章与“逼"的无奈

(一)情境导入:穿书水浒,生存挑战(5分钟)

PPT展示导入页:“你穿书啦!!!身份:平民。”

抛出生存事件:

事件一:恶霸强占你家田地,你选择____

[选项]

A.忍气吞声(-健康值)

B.报官(-钱财,成功率5%)

C.提柴刀拼命(+戾气值)

事件二:“当一袋米的价格=你全家半年的收入时,你会怎么办?"

[选项]

A.吃树皮

B.卖儿女

C.抢官粮

D.上梁山

教师引导:“你的选择会导向怎样的结局?别担心,原著在手,通关不愁!我们先了解好汉们的故事,来找到生存的智慧。”

(二)作品主题及背景介绍(5分钟)

简要介绍作者、朝代及“官逼民反"的核心主题,为后续人物分析奠定基调。

(三)人物画廊:侠义、隐忍与英雄(30分钟)

1.花和尚鲁智深——“路见不平一声吼”

讲解:依据PPT,介绍其外号、外貌,通过“拳打镇杨柳"四件事,分析其“侠义”(为民)与“细心的智慧"。

承上启下提问:“在‘倒拔垂杨柳’后,他结识了一位重要人物,是谁?”(引出林冲)

2.豹子头林冲——“忍"字头上一把刀

讲解:介绍林冲基本情况。重点讲述“误入白虎节堂”,体现其“委曲求全"。

插入鲁智深情节:“大闹野猪林”,强调鲁智深对林冲的“兄弟之义"。

高潮:讲述“风雪山神庙”,通过视频或语言渲染其被逼至绝境的悲壮与反抗。

思考题(PPT原题):“一向委曲求全的林冲为何最终会被逼上梁山?"

引导总结:林冲是“官逼民反”最典型、最彻底的代表。他的转变,是对朝廷幻想的破灭,揭示了主题的深度。

3.行者武松——“恩怨分明的复仇之神"

讲解:介绍基本情况。讲述“景阳冈打虎”立威,“醉打蒋门神"报恩(施恩)。

对比思考题(PPT原题):“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与武松醉打蒋门神有何不同?”

*引导分析:鲁智深是“无我之义"(为陌生人,路见不平),更具社会公义性;武松是“有我之义”(为兄弟、为报恩),更具个人江湖气。

讲解:“大闹飞云浦"是其自卫反击的高潮,补充“血溅鸳鸯楼”的残酷复仇,体现其滥杀的一面。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课三位好汉:鲁智深的“侠"、林冲的“忍→反”、武松的“恩仇”,他们上梁山的路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义”的不同侧面。

第二课时:梁山聚义——“忠"的困惑与“智”的谋划

(一)温故知新(2分钟)

快速回顾上节课三位好汉及其代表精神。

(二)人物画廊:领袖、莽夫与军师(28分钟)

1.及时雨宋江——“忠义难两全的复杂领袖"

讲解:介绍其“呼保义”、“及时雨"绰号。通过“私放晁天王”显其“义”,通过“浔阳楼题反诗”见其野心与压抑。

重点:讲解“三打祝家庄"的军事才能和“倒船偷御酒”事件,深入分析其对朝廷的“愚忠"是如何最终导向梁山招安悲剧的。

2.黑旋风李逵——“天真与残忍并存的莽忠”

讲解:介绍基本情况。“斗浪里白条"显其莽撞可爱,“真假李逵”显其痛恨欺世盗名。

对比思考:“沂岭杀四虎"与“武松打虎”有何不同?

*引导分析:武松打虎是“英雄式的搏斗”,充满紧张与细节;李逵杀虎是“复仇式的屠杀”,为母报仇,充满悲愤与野蛮。

重点:讲解“扯诏谤徽宗”,分析其对宋江“绝对的、无条件的忠心”(“唯一的哥"),这种“莽忠”既是宋江的利器,也蕴含了巨大的破坏性。

3.智多星吴用——“梁山的战略大脑"

讲解:通过“智取生辰纲”、“智赚玉麒麟"、“智取大名府”三件事,展现其足智多谋,甚至有些“算计过头"的形象。

4.趣味思辨与讨论(8分钟)

抛出PPT思考题:“卢俊义是被官府逼上梁山的,还是被梁山好汉(吴用)逼上梁山的?”

深化讨论:“梁山好汉中,像卢俊义这样被‘自己人’设计坑上梁山的还有哪些?"(如:徐宁、朱仝、秦明等)

小组讨论(5分钟)+代表发言(3分钟):

*目的:引导学生跳出“非黑即白”的视角,认识到梁山组织的复杂性——它既是避风港,也使用了一些不那么光彩的手段扩充势力。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探究艺术特色(5分钟)

1.思想内涵:总结“忠"与“义”在不同人物身上的体现(如宋江的忠、鲁智深的义、李逵的忠义混淆)。

2.艺术手法:结合刚才所有人物,点明小说在结构(单人传记连锁)、人物刻画(共性如都讲义气,个性如鲁智深细、李逵粗)、语言(生动、动作性强)方面的特点。

(四)考点透析(10分钟)

第一部分:真题思考。展示一道中考人物分析题或情节概括题,带领学生一步步拆解题干,分析答题思路和采分点。

第二部分:练习巩固。出示一组选择题(基础识记)和一道主观题(如:结合具体情节,分析鲁智深或林冲的人物形象)。课堂完成选择题,主观题可作为课后作业。

五、板书设计

《水浒传》穿书求生指南

主题:官逼民反→生存智慧

人物链与精神图谱:

鲁智深(花和尚)——侠义(为民)→结识→林冲(豹子头)——隐忍→反抗(官逼民反典型)

武松(行者)——恩仇(为我)

↓(对比“义”的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