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第三届农作物植保员技能大赛理论考试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昆虫纲特征的是()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B.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C.有4对足D.用鳃呼吸答案:A解析:昆虫纲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3对足,一般有2对翅,用气管呼吸。选项B是蛛形纲的特征;选项C,昆虫有3对足而非4对;选项D,昆虫用气管呼吸,不是用鳃呼吸。2.下列哪种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A.水稻白叶枯病B.黄瓜霜霉病C.番茄青枯病D.白菜软腐病答案:B解析:水稻白叶枯病是由细菌引起的;黄瓜霜霉病是由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番茄青枯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白菜软腐病也是由细菌引起的。所以答案选B。3.以下哪种农药属于生物源农药()A.吡虫啉B.阿维菌素C.毒死蜱D.草甘膦答案:B解析:生物源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阿维菌素是由阿维链霉菌发酵产生的,属于生物源农药。吡虫啉、毒死蜱是化学合成农药;草甘膦是化学除草剂。所以答案是B。4.昆虫的触角类型多样,蝴蝶的触角为()A.丝状触角B.棒状触角C.羽状触角D.鳃片状触角答案:B解析:丝状触角细长如丝,如蝗虫;棒状触角端部膨大,像一根棒球棒,蝴蝶的触角就是棒状触角;羽状触角形似羽毛,如雄蛾;鳃片状触角端部数节扩展成片状,如金龟子。所以答案选B。5.以下哪种防治方法属于物理防治()A.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B.利用性诱剂诱捕害虫C.利用抗病品种防治病害D.利用农药防治病虫害答案:B解析: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属于生物防治;利用性诱剂诱捕害虫是利用害虫的趋化性,通过物理的方式诱捕害虫,属于物理防治;利用抗病品种防治病害属于农业防治;利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属于化学防治。所以答案是B。6.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不包括()A.变色B.腐烂C.萎蔫D.寄生答案:D解析: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主要有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等。寄生是一种生物生活方式,不是病状类型。所以答案选D。7.以下哪种昆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A.家蚕B.蜜蜂C.蝗虫D.蝴蝶答案:C解析: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蝗虫的发育过程就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蜜蜂、蝴蝶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所以答案选C。8.下列关于农药安全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施药人员必须身体健康B.可以在高温天气下施药C.施药时要穿戴防护用品D.施药后要及时清洗身体和更换衣物答案:B解析:高温天气下施药,农药挥发快,施药人员容易吸入过多农药,而且高温易导致施药人员中暑,增加中毒风险,所以不可以在高温天气下施药。选项A、C、D的说法都是正确的。所以答案选B。9.以下哪种杂草属于一年生杂草()A.狗牙根B.香附子C.稗草D.芦苇答案:C解析:一年生杂草是指在一年内完成从种子萌发到产生种子死亡的杂草。稗草是一年生杂草。狗牙根、芦苇是多年生杂草;香附子是多年生莎草科杂草。所以答案选C。10.昆虫的口器类型多样,蝉的口器是()A.咀嚼式口器B.刺吸式口器C.虹吸式口器D.舐吸式口器答案:B解析:咀嚼式口器是最原始的口器类型,如蝗虫;刺吸式口器能刺入动植物组织内吸食汁液,蝉的口器就是刺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如蝴蝶,能吸食花蜜;舐吸式口器如苍蝇。所以答案选B。11.以下哪种杀菌剂属于保护性杀菌剂()A.多菌灵B.百菌清C.三唑酮D.甲霜灵答案:B解析:保护性杀菌剂是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病菌侵入。百菌清是典型的保护性杀菌剂。多菌灵、三唑酮、甲霜灵都属于内吸性杀菌剂,能被植物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发挥杀菌作用。所以答案选B。12.下列关于昆虫习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昆虫具有趋光性B.昆虫具有趋化性C.昆虫都具有群居性D.昆虫具有假死性答案:C解析:并不是所有昆虫都具有群居性,有些昆虫是独居的,如螳螂等。昆虫普遍具有趋光性、趋化性和假死性。所以答案选C。13.以下哪种植物病害是由病毒引起的()A.小麦锈病B.烟草花叶病C.玉米大斑病D.葡萄霜霉病答案:B解析:小麦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烟草花叶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玉米大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葡萄霜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所以答案选B。14.下列关于农药剂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乳油的药效比可湿性粉剂差B.粉剂比可湿性粉剂更容易在水中分散C.悬浮剂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液体制剂D.种衣剂只能用于种子包衣答案:C解析:乳油的药效不一定比可湿性粉剂差,它们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可湿性粉剂比粉剂更容易在水中分散;悬浮剂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液体制剂,由不溶于水的固体农药微粒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种衣剂主要用于种子包衣,但也有一些特殊用途,并非只能用于种子包衣。所以答案选C。15.以下哪种害虫属于地下害虫()A.蚜虫B.红蜘蛛C.蛴螬D.菜青虫答案:C解析:地下害虫是指生活在土壤中,为害植物地下部分或近地面部分的害虫。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属于地下害虫。蚜虫、红蜘蛛主要为害植物地上部分的叶片、嫩梢等;菜青虫主要为害蔬菜的叶片。所以答案选C。二、多项选择题1.昆虫的繁殖方式有()A.两性生殖B.孤雌生殖C.卵胎生D.多胚生殖答案:ABCD解析:昆虫的繁殖方式多样。两性生殖是昆虫最常见的繁殖方式,通过雌雄交配产生后代;孤雌生殖是指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卵胎生是指卵在母体内发育成新的个体后才产出母体;多胚生殖是指一个卵内可产生两个或多个胚胎,每个胚胎发育成一个新个体。所以ABCD都正确。2.以下哪些属于农业防治措施()A.合理轮作B.清洁田园C.选用抗病品种D.调节播种期答案:ABCD解析:农业防治是通过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栽培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合理轮作可以改变土壤环境,减少病虫害的积累;清洁田园可以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虫害的侵染源;选用抗病品种可以提高农作物自身的抗病能力;调节播种期可以避开病虫害的高发期。所以ABCD都属于农业防治措施。3.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包括()A.初侵染和再侵染B.越冬和越夏C.传播途径D.发病症状答案:ABC解析: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包括三个环节:初侵染和再侵染,即病原菌初次侵染植物和再次侵染植物的过程;越冬和越夏,病原菌在一定的场所度过不良环境;传播途径,病原菌从越冬越夏场所传播到植物上的方式。发病症状是病害发生后的表现,不属于侵染循环的环节。所以答案选ABC。4.以下哪些农药属于高毒农药()A.甲胺磷B.对硫磷C.敌敌畏D.氧乐果答案:AB解析:甲胺磷、对硫磷属于高毒农药,国家已禁止在农业上使用。敌敌畏、氧乐果属于中毒农药。所以答案选AB。5.昆虫的天敌包括()A.捕食性昆虫B.寄生性昆虫C.病原微生物D.食虫鸟类答案:ABCD解析:昆虫的天敌是指能捕食或寄生昆虫,以及能引起昆虫生病的生物。捕食性昆虫如螳螂、瓢虫等能捕食害虫;寄生性昆虫如寄生蜂、寄生蝇等能寄生在害虫体内;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能使昆虫生病死亡;食虫鸟类如啄木鸟、喜鹊等能捕食昆虫。所以ABCD都属于昆虫的天敌。6.以下哪些是除草剂的作用机制()A.抑制光合作用B.干扰激素平衡C.抑制细胞分裂D.阻碍蛋白质合成答案:ABCD解析:除草剂的作用机制有多种。抑制光合作用,使杂草无法制造有机物而死亡;干扰激素平衡,破坏杂草的正常生长发育;抑制细胞分裂,影响杂草的生长和繁殖;阻碍蛋白质合成,导致杂草生长受阻。所以ABCD都是除草剂的作用机制。7.以下哪些属于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A.症状观察B.显微镜检查C.分离培养D.接种试验答案:ABCD解析:症状观察是通过观察植物病害的外部症状来初步判断病害类型;显微镜检查可以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分离培养是将病原菌从病组织中分离出来,进行培养和鉴定;接种试验是将分离得到的病原菌接种到健康植物上,观察是否出现相同的病害症状,以确定病原菌的致病性。所以ABCD都属于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8.以下哪些属于昆虫的变态类型()A.完全变态B.不完全变态C.增节变态D.表变态答案:ABCD解析:昆虫的变态类型主要有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增节变态和表变态等。完全变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不完全变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增节变态是昆虫发育过程中体节逐渐增加的变态方式;表变态是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除身体大小和性器官发育程度外,其他方面无明显变化的变态方式。所以ABCD都属于昆虫的变态类型。9.以下哪些属于农药的使用方法()A.喷雾法B.喷粉法C.熏蒸法D.土壤处理法答案:ABCD解析:喷雾法是将农药配制成液体,用喷雾器将药液均匀喷洒在植物或防治对象上;喷粉法是将农药粉剂用喷粉器喷撒在植物或防治对象上;熏蒸法是利用农药的熏蒸作用,在密闭空间内使农药变成气体,杀死害虫或病原菌;土壤处理法是将农药施于土壤中,防治地下害虫、土传病害等。所以ABCD都属于农药的使用方法。10.以下哪些属于植物的抗病机制()A.物理抗病性B.化学抗病性C.形态抗病性D.生理抗病性答案:ABCD解析:植物的抗病机制包括物理抗病性,如植物的表皮结构、蜡质层等可以阻止病原菌的侵入;化学抗病性,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形态抗病性,植物的形态特征如叶片形状、株型等可以影响病原菌的侵染;生理抗病性,植物的生理代谢活动可以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所以ABCD都属于植物的抗病机制。三、判断题1.所有昆虫都有翅膀。()答案:错误解析:并不是所有昆虫都有翅膀,有些昆虫如跳蚤、虱子等就没有翅膀。所以该说法错误。2.农药的毒性越大,防治效果就越好。()答案:错误解析:农药的防治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毒性大小,还与农药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防治对象等因素有关。而且高毒农药可能会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造成较大危害。所以该说法错误。3.植物病害的发生必须有病原物、寄主植物和适宜的环境条件。()答案:正确解析:植物病害的发生是病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所以该说法正确。4.昆虫的触角只有嗅觉功能。()答案:错误解析:昆虫的触角不仅具有嗅觉功能,还具有触觉等功能。触角可以帮助昆虫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所以该说法错误。5.生物防治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答案:正确解析: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对环境友好,不会像化学农药那样造成环境污染。所以该说法正确。6.除草剂只能杀死杂草,对农作物没有影响。()答案:错误解析:有些除草剂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农作物产生药害。不同的除草剂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使用要求。所以该说法错误。7.昆虫的卵在母体内发育成幼虫后才产出的繁殖方式叫卵胎生。()答案:正确解析:卵胎生就是卵在母体内发育成新的个体后才产出母体的繁殖方式。所以该说法正确。8.植物的抗病品种可以永久抵抗病害。()答案:错误解析:植物的抗病品种的抗病性不是绝对的和永久的,随着病原菌的变异和环境条件的变化,抗病品种可能会逐渐丧失抗病能力。所以该说法错误。9.物理防治就是利用物理因子来防治病虫害。()答案:正确解析:物理防治是利用光、温度、湿度、声波等物理因子来防治病虫害,如利用黑光灯诱捕害虫、高温处理种子等。所以该说法正确。10.农药的残留期越长越好。()答案:错误解析:农药残留期过长会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农药应该在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残留期。所以该说法错误。四、简答题1.简述昆虫纲的主要特征。(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是感觉和取食中心,具有口器和触角等感觉器官;胸部是运动中心,有3对足,一般有2对翅;腹部是生殖和代谢中心,包含生殖器官和大部分内脏。(2).具有外骨骼,外骨骼可以保护昆虫的内部器官,防止水分散失,但也限制了昆虫的生长,所以昆虫需要定期蜕皮。(3).用气管呼吸,气管系统遍布昆虫全身,通过气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4).变态发育,昆虫的发育过程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类型。2.简述植物病害的诊断步骤。(1).症状观察:仔细观察植物病害的外部症状,包括病状和病症。病状如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等;病症如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等。(2).询问病史和栽培情况:了解发病时间、发病面积、施肥、浇水、用药等栽培管理情况,以及是否有类似病害发生。(3).显微镜检查:对于一些难以通过症状判断的病害,可以制作病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确定病原菌的种类。(4).分离培养:将病组织中的病原菌分离出来,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进一步观察病原菌的生长特性。(5).接种试验:将分离得到的病原菌接种到健康植物上,观察是否出现相同的病害症状,以确定病原菌的致病性。3.简述农药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项。(1).施药人员的选择:施药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经过专业培训,了解农药的性能和使用方法。(2).防护措施:施药时要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农药接触皮肤和呼吸道。(3).施药时间:避免在高温、大风、雨天等恶劣天气下施药,选择适宜的时间施药,以提高药效和减少农药的挥发和流失。(4).施药器械的检查和维护:施药前要检查施药器械是否完好,避免农药泄漏。施药后要及时清洗施药器械。(5).农药的保存和管理:农药要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食品、饲料和水源。要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使用农药,避免滥用和误用。(6).施药后的处理:施药后要及时清洗身体和更换衣物,避免农药残留。剩余的农药和包装物要妥善处理,避免污染环境。4.简述生物防治的优点和局限性。优点(1).对环境友好:生物防治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不会像化学农药那样对环境造成污染,有利于生态平衡。(2).持续控制:生物防治可以建立起长期的控制机制,天敌或有益生物可以在田间持续繁殖和发挥作用,对病虫害进行持续控制。(3).减少抗药性: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容易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而生物防治可以避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4).提高农产品质量:生物防治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局限性(1).作用缓慢:生物防治的效果通常比化学防治慢,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在病虫害爆发时可能无法及时控制。(2).受环境影响大:生物防治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可能会影响天敌或有益生物的生长和繁殖。(3).防治范围有限:每种生物防治方法通常只对特定的病虫害有效,对其他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可能不佳。(4).技术要求高:生物防治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知识,如天敌的引进、繁殖和释放等,对使用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5.简述杂草的危害。(1).与农作物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照:杂草生长迅速,会与农作物争夺土壤中的养分、水分和阳光,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导致农作物减产。(2).传播病虫害:杂草是许多病虫害的中间寄主,会传播病虫害,增加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几率。(3).影响农事操作:杂草生长茂密会妨碍农事操作,如播种、施肥、收割等,增加劳动强度和成本。(4).降低农产品质量:杂草的种子或花粉可能会混入农产品中,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5).破坏生态环境:一些外来杂草可能会入侵农田和自然生态系统,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生物多样性。五、论述题1.论述综合防治的概念、原则和主要措施。概念综合防治是指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念出发,以预防为主,综合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防治手段,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而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将病虫害的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以达到高产、优质、低耗、无污染的目的。原则(1).生态学原则:综合防治要考虑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2).经济学原则:综合防治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保证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防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环境保护原则:综合防治要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采用对环境友好的防治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4).安全原则:综合防治要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避免农药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主要措施(1).农业防治: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如合理轮作、间作套种、清洁田园、选用抗病品种、调节播种期等。(2).生物防治: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如利用天敌昆虫、寄生性昆虫、病原微生物等控制害虫;利用植物的抗病性和有益微生物防治病害。(3).物理防治:利用物理因子来防治病虫害。如利用黑光灯诱捕害虫、高温处理种子、机械清除杂草等。(4).化学防治:在必要时,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使用,避免滥用和误用。(5).植物检疫:防止危险性病虫害的传入和扩散,对调运的种子、苗木、农产品等进行检疫,确保其不带病虫害。2.论述如何提高农药的使用效果。(1).正确选择农药:根据防治对象的种类、发生特点和危害程度,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要了解农药的性能、适用范围、防治对象等,避免盲目用药。(2).准确掌握用药剂量: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准确掌握用药剂量。剂量过低可能达不到防治效果,剂量过高可能会造成药害和环境污染。(3).选择适宜的施药时间: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农药的性能,选择适宜的施药时间。如对于一些害虫,在其幼虫期施药效果较好;对于一些病害,在发病初期施药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展。(4).采用正确的施药方法:根据农药的剂型和防治对象的特点,选择正确的施药方法。如喷雾法适用于大多数农药;喷粉法适用于干旱地区和防治一些叶部病害;熏蒸法适用于密闭空间内防治害虫和病原菌等。(5).保证施药质量:施药时要确保农药均匀覆盖在防治对象上,避免漏喷和重喷。要注意施药的角度和距离,使农药能够充分发挥作用。(6).合理混用农药:在保证农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可以合理混用农药,以扩大防治范围、提高防治效果。但要注意农药之间的相容性,避免产生化学反应和降低药效。(7).轮换使用农药: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容易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因此要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8).结合其他防治措施:农药防治只是综合防治的一部分,要结合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其他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的使用量。3.论述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和防治策略。因素(1).病原物:病原物的数量、致病性和传播能力是病害流行的基础。病原物的数量越多,致病性越强,传播能力越广,病害越容易流行。(2).寄主植物:寄主植物的感病性和种植面积对病害流行有重要影响。感病品种的种植面积越大,病害越容易流行。(3).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对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有重要影响。适宜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物的生长、繁殖和传播,也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发展。例如,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许多真菌病害的发生。(4).栽培管理:不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如密植、偏施氮肥、浇水过多等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抗病能力下降,从而增加病害流行的风险。防治策略(1).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要根据当地的病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合的抗病品种。(2).农业防治: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如合理轮作、间作套种、清洁田园、科学施肥、合理浇水等。(3).生物防治: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病害。如利用拮抗微生物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利用植物的诱导抗性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4).物理防治:利用物理因子来防治病害。如高温处理种子、土壤消毒、紫外线照射等。(5).化学防治:在必要时,合理使用化学杀菌剂来防治病害。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使用,避免滥用和误用。(6).植物检疫:防止危险性病害的传入和扩散,对调运的种子、苗木、农产品等进行检疫,确保其不带病害。(7).监测和预警:建立病害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病害的发生动态,发布病害预警信息,为病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4.论述昆虫的变态发育及其生物学意义。变态发育类型(1).不完全变态:昆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若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但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如蝗虫、蝉等。(2).完全变态:昆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差异很大,在化蛹过程中,幼虫的身体结构和生理机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蝴蝶、蜜蜂等。生物学意义(1).有利于昆虫的生存和繁衍:变态发育使昆虫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生活习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轧机装辊工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天净沙.秋思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办公场所租赁合同协议(租金减免)
 - 2025年颅脑疾病考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血液疾病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IT咨询规划服务合同协议
 - 2025年美术图形设计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四级考试试题题目及答案
 - 2025年麻城春蕾学校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四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基于PLC的物料检测与分拣系统设计研究7900字(论文)】
 - 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
 - 情景模拟教学在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课件
 - 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三力测试题库
 - 河北单招考试九类职业适应性测试测试试题含答案
 - GB/T 156-2017标准电压
 - GA 306.1-2007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1部分:阻燃电缆
 - 汽机主、再蒸汽系统及旁路系统课件
 -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与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 桩验孔记录表
 - 钢结构施工技术交底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