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通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9分)材料一南通濒江临海,长江在此拐了一个巨大的弯,留下大片滩涂。涨潮时,江水倒灌,泥沙翻滚;退潮时,水面平静,留下无数细小的沟壑。千百年来,盐民、渔民、沙民轮番登场,把滩涂当成舞台。他们筑堤挡潮,插草固沙,把盐蒿与芦苇编成篱笆,把贝壳与鱼骨磨成肥料。滩涂因此有了层次:表层是灰褐色的盐碱地,中层是暗黑色的腐殖层,下层是青灰色的沙壤。每一层都藏着气味:表层是咸腥,中层是酸腐,下层是微甘。南通人把这种气味称作“江味”。江味不仅是嗅觉记忆,更是时间刻度——它提醒人们,每一次潮汐都是一次轮回,每一次轮回都在重塑土地与人群的关系。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南通在滩涂上围垦出近百万亩良田。大型机械开进潮间带,履带碾碎了盐蒿的根,推平了芦苇的骨。短短三年,滩涂被切成整齐的方格,灌渠纵横,电线杆如林。然而,当第一阵咸潮袭来,内河一夜之间变得浑浊,水稻根须被盐蚀,叶片边缘出现焦斑。农业专家紧急调来淡水冲灌,又引入耐盐品种,产量才勉强稳住。与此同时,渔民发现,近海渔获量骤减,原来在滩涂产卵的贝类被迫迁往更深水域。更隐秘的变化发生在地下:长期抽取淡水导致咸水楔向上入侵,部分机井水质变咸。围垦因此陷入两难——继续耕种,土壤次生盐渍化加剧;退垦还湿,已投入的巨额资金与人力将付诸东流。南通人第一次意识到,滩涂不是可以任意涂抹的空白画布,而是自带生命节律的有机体。材料三2020年,南通启动“江海共生”计划,尝试在围垦区内重建人工潮沟。工程师们用GPS定位历史潮沟走向,挖土机按原曲线重新开槽,再把从海边运来的牡蛎壳、文蛤壳填入沟底,模拟原始滩涂的粗糙度。次年春,沟底出现一层薄薄的藻类,招引了第一批小鲻鱼。秋末,盐蒿种子顺着潮水回到这里,发芽率比周边高田高出47%。2022年,研究人员在一条人工潮沟里发现野生鲻鱼群,体长已达上市规格;同片水域的氮磷含量下降31%,化学需氧量下降28%。数据背后,是滩涂自我净化功能的重启。当地渔民说:“沟里有江味了。”江味回归,意味着土地与潮汐重新握手言和。材料四滩涂上的时间不是线性向前,而是螺旋上升。每一次围垦都在重复“占有—失衡—修复”的循环,但每一次修复都不是简单回到原点,而是携带新的技术、新的认知、新的情感。今天的南通人不再把滩涂视为“未利用地”,而称其为“潮间生命共同体”。他们学会在潮汐间隙播种,在咸淡水交汇处养殖,在候鸟迁飞季让出核心栖息地。年轻人把无人机开到滩涂上空,用多光谱镜头记录叶绿素变化;老渔民把祖传的三桅船模型送进博物馆,却在手机短视频里讲解如何辨认可食用海苔。新旧交织,滩涂因此获得继续生长的能力,像一条永不闭合的莫比乌斯环,把过去与未来折进同一面。1.1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江味”专指滩涂表层盐碱地发出的咸腥味,是南通人辨别家乡的唯一指标。B.围垦后第一阵咸潮导致水稻减产,说明人类对滩涂的改造必然失败。C.人工潮沟投放贝壳是为了增加沟底粗糙度,为生物提供附着面。D.材料四用“莫比乌斯环”比喻滩涂时间,强调其线性不可逆的特征。1.2根据材料,概括南通滩涂“占有—失衡—修复”循环中“修复”阶段的特点。(6分)1.3材料三画线句“沟里有江味了”有何深层含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1.4请结合四则材料,谈谈你对“继续生长的能力”这一表述的理解。(6分)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分)王敬臣,字直夫,通州人也。少从父读书江滨,见渔舟覆溺,即痛哭,终身不食江鱼。嘉靖二十九年举于乡,屡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筑室白蒲,躬耕养母。敬臣性峻洁,非其力不食。邻有遗粟一石,谢曰:“吾母齿豁,不能尽粒,敢虚受乎?”却之。州守慕其行,以“真儒”旌其门,敬臣凿壁通旌,曰:“恐负此二字也。”倭寇犯江北,朝廷设狼兵御之。兵过白蒲,缚人为导,敬臣挺身请代。贼刃胁之,不为动,曰:“杀我足矣,毋惊吾母。”寇相顾愕眙,释之。后寇复至,敬臣负母避苇洲,粮尽,母饥,敬臣叩水滨,得小鱼二寸许,烹以进,母甘之。敬臣复痛哭,曰:“儿不孝,使母食江鱼矣!”母笑曰:“救生耳,何罪?”里人由是称“孝隐”。敬臣晚年好《易》,手抄程朱诸说,积书盈几。每遇虫蚁,辄徙置户外,曰:“彼亦求活耳。”岁大旱,河涸,舟胶。敬臣晨兴,负瓮汲水,洒道救苗,日往返数十里,不以为劳。或问:“曷不祈雨?”曰:“雨可祈,苗不可待。”年七十七,晨起沐浴,更衣,端坐而逝。逝前三日,自书“无愧”二字于壁。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屡试礼部不第第:及第B.凿壁通旌通:穿过C.寇相顾愕眙眙:直视D.舟胶胶:搁浅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敬臣因见渔舟覆溺而终身不食江鱼,体现其恻隐之心。B.州守旌门,敬臣凿壁通旌,表现他对“真儒”称号的珍视。C.倭寇释之,主要因为敬臣以孝感动寇首,寇亦知礼。D.敬臣晚年救苗不祈雨,体现其务实精神与生命关怀。2.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邻有遗粟一石,谢曰:“吾母齿豁,不能尽粒,敢虚受乎?”(2)儿不孝,使母食江鱼矣!2.4王敬臣“无愧”二字,有人谓其“无愧于人”,有人谓其“无愧于心”,亦有人谓其“无愧于天地”。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6分)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11分)《狼山观海》陈与义北望中原万里青,南来江海一舟轻。云开日出山浮玉,潮落沙平水漫城。天地有情回北固,江山无恙慰平生。凭栏不尽兴亡感,满袖松风杂雨声。3.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万里青”写中原大地辽阔苍翠,与“一舟轻”形成空间对照。B.“山浮玉”借比喻写日光映照下的狼山,如碧玉浮于水面。C.“回北固”暗指南宋偏安,诗人借北固山喻恢复之志。D.尾句“松风杂雨声”以景结情,含蓄深沉,余韵悠长。3.2“天地有情回北固”一句,有人谓“回”字用得有“力”,请赏析其妙处。(4分)3.3结合全诗,概括诗人“兴亡感”的具体内涵。(4分)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________,而后人哀之;人哀之,而后可以为政。(2)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3)________,飞羽觞而醉月。(4)________,江月年年望相似。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6分)南通蓝印花布以“靛蓝一缸,白花满匹”闻名。老匠人管染色叫“喝靛”,布入缸时,先“闷”七分钟,让纤维吃饱颜色,再“透”三分钟,把浮色还给流水。一匹布要喝七遍,每遍间隔一个时辰,让阳光、风、人声、鸟声一起渗进布纹。最后一遍,老匠人把布高高抛起,啪地一声掼在青石板上,蓝得发亮的布面瞬间开出雪片般的白花。年轻人问:“为何非得七遍?”老匠人答:“少一遍,色不沉;多一遍,色不活。”如今,机器染缸恒温恒速,三分钟出一匹,颜色均匀,却少了那“啪”的一声。年轻人把老匠人请进直播间,三万人同时在线看“喝靛”。屏幕里,老匠人双手青筋暴起,布匹在空中划出弧线,啪——弹幕刷屏:“声控福利!”“求链接!”直播结束,销量暴涨,老匠人却坐在门槛上发呆。他说:“他们买的不是布,是那一声;可那一声,得在江边听才脆。”5.1下列对文中“喝靛”流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闷”与“透”形成动静对比,使染料与布纤维充分结合。B.间隔一个时辰,意在利用自然条件让色彩沉淀。C.最后一遍“掼布”是物理抛光,使布面产生光泽。D.七遍之数,是老匠人故弄玄虚,实质并无差别。5.2文中画线句“他们买的不是布,是那一声”意味深长,请简要分析。(5分)5.3请结合材料,谈谈传统手艺在数字时代的“活”与“失”。(8分)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1分)南通方言里,“吃”字用途极广:吃酒、吃烟、吃茶、吃太阳、吃西北风。一个“吃”字,把人与世界的关系说得淋漓尽致——世界是可入口的,可被身体消化的,可被个人经验吸收的。北方话问“你吃了吗”,是寒暄;南通话问“你吃茶了不曾”,却带着真心实意的关切,因为“吃茶”意味着“坐下来慢慢浪费时间”。在快节奏的今天,这种“慢吃”显得不合时宜,却也格外珍贵。方言是口腔里的考古层。一个“吃”字,音qie,入声短促,像牙齿切断菜根,利落干脆。年轻人说普通话,qie变成了chi,音长了一倍,味道也稀释了一半。语言被时间腌制,有的风干,有的发酵。风干的,成了博物馆里的标本;发酵的,成了新的调味料。保护方言,不是把“吃茶”写进字典,而是让“吃茶”继续发生在日常午后:阳光落在竹椅上,猫卧在脚边,茶壶噗噗响,你听见有人喊:“阿要qie茶?”——这一声,比任何申遗文本都鲜活。6.1下列对文中“吃”字用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吃太阳”将阳光具象化,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密互动。B.“吃西北风”带自嘲色彩,暗含对贫困境遇的调侃。C.“吃茶”与“吃酒”并列,体现南通人饮食口味偏重。D.方言“qie”短促有力,与“吃”的利落感相契合。6.2作者为何说“语言被时间腌制”?请简要分析。(4分)6.3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让方言“活”在当下。(4分)7.写作(6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南通某中学高三走廊里,挂着三幅字:第一幅:共情,是站在别人的潮汐里,感受每一次涨落。第二幅:技术,是人类的第三只手,也是第一道倒影。第三幅:传统,不是守住一堆灰烬,而是照料好一朵跳动的火苗。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现实与个人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答案与解析】1.1CA项“唯一指标”以偏概全;B项“必然失败”绝对化;D项“线性不可逆”与“莫比乌斯环”含义相反。1.2①技术介入:利用GPS、大数据还原历史潮沟曲线;②生态模拟:投放贝壳、恢复藻类,重建原始粗糙度;③功能重启:水质改善,氮磷下降,生物回归;④观念更新:从“占有”到“共生”,承认滩涂主体性;⑤情感回归:江味重现,渔民重拾认同。1.3表层指人工潮沟水质改善,生物多样,嗅觉记忆被激活;深层指人与土地的关系修复,技术—生态—情感重新握手,滩涂再次成为“可感”的家园。1.4“继续生长的能力”指滩涂通过循环往复的占有—失衡—修复,不断吸纳新技术、新认知、新情感,像莫比乌斯环般把过去与未来折叠进当下,实现自我更新与文化再生产,而非回到原点。2.1B“通”意为“移开、避开”,非“穿过”。2.2C寇释之因敬臣镇定无畏,非“以孝感动”。2.3(1)邻人赠送一石粟米,敬臣辞谢说:“我母亲牙齿脱落,不能吃完这些米粒,怎敢白白接受?”(2)儿子不孝,让母亲吃了江鱼啊!2.4“无愧”二字是敬臣对自己一生的总结:①无愧于人——不取非义,不受虚粟,救母救乡;②无愧于心——终身践履“见溺不救非仁”的誓言;③无愧于天地——敬畏生命,恤及虫蚁,临终沐浴更衣,坦然坐逝。二字既是自我确认,也是对后世的无言教化。3.1C“回北固”指天地有情,使北固山依旧屹立,非喻恢复之志。3.2“回”字写出天地仿佛被诗人之情感动,使北固山回转相向,化无情为有情,凸显山河无恙、慰藉平生之喜,笔力雄健,情感炽烈。3.3中原沦陷、宋室南渡的个人漂泊之感;江山依旧、人世沧桑的历史无常之叹;松风杂雨,兴亡交织,既忧国运,亦慰平生。4(1)人恒过然后能改(2)艰难苦恨繁霜鬓(3)开琼筵以坐花(4)人生代代无穷已5.1D七遍之数源于长期经验,非故弄玄虚。5.2“那一声”是手工染布不可替代的感官标志,象征匠人瞬间的力道、布匹与青石的碰撞、阳光与风的同时在场;观众在直播间被声音触发想象,购买行为转化为对仪式感的消费,却脱离了江边的真实语境,导致声音与土地的剥离。5.3“活”:直播让传统技艺被看见,激活市场,吸引年轻人;“失”:速度替代了时间,符号消费替代了身体经验,声音成为孤立的景观;平衡:让技术成为“第三只手”,而非“第一道倒影”——保留核心工序的不可压缩性,建立“慢直播间”,限时、限量、限声,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陕西省安康地区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新版
- 2026年浙江省舟山市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新版
- 2026年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华为竞业协议合同
- 2025兰州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考试题库
- 2023年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校园追逐打闹安全教育
-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课件
- 1~3年级单词表打印版
- 产教融合汇报
- 村级预防接种培训
- 中俄跨国婚姻报告2023
- GB/T 3920-202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 有趣课堂惩罚游戏(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