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防暑降温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防暑降温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防暑降温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防暑降温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防暑降温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防暑降温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当环境温度达到()℃以上时,人体主要通过汗液蒸发散热。A.28B.30C.32D.35答案:D解析: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机体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等方式散热;当环境温度达到35℃以上时,蒸发成为机体唯一的散热途径。2.以下哪种饮品在高温环境下不适合大量饮用用于防暑降温?()A.淡盐水B.碳酸饮料C.绿豆汤D.金银花茶答案:B解析:碳酸饮料含有大量的糖分和二氧化碳,大量饮用后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且糖分过高不能有效补充因出汗而丢失的盐分,不利于防暑降温。而淡盐水可补充盐分和水分,绿豆汤和金银花茶有清热解暑的作用。3.高温作业人员在补充水分时,应遵循()的原则。A.少量多次B.一次大量C.随意饮用D.只在口渴时饮用答案:A解析:少量多次饮水可以让身体更好地吸收水分,避免一次大量饮水增加心脏和肾脏负担,同时也能持续补充因出汗而丢失的水分。4.以下不属于中暑先兆症状的是()。A.头晕、头痛B.口渴、多汗C.体温升高至38℃以上D.注意力不集中答案:C解析:中暑先兆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等,体温一般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会达到38℃以上。体温升高至38℃以上可能已经发展为轻症中暑。5.为预防中暑,高温作业人员的工作服宜选择()颜色。A.黑色B.深色C.浅色D.无所谓答案:C解析:浅色衣服对光线的反射率高,吸收的热量相对较少,而深色衣服吸收光线能力强,会吸收更多的热量,容易使人感觉更热。所以高温作业人员的工作服宜选择浅色。6.当发现有人中暑晕倒时,首先应该()。A.立即送往医院B.给患者喂水C.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D.进行心肺复苏答案:C解析:发现中暑晕倒的患者,首先应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以利于散热,然后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后续处理,如补充水分、降温等。在未明确患者情况时,不宜贸然送往医院,喂水要在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进行,而心肺复苏是在患者心跳呼吸骤停时才进行的操作。7.高温天气下,露天作业人员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超过()小时。A.2B.3C.4D.5答案:C解析:为避免高温对露天作业人员身体造成过度伤害,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宜超过4小时,应适当安排休息时间。8.以下哪种食物在高温天气有较好的防暑作用?()A.辣椒B.苦瓜C.油炸食品D.巧克力答案:B解析:苦瓜具有清热消暑、养血益气、补肾健脾、滋肝明目的功效,在高温天气食用有较好的防暑作用。辣椒性热,会使人感觉更热;油炸食品和巧克力热量高,不易消化,且在高温天气食用会增加身体负担,不利于防暑。9.高温作业场所应设置(),供作业人员休息和纳凉。A.空调房B.遮阳棚C.休息区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高温作业场所设置空调房可以提供凉爽舒适的休息环境;遮阳棚能在室外为作业人员提供遮阳的地方;休息区则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既可以包含有遮阳设施的区域,也可以有室内相对凉爽的空间,供作业人员休息和纳凉。10.中暑患者出现肌肉痉挛,主要是由于()。A.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导致体内盐分丢失过多B.过度疲劳C.饮水过少D.精神紧张答案:A解析:在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会使体内的盐分随汗液大量丢失,导致电解质紊乱,从而引起肌肉痉挛。过度疲劳、饮水过少和精神紧张可能会加重中暑的症状,但不是导致肌肉痉挛的主要原因。11.以下关于高温津贴的说法,正确的是()。A.高温津贴可有可无B.高温津贴应按月发放C.只要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就一定能获得高温津贴D.高温津贴的标准由用人单位自行确定答案:B解析:高温津贴是用人单位为在高温天气下工作的劳动者提供的一项福利保障,不是可有可无的。高温津贴应按月发放,以保障劳动者在高温季节的权益。获得高温津贴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并非只要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就一定能获得。高温津贴的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非由用人单位自行确定。12.高温天气下,使用电风扇()。A.能降低空气温度B.不能降低空气温度,但能加速汗液蒸发,使人感觉凉爽C.会使空气温度升高D.对人体没有任何作用答案:B解析:电风扇本身并不能降低空气的温度,它的作用是加速空气流动,从而加速人体汗液的蒸发,而汗液蒸发会带走热量,使人感觉凉爽。13.预防中暑的措施中,以下不正确的是()。A.保证充足的睡眠B.减少户外活动时间C.多吃冷饮D.做好个人防护答案:C解析: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可以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等能减少高温对身体的伤害。而过多吃冷饮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不适,甚至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不利于身体健康,不能作为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14.当环境温度与人体的皮肤温度接近时,()成为主要的散热方式。A.辐射B.传导C.对流D.蒸发答案:D解析:如前面所述,当环境温度与人体皮肤温度接近时,辐射、传导和对流散热的效果会明显降低,此时蒸发成为主要的散热方式。15.中暑后出现高热,体温可达()℃以上。A.38B.39C.40D.41答案:C解析:中暑严重时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达到40℃以上,此时患者病情较为危急,需要及时进行救治。16.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高温作业?()A.炼钢车间工作B.夏季露天建筑工地作业C.办公室内使用空调办公D.锅炉房工作答案:C解析: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炼钢车间、锅炉房工作环境温度高,夏季露天建筑工地作业也会受到高温影响,都属于高温作业。而办公室内使用空调办公,环境温度相对适宜,不属于高温作业。17.高温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每隔()小时补充一次水分。A.0.5-1B.1-2C.2-3D.3-4答案:B解析:高温作业人员由于出汗较多,水分丢失快,应每隔1-2小时补充一次水分,以维持身体的水分平衡。18.中暑患者经治疗后,一般需要休息()天才能恢复正常工作。A.1-2B.3-5C.5-7D.7-10答案:B解析:中暑患者经治疗后,身体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轻症中暑患者一般经过3-5天的休息和调养,身体机能可恢复正常,能够重新投入工作。但具体的休息时间还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身体恢复情况而定。19.以下关于防暑降温药品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随意使用B.应按照说明书或遵医嘱使用C.只要感觉热就可以吃D.多吃效果更好答案:B解析:防暑降温药品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暑症状,但也有其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应按照说明书或遵医嘱使用,不能随意使用,更不是感觉热就吃或多吃效果更好,否则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20.高温天气下,对于患有()疾病的人员,应特别注意防暑。A.高血压B.糖尿病C.心脏病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患者的身体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在高温天气下,身体更容易受到影响,发生中暑等情况的风险更高,且中暑后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所以这些患者在高温天气下应特别注意防暑。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以下属于防暑降温的措施有()。A.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B.提供防暑降温饮料和药品C.改善工作环境,如安装空调、通风设备等D.加强个人防护,如佩戴遮阳帽、太阳镜等答案:ABCD解析: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可以减少人员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的时间;提供防暑降温饮料和药品能及时补充水分和缓解中暑症状;改善工作环境,安装空调、通风设备等可降低工作场所的温度;加强个人防护,佩戴遮阳帽、太阳镜等能减少阳光直射对身体的伤害,这些都是常见的防暑降温措施。2.中暑的类型包括()。A.中暑先兆B.轻症中暑C.重症中暑D.中度中暑答案:ABC解析:中暑一般分为中暑先兆、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种类型。中暑先兆症状较轻,及时处理可恢复正常;轻症中暑症状有所加重,体温升高,可能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重症中暑则病情危急,可出现高热、昏迷、抽搐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不存在中度中暑这一标准分类。3.高温天气下,饮食方面应注意()。A.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B.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C.适量补充盐分D.避免饮酒答案:ABCD解析:高温天气下,人体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减轻胃肠道负担;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水分,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和水分;适量补充盐分可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饮酒会使身体失水,加重中暑的风险,所以应避免饮酒。4.以下哪些表现可能是重症中暑的症状?()A.高热(体温超过40℃)B.昏迷C.抽搐D.呼吸急促答案:ABCD解析:重症中暑患者病情严重,会出现高热(体温超过40℃)、昏迷、抽搐、呼吸急促等症状,这些症状表明患者的身体机能已经受到严重损害,需要立即进行急救处理。5.为预防中暑,企业应采取的措施有()。A.进行防暑降温知识培训B.调整作息时间,增加休息时间C.提供必要的防暑设备和用品D.制定中暑应急预案答案:ABCD解析:企业进行防暑降温知识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防暑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调整作息时间,增加休息时间能让员工在高温天气下有更多的时间恢复体力;提供必要的防暑设备和用品如风扇、空调、防暑药品等,能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制定中暑应急预案可以在发生中暑事件时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6.以下关于中暑急救的说法,正确的有()。A.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B.解开患者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降温C.给清醒的患者适量饮用淡盐水D.若患者昏迷,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答案:ABC解析:发现中暑患者,首先要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以利于散热,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可帮助降温。给清醒的患者适量饮用淡盐水能补充水分和盐分。而心肺复苏是在患者心跳呼吸骤停时才进行的操作,不能在未明确患者是否心跳呼吸骤停的情况下贸然进行。7.高温作业环境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有()。A.中暑B.脱水C.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D.皮肤晒伤答案:ABCD解析:高温作业环境温度高,人体容易中暑;出汗过多会导致脱水;为了散热,心血管系统需要加快血液循环,从而加重心血管系统负担;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还可能导致皮肤晒伤。8.以下哪些物品可以用于中暑急救?()A.藿香正气水B.清凉油C.冰袋D.担架答案:ABCD解析:藿香正气水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可缓解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等症状;清凉油涂抹在太阳穴等部位可提神醒脑;冰袋可用于给中暑患者降温;担架则可用于搬运中暑患者,在将患者送往医院时发挥作用。9.预防中暑的个人措施包括()。A.保持充足的睡眠B.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C.随身携带防暑药品D.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暑准备答案:ABCD解析:保持充足的睡眠能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使身体更好地适应高温环境;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在出现中暑先兆时可及时服用;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暑准备,如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活动安排等,这些都是预防中暑的个人有效措施。10.高温天气下,以下哪些行为容易导致中暑?()A.长时间在露天暴晒B.剧烈运动后立即冲冷水澡C.穿着紧身不透气的衣服D.过度疲劳答案:ABCD解析:长时间在露天暴晒会使身体吸收大量的热量,容易导致中暑;剧烈运动后立即冲冷水澡会使毛孔突然收缩,影响身体散热,增加中暑的风险;穿着紧身不透气的衣服不利于汗液蒸发,会使身体热量难以散发;过度疲劳会使身体的调节功能下降,在高温环境下更容易中暑。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只要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就一定会中暑。()答案:错误解析: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只是增加了中暑的风险,但不一定会中暑。如果采取了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补充水分、改善工作环境等,身体能够较好地适应高温环境,就可以降低中暑的可能性。2.中暑后应立即大量饮水。()答案:错误解析:中暑后不能立即大量饮水,因为大量饮水可能会导致胃肠道负担加重,还可能引起水中毒。应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饮水,同时可适当补充盐分。3.高温天气下,穿得越少越凉快。()答案:错误解析:当气温接近或超过人体皮肤温度时,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此时如果穿得太少,皮肤暴露面积大,反而会吸收更多的热量,感觉更热。而且皮肤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还容易晒伤。所以并不是穿得越少越凉快。4.中暑患者经过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就可以立即恢复正常工作。()答案:错误解析:中暑患者经过治疗后,虽然体温恢复正常,但身体可能还处于较为虚弱的状态,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一般需要休息3-5天,根据身体恢复情况,在医生的建议下逐渐恢复正常工作。5.企业可以用发放饮料代替高温津贴。()答案:错误解析:高温津贴是用人单位为在高温天气下工作的劳动者提供的一种特殊劳动报酬,不能用发放饮料等实物来代替。饮料只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防暑降温措施之一,与高温津贴的性质不同。6.夏季在室内使用空调,温度设置越低越好。()答案:错误解析:夏季在室内使用空调,温度设置过低,室内外温差过大,人进出时身体难以适应,容易引发感冒等疾病。而且过低的温度还会增加能源消耗。一般建议将空调温度设置在26℃左右较为适宜。7.中暑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答案:正确解析: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防暑降温措施,如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补充水分、做好个人防护等,可以有效降低中暑的发生几率,所以中暑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8.高温作业人员的饮食中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答案:正确解析:高温作业人员由于出汗多,身体消耗较大,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助于适应高温环境。9.发现中暑患者后,应立即用酒精擦浴进行降温。()答案:错误解析:酒精擦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