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案_第1页
武术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案_第2页
武术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案_第3页
武术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案_第4页
武术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术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案一、武术课程教学大纲设计(一)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1.课程定位武术课程作为体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特色课程,面向在校学生/成人爱好者(根据教学对象调整)开设,属必修/选修(根据课程性质调整)课程。课程以“技道并重”为核心,通过拳术、器械、实战等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武术素养、身心素质与文化自信。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武术起源、流派、礼仪等文化内涵,理解拳术/器械的技术原理(如“以腰为轴”“虚实转换”),熟悉武术竞赛与安全防护规则。技能目标:熟练完成1套拳术(如24式太极拳、长拳一段)与1种器械(如太极剑、初级棍)的套路演练,具备基础攻防实战能力(如擒拿、格挡),能创编简易武术操。素质目标:提升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力量与耐力;培养坚韧意志、团队协作精神,深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以32学时(16周,每周2学时)为例,学时分配如下:教学模块理论学时实践学时核心内容--------------------------------------------------------------------------------------------------------------武术文化与理论4—武术起源与流派、技术原理(如“形神兼备”)、竞赛规则、安全防护基本功与基本动作—6手型(拳、掌、勾)、步型(弓步、马步)、手法(冲拳、推掌)、腿法(正踢、侧踢)、平衡(燕式平衡)拳术教学—1224式太极拳/长拳一段:分阶段学习动作框架、衔接技巧、呼吸配合器械教学—8太极剑/初级剑:动作分解、套路串联、器械操控(如“剑随身走,身剑合一”)实战与应用—2攻防技术(如擒拿、反击)实践,武术操创编(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示范法:教师正面/侧面/背面示范,结合多媒体播放优秀运动员视频,直观呈现动作细节(如太极拳“云手”的圆弧轨迹)。分解练习法:将复杂动作拆分为环节(如“野马分鬃”拆为“转体—抱球—弓步—分手”),逐一突破难点。游戏竞赛法:组织“动作规范赛”“套路接龙赛”,以小组为单位比拼,激发学习积极性。纠错法:通过“对比示范”(教师做错误/标准动作)、“触觉提示”(调整学生步距、手型),帮助改进动作。2.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教师现场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小组互助纠正(如两人一组互看“弓步膝盖是否超脚尖”)。现代技术:用手机APP录制学生动作,慢放对比标准动作;借助智能手环监测运动强度与姿态(如太极拳练习时的心率、步频)。(四)考核评价体系1.过程性评价(40%)课堂出勤(10%):记录出勤情况,缺勤≥1/3学时取消考核资格。课堂表现(20%):动作规范性(如步型准确性、手法连贯性)、学习态度(专注度、互助意识)。课后作业(10%):动作视频打卡(标注呼吸节奏)、武术文化小论文(如“太极拳与道家思想”)。2.终结性评价(60%)技术考核(40%):拳术/器械套路演练(动作质量、连贯性、表现力),实战应用(如攻防技术展示)。理论考核(20%):武术文化、技术原理、安全知识的笔试(或口试),题型含填空、简答(如“简述太极拳‘松静自然’的练习要点”)。二、武术课程教案设计(以24式太极拳教学为例)(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24式太极拳教学授课对象:大学二年级学生(体育选修课)总学时:12学时(每学时45分钟)教学场地:室内武术馆/室外平整场地(二)分课时教案设计第1-2课时:太极拳基础与起势、左右野马分鬃教学目标知识:了解太极拳起源(陈王廷)、特点(以柔克刚、圆活连贯)与练习要点(松静自然、虚实分明)。技能:掌握太极拳基本手型(拳、掌、勾)、步型(弓步、虚步),完成“起势”“左右野马分鬃”动作框架。素质:提升肩腰柔韧性,体会“以腰为轴”的发力感。教学重点:起势的“掤劲”(手臂呈弧形,气沉丹田);野马分鬃的“转体与分手同步性”。教学难点:动作与呼吸的配合(起势吸气,野马分鬃呼气)。教学过程1.准备部分(10分钟)课堂常规: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强调安全(地面防滑、动作幅度适中)。热身活动:太极热身操(头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绕环,各4×8拍);行进间正踢腿、侧踢腿(每人10米,2组)。2.基本部分(30分钟)理论导入(5分钟):结合图片讲解太极拳起源,播放杨式太极拳名家演练视频,强调“以意导气,以气导体”。技术教学(25分钟):手型步型教学(5分钟):教师示范拳(卷腕握拳)、掌(坐腕展指)、勾(屈腕勾指);弓步(前腿弓、后腿绷,脚尖朝前)、虚步(后脚踏实,前脚虚点),学生模仿,小组互纠(如用绳尺测量弓步脚距)。起势教学(8分钟):分解动作:并步站立→两臂前平举(掌心向下,吸气)→两臂下按(掌心向下,呼气,气沉丹田)→左脚开步(与肩同宽,脚尖朝前)。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掤劲”,学生练习,教师逐一纠正手臂弧度与脚距。左右野马分鬃教学(12分钟):左野马分鬃:转体抱球(上体右转,右手抱球于右胸前,左手抱球于腹前)→弓步分手(上体左转,左脚弓步,左手向前掤出,右手按于右胯旁)。强调“转体以腰带动,分手与弓步同步”。右野马分鬃:同左式,方向相反。教师先完整示范,再分解“转体—抱球—弓步—分手”,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用口令(“转腰—抱球—弓步—分手”)引导,针对“转体不充分”问题,轻扶学生腰部感受发力。3.结束部分(5分钟)放松活动:太极云手放松(缓慢左右云手,配合深呼吸,3×8拍);腿部拉伸(弓步压腿、虚步点地拉伸,各2×8拍)。课堂小结:回顾手型步型要点,表扬动作规范的学生,布置作业(录制“起势+野马分鬃”视频,标注呼吸节奏)。第3-4课时: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教学目标知识:理解太极拳“虚实转换”的技法原理(如“虚步重心在实腿,弓步重心前移”)。技能:连贯完成前四式(起势、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掌握“搂膝”的手法与“拗步”的步型配合。素质:增强下肢力量(弓步、虚步支撑),提升动作节奏感。教学重点:白鹤亮翅的“虚步与分手平衡感”;搂膝拗步的“搂手、推掌与弓步协调”。教学难点:动作衔接的“圆活自然”(无停顿、无棱角)。教学过程1.准备部分(10分钟)课堂常规:考勤,复习上节课动作(学生集体演练前两式,教师点评“转腰幅度小”等问题)。热身活动:太极行步(慢走中做云手、转腰动作,1分钟×2组);弓步推掌(左右弓步交替,推掌时呼气,2×8拍)。2.基本部分(30分钟)复习与导入(5分钟):学生分组展示前两式,教师总结问题,引出本节课“虚实转换”核心技法。技术教学(25分钟):白鹤亮翅教学(10分钟):动作分解:左野马分鬃定势→转体抱球(上体微左转,左手抱球于左胸前,右手抱球于腹前)→虚步分手(上体右转,右脚虚步,右手向上挑掌,左手按于左胯旁)。强调“虚步重心在左腿,右脚跟点地,挑掌时手臂呈弧形,眼神随右手”。练习方法:先原地练习转体抱球,再做虚步分手,教师用手轻扶学生腰部感受转腰,用绳尺测量虚步脚距(约一脚长)。左右搂膝拗步教学(15分钟):左搂膝拗步:白鹤亮翅定势→转体落手(上体左转,右手落于腹前,左手落于左膝外侧)→弓步推掌(上体继续左转,左脚弓步,右手向前推掌,左手搂膝后按于左胯旁)。右搂膝拗步:同左式,方向相反。教师强调“搂膝时手掌轻贴膝外侧,推掌时沉肩坠肘,弓步时前腿膝盖不超脚尖”。采用“慢动作+口令”练习(“转腰—落手—弓步—推掌”),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观察动作连贯性。3.结束部分(5分钟)放松活动:太极球放松(想象手中抱球,缓慢转动,配合呼吸,3×8拍);腰部拉伸(双手攀足,前屈后伸,2×8拍)。课堂小结:强调“虚实转换”要领,布置作业(录制前四式视频,标注动作衔接处的呼吸)。(后续课时可继续设计“手挥琵琶”“倒卷肱”等动作,逐步完成24式教学,每2课时学习3-4个动作,注重动作衔接与套路演练流畅性。)三、教学实施建议(一)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基础分为“入门组”(强化基本功,如“正踢腿高度提升”)、“提高组”(增加器械或实战内容,如太极剑“刺剑”技法),制定差异化目标。(二)安全保障课前检查场地:清除障碍物,铺设防滑垫(室内),标记练习区域。教学中强调:动作幅度不超自身极限(如踢腿高度以“舒适发力”为限),避免强行压腿导致拉伤。急救准备:配备急救包,掌握“扭伤冷敷、脱臼固定”等基本急救技能。(三)文化浸润结合教学内容讲解武术典故(如“张三丰创太极拳”)、哲学思想(如“阴阳相生”对应太极拳“虚实转换”),推荐《中国武术教程》《太极拳运动教程》等书籍,分享武术赛事视频(如世界武术锦标赛),鼓励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