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IAYZ 001-2018 莽山红茶标准规范_第1页
T-TIAYZ 001-2018 莽山红茶标准规范_第2页
T-TIAYZ 001-2018 莽山红茶标准规范_第3页
T-TIAYZ 001-2018 莽山红茶标准规范_第4页
T-TIAYZ 001-2018 莽山红茶标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7.140.10X55T/TIAYZIT/TIAYZ001—2018前言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茶园选址 25生产种植 26原料和加工 37分级与实物标准样 38质量要求 39试验方法 410检验规则 511标志、标签、包装、运输与贮存 612保质期 6T/TIAYZ001—2018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宜章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宜章县茶业行业协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宜章县茶业行业协会、宜章县农业局。本标准起草人:刘东亮、谭凤英、谭明贵、王先发、杨华章、吴统国、谭振华、张静、胡镇忠。T/TIAYZ001—20181莽山红茶本标准规定了莽山红茶的茶园选择、生产种植、原料和加工、分级与实物标准样、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及保质期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宜章县莽山区域良种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萎凋、初揉、发酵等工艺制成的工夫红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302茶取样GB/T8303茶磨碎试样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GB/T8304茶水分测定GB/T8305茶水浸出物测定GB/T8306茶总灰分测定GB/T8311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11767茶树种子和苗木GB/T13782.2—2017红茶第2部分:功夫红茶GB14881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18795茶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条件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30375茶叶储存NY5199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SB/T10035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决定[2009]第123号3术语和定义T/TIAYZ001—20182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莽山红茶以宜章县境内莽山周边地域的茶树良种进行繁育、栽培的幼嫩芽叶,按当地加工技术要求,加工成特定品质的红茶。4茶园选址4.1生态环境4.1.1茶园应选择在海拔高度200m~1200m的山地或平地,应远离污染源。4.1.2茶园四周或园内不适应种茶的空地应植树造林;主要道路、沟渠两边宜种植行道树。4.1.3低纬度及低海拔地区集中连片的茶园可因地制宜种植遮阴树,遮光率宜控制为20%~30%。4.1.4茶园与四周农作物、林地的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或隔离带,以不受临近林地、农田施肥和用药的污染。4.1.5其他环境条件应符合NY5199的规定。4.2水利设施4.2.1茶园与四周荒山陡坡、林地、和农田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带;梯地茶园在每台梯地的内侧开一条横构。4.2.2灌溉水质标准应符合NY5199的规定。4.3地形4.3.1园地开垦应经过清障、修筑梯田、复垦整地等工序。4.3.2坡度15。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坡度在15。以上的,应建筑等高梯级园地。5生产种植5.1品种适制的主要品种为莽山土茶、槠叶奇、萍云11号、黄金叶、福云六号、英红九号和福鼎大白等良种。5.2茶园耕作5.2.1茶苗移栽时间为当年11月下旬至翌年3月初。5.2.2茶树种植一般为单行单株、单行双株和双行双株等方式。5.2.3茶树种植前,应进行土地深耕,深度宜大于60cm。5.2.4种苗质量应符合GB11767中规定的1、2级标准要求。5.2.5新栽茶苗在当年5月下旬之前进行浅耕培土,清除园内杂草(无灌溉条件的新建茶园当年不宜中耕锄草)。5.3施肥5.3.1以施有机肥、农家肥为主,少施化学肥料;提倡施用茶树专用肥;宜减少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的使用。5.3.2种植前应施足有机底肥,深度为30cm~40cm。T/TIAYZ001—201835.3.3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施用前应经沤制发酵等无害化处理。5.4病、虫草害防治5.4.1防治方式可分为物理防治、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5.4.2应降低农药残留,施药方法应符合GB4285的规定。6原料和加工6.1鲜叶要求6.1.1采摘时间宜为每年2月中旬到10月下旬。6.1.2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加工原料要求和分级质量要求,鲜叶采摘标准为选取适制的品种茶树芽头或一芽一、二、三叶初展嫩叶为原料。6.1.3采摘鲜叶应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应夹带鳞片、鱼叶、茶果与老枝叶;不宜捋采和抓采。6.1.4应采用清洁、通风性好的竹编网眼茶篮或篓筐等容器盛装鲜叶。6.2加工6.2.1加工场地卫生条件应符合GB14881的规定。6.2.2不允许进行着色、添加任何香味物质及添加剂。6.2.3生产加工人员个人卫生应符合GB14881的规定。6.2.4加工中直接用水,冲洗加工设备和厂房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要求。6.2.5生产设备设施及与茶叶直接接触的工器具应符合GB14881的要求。6.3主要工艺主要工艺为鲜叶摊放—萎凋—初揉—发酵—复揉—初干—足干—包装等工序。7分级与实物标准样7.1按照原料标准,结合加工工艺,莽山红茶分为五个等级,即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7.2产品的每一等级均设实物标准样,每三年更换一次。7.3实物标准样的制备应符合GB/T18795的要求。7.4实物标准样由宜章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负责监制。8质量要求8.1基本要求8.1.1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8.1.2不含非茶类夹杂物。8.1.3不着色,不添加任何物质。8.2感官品质各等级的感官品质应符合表1的规定。T/TIAYZ001—20184表1感官等级品质表净8.3理化指标8.3.1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表2理化指标8.3.2理化参考指标参照GB/T13782.2—2017中表3的规定。8.4卫生指标8.4.1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的规定。8.4.2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GB2763的规定。8.5净含量定量包装规格由企业自定,净含量负偏差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年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9试验方法9.1取样按GB/T8302的规定执行。T/TIAYZ001—201859.2感官按GB/T23776的规定执行。9.3理化指标9.3.1试样的制备按GB/T8303的规定执行。9.3.2水分按GB/T8304的规定执行。9.3.3水浸出物按GB/T8305的规定执行。9.3.4总灰分按GB/T8306的规定执行。9.3.5粉末按GB/T8311的规定执行。9.4卫生指标9.4.1污染物限量检验按GB2762的规定。9.4.2农药残留限量检验按GB2763的规定。9.5净含量按JJF1070的规定执行。10检验规则10.1取样10.1.1取样以“批”为单位,同一批投料生产、同一班次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独立数量的产品为一个批次,同批产品的品质和规格一致。10.1.2取样按GB/T8302的规定执行。10.2检验10.2.1出厂检验每批产品均应做出厂检验,经检验合格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品质、水分、粉末和净含量。10.2.2型式检验每批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8章表2的全部项目,检验周期每年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如原料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b)出厂检验结果与上一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出入时;c)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d)国家法宝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10.2.3判定规则10.2.3.1凡有劣变、异气味严重的或添加任何化学物质的产品,均判为不合格产品。10.2.3.2按第8章要求的项目,任何一项不符合规定的产品均判为不合格产品。10.2.4复验T/TIAYZ001—20186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对留存样或在同批产品中重新按GB/T8302规定加倍取样,进行不合格项目的复验,以复验结果为准。11标志、标签、包装、运输与贮存11.1标志11.1.1产品的包装储运图示应符合GB/T191的规定。11.1.2产品标签应符合GB7718的规定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