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专科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_第1页
血液透析专科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_第2页
血液透析专科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_第3页
血液透析专科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_第4页
血液透析专科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透析专科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血液透析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低血压B.失衡综合征C.致热原反应D.出血答案:A。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由于超滤速度过快、干体重设定不准确、血管调节功能障碍等多种原因,容易导致低血压的发生,它是血液透析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而失衡综合征多在透析中或透析后早期发生;致热原反应是因透析器等污染等引起;出血与患者自身凝血功能及透析抗凝等有关,但发生率相对低血压较低。2.普通肝素首剂量一般为()A.0.2~0.5mg/kgB.0.5~1mg/kgC.1~1.5mg/kgD.1.5~2mg/kg答案:B。普通肝素首剂量通常为0.5~1mg/kg,这样的剂量能较好地起到抗凝作用,防止透析过程中体外循环管路和透析器凝血。剂量过小可能导致凝血,剂量过大则可能增加出血风险。3.透析器复用次数应根据透析器()等合理决定。A.破膜率B.外观C.血室容积D.以上都是答案:D。透析器复用次数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破膜率反映了透析器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破膜率高的透析器复用次数应减少;外观若有明显损坏等情况也不适宜多次复用;血室容积会随着复用次数增加而有所变化,影响透析效果,所以这些因素都要合理考量。4.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干体重的评估,一般要求()A.透析后血压正常,无不适症状B.水肿完全消退C.胸部X线片示肺野清晰,无肺水肿征象D.以上都是答案:D。理想干体重是指患者在透析后既没有水钠潴留也没有脱水现象时的体重。透析后血压正常且无不适症状,说明体内液体量处于相对合适状态;水肿完全消退是液体平衡良好的表现;胸部X线片示肺野清晰、无肺水肿征象,提示肺部没有因液体过多而出现淤血等情况。综合这些方面才能较为准确地评估理想干体重。5.以下哪种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A.动静脉内瘘B.中心静脉导管C.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D.直接动静脉穿刺答案:A。动静脉内瘘是将患者自身的动脉和静脉吻合,形成一个动脉化的静脉血管,它具有血流量充足、感染风险低、使用时间长等优点,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血管通路。中心静脉导管适用于临时血管通路或内瘘未成熟等情况;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一般用于自身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患者;直接动静脉穿刺由于并发症多、使用时间短等,不作为首选。6.血液透析充分性的指标Kt/V应达到()A.≥1.0B.≥1.2C.≥1.5D.≥2.0答案:B。Kt/V是评价血液透析充分性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透析过程中尿素的清除情况。一般要求Kt/V≥1.2,以保证透析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患者的内环境稳定。7.透析液的温度一般设置为()A.35℃~36℃B.36℃~37℃C.37℃~38℃D.38℃~39℃答案:B。透析液温度一般设置在36℃~37℃,这个温度范围接近人体体温,能减少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不适,同时也有利于维持血管的稳定性和患者的生理功能。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患者出汗、心慌等不适,温度过低则可能引起寒战等。8.血液透析时,血流量一般为()A.100~150ml/minB.150~200ml/minC.200~300ml/minD.300~400ml/min答案:C。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为了保证有效的溶质清除和治疗效果,血流量一般需要达到200~300ml/min。血流量过低会影响透析效率,不能充分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分;血流量过高则可能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造成较大负担。9.失衡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引起的。A.尿素等小分子物质清除过快B.高血压C.低血压D.高钾血症答案:A。失衡综合征主要是因为在透析过程中,血液中尿素等小分子物质清除速度比脑组织快,导致脑组织与血液之间形成渗透压梯度,使水分进入脑组织,引起脑水肿,从而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高血压、低血压、高钾血症与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并无直接关联。10.血液透析患者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为()A.0.6~0.8g/(kg·d)B.0.8~1.0g/(kg·d)C.1.0~1.2g/(kg·d)D.1.2~1.5g/(kg·d)答案:D。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在透析过程中会丢失一定量的蛋白质,同时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所以需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一般蛋白质摄入量应为1.2~1.5g/(kg·d),且优质蛋白应占50%以上,以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和正常生理功能。二、多项选择题1.血液透析的适应证包括()A.急性肾衰竭B.慢性肾衰竭C.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D.高钾血症答案:ABCD。急性肾衰竭患者体内代谢废物迅速蓄积、水和电解质紊乱,血液透析可帮助清除废物和调节内环境;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严重受损,需要定期透析维持生命;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时,透析可加速毒物排出;高钾血症可通过透析降低血钾水平,避免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2.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要点包括()A.避免在内瘘侧肢体测量血压B.保持内瘘局部清洁干燥C.避免在内瘘侧肢体抽血、输液D.适当活动内瘘侧肢体,促进血液循环答案:ABCD。在内瘘侧肢体测量血压会增加血管压力,可能导致内瘘闭塞;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可预防感染;在内瘘侧肢体抽血、输液会损伤血管内膜,影响内瘘功能;适当活动内瘘侧肢体有助于维持血管的通畅和良好的血液循环。3.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A.空气栓塞B.凝血异常C.肌肉痉挛D.感染答案:ABCD。空气栓塞可能因操作不当使空气进入血液循环;凝血异常可能与抗凝剂使用不当或患者自身凝血功能异常有关;肌肉痉挛多与超滤过快、低钙等因素有关;感染可发生在血管通路部位、全身等,与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因素有关。4.透析用水的质量要求包括()A.细菌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CFU/mlB.内毒素含量不得超过0.25EU/mlC.化学污染物符合相关标准D.硬度适中答案:ABCD。细菌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CFU/ml和内毒素含量不得超过0.25EU/ml是为了防止因透析用水污染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化学污染物符合相关标准能避免化学物质对患者的不良影响;硬度适中可减少透析器和管路的结垢等问题。5.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有()A.焦虑B.抑郁C.恐惧D.孤独感答案:ABCD。血液透析是一种长期的治疗方式,患者面临疾病的折磨、生活方式的改变、经济负担等多方面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情绪;长期患病和治疗效果不佳等可能导致抑郁;对透析过程中的不适和并发症存在恐惧心理;由于需要定期透析,社交活动减少,会产生孤独感。6.以下关于血液透析抗凝的说法正确的有()A.普通肝素抗凝起效快,作用时间短B.低分子肝素出血风险相对较低C.无肝素透析适用于有明显出血倾向的患者D.局部枸橼酸抗凝可减少全身出血风险答案:ABCD。普通肝素静脉注射后能迅速发挥抗凝作用,且在体内代谢较快,作用时间短;低分子肝素对血小板功能影响较小,出血风险相对普通肝素较低;无肝素透析通过减少或不使用抗凝剂,适用于有明显出血倾向的患者;局部枸橼酸抗凝主要在体外循环中发挥抗凝作用,对全身凝血功能影响小,可减少全身出血风险。7.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包括()A.感染B.血栓形成C.血管狭窄D.血流量不足答案:ABCD。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异物,容易引起局部和全身感染;导管周围易形成血栓,导致血流量不足;长期置管还可能引起血管狭窄等并发症。8.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原因有()A.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B.铁缺乏C.慢性炎症D.失血答案:ABCD。慢性肾衰竭患者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影响红细胞的生成;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血液透析患者易出现铁缺乏;慢性炎症状态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透析过程中的失血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失血也会加重贫血。9.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处理措施包括()A.降低超滤速度B.补充生理盐水C.调整透析液温度D.应用升压药物答案:ABCD。降低超滤速度可减少血管内液体的快速丢失,缓解低血压;补充生理盐水可增加血容量;调整透析液温度至稍低水平,可使血管收缩,有助于提升血压;必要时应用升压药物维持血压稳定。10.血液透析患者饮食控制的原则包括()A.控制水分摄入B.控制钾摄入C.控制磷摄入D.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答案:ABCD。血液透析患者肾脏排水功能下降,需要控制水分摄入,避免水肿和高血压;高钾血症是常见并发症,需控制钾摄入;磷排泄减少,高磷血症会引起骨病等,要控制磷摄入;同时要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以减少蛋白质的分解供能。三、判断题1.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的体重减去干体重就是本次透析的超滤量。()答案:正确。超滤量是指在透析过程中从患者体内清除的液体量,通常通过透析前患者的体重减去干体重来计算,这样可以保证透析后患者达到理想的干体重状态。2.动静脉内瘘成熟一般需要2~3周。()答案:错误。动静脉内瘘成熟一般需要4~8周,具体时间因人而异,受患者血管条件、手术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在未成熟前过早使用内瘘,可能会导致内瘘损伤、血栓形成等并发症。3.透析液中的钙离子浓度一般为1.25~1.75mmol/L。()答案:正确。合适的钙离子浓度对于维持患者的钙磷代谢平衡和心血管功能等有重要作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浓度一般设置在1.25~1.75mmol/L。4.血液透析患者可以随意食用含钾高的食物。()答案:错误。血液透析患者肾脏排钾功能减退,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容易导致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可引起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所以需要严格控制钾的摄入,不能随意食用含钾高的食物。5.透析器复用可以降低医疗成本,但不会影响透析效果。()答案:错误。透析器复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医疗成本,但随着复用次数的增加,透析器的性能可能会发生改变,如膜的通透性、血室容积等,从而影响透析效果。同时,复用过程中的消毒等操作如果不规范,还可能增加感染等风险。6.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空气栓塞时,应立即让患者采取头低脚高、左侧卧位。()答案:正确。当发生空气栓塞时,让患者采取头低脚高、左侧卧位,可使空气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空气阻塞肺动脉入口,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7.普通肝素抗凝时,透析结束前30~60分钟应停止追加肝素。()答案:正确。在透析结束前30~60分钟停止追加肝素,可减少透析后出血的风险,同时保证在透析结束时体内肝素浓度不会过高。8.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越长越好。()答案:错误。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过长会增加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所以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合适的时机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尽量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9.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越高越好。()答案:错误。血液透析患者血压过高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加;而血压过低又可能影响透析过程中的血流量和患者的耐受性。所以血液透析患者需要将血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10.透析用水不需要进行定期检测。()答案:错误。透析用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透析效果,需要定期进行细菌、内毒素、化学污染物等项目的检测,以确保水质符合要求。四、简答题1.简述血液透析的原理。血液透析是利用半透膜原理,将患者的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内,通过半透膜的弥散、对流、吸附和超滤作用,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过多的水分和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弥散是指溶质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移动,血液中的尿素、肌酐等小分子物质通过半透膜向透析液侧弥散;对流是指溶质随溶剂一起移动,通过超滤作用,水分和一些中分子物质被清除;吸附是指通过透析膜表面的电荷等作用吸附血液中的某些物质;超滤是在跨膜压的作用下,水分从血液侧进入透析液侧,从而达到清除体内多余水分的目的。2.如何护理动静脉内瘘?(1)术前护理:向患者解释内瘘手术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协助医生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如血管超声等,评估血管条件;指导患者保护拟造瘘侧肢体,避免受压、受伤、抽血、输液等。(2)术后护理: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肿胀等情况;抬高内瘘侧肢体,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避免在内瘘侧肢体测量血压、抽血、输液等,防止压迫内瘘;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握拳等活动,促进内瘘成熟。(3)使用护理: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采用正确的穿刺方法,避免反复定点穿刺;透析结束后,压迫止血力度要适中,避免压迫过紧导致内瘘闭塞或压迫过松引起出血;定期对内瘘进行评估,包括血管杂音、震颤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4)日常护理:保持内瘘侧肢体清洁,避免碰撞、搔抓;注意保暖,避免肢体暴露在寒冷环境中;避免佩戴过紧的手表、手链等饰品,防止压迫内瘘。3.血液透析患者出现失衡综合征如何处理?(1)轻度失衡综合征:可减慢血流速度,减少尿素等小分子物质的清除速度,同时静脉滴注50%葡萄糖溶液40~60ml或3%氯化钠溶液40~60ml,以提高血浆渗透压,减轻脑水肿。(2)中度失衡综合征:除上述处理外,可静脉注射地西泮5~10mg,以缓解患者的烦躁、抽搐等症状。(3)重度失衡综合征:立即停止透析,给予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同时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等支持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4.简述透析用水的质量对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性。(1)预防感染:透析用水中的细菌和内毒素如果超标,进入患者体内可引起发热、寒战等致热原反应,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性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减少化学物质损害:透析用水中的化学污染物,如重金属(铅、汞等)、消毒剂残留等,长期接触可在患者体内蓄积,损害患者的肝脏、肾脏、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3)保证透析效果:优质的透析用水可以维持透析器膜的性能,保证透析过程中溶质的有效清除和水分的超滤,提高透析效果,维持患者的内环境稳定。(4)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良好的水质有助于减少患者皮肤瘙痒、过敏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血液透析患者如何进行饮食管理?(1)蛋白质摄入: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一般为1.2~1.5g/(kg·d),且优质蛋白应占50%以上,如瘦肉、鱼类、蛋类、牛奶等,以补充透析过程中丢失的蛋白质和维持机体正常代谢。(2)热量摄入:保证充足的热量供应,一般为30~35kcal/(kg·d),可选择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为热量来源,如米饭、面条、植物油等,以减少蛋白质的分解供能。(3)水分控制:根据患者的尿量和透析超滤量合理控制水分摄入,一般为前一日尿量加500ml。同时,要注意避免食用含水量高的食物,如西瓜、粥等。(4)钾摄入控制:避免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橘子、土豆、菠菜等。定期监测血钾水平,根据血钾情况调整饮食。(5)磷摄入控制:减少含磷高的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坚果、海鲜等。可通过服用磷结合剂,如碳酸钙等,减少肠道对磷的吸收。(6)钠摄入控制:限制盐的摄入,一般每天不超过5g,以减轻水肿和高血压。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五、案例分析题患者,男性,65岁,慢性肾衰竭5年,规律血液透析治疗2年。近1个月来,患者透析过程中频繁出现低血压,伴有头晕、心慌等症状。透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