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化学模拟卷三(上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中考化学模拟卷三(上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中考化学模拟卷三(上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中考化学模拟卷三(上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中考化学模拟卷三(上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5年中考化学模拟卷(上海专用)

03

(考试时间:40分钟试卷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

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可。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0-16K-39N-14CI-35.5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共20分。1〜14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14

分。15〜17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分。有2个正确选项的,选对1个得

I分,多选或错选得0分。)

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

2.属于纯净物的是

A.奶茶B.蒸储水C.米酷D.汽水

3.氯元素的符号是

A.clB.CLC.ClD.cL

4.石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A.黑色、柔软一一铅笔B.导电性一一电极

C.稳定性---冶炼金属D.有滑腻感一一润滑剂

占燃

5.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H4G+30?二2X+4HQ,其中X是

A.CH4B.COC.C02D.CH4O2

6.下列关厂干冰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B.干冰是固体,其中的分子运动已停止

C.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D.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分子间距增大

7.三氧化二睇(Sb2O3)主要用于防火涂料•,其中Sb的化合价为

A.-2B.-3C.+2D.+3

8.苯(化学式为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C.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L1D.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9.下列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煤块制成多孔蜂窝煤球B.发动机内燃油喷成雾状

C.加高工厂排气烟囱D.富氧炼钢鼓入加氧空气

10.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曷“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

颜色变化情况是

A.先变紫后变无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红后变紫D.先变红后变无色

11.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

A.过氧化氢双氧水H2O

B.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

C.碳酸钠烧碱Na2CO3

D.硫酸铜胆矶CuSO4

12.(2021•上海长宁•二模)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性质的实验中,有明显现象的是

A.向大理石中滴加氢氯亿钠溶液

B.向氢氧化钠溶液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C.向硝酸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向硫酸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13.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实验n的实验方案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密闭容器中,点燃铁丝,记录容器内气压变化

B去除铁钉表面的铁锈放入稍过量的稀硫酸中,铁锈全部除去后立即取出

C检验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盐将待测样品放入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D分离碳粉和氧化铜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

A.AB.BC.CD.D

14.在一定条件下,CO?和出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3恰好反应,得到了某重要的化工原料

和水。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可能是

A.CH4B.C2H6C.C2H6。D.C3H8O2

二、多选题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B.向盛有一定量碳酸钙粉末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

D.向碱性溶液中加蒸锵水

0水的质蚩,g

16.我国科学家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项目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HQCO2

1液态燃料甲醉

1

(CH3OH)

A.该工艺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含量

B.电解装置中发生了分解反应

C.该工艺合成的甲醇(CH.OH)属于混合物

D.合成装置里CO?中的氧元素全部转化到了甲醇(CH3OH)中

17.某混合气体由C02、CO、H2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

验证该混合气体的组成,以卜说法错误的是

①②③

A.①中固体由白色变蓝色,可验证原混合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B.②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可验证原混合气体中含有CO和H2

C.③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原混合气体中含有82

D.③中尾气进行点燃,可防止尾气造成污染

第n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共15分)

18.(9分)《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CH3COOH)O

⑴古法酿醋是用粮食经过发酵而成,粮食酿醋属于(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⑵醋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⑶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制取醋酸的新方法。新方法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

oH

①写出上述反应中氧化物的化学式O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生成O.lmol醋酸,消耗C02的质量是go

⑷提倡新方法酿醋酸的原因是。

(5)实验室制取CO2,不能选用大理石粉末的理由是,不能选用稀硫酸的理由

是,能用于制备CO?且符合启普发生器工作原理的发生装置是(从a、b、

c、d中选择)。

19.(6分)KNO3与NH4cl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请回答:

!_________!________►0叫畋

0tit2温度空蒸发溶剂的质量g

图一国二

①ti£3时,KN03的溶解度为g/100g水,该温度下将25gKNO3加入到50g水中,充

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g。

②t这时,饱和KN03溶液中混有少量NH4。,可采用的方法提纯KN03。

③t(3时,将一定量的KN03和NH4cl溶液分别进行恒温蒸发,蒸发溶剂质量与析出晶体质量

间的关系如图二所示,原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甲〃、"乙〃),其溶质质量

分数为(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若甲是NH4CI溶液,则t的取值范围是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7分)

20.(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一包敞口放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展开了如下探究,请你

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①碱石灰由CaO和NaOH固体混合而成,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及干燥气体。

②BaCb溶液显中性。

【提出猜想】根据资料,同学们猜想碱石灰样品中可能含有CaO、NaOH、Ca(OH)2>Na2CO3

和(10)。

【实验步骤】小组同学讨论后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①取部分该样品于小烧杯中,加足量水,过有未溶解的固体,碱石灰样品中不含NaOH和

漉。无明显放热现象。(11)

②取①中滤渣加入足量盐酸产生无色气体

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

③取①中滤液于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

产生白色沉淀

BaCL溶液

④向③的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煎溶液溶液变红色

【实验反思】

同学们思考后认为步骤②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_(W___________(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

【实验结论】

I.步骤④所得溶液中除酚&外还含有的溶质有03)

n.通过实验步骤和现象分析得出:该碱石灰样品一定含有的物质是(14)

四、科学探究题(每空1分,共8分)

21.(8分).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其单质以及化合物在农业,工业领域都有重要用途

⑴黄铜中含铜和锌。某黄铜中铜的含量为50%〜65%,小张同学为测定铜的含量,设计如下

实验:

1:确定原

0:操作IV:数据分析

山:搭建装置ag样品加入锥形瓶,bmL量筒中水的体积为得

只有锌能

足量的稀硫酸经分液漏斗到的氢气的体积,由氢

与稀硫酸

全部滴入,待气泡不再产气的密度,换算成氢气

反应产生A水网1

生,记录量筒中收集到的质量,再计算得出锌的

难溶水的z~

水的体积质量

氢气

①写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IV,计算得出该样品中铜的含量为48%,小于理论值。在装置气密性良好、操作规

范、计算无误的前提下:

小于认为:小张同学误将稀盐酸当成了稀硫酸使用,由于稀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气体占

据了部分体积,导致所测得氢气体积偏大。这一结论有根本性错误:。

事实上,小张同学没有拿借任何试剂,请你帮助小张同学分析导致该结果的主要原

因O

⑵农业上,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铜,卜述方案都可以制取硫酸铜:

【方案一】用铜和浓硫酸共热制取硫酸铜

原理:Cu+2H2S。,浓)=CUSO4+X+2H2。

操作I操作II

【方案二】用铜通过下列流程制取硫酸铜:Cu'CuO'CuSO4

方案一中生成物X是,方案二中生成硫酸铜时观察到的现象是,方案二中把

铜全部转化成硫酸铜的操作是。

请你为生产方选择较优的生产方案并说明理由:o

备战2025年中考化学模拟卷(上海专用)

03■参考答案

三、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共20分。I〜14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14

分。15〜17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分。有2个正确选项的,选对1个得

1分,多选或错选得。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RCCCRDDCC

题号11121314151617

答案B1)BCACABBC

二、非选择题

18.(每空1分,共9分)

⑴化学

⑵3P14

催化剂

(3)CO2CO2+CH4CH3COOH4.4

⑷新方法能节约粮食,同时缓解温室效应

(5)反应速率过快,不方便收集气体(合理即可)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

固体的表面,阻碍了大理石与稀硫酸的接触,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甚至停止(合理即可)a

19.(共6分)

(1)4070降温结晶甲—^―xlOO%t>ti

n+班

20.(共8分,每空1分。)

(1)CaCO3(2)CaO(3)Ca(OH)2+Na2cO3-CaCO.4+2NaOH

(4)NaCl>BaCh、NaOH(3分)

(5)Ca(OH)2、Na2cO3(2分)

21(共7分,每空1分)

⑴Zn+HSO=ZnSO+H?(]分)

2442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挥发出的氯化氢能

被水吸收,不会导致测得氢气的体枳偏大(1分)

加入的稀硫酸占据一定体积,导致测定的氢气体积偏大,锌含量偏大,进一步导致测定结

果偏小(1分)

(2)SO2(1分)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1分)铜在足

量氧气中充分加热,向氧化铜中加入足量稀硫酸(1分)较优的是方案二,因为方案

二原料利用率高、不产生有害气体(1分)

备战2025年中考化学模拟卷(上海专用)

()3

(考试时间:40分钟试卷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

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FI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0-16K-39N-14C1-35.5

第I卷

四、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共20分。1〜14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14

分。15〜17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分。有2个正确选项的,选对1个得

1分,多选或错选得0分。)

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己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

【答案】C

【详解】A、木已成舟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花香四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烛炬成灰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滴水成冰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o

2.属于纯净物的是

A.奶茶B.蒸馀水C.米醋D.汽水

【答案】B

【详解】A、奶茶中含有茶碱、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蒸储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

C、米醋中含有乙酸、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汽水中含有碳酸、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3.氯元素的符号是

A.clB.CLC.ClD.cL

【答案】C

【详解】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所以氯元,素的符号是:C1,故

选C。

4.石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A.黑色、柔软一一铅笔B.导电性一一电极

C.稳定性---冶炼金属D.有滑腻感润滑剂

【答案】C

【洋解】A、石墨是黑色、柔软的,可用于制作铅笔,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

B、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电极,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

C、石墨性质稳定,但这与冶炼金属无关。通常利用焦炭来冶炼金属,而不是石墨,对应错

误,符合题意;

D、石墨有滑腻感,可用作润滑剂,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占燃

5.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HQ+3O292X+4H2。,其中X是

A.CH4B.COC.C02D.CH4O2

【答案】C

【详解】根据重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FI保持不变,反应前有2个碳原子,8

个氧原子,8个氢原子,反应后已知物中有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故反应后未知物2X

中6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故X中和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故X表示为:CU2。故选

Co

6.下列关于干冰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B.干冰是固体,其中的分子运动已停止

C.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D.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分子间距增大

【答案】B

【详解】A、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B、干冰为固体,其中的分子仍在不断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干冰升华吸热,则可用于人工降雨,该选项说法正确;

D、干冰升华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7.三氧化二睇(Sb2Ch)主要用于防火涂料,其中Sb的化合价为

A.-2B.-3C.+2D.+3

【答案】D

【详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之和为零,三氧化二睇(Sb2O3)中氧元素显-2价,设睇元

素的化合价为x,则2xH-2)?3=0,解得x=+3。

故选:Do

8.采(化学式为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茉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C.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L1D.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答案】I)

【详解】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1个苯

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错误;

B、分子由原子构成,1个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错误;

C、茶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X12):(6X1)二12:1,错误;

[x6

I)、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krvrxi00%^7.7%,小于io%,正确。

12x6+1x6

故选Do

9.下列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煤块制成多孔蜂窝煤球B.发动机内燃油喷成雾状

C.加高工厂排气烟囱D.富氧炼钢鼓入加氧空气

【答案】c

【详解】A、煤块制成多孔蜂窝煤球,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促进燃料充分燃

烧,故A措施合理;

B、发动机内燃油喷成雾状,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枳,促进燃料充分燃烧,故B

措施合理;

C、加高工厂排气烟囱,并不能促进燃料燃烧,故C措施不合理;

D、富氧炼钢鼓入加氧空气,增加氧气的浓度,促进燃料燃烧,故I)措施合理;

故选Co

10.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

颜色变化情况是

A.先变紫后变无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红后变紫D.先变分后变无色

【答案】C

【详解】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然后再加热,

碳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溶液又变为紫色。

故选Co

11.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

A.过氧化氢双氧水H20

B.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

C.碳酸钠烧碱Na2CO3

D.硫酸铜胆矶CuSO4

【答案】B

【详解】A、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化学式为出。2,此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化学式为Cd(OH)2,此选项正确;

C、碳酸钠俗称纯碱,化学式为Na2c。3,此选项错误;

D、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研,化学式为CUSOI5H2O,此选项错误团

故选B。

12.(2021•上海长宁•二模)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性质的实脸中,有明显现象的是

A.向大理石中滴加氢氧亿钠溶液

B.向氢氧化钠溶液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C.向硝酸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向硫酸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D

【详解】A、向大理石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B、向氢氧化钠溶液通入少晟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C、向硝酸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

无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D、向硫酸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产生红褐色沉淀,故选

项正确。

故选Do

13.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密闭容器中,点燃铁丝,记录容器内气压变化

B去除铁钉表面的铁锈放入稍过量的稀硫酸中,铁锈全部除去后立即取出

C检验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盐将待测样品放入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D分离碳粉和氧化铜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

A.AB.BC.CD.D

【答案】B

【详解】A、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不能用铁丝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不符合题意: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反应,故可放入稍过量的稀硫酸中,铁锈

全部除去后立即取出,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符合题意;

C、活泼金属等也能与稀拈酸反应牛成气体,故将待测样品放入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气泡

产生,无法检验是否含碳酸盐,不符合题意;

D、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达不到分离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14.在一定条件下,C02和W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3恰好反应,得到了某重要的化工原料

和水。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可能是

A.CH4B.C2H6C.C2H6。D.C3H8。2

【答案】C

【详解】在化学反应中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1:3,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中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也等于1:3:设该物质

的化学式为CxHyOz,由反应物C02和H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以1:3(分子数比)比例发生反

应,可判断该反应的方程式为:xCO2+3XH2=CxHyOz-(6x-y)2H2O;

A、若该物质是CH4,则此时的反应方程式为:CO2+4H2=OT4+2H2O,此时二氧化碳与氢

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4,不符合题意,故该选项不可能:

B、若该物质是C2H6,则此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CO2+7H2=C2H6+4H2O,此时二氧化碳

与氢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7,不符合题意,故该选项不可能;

C、若该物质是C2H6O,则此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CO2+6H2=C2HfiO+3H2O,此时二氧化

碳与氢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符合题意,故该选项有可能:

D、若该物质是C3H8O2,则此时的反应方程式为:3CO2+8H2=C3HSO2+4H2O,此时二氧

化碳与氢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8,不符合题意,故该选项不可能;

故选择C。

五、多选题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0时间,s

B.向盛有一定量碳酸钙粉末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的

0稀盐酸的质量g

c.I可等质量的Mg和Zn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

0稀盐酸的质蚩g

pHt

D.向碱性溶液中加蒸储水7

0水的质量g

【答案】AC

【解析】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生成氢气和氧气体枳比是2:1,故选项图象正确。

B、向盛有一定量碳酸钙粉末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

二氧化碳,烧杯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但不可能减少至0,故选项图象错误。

C、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若消耗稀盐酸的质量相同,则生成氢

气质量相同,故开始两斜线重合,后因稀盐酸过量,镁消耗稀盐酸多,生成氢气多,拐点高

些,故选项图象正确。

D、向碱性溶液中加蒸谭水,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溶液仍呈碱性,pH不会小于7,故

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AC“

试题

16.我国科学家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项目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HQCO2

1液态燃料甲醉

1。21

(CH3OH)

A.该工艺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含量

B.电解装置中发生了分解反应

C.该工艺合成的甲醇(CH.OH)属于混合物

D.合成装置里CO?中的氧元素全部转化到了甲醇(CH’OH)中

【答案】AB

【详解】A、由流程图可知,该工业是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制取甲蜉,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02

含量,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由流程图可知,电解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是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

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说法正确,符合寇意;

C、该工艺合成的甲醇(CHQH)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由流程图可知,二氧化碳与氢气转化为甲醇的过程中,还有水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甲醇和水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合成装置里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

不是全部转化到了甲醇中,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Bo

17.某混合气体由C6、CO、H2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验

证该混合气体的组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①②

试题

试题

A.①中固体由白色变蓝色,可验证原混合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B.②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可验证原混合气体中含有CO和出

C.③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原混合气体中含有C02

D.③中尾气进行点燃,可防止尾气造成污染

【答案】BC

【解析】A、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故①中固体由白色变蓝色,可验证原混合气体中含有水

蒸气,不符合题意;

B、氢气能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

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②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一氧化碳

中至少一种,不一定含有一氧化碳和氢气两种气体,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③中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原混合气体中

含有二氧化碳,也可能是原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牛成了二氧化

碳,符合题意;

D、气体中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③中尾气进

行点燃,可防止尾气造成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选BCo

第n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共15分)

18.(9分)《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CH3COOH)O

⑴古法酿醋是用粮食经过发酵而成,粮食酿醋属于(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⑵醋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o

⑶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制取醋酸的新方法。新方法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

OH

①写出上述反应中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O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生成O.lmol醋酸,消耗CO2的质量是go

(5)提倡新方法酿醋酸的原因是o

(5)实验室制取C6,不能选用大理石粉末的理由是_________,不能选用稀硫酸的理由

试题

试题

是,能用于制备C02且符合启普发生器工作原理的发生装置是(从a、b、

c、d中选择)。

催化剂

(3)C02CO2+CH4CH.COOH4.4

⑷新方法能节约粮食,同时缓解温室效应

(5)反应速率过快,不方便收集气体(合理即可)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

固体的表面,阻碍了大理石与稀硫酸的接触,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甚至停止(合理即可)a

【详解】(1)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粮食经

过发酵变为醋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醋酸(CH3COOH)日C、H、。这3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书理?:。

(3)①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据图示,该反应涉及CO2,CH4.

CH3co0H这三种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C02。

②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82、CH4(乙)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CH3C00H,化学

催化剂

方程式为:CO2+CH4^=CH,COOHo

根据化学方程式,若生成c.lmol醋酸,则消耗O.lmolC02,其质量为:0.1mol?44g/mol=4.4g。

(4)古法酿醋是用粮食经过发酵而成,需要消耗粮食,而新方法以C02、CH4为原料,不

需要消耗粮食,同时可以消耗二氧化碳,缓解温室效应。故填:新方法能节约粮食,同时缓

解温室效应。

试题

试题

(5)大理石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过快,不方便收集气体;通常不选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

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原因是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固体的表面,阻碍了大理石与稀硫

酸的接触,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甚至停止;

a、装置a可以通过弹簧夹的打开和关闭来控制固体和液体的接触和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

发生和停止,符合启普发生器工作原理,故a符合题意;

b、装置b通过弹簧夹的打开和关闭不能控制固体和液体的接触和分离,不符合启普发生器

工作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固体放在烧杯最底部,不能使固液分离,不符合启普发生器工作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

d、有孔铁片能和制取二氧化碳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使制取的二氧化碳不纯,则d装置

不能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6分)KNO?与NHACI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请回答:

-----•---------•---------k0叫叫

0tit:温度也蒸发溶剂的质量*

图一回二

①ti回时,KN03的溶解度为g/100g水,该温度下将25gKNO3加入到50g水中,充

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o

②t20时,饱和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NHQ,可采用的方法提纯KNO3。

③t(3时,将一定量的KNO$和NH4cl溶液分别进行恒温蒸发,蒸发溶剂质量与析出晶体质量

间的关系如图二所示,原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甲"、"乙"),其溶质质量

分数为(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若甲是NH4CI溶液,则t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4070降温结晶甲—i^xlOO%3tl

n+町

【详解】①由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可知,匕团时,KN03的溶解度为40g/100g水,该温度下将

25gKNCh加入到50g水中,只能溶解20g,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0g+50g=70go

试题

试题

②由于KNCh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NH4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t20lH,饱

和KNCh溶液中混有少量NH4CI,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03o

③如图二所示,蒸发溶剂,甲溶液马上有晶体析出,原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甲:蒸发

mi质量溶剂析出n质量的甲物质,则其溶质质量分数=J-xlOO%;若甲是NH4cl溶液,

该温度下NHQ溶液达到饱和,而KNCh溶液未达到饱和,说明该温度下NH4cl溶解度小于

KNO3溶解度,贝ijt的取值范围是t>t!o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7分)

20.(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一包敞口放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展开了如下探究,请你

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①碱石灰由CaO和NaOH固体混合而成,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及干燥气体。

②BaCk溶液显中性。

【提出猜想】根据资料,同学们猜想碱石灰样品中可能含有CaO、NaOH.Ca(OH)2.Na2CO3

和(10)。

【实验步骤】小组同学讨论后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①取部分该样品于小烧杯中,加足量水,过有未溶解的固体,碱石灰样品中不含NaOH和

滤。无明显放热现象。(11)

②取①中滤渣加入足量盐酸产生无色气体

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

③取①中滤液于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

产生白色沉淀

BaCb溶液

④向③的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献溶液溶液变红色

【实验反思】

同学们思考后认为步骤②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_02)___________(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

【实验结论】

I.步骤④所得溶液中除酚酰外还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112_____________

试题

试题

n.通过实验步骤和现象分析得出:该碱石灰样品一定含有的物质是(14)

【答案】(10)CaCO3(11)CaO(12)Ca(OH)2+Na2CO3->CaCO3l+

2NaOH

(13)NaCkBaCh、NaOH

(14)Ca(OH)2、Na2c6

解析

【实验反思】

同学们思考后认为步骤②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

氢氧化钠,因此样品中不一定含有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03-

CaC031+2NaOII

故填:Ca(OH)2+Na2c03-CaCO3[+2NaOH

【实验结论】

I.步骤④所得溶液中除酚酗外还含有的溶质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氢氧化钠和过量的氯化领。

故填:NaCkBaC12、NaOH«

II.通过实验步骤和现象分圻得出:取①中滤液于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12溶液,产

生白色沉淀,说明样品中含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