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化工总控工(中级)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考试真题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化工总控工(中级)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考试真题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化工总控工(中级)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考试真题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化工总控工(中级)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考试真题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化工总控工(中级)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考试真题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化工总控工(中级)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考试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满分80分)1.化工总控工在进行压力容器定期检查时,发现安全阀整定压力偏离设计值,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立即手动排放泄压B.记录数据待停机时处理C.联系校验机构重新校准D.调整阀门弹簧松紧度答案:C解析:安全阀整定压力需由专业机构校准,擅自调整(D)违反《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立即泄压(A)可能影响生产,延迟处理(B)存在安全隐患,故优先联系校验(C)。2.下列仪表中兼具测量与控制功能的是()。A.玻璃管液位计B.热电偶温度计C.气动薄膜调节阀D.差压变送器答案:C解析:调节阀可根据信号调整开度实现控制,液位计(A)、温度计(B)、变送器(D)仅能测量参数,无控制功能。3.DCS系统中“软手操”模式的核心作用是()。A.实现自动联锁保护B.手动直接控制执行器C.模拟工艺参数变化D.记录历史操作数据答案:B解析:软手操是通过DCS界面手动控制调节阀等执行器,自动联锁(A)属自动模式功能,模拟(C)、记录(D)为辅助功能。4.反应釜夹套采用饱和蒸汽加热时,提高传热效率的关键措施是()。A.增大搅拌转速B.减少夹套结垢C.提高蒸汽压力D.增加夹套容积答案:B解析:结垢会显著降低传热系数,是传热效率的主要瓶颈;转速(A)影响物料混合,压力(C)影响温度而非效率,容积(D)与传热无关。5.精馏塔操作中,若塔顶产品轻组分含量偏低,应采取的调节措施是()。A.降低回流比B.提高塔底温度C.增加回流比D.减少进料量答案:C解析:回流比增大可提高塔板分离效率,增加轻组分提取;降低回流比(A)会加剧轻组分流失,塔底温度(B)影响重组分,进料量(D)需匹配负荷。6.下列物质中属于腐蚀性强氧化剂的是()。A.稀硫酸B.高锰酸钾C.氢氧化钠D.乙醇答案:B解析:高锰酸钾兼具强氧化性与腐蚀性,稀硫酸(A)、氢氧化钠(C)仅具腐蚀性,乙醇(D)无腐蚀氧化性。7.安全阀排放量计算中,介质密度对结果的影响是()。A.密度越大,排放量越大B.密度越小,排放量越大C.密度与排放量成反比D.密度不影响排放量答案:B解析:根据公式Q=π/4×d²×√(2gH/p),密度p在根号分母中,故密度越小排放量越大,二者呈负相关但非反比关系(C表述错误)。8.离心泵运行时出现“气缚”现象,其根本原因是()。A.进口压力过低B.泵内存在空气C.叶轮磨损严重D.出口阀门开度小答案:B解析:气缚是因泵内空气未排净,导致叶轮无法有效吸液;进口压力低(A)引发气蚀,叶轮磨损(C)影响扬程,阀门(D)影响流量。9.液位控制系统中,“虚假液位”现象通常由()引起。A.进料流量突变B.测量仪表故障C.调节阀卡涩D.控制器参数失配答案:A解析:进料流量突变会导致液位暂时波动(如流量骤增时液位先降后升),形成虚假信号;仪表故障(B)属测量错误,非“虚假液位”范畴。10.处理精馏塔“淹塔”事故的首要步骤是()。A.关闭进料阀门B.降低塔底加热负荷C.增大塔顶回流量D.开启塔底排放阀答案:B解析:淹塔因气液负荷失衡,降低加热负荷可减少蒸汽量,缓解气液夹带;关闭进料(A)易导致塔内组分紊乱,回流(C)加剧液层厚度。11.化工设备“四定”管理制度中,“定措施”的核心内容是()。A.制定维护保养方案B.确定设备责任人C.设定检查周期D.规范操作流程答案:A解析:“四定”为定人员、定措施、定责任、定时间,其中“定措施”特指维护保养的具体方案;责任人(B)属定人员,周期(C)属定时间。12.管壳式换热器出口温度持续偏低,经检查冷热源流量正常,可能的故障是()。A.壳程结垢严重B.管程堵塞C.温度计失准D.进出口阀门内漏答案:A解析:结垢导致传热效率下降,即使流量正常仍会温度偏低;堵塞(B)会导致流量异常,温度计(C)属测量问题,内漏(D)影响流量平衡。13.PID控制器中,积分作用过强易导致()。A.系统响应迟缓B.积分饱和C.超调量增大D.稳定性下降答案:B解析:积分作用过强会使控制器输出持续累积,导致调节阀长期全开/全关,引发积分饱和;微分作用影响响应速度,比例作用影响稳定性。14.聚合反应出现“暴聚”前兆时,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A.加入阻聚剂B.提高搅拌速度C.降低反应压力D.增加引发剂用量答案:A解析:暴聚由反应失控引发,阻聚剂可快速终止反应;提速(B)无法抑制反应,降压(C)效果有限,引发剂(D)会加剧反应。15.化工管道压力试验中,液压试验的试验压力通常为设计压力的()。A.1.0倍B.1.25倍C.1.5倍D.2.0倍答案:C解析:根据《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液压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气压试验为1.15倍。16.精馏塔塔底重组分含量超标,且塔顶温度正常,可能的原因是()。A.回流比过大B.塔底加热不足C.进料轻组分增多D.塔板效率下降答案:D解析:塔板效率下降导致重组分无法有效分离;回流比(A)影响塔顶,加热(B)影响塔底温度,进料组分(C)会改变塔顶温度。17.化工生产“三查四定”中,“四定”不包括()。A.定整改责任人B.定整改措施C.定设备型号D.定整改时间答案:C解析:“四定”为定人员、定措施、定责任、定时间,设备型号(C)属前期设计范畴,与整改无关。18.预防离心泵气蚀的有效措施是()。A.降低泵的安装高度B.提高泵的出口压力C.减少进口管路阻力D.增大叶轮直径答案:C解析:进口管路阻力增大会降低有效汽蚀余量,减少阻力可预防气蚀;降低安装高度(A)适用于特定场景,出口压力(B)、叶轮直径(D)与气蚀无关。19.安全阀阀座直径计算的核心参数不包括()。A.介质密度B.排放压力C.阀门材质D.介质流速答案:C解析:直径计算需介质密度(p)、压力(H)、流速相关参数(√(2gH/P)),材质影响选型但不参与计算。20.化工仪表联锁系统中,“二取一”逻辑的含义是()。A.两个信号均正常才动作B.两个信号任一动作即触发C.两个信号交替动作D.两个信号均故障才报警答案:B解析:“二取一”为逻辑或关系,任一信号满足条件即触发联锁;“二取二”为逻辑与关系(A表述)。21.反应釜压力突然升高且无泄压通道时,应立即采取()。A.紧急降温B.切断进料C.开启放空阀D.停止搅拌答案:B解析:无泄压通道时,切断进料可终止反应源头,避免压力持续升高;降温(A)起效较慢,放空阀(C)无通道,停搅拌(D)加剧局部反应。22.下列不属于化工管道密封件失效原因的是()。A.介质腐蚀B.温度波动C.安装过紧D.管径偏差答案:D解析:密封件失效与腐蚀(A)、温度(B)、安装力矩(C)直接相关;管径偏差影响连接但不直接导致密封失效。23.精馏塔进料状态为“过冷液体”时,进料板的气液平衡会()。A.气相量增加B.液相量增加C.气液比不变D.重组分富集答案:B解析:过冷液体进料需吸收热量汽化,会减少塔内气相量、增加液相量;重组分富集(D)与进料组成相关。24.化工安全中“个体防护装备”不包括()。A.防毒面具B.安全阀C.防化手套D.护目镜答案:B解析:安全阀属设备安全附件,个体防护装备指个人穿戴的防护用品,如面具(A)、手套(C)、护目镜(D)。25.离心泵轴承润滑脂的更换周期通常为()。A.每周一次B.每月一次C.每季度一次D.每半年一次答案:C解析:根据设备维护规范,离心泵轴承润滑脂一般每季度更换一次,频繁更换(A、B)浪费,周期过长(D)易导致磨损。26.下列哪种控制系统属于闭环控制()。A.手动调节阀门B.液位联锁停车C.温度自动调节D.流量定值显示答案:C解析:闭环控制存在反馈调节回路,温度自动调节通过传感器反馈实现参数稳定;手动调节(A)、联锁停车(B)、定值显示(D)均无闭环反馈。27.化工生产中“置换”操作的目的是()。A.清除设备内杂质B.降低介质浓度C.排除易燃易爆气体D.校准仪表精度答案:C解析:置换通常用惰性气体排除设备内易燃易爆或有毒介质,避免反应或中毒;清除杂质(A)属清洗,校准仪表(D)属仪表维护。28.反应釜搅拌桨采用锚式结构,适用于()。A.低粘度液体混合B.高粘度液体搅拌C.固液悬浮体系D.气液分散体系答案:B解析:锚式桨叶贴近釜壁,可有效搅动高粘度液体;低粘度用桨式,固液用涡轮式,气液用圆盘涡轮式。29.精馏塔塔板效率下降的常见原因是()。A.进料温度升高B.塔内压力稳定C.塔板开孔堵塞D.回流比增大答案:C解析:塔板开孔堵塞会减少气液接触面积,降低效率;温度(A)、压力(B)、回流比(D)影响操作状态而非效率本身。30.下列不属于剧毒化学品的是()。A.氰化钠B.氯气C.氨气D.汞答案:C解析:氨气属高刺激性气体,氰化钠(A)、氯气(B)、汞(D)均被列为剧毒化学品(GBZ2.1-2007)。31.安全阀校验周期最长不超过()。A.3个月B.6个月C.1年D.2年答案:C解析:根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特殊情况可延长但需备案。32.离心泵出口压力突然降低,不可能的原因是()。A.出口管路破裂B.叶轮堵塞C.进口滤网堵塞D.电机转速下降答案:B解析:叶轮堵塞会导致扬程升高、流量下降,出口压力应升高;管路破裂(A)、进口堵塞(C)、转速下降(D)均会降低出口压力。33.液位控制器参数整定中,比例度增大时()。A.系统响应加快B.超调量减小C.稳定性下降D.余差增大答案:D解析:比例度增大即比例系数减小,调节能力减弱,余差(稳态偏差)增大;响应速度(A)减慢,超调量(B)减小,稳定性(C)提高。34.化工事故中,酸灼伤的急救措施是()。A.立即用碱液中和B.用大量清水冲洗C.涂抹凡士林D.包扎伤口答案:B解析:酸灼伤需先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再视情况处理;直接中和(A)会放热加剧损伤,凡士林(C)、包扎(D)需后续进行。35.管道压力试验中,气压试验的介质通常选用()。A.压缩空气B.氧气C.氮气D.氢气答案:C解析:氮气惰性且安全,是气压试验首选介质;压缩空气(A)含氧气有风险,氧气(B)、氢气(D)易燃易爆。36.精馏塔操作中,进料量不变时,进料组成轻组分增加,塔顶温度会()。A.升高B.降低C.不变D.波动答案:B解析:轻组分沸点较低,进料中轻组分增加会使塔顶易挥发组分增多,导致塔顶温度下降。37.化工设备维护中,“润滑五定”不包括()。A.定人B.定温C.定点D.定时答案:B解析:“润滑五定”为定人、定点、定时、定质、定量,温度(B)属监控参数,非润滑管理内容。38.预防换热器管束腐蚀的有效措施是()。A.提高介质流速B.采用耐腐蚀材料C.增加管束壁厚D.降低操作温度答案:B解析:选用耐腐蚀材料(如不锈钢、钛材)是根本措施;流速(A)影响冲刷腐蚀,壁厚(C)仅延缓失效,温度(D)影响腐蚀速率但非预防核心。39.DCS系统中,历史趋势曲线的主要作用是()。A.实时监控参数B.分析故障原因C.触发报警信号D.控制执行机构答案:B解析:历史趋势可追溯参数变化过程,用于故障溯源;实时监控(A)属实时画面,报警(C)、控制(D)属其他功能模块。40.反应釜运行中,搅拌突然停止的首要处理步骤是()。A.紧急停车B.检查电机电源C.降低反应温度D.关闭进料阀门答案:D解析:搅拌停止易导致局部反应失控,先关闭进料终止反应;紧急停车(A)需评估风险,检查电源(B)、降温(C)为后续措施。41.下列属于化工工艺流程图(P&ID)必含符号的是()。A.设备外形尺寸B.管道壁厚C.仪表控制点D.螺栓型号答案:C解析:P&ID核心是体现工艺流程及控制点,设备尺寸(A)、壁厚(B)、螺栓型号(D)属详细工程图内容。42.离心泵启动前必须灌泵的原因是()。A.排出泵内空气B.提高进口压力C.润滑轴承D.预热泵体答案:A解析:灌泵可排除空气,避免气缚现象;进口压力(B)由上游决定,润滑(C)属轴承系统,预热(D)适用于高温泵。43.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指()。A.响应速度快B.参数无余差C.受干扰后能恢复平衡D.控制精度高答案:C解析:稳定性是系统受干扰后回归稳态的能力;响应速度(A)属快速性,余差(B)属准确性,精度(D)属控制质量。44.化工生产中,“三废”处理的优先原则是()。A.先处理后排放B.达标排放C.减量化D.资源化答案:C解析:三废处理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优先顺序,减量化是从源头减少排放,最具环保效益。45.反应釜压力测量采用差压变送器时,取压点应避开()。A.气液界面B.搅拌死角C.湍流区域D.温度突变区答案:B解析:搅拌死角易产生局部压力波动,导致测量失真;气液界面(A)、湍流区(C)、温度区(D)对差压测量影响较小。46.精馏塔塔顶冷凝器冷却水量不足,会导致()。A.塔顶温度升高B.塔顶压力降低C.回流比增大D.塔底液位下降答案:A解析:冷却水量不足使冷凝效果下降,塔顶蒸汽无法充分冷凝,导致温度升高;压力(B)会升高,回流比(C)降低,塔底液位(D)升高。47.下列不属于特种设备的是()。A.压力容器B.常压储罐C.电梯D.起重机械答案:B解析:特种设备需满足压力、容积等特定条件,常压储罐无压力要求,不属于特种设备;压力容器(A)、电梯(C)、起重机械(D)均属特种设备。48.安全阀起跳后无法回座,可能的原因是()。A.整定压力过高B.阀座有杂质C.介质压力降低D.弹簧弹力不足答案:B解析:杂质卡涩阀座会阻碍阀芯回座;整定压力高(A)不会起跳,压力降低(C)应回座,弹力不足(D)会导致提前起跳。49.化工仪表中,精度等级为1.0级的含义是()。A.绝对误差≤1.0%B.相对误差≤1.0%C.引用误差≤1.0%D.系统误差≤1.0%答案:C解析:仪表精度等级按引用误差划分,1.0级即引用误差≤1.0%;绝对误差(A)、相对误差(B)与量程相关,系统误差(D)属误差类型。50.处理化学品泄漏时,首先应()。A.稀释泄漏物B.切断泄漏源C.佩戴防护装备D.报告上级答案:C解析:泄漏处理需先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中毒或灼伤;切断源(B)、稀释(A)、报告(D)均需在防护后进行。51.管道安装中,法兰连接的密封垫片选择依据不包括()。A.介质温度B.介质压力C.管道直径D.介质腐蚀性答案:C解析:垫片选择需匹配温度(A)、压力(B)、腐蚀性(D),直径(C)仅需与法兰匹配,非选型核心依据。52.离心泵并联操作的目的是()。A.提高扬程B.增加流量C.降低功耗D.提高效率答案:B解析:并联可增加总流量(近似流量叠加),扬程基本不变;提高扬程(A)需串联,功耗(C)会增加,效率(D)无显著提升。53.DCS系统停电恢复后,应首先()。A.启动主泵B.恢复仪表供电C.检查联锁状态D.调整工艺参数答案:C解析:停电后联锁可能触发或失效,需先确认联锁状态避免误动作;供电(B)通常自动恢复,启动泵(A)、调参数(D)需在联锁正常后进行。54.反应釜内温度超过设定值,且冷却系统正常,可能的原因是()。A.搅拌转速过快B.进料温度偏低C.反应放热加剧D.夹套结垢答案:C解析:冷却系统正常时,温度升高多因反应放热增加;转速(A)不直接升温,进料温度低(B)会降温,结垢(D)属冷却系统问题。55.精馏塔塔底液位过高的危害是()。A.塔顶产品质量下降B.塔底泵易气蚀C.塔板效率降低D.再沸器传热不良答案:D解析:液位过高会淹没再沸器换热面,导致传热不良;塔顶质量(A)与分离效率相关,泵气蚀(B)与进口压力相关,塔板效率(C)与液位无直接关联。56.下列属于甲类火灾危险物质的是()。A.乙醇B.柴油C.氨D.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乙醇闪点<28℃,属甲类危险品;柴油(B)属乙类,氨(C)属乙类,二氧化碳(D)无火灾危险。57.安全阀的公称压力应()设备设计压力。A.小于B.等于C.大于或等于D.小于或等于答案:C解析:公称压力需大于等于设备设计压力,确保安全裕量;小于设计压力(A、D)无法满足安全要求,等于(B)可接受但优选大于等于。58.离心泵轴承温度允许的最高限值通常是()。A.60℃B.75℃C.90℃D.105℃答案:B解析:轴承温度超过75℃易导致润滑失效和磨损,需立即处理;60℃(A)属正常,90℃(C)、105℃(D)已严重超标。59.控制系统中,“滞后时间”会导致()。A.系统超调量增大B.系统响应加快C.控制精度提高D.稳定性增强答案:A解析:滞后时间使控制器动作延迟,易导致参数过调,超调量增大;响应速度(B)减慢,精度(C)降低,稳定性(D)下降。60.化工生产中,“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A.压力试验B.气体分析C.设备清洗D.停电操作答案:B解析:动火前需分析可燃气体浓度,确保低于爆炸极限;压力试验(A)、清洗(C)、停电(D)视情况进行,气体分析是必做项。61.管道保温层的主要作用是()。A.防止管道腐蚀B.减少热量损失C.增强管道强度D.便于识别介质答案:B解析:保温层核心功能是保温保冷,减少热量或冷量损失;防腐(A)属防腐层,强度(C)属管道本身,识别(D)属色标功能。62.离心泵的“扬程”是指()。A.液体输送高度B.液体压力能的增量C.泵的输出功率D.液体流量的大小答案:B解析:扬程本质是单位重量液体获得的能量增量(压力能为主),并非单纯输送高度(A);功率(C)、流量(D)是其他参数。63.DCS系统中,“报警抑制”功能的使用条件是()。A.设备正常停车B.报警频繁触发C.仪表故障维修D.工艺参数波动答案:C解析:仪表故障时抑制无效报警,避免干扰;正常停车(A)需监控报警,频繁报警(B)需排查原因,波动(D)不应抑制。64.反应釜采用搅拌器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反应温度B.均匀混合物料C.降低反应压力D.加快传热速度答案:B解析:搅拌器核心功能是物料混合均匀,传热(D)是附加效果;温度(A)、压力(B)由其他系统控制。65.精馏塔操作中,回流比的上限是()。A.全回流B.最小回流比C.设计回流比D.实际回流比答案:A解析:全回流(回流比无穷大)是回流比的理论上限,此时无进料和出料,用于开工初期;最小回流比(B)是下限。66.下列不属于化工安全“四不伤害”原则的是()。A.不伤害自己B.不伤害他人C.不被他人伤害D.不伤害设备答案:D解析:“四不伤害”为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不包含不伤害设备(D)。67.安全阀的密封试验压力通常为整定压力的()。A.80%B.90%C.100%D.110%答案:B解析:密封试验压力一般为整定压力的90%,用于检验密封性能;低于80%(A)过松,等于或超过整定压力(C、D)会导致起跳。68.离心泵铭牌上的“流量”是指()。A.最大流量B.最小流量C.设计流量D.实际流量答案:C解析:铭牌流量为设计工况下的额定流量,实际流量(D)随管路阻力变化,最大流量(A)、最小流量(B)为操作极限。69.自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的作用是()。A.测量工艺参数B.发出控制信号C.执行控制动作D.反馈参数变化答案:B解析:控制器根据测量信号与设定值的偏差,发出调节信号;测量(A)属传感器,执行(C)属执行器,反馈(D)属测量回路。70.化工设备检修后,开车前必须进行()。A.强度试验B.气密性试验C.真空试验D.压力试验答案:B解析:检修后需做气密性试验检查密封性能;强度试验(A)、压力试验(D)属安装阶段,真空试验(C)仅适用于真空设备。71.管道布置中,物料管道与电缆桥架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A.0.3mB.0.5mC.0.8mD.1.0m答案:B解析:根据规范,物料管道与电缆桥架水平距离不小于0.5m,避免泄漏影响电气安全;0.3m(A)过近,0.8m(C)、1.0m(D)为特殊场景要求。72.离心泵运行时,电机电流过大的原因是()。A.出口阀门开度小B.进口管路堵塞C.介质密度过大D.电机电压偏低答案:C解析:介质密度增大导致泵轴功率增加,电流随之增大;出口阀小(A)、进口堵塞(B)会使流量减小,电流降低,电压低(D)电流可能增大但非主要原因。73.DCS系统中,“手自动切换”应在()时进行。A.参数大幅波动B.偏差为零时C.报警触发时D.设备停车时答案:B解析:偏差为零时切换可避免执行器突变,减少扰动;波动(A)、报警(C)时切换易加剧不稳定,停车(D)切换无意义。74.反应釜的“设计压力”应()操作压力。A.小于B.等于C.大于D.小于等于答案:C解析:设计压力需高于操作压力,预留安全裕量,应对操作波动;等于(B)、小于(A)无法保证安全。75.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是指()。A.实际塔板数量B.达到理想分离效果的塔板数C.可操作的塔板数D.塔板效率最高时的数量答案:B解析:理论塔板数是假设分离效率100%时所需塔板数,实际塔板数需除以塔板效率;可操作塔板数(C)、效率相关(D)均为实际概念。76.化工安全中,“安全边际”是指()。A.安全规程的严格程度B.实际参数与极限参数的差值C.安全培训的覆盖率D.安全设备的投入比例答案:B解析:安全边际即参数余量,如操作压力与设计压力的差值,差值越大安全性越高;其他选项均非边际的核心定义。77.安全阀安装时,进出口管道的直径应()阀门公称直径。A.小于B.等于C.大于或等于D.小于或等于答案:C解析:进出口管道直径需大于等于阀门公称直径,避免流速过高影响排放;小于直径(A、D)会产生节流,降低排放能力。78.离心泵的“气蚀余量”是指()。A.泵进口压力与汽化压力的差值B.泵出口压力与进口压力的差值C.泵的扬程与管路阻力的差值D.介质密度与汽化压力的比值答案:A解析:气蚀余量为进口压力高于汽化压力的富余能量,是预防气蚀的关键参数;出口进口差(B)是扬程,扬程阻力差(C)影响流量。79.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是指()。A.系统从启动到稳定的过程B.系统受干扰后从稳态到新稳态的过程C.控制器参数整定的过程D.执行器动作的过程答案:B解析:过渡过程特指干扰作用下的状态变化过程;启动过程(A)、整定过程(C)、执行器动作(D)均非过渡过程的核心定义。80.化工生产中,“联锁保护”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生产效率B.减少人工操作C.防止事故扩大D.优化工艺参数答案:C解析:联锁保护在参数超标时触发紧急动作(如停车、切断进料),核心是遏制事故发展;效率(A)、减人工(B)、优化参数(D)均为附加效果。二、判断题(共40题,每题0.5分,满分20分)1.化工总控工巡检时发现设备轻微振动,可继续运行并观察。()答案:错误解析:设备振动可能是轴承磨损、地脚松动等故障前兆,即使轻微也需立即停机检查,避免故障扩大。2.压力变送器属于二次仪表,其输出信号通常为4-20mA。()答案:正确解析:压力变送器将一次测量信号转换为标准4-20mA信号,属二次仪表,符合工业仪表通用标准。3.DCS系统的报警优先级中,“一般报警”可延迟至交接班时处理。()答案:错误解析:一般报警虽无需紧急处置,但需在规定时间内(如1小时内)处理,不可拖延至交接班。4.反应釜搅拌桨采用涡轮式结构,适用于低粘度液体的混合。()答案:错误解析:涡轮式桨叶适用于中高粘度液体及固液混合,低粘度液体宜采用桨式搅拌桨。5.精馏塔操作中,进料温度升高会导致塔内上升蒸汽量增加。()答案:正确解析:进料温度升高使进料的汽化率提高,直接增加塔内上升蒸汽量,需相应调整回流比平衡。6.氨气泄漏时,可用水喷淋吸收降低浓度。()答案:正确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1:700体积比),水喷淋可有效吸收泄漏氨气,降低空气中的浓度。7.安全阀的整定压力必须等于设备的设计压力。()答案:错误解析:整定压力应低于设备设计压力(通常为设计压力的90%-95%),预留安全裕量,避免设备超压。8.离心泵的扬程随流量增大而单调下降。()答案:正确解析:根据离心泵特性曲线,流量与扬程呈反相关,流量增大时,管路阻力增加,扬程必然下降。9.液位控制系统的“积分作用”可消除系统余差。()答案:正确解析:积分作用通过累积偏差信号持续调节,直至偏差为零,是消除余差的唯一控制作用。10.精馏塔液泛现象发生时,塔压差会急剧增大。()答案:正确解析:液泛导致塔板积液,气液流通阻力骤增,塔压差随之急剧升高,是液泛的典型特征。11.化工设备“三查”中的“查液位”主要是检查液位计的准确性。()答案:错误解析:“查液位”是检查实际液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液位计准确性属设备检查范畴,非“三查”核心内容。12.换热器的传热系数越大,传热效率越高。()答案:正确解析:传热系数K是衡量传热能力的核心指标,K值越大,单位面积单位时间传递的热量越多,效率越高。13.控制系统的“微分作用”可提前抑制参数波动。()答案:正确解析:微分作用响应参数变化速率,提前发出调节信号,具有超前控制效果,可抑制波动幅度。14.聚合反应中,引发剂用量过多会导致反应速率过快。()答案:正确解析:引发剂直接决定自由基生成速率,用量过多会使反应剧烈,甚至引发暴聚风险。15.管道盲板试验需在压力试验合格后进行。()答案:错误解析:盲板试验属密封性试验,应在压力试验前进行,避免压力试验时盲板泄漏影响结果判断。16.精馏塔回流比减小,塔顶产品的纯度会降低。()答案:正确解析:回流比减小使塔板分离能力下降,轻组分提取不充分,导致塔顶产品纯度降低。17.化工设备“三冲程”操作法中,“运行中监控”包括记录工艺参数。()答案:正确解析:运行中监控的核心内容是实时监测温度、压力等参数,并准确记录,为故障分析提供依据。18.离心泵入口过滤器堵塞会导致出口压力升高。()答案:错误解析:入口过滤器堵塞使进口流量减少,泵的输出扬程下降,导致出口压力降低而非升高。19.安全阀排放能力与阀座直径的平方成正比。()答案:正确解析:根据公式Q=π/4×d²×√(2gH/p),排放能力Q与阀座直径d的平方呈正比例关系。20.DCS系统的“冗余配置”可提高系统可靠性。()答案:正确解析:冗余配置(如双CPU、双电源)在主系统故障时自动切换至备用系统,避免系统停机,显著提高可靠性。21.反应釜夹套采用逆流换热可提高传热温差。()答案:正确解析:逆流换热时冷热流体温差分布更均匀,平均温差大于顺流,可有效提高传热效率。22.化工管道的压力等级越高,壁厚越厚。()答案:正确解析:压力等级取决于设计压力和温度,压力等级越高,需承受的压力越大,管道壁厚必须相应增加。23.精馏塔进料量增加时,应同步提高回流量和再沸器负荷。()答案:正确解析:进料量增加需匹配相应的分离能力,提高回流量和再沸器负荷可维持塔内气液平衡,保证分离效果。24.氢氧化钠溶液泄漏时,可用盐酸进行中和。()答案:错误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