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07∕T 23-2019 水培番茄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3707∕T 23-2019 水培番茄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3707∕T 23-2019 水培番茄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3707∕T 23-2019 水培番茄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3707∕T 23-2019 水培番茄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31

DB3707

潍坊市地方标准

DB3707/T23—2019

水培番茄生产技术规程

2019-12-30发布2020-01-30实施

潍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07/T23—2019

目  次

前  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产地环境............................................................................1

4育苗................................................................................1

5定植................................................................................3

6定植后管理..........................................................................3

7营养液管理..........................................................................4

8植株调整............................................................................6

9病虫害防治..........................................................................6

10采收...............................................................................7

11生产档案...........................................................................7

I

DB3707/T23—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和GB/T20001.7-2017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潍坊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负责监督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潍坊市华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市检验检测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徐同飞、祁立新、张云飞。

II

DB3707/T23—2019

水培番茄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培番茄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管理、营养液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等。

本标准适用于潍坊市在连栋温室或日光温室中进行工厂化水培番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6715.3瓜菜作物种子第3部分:茄果类

GB18382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5063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3产地环境

应选择生态环境条件良好,未受污染源影响或经处理后污染物限量控制在允许范围,便于产品流通

的区域。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的规定。水培用水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4育苗

4.1育苗盘

宜选用带岩棉柱、底部有细孔、易渗透、保湿并且便于操作的平底岩棉育苗盘。材料的化学性质稳

定,无毒。

4.2种子质量

选择在有效期内、饱满、无病虫害的优质种子,相关指标应符合GB16715.3的要求。

4.3种子处理

4.3.1浸种

用55 ℃温水浸种10 min~15 min,不断搅拌,当水温降至30 ℃时停止搅拌,再浸泡3 h~4 h,捞出

洗净。也可用清水浸种6~8 h后,再用10 %磷酸三钠浸种20 min或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

30 min,用清水冲洗干净。

4.3.2催芽

1

DB3707/T23—2019

将浸种后的种子置于25 ℃~28 ℃条件下催芽,待70 %以上的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4.4播种

将催好芽的种子播入岩棉柱中,每块岩棉柱播1粒种子,播后覆盖0.5 cm厚蛭石。

4.5播种后管理

4.5.1温度

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3 ℃~26 ℃,夜间18 ℃~20 ℃。

4.5.2光照

每天光照时间保持在10 h~13 h,光照强度30000lx~40000lx为宜。

4.5.3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0 %~60 %。

4.5.4水分

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要求,保证岩棉柱处于湿润状态。

4.5.5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浓度应控制在300 ppm左右。

4.5.6分苗

宜在2叶1心时分苗,将幼苗分入已经浸泡充分的10 cm×10 cm×7.5 cm的岩棉块中。

4.6分苗后管理

4.6.1肥水

营养液灌溉EC值应为1.8~2.0ms/cm;pH为5.5~6.5,每天灌溉1~2次,保证岩棉块处于湿润状态。

4.6.2温度

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3 ℃~25 ℃,夜间14 ℃~16 ℃。

4.6.3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 %~70 %。

4.6.4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浓度应控制在300 ppm左右。

4.6.5光照

每天光照时间保持在10 h~13 h,光照强度35000lx~45000lx为宜。

4.6.6炼苗

2

DB3707/T23—2019

一般番茄幼苗长至6片~7片叶时便可定植。定植前2天炼苗,白天温度控制在20 ℃~23 ℃,夜

间13 ℃~15 ℃,减少灌溉次数,使番茄苗处于少量缺水状态。

5定植

5.1定植前准备

5.1.1铺黑白膜

先黑白膜(0.15mm厚)平整铺开在水培槽上,黑面朝上,膜上铺导流板。

5.1.2铺椰糠条

将椰糠条铺入水培槽,每条椰糠条逐一开四个口,间隔25 cm,将滴剑逐一插入椰糠条开口处。检

查每排滴剑出水情况,如发现不出水或出水量少的情况应及时清理或更换,保持水流顺畅。

5.1.3浸泡椰糠条

先使用清水进行浸泡清洗椰糠条,打开滴剑开关进行浸泡直到椰糠条中浸满水,泡12 h左右。用

锋利刀片在椰糠条两侧下部开口(呈菱形),每条椰糠条开6个(左右各3个),将浸泡液排除。再向

营养液池中添加营养液肥料使EC值为2.0ms/cm左右,pH为6.0左右,对椰糠条进行再次浸泡,直到

营养液流出。

5.2定植方式

将炼好苗的岩棉块浸泡吸足水,放入椰糠条上方的开口中,保证岩棉块与椰糠紧密贴合。

6定植后管理

6.1缓苗前

6.1.1温度

白天温度控制在25 ℃~28 ℃,夜间17 ℃~20 ℃。

6.1.2湿度

白天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 %~70 %,夜间80 %左右。

6.1.3光照

每天光照时间控制在11 h~13 h,光照强度以35000lx左右为宜。

6.1.4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浓度不低于300 ppm。

6.2缓苗后

6.2.1温度

适当降低室温,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2 ℃~26 ℃,夜间15 ℃~18 ℃。

3

DB3707/T23—2019

6.2.2湿度

白天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 %~70 %,夜间80 %左右。

6.2.3光照

每天光照时间控制在11 h~13 h,光照强度以40000lx左右为宜。

6.2.4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浓度不低于300 ppm。

6.3坐果后

适当疏花疏果,每个果穗留3个~4个果。晴天、午间温度达30 ℃或室内湿度较大时,可开天窗通

风。温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同缓苗后管理。

6.4灌溉管理

移栽缓苗之后,浇水要少量多次,促进营养生长,每次6 min~8 min分钟,每天4~6次,若阴雨天

气适当减少灌溉次数;开花坐果之后,浇水要大量少次,促进生殖生长,每次10 min左右,每天4次左

右。每次灌溉之后,回流液控制在30%左右。西红柿开始转色时营养液中添加硫酸钾10kg。浇水之前一

定要测定营养液EC值和pH值之后进行灌溉。苗期EC值为2.5~2.8ms/cm,pH 6.0~6.5;结果期EC值为

2.8~3.0ms/cm,pH 6.0~6.5。

7营养液管理

7.1配置营养液的肥料

配置营养液的肥料要求如下:

——在水中有良好的溶解性,并能被番茄有效吸收和利用。

——微量元素肥料纯度达到分析纯,大量元素肥料采用优质化肥。

——不含有毒、有害成分,使用肥料应符合GB15063和GB18382的有关规定。

7.2营养液配方

采用水培番茄专用营养液配方,营养液中常用肥料及用量参考表1。

表1配制水培番茄营养液所需肥料

项目肥料名称用量

氮肥硝酸铵57.1g/t

磷肥磷酸223g/t

钾肥硝酸钾886.9g/t

大量元素肥料

钙肥硝酸钙589.3g/t

镁肥硫酸镁182.5g/t

硫肥硫酸钾53.5g/t

铁肥EDTA铁16g/t

微量元素肥料硼肥硼酸3g/t

钼肥钼酸铵0.5g/t

4

DB3707/T23—2019

锌肥硫酸锌0.22g/t

铜肥硫酸铜0.08g/t

锰肥硫酸锰2g/t

7.3浓缩贮备液配制

贮备液可分为A、B、C三种母液和浓酸。A母液由不与钙作用产生沉淀的盐配制而成;B母液由不与

磷酸根作用形成沉淀的盐配制而成;C母液由铁和微量元素混合配制而成。母液浓缩倍数:大量元素一

般浓缩为工作营养液的100倍,微量元素可浓缩为工作营养液的1000倍。母液应避光保存,若贮存较长

时间,应将其酸化,防止沉淀产生。浓酸存放于酸液罐。

7.4工作营养液配制

一般用浓缩贮备液配制或直接配制,配置方法如下:

——浓缩贮备液配制:将各母液按所需比例稀释,充分搅拌,并调节pH值为6~6.5,由营养液给

排水系统注入需要的营养液池。

——直接配制:根据需要量和当地水质计算出各种肥料用量。向贮液池中注入最终体积80 %左右的

水,并调整至微酸性(pH 5.5~6.5)。将各种肥料分别溶解,缓缓注入,迅速搅拌,使之混合

均匀。最后定容,调整pH 6~6.5。

7.5营养液使用

7.5.1灌溉时间

一般日出后1 h~3 h开始灌溉,日落前2 h~4 h停止灌溉。

7.5.2灌溉制度

缓苗前,单次灌溉量0.1 L/株~0.15L/株,EC值1.8~2.0,pH5.5~6.5,阴天不灌溉;缓苗后,单

次灌溉量0.15L/株,每天灌溉1次;EC值2.0,pH 5.5~6.5,阴天灌溉0.05L/株。每穗花推荐灌溉量如

下:

a)第一穗花。单次灌溉量0.2 L/株,每天灌溉1次;EC值2.0~2.1;pH 5.5~6.5。阴天单次灌溉0.1L/

株。

b)第二穗花。单次灌溉量0.3 L/株,每天灌溉2次;EC值2.1~2.2;pH 5.5~6.5。阴天单次灌溉0.1L/

株。

c)第三穗花。单次灌溉量0.5 L/株,每天灌溉2次;EC值2.2~2.3;pH 5.5~6.5。阴天单次灌溉0.15L/

株。

d)第四穗花。单次灌溉量0.6 L/株,每天灌溉2次;EC值2.3~2.4;pH 5.5~6.5。阴天单次灌溉0.2L/

株。

e)第五穗花。单次灌溉量0.7 L/株,每天灌溉4次;EC值2.4~2.6;pH 5.5~6.5。阴天单次灌溉0.3L/

株。

f)第六穗花。单次灌溉量0.8 L/株,每天灌溉4~6次;EC值2.6~2.8;pH 5.5~6.5。阴天单次灌溉

0.3L/株。

g)六穗花之后均按照第六穗花的灌溉计划进行水肥管理,营养液灌溉管理中,回流液比例在30 %左

右。同时在第一穗果开始转色时营养液中添加10 kg硫酸钾。

5

DB3707/T23—2019

8植株调整

8.1整枝

一般单干整枝,及时抹杈、盘头、绑秧。每穗果视植株生长状况留果3~5个,及时摘除畸形果。阴

雨天气只绕蔓,不打侧芽,侧芽长10 cm开始修剪。第一串果开始转色时,下部叶片宜全部去除,根据

情况每株至少应保留18片功能叶。

8.2熊蜂授粉

西红柿第一穗花开至2~3朵时进行投放熊蜂,每亩地60~80只。

8.3吊蔓、落蔓

每颗上方挂一个M吊钩,将吊绳垂下,到水槽高度。待幼苗长至20 cm~30 cm左右时进行吊蔓,将吊

绳绑于番茄茎上,不要捆绑太紧,保证植株生长空间。生长点距离吊挂钢丝20 cm时进行落蔓,每次落

蔓高低40 cm~60 cm。

9病虫害防治

9.1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

治为辅”的防治原则。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国家规定在蔬菜上禁止使用的农药。严格按

照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用药。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393的规定。

9.2农业防治

培育适龄壮苗;避免植株损伤染病;采用科学的营养液配方,及时正确的补肥补水;温室走廊、过

道每日定时杀菌、消毒;进入车间人员需更换工作服;定期对工作服和生产工具消毒;发现病源、病点

应及时清除。温室与外界通道口应有紫外灯定时照射杀菌,地下铺设消毒液;及时清除老、弱、病苗,

摘除老叶、黄叶、枯叶,清理营养液表面的绿藻,控制初侵染源。

9.3物理防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