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语文2025年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初中八年级语文2025年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初中八年级语文2025年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初中八年级语文2025年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初中八年级语文2025年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八年级语文2025年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1)鄙陋()羁縻()潸然()惟妙惟肖()(2)澎湃()纶()概忏()载()兴高采烈(3)请写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下一句:__________。2.选择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鲜为人知(xiān)翘首以盼(qiào)拈轻怕重(niān)B.拾金不昧(shí)锲而不舍(qiè)气冲斗牛(dǒu)C.惟妙惟肖(xiāo)长歌当哭(cháng)人声鼎沸(dǐng)D.按图索骥(jí)再接再厉(lì)咄咄逼人(duō)3.选词填空。(1)这座古老的建筑,虽然历经沧桑,但仍()地屹立在市中心。A.悄然B.坚固C.恍惚D.气宇轩昂(2)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他毫不(),沉着应对。A.畏缩B.踌躇C.妄想D.混乱(3)读完全书,那个()的小男孩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A.贫穷B.善良C.顽劣D.丑陋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C.他的演讲内容充实,语言生动,给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留下了难忘的印象。D.是否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是学生能否全面发展的关键。5.请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生命是运动,生命是变化,生命是斗争。6.请用“虽然……但是……”的关联词,将下面两个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他身体瘦弱。他坚持每天长跑。7.默写。(1)沉舟侧畔千帆过,。(2),自缘身在最高层。(3)《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景色的句子是:“,”。(4)《陋室铭》中表达作者志向高洁,不慕荣利的句子是:“,”。二、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谓子期曰:“子之听,志在太虚,不以耳闻,而以心听。故能得之。”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听者。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善鼓琴()(2)志在高山()(3)善哉()(4)摔琴绝弦()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2)子之听,志在太虚,不以耳闻,而以心听。故能得之。10.这则故事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11.你认为伯牙为何要“终身不复鼓琴”?这体现了伯牙怎样的品质?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2-17题。那树王安忆那是一棵老树,在马路旁。它年年岁岁在那里,看尽了人来人往,看尽了春荣秋枯。孩子们喜欢那树。他们课余,放学,嬉戏,总在树下。有的用石子打它,有的用弹弓射它,有的把它当作哨所,或攻或守。那树似乎并不恼,任凭孩子们摆弄。它高大,枝叶繁茂,浓荫蔽日,足够孩子们藏身。它像一位沉默的父亲,慈祥地看着孩子们。后来,树旁建起了工厂。机器的轰鸣声取代了孩子们的喧闹。那树依然在那里,它的枝叶在烟尘中摇曳,仿佛在叹息。工厂渐渐大了,房子也紧挨着树长出来。那树便被围在中间,只剩下一条窄窄的通道。它伸出的枝丫,有的被砍断了,有的被车撞断了,有的被电线下垂扯断了。但它还是活着,努力地活着,向着天空伸展。又过了些年,城市要改造,那树又成了障碍。人们要在那里盖一座高楼。树,必须被移走。人们找来了吊车,人们开始了伐树。孩子们也来看了,他们围着施工的人们,哭泣着。那树,被锯倒了。它最后的时刻,是那样壮观,那样悲壮。它的根还深深地扎在土里,它的枝干在空中挣扎,最后,还是倒下了。它倒下时,带起了一阵尘土,一片叶子也没有落下。孩子们走了。那树走了。那个地方,要建起一座高楼了。高楼将要耸入云霄,将要遮蔽了天空。但它再也不会遮蔽孩子们的眼睛了。那树,是孩子们眼中最美的风景。12.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那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1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那树”的形象特点。14.第4段中,“它像一位沉默的父亲,慈祥地看着孩子们”,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15.第5段中,作者写道“它的枝叶在烟尘中摇曳,仿佛在叹息”,请结合语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6.第7段写孩子们围着施工的人们哭泣,这一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7.文章以“那树”为题,却重点写了人和事,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或主旨?四、写作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生命如同一场旅行,有平坦顺畅,也有崎岖坎坷;有阳光明媚,也有风雨交加。面对旅途中的不同境遇,我们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思考。请以“旅途中的__________”为题,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写在横线上;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试卷答案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1)lòumíshānxiào(2)péngguānchànzài(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B3.(1)D(2)A(3)B4.C5.生命是奔腾的江河,生命是搏击的风浪,生命是绽放的花朵。6.他虽然身体瘦弱,但是坚持每天长跑。7.(1)病树前头万木春(2)不畏浮云遮望眼(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二、古诗文阅读8.(1)善:擅长(2)志:心意,打算(3)善哉:好啊(4)绝:断9.(1)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那样子高峻啊,就像泰山一样!”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那样子浩荡啊,就像江河一样!”(2)你听音乐,心里想着那片广阔的虚空,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用心去听。所以(你)能明白(音乐)的真谛。10.说明了知音难觅,或者表达了真挚友谊的可贵。11.因为知音子期去世了,伯牙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这体现了伯牙对子期深厚情谊和对知音的珍视。三、现代文阅读12.开头写“那树”的存在,引出下文对树和人的回忆;结尾写“那树”的消失和作者的感慨,与开头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同时,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了“那树”在孩子们心中的重要地位,深化了文章主旨。13.“那树”高大、枝叶繁茂、浓荫蔽日;它沉默、慈祥、任孩子们摆弄;它努力活着,即使被砍伐枝丫,即使面临消失的命运。14.比喻。将“那树”比作“沉默的父亲”,形象地写出了“那树”高大、沉默、慈祥的特点,表达了孩子们对“那树”的喜爱和依恋之情。15.“那树”在烟尘中摇曳,看似在叹息,实际上是作者将“那树”拟人化,写出了它在恶劣环境中努力生存的姿态,也蕴含着作者对它在困境中挣扎的同情。16.这一情节表现了孩子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