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水处理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水处理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水处理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水处理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水处理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水处理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以下水质指标中,反映水中悬浮物含量的是()A.COD(化学需氧量)B.BOD₅(五日生化需氧量)C.SS(悬浮物)D.浊度答案:C2.混凝过程中,聚合氯化铝(PAC)的主要作用是()A.中和胶体表面电荷,压缩双电层B.吸附架桥形成大絮体C.氧化分解有机物D.调节pH值答案:A3.活性污泥法中,MLSS表示()A.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B.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C.污泥体积指数D.污泥沉降比答案:B4.反渗透(RO)膜分离的驱动力是()A.浓度差B.压力差C.电位差D.温度差答案:B5.以下不属于沉淀池类型的是()A.平流式沉淀池B.辐流式沉淀池C.斜管沉淀池D.生物接触氧化池答案:D6.消毒工艺中,臭氧消毒的主要缺点是()A.消毒效果弱B.易产生消毒副产物(如三卤甲烷)C.无持续杀菌能力D.成本低答案:C7.厌氧处理过程中,产甲烷菌的最佳pH范围是()A.4.5-5.5B.6.5-7.5C.8.5-9.5D.10.0以上答案:B8.过滤工艺中,石英砂滤料的主要作用是()A.吸附有机物B.截留悬浮物C.氧化氨氮D.调节碱度答案:B9.以下属于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剂的是()A.聚合硫酸铁(PFS)B.盐酸(HCl)C.聚丙烯酰胺(PAM)D.次氯酸钠(NaClO)答案:B10.气浮法主要用于分离()A.密度大于水的悬浮物B.密度接近或小于水的悬浮物C.溶解性有机物D.重金属离子答案:B11.化学需氧量(COD)测定时,使用的氧化剂是()A.高锰酸钾(KMnO₄)B.重铬酸钾(K₂Cr₂O₇)C.双氧水(H₂O₂)D.臭氧(O₃)答案:B12.污泥体积指数(SVI)的计算式为()A.SVI=(污泥沉降体积×1000)/MLSS(mg/L)B.SVI=(污泥沉降体积×1000)/MLVSS(mg/L)C.SVI=MLSS(mg/L)/(污泥沉降体积×1000)D.SVI=MLVSS(mg/L)/(污泥沉降体积×1000)答案:A13.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结垢的主要成分是()A.碳酸钙(CaCO₃)B.硫酸亚铁(FeSO₄)C.氯化钠(NaCl)D.硅酸镁(MgSiO₃)答案:A14.以下属于生物处理工艺的是()A.混凝沉淀B.活性炭吸附C.膜生物反应器(MBR)D.离子交换答案:C15.氨氮(NH₃-N)转化为硝酸盐(NO₃⁻-N)的过程称为()A.硝化反应B.反硝化反应C.氨化反应D.水解反应答案:A16.以下关于混凝与絮凝的描述,正确的是()A.混凝是投加药剂使胶体脱稳,絮凝是脱稳胶体聚集为大絮体B.混凝是大絮体形成过程,絮凝是胶体脱稳过程C.两者无本质区别,可互换使用D.混凝仅适用于无机药剂,絮凝仅适用于有机药剂答案:A17.超滤(UF)膜的截留分子量范围通常为()A.100-1000B.1000-10000C.10000-1000000D.1000000以上答案:C18.以下不属于消毒方法的是()A.紫外线消毒B.氯消毒C.活性炭吸附D.臭氧消毒答案:C19.污泥脱水后,含水率一般需降至()A.99%以上B.95%-98%C.80%以下D.60%以下答案:C20.电渗析工艺中,离子迁移的驱动力是()A.压力差B.电位差(电场)C.浓度差D.温度差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BOD₅测定需要在20℃下培养5天,反映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含量。()答案:√2.混凝过程中,pH值对铝盐混凝剂的影响较小,对铁盐影响较大。()答案:×(pH对铝盐和铁盐均有显著影响)3.反渗透膜能截留所有溶解盐类和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答案:√4.活性污泥法中,溶解氧(DO)浓度应控制在0.5mg/L以下以保证厌氧环境。()答案:×(好氧段DO应≥2mg/L)5.气浮法中,气泡越小,对悬浮物的黏附效果越好。()答案:√6.离子交换树脂失效后,可用酸或碱再生,恢复交换能力。()答案:√7.化学沉淀法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溶解性重金属离子(如Pb²⁺、Cd²⁺)。()答案:√8.污泥指数(SVI)越高,说明污泥沉降性能越好。()答案:×(SVI过高表示污泥膨胀,沉降性能差)9.臭氧消毒的优点是无残留,但需现场制备。()答案:√10.厌氧处理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对温度变化不敏感。()答案:×(厌氧对温度敏感,中温35℃或高温55℃最佳)11.过滤工艺中,滤速越快,出水水质越好。()答案:×(滤速过快会降低截留效果)12.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浓缩倍数越高,节水效果越好,但结垢和腐蚀风险增加。()答案:√13.生物膜法中,微生物以附着态生长,无需污泥回流。()答案:√14.次氯酸钠(NaClO)消毒的有效成分是ClO⁻。()答案:√15.电渗析可用于海水淡化,但不能去除水中的有机物。()答案:√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简述混凝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答案:①水温:低温影响水解和絮体形成;②pH值:影响混凝剂水解产物形态;③水的碱度:提供OH⁻维持水解反应;④水中悬浮物浓度:过低难形成絮体,过高需增加投药量;⑤混凝剂种类与投加量:不同药剂适用条件不同,过量可能导致胶体再稳;⑥水力条件:混合阶段需快速搅拌(10-30s),絮凝阶段需慢速搅拌(10-30min)。2.活性污泥法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有哪些?答案:①具备足够数量和活性的微生物(活性污泥);②污水中含有微生物可利用的有机底物(BOD);③有充足的溶解氧(DO≥2mg/L);④有适当的营养比例(BOD:N:P=100:5:1);⑤排除代谢产物(剩余污泥);⑥控制有毒物质浓度在允许范围内。3.反渗透(RO)与纳滤(NF)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①截留分子量:RO截留<100,NF截留200-1000;②对单价离子的截留率:RO接近100%,NF约50%-80%;③操作压力:RO(1-10MPa)高于NF(0.5-2MPa);④应用场景:RO用于高纯度脱盐(如纯水制备),NF用于去除二价离子(如软化、去除有机物)。4.生物膜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案:①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生长,食物链长(存在原生动物、后生动物),污泥产量低;②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③无需污泥回流系统,管理简单;④可处理低浓度废水;⑤载体需定期反冲洗防止堵塞。5.控制消毒副产物(DBPs)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答案:①优化消毒工艺:采用氯胺、臭氧-生物活性炭、紫外线等替代液氯;②预处理去除前驱物:通过混凝、活性炭吸附、膜分离降低水中腐殖酸、富里酸等有机物;③控制消毒条件:降低氯投加量、缩短接触时间、调节pH(中性或偏碱可减少三卤甲烷提供);④强化后处理:通过活性炭吸附、反渗透去除已提供的DBPs。6.沉淀与气浮的适用场景有何不同?答案:①沉淀适用于悬浮物密度大于水(如泥沙、金属氢氧化物沉淀),且颗粒较大(>20μm);②气浮适用于悬浮物密度接近或小于水(如油脂、藻类、活性污泥),或颗粒细小(<10μm)难以自然沉淀的情况;③气浮可分离疏水性物质,沉淀更适合亲水性物质;④高浊度水优先用沉淀,低浊度或含油废水优先用气浮。四、计算题(共15分)1.取某废水样100mL,加入重铬酸钾溶液氧化后,用0.1mol/L的硫酸亚铁铵((NH₄)₂Fe(SO₄)₂)滴定,空白样消耗25.00mL,水样消耗15.00mL。计算该废水的COD浓度(已知COD换算系数为8000)。(5分)答案:COD(mg/L)=[(V₀-V₁)×C×8000]/VV₀=25.00mL,V₁=15.00mL,C=0.1mol/L,V=100mL代入得:[(25-15)×0.1×8000]/100=(10×0.1×8000)/100=800/100=800mg/L2.某曝气池混合液30分钟沉降后,污泥体积为200mL,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为3000mg/L,计算污泥体积指数(SVI)。(5分)答案:SVI=(污泥沉降体积×1000)/MLSS(mg/L)污泥沉降体积=200mL(30分钟沉降后),MLSS=3000mg/L=3g/L=3000mg/LSVI=(200×1000)/3000≈66.7mL/g3.某水厂需投加聚合氯化铝(PAC),原水流量为1000m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