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常规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常规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常规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常规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常规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常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Ⅱ型呼吸衰竭的血气分析特征是()A.PaO2<60mmHg,PaCO2正常B.PaO2<60mmHg,PaCO2>50mmHgC.PaO2>60mmHg,PaCO2>50mmHgD.PaO2<50mmHg,PaCO2>60mmHg答案:B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发生Ⅱ型呼吸衰竭时,最适宜的氧疗方式是()A.高浓度吸氧(>50%)B.中浓度吸氧(35%-50%)C.低浓度持续吸氧(<35%)D.高压氧舱治疗答案:C3.呼吸衰竭患者出现昼睡夜醒、意识模糊,首先应考虑()A.电解质紊乱B.肺性脑病C.心力衰竭D.脑梗死答案:B4.为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后,气囊压力应维持在()A.5-10cmH₂OB.15-20cmH₂OC.25-30cmH₂OD.35-40cmH₂O答案:C5.关于呼吸衰竭患者气道湿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湿化液温度应控制在32-35℃B.机械通气患者每日湿化液量需400-600mlC.痰液黏稠时可增大湿化量D.湿化后应立即进行吸痰答案:D6.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时,关键观察指标是()A.心率变化B.呼吸频率及深度C.血压波动D.尿量变化答案:B7.Ⅰ型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是()A.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B.重症肺炎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D.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答案:B8.呼吸衰竭患者出现腹胀、肠鸣音减弱,需警惕()A.低钾血症B.高钠血症C.低钙血症D.高镁血症答案:A9.无创正压通气(NIPPV)的禁忌证不包括()A.心跳呼吸骤停B.意识清醒能配合C.面部创伤无法密闭D.大量消化道出血答案:B10.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时,吸痰操作错误的是()A.吸痰前给予纯氧2分钟B.吸痰管插入深度超过气管插管前端1-2cmC.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D.同一根吸痰管可重复使用2次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A.呼吸困难B.发绀C.精神神经症状D.心率增快E.血压下降答案:ABCD2.关于呼吸衰竭患者氧疗的护理要点,正确的有()A.Ⅰ型呼衰可短期高浓度吸氧(<60%)B.Ⅱ型呼衰需低流量(1-2L/min)、低浓度(25%-29%)吸氧C.氧疗过程中需监测血氧饱和度(SpO₂)维持在90%-95%D.吸氧前需湿化,避免气道干燥E.停止氧疗时应直接拔除氧管答案:ABCD3.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措施包括()A.每2小时翻身拍背促进排痰B.保持气囊压力25-30cmH₂OC.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D.湿化液温度32-35℃E.每日评估气管插管深度答案:ABCDE4.呼吸衰竭患者需重点观察的并发症有()A.肺性脑病B.上消化道出血C.深静脉血栓D.电解质紊乱E.心力衰竭答案:ABCDE5.呼吸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包括()A.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B.利用手势、写字板与患者沟通C.鼓励家属陪伴D.告知病情进展及治疗效果E.对焦虑患者立即使用镇静剂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呼吸衰竭的分类及血气分析特点。答案:呼吸衰竭分为Ⅰ型(低氧血症型)和Ⅱ型(高碳酸血症型)。Ⅰ型呼衰血气特点为PaO₂<60mmHg,PaCO₂正常或降低(常见于肺换气功能障碍,如重症肺炎、ARDS);Ⅱ型呼衰血气特点为PaO₂<60mmHg且PaCO₂>50mmHg(常见于肺通气功能障碍,如COPD、重症哮喘)。2.列举呼吸衰竭患者氧疗的护理要点。答案:①根据类型选择氧疗方式:Ⅰ型呼衰可短期高浓度(<60%)吸氧,维持SpO₂≥90%;Ⅱ型呼衰需低流量(1-2L/min)、低浓度(25%-29%)持续吸氧,避免抑制呼吸中枢。②保持气道湿化:氧疗前需湿化,湿化液温度32-35℃,每日湿化量400-600ml。③监测指标:密切观察SpO₂、PaO₂、PaCO₂变化,注意患者意识、呼吸频率及深度。④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属勿自行调节氧流量,避免明火。3.简述气道湿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答案:方法包括:①超声雾化吸入;②加热湿化器(机械通气患者);③气道内直接滴注(每15-30分钟滴入0.9%氯化钠2-5ml)。注意事项:①湿化液温度控制在32-35℃,避免过冷(引起气道痉挛)或过热(烫伤黏膜);②每日湿化液总量400-600ml,痰液黏稠时可适当增加;③湿化后需及时翻身拍背或吸痰,防止痰液稀释后堵塞气道;④机械通气患者需定期检查湿化罐水位,避免干烧。4.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重点有哪些?答案:①气道管理:保持气管插管/套管固定,深度标记清晰;气囊压力维持25-30cmH₂O,每4-6小时放气3-5分钟(低容高压气囊除外);及时吸痰,严格无菌操作,每次吸痰时间<15秒,吸痰前后给予纯氧2分钟。②参数监测:观察呼吸机参数(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气道压力),记录血气分析结果,根据病情调整参数。③并发症预防: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口腔护理每日2-3次,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④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尿量,注意有无人机对抗、气压伤(如气胸)等。⑤心理护理:通过手势、写字板与患者沟通,缓解焦虑;必要时使用镇静剂(需评估呼吸抑制风险)。5.如何观察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变化?答案:①生命体征:监测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如潮式呼吸、点头呼吸);心率、血压(早期心率增快,严重缺氧时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体温(感染时升高)。②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表现:观察发绀(口唇、甲床)、皮肤温暖湿润(CO₂潴留)或苍白湿冷(严重缺氧);意识状态(烦躁→嗜睡→昏迷提示肺性脑病);球结膜水肿(CO₂潴留体征)。③痰液情况:观察痰量、颜色、性状(黄色脓痰提示感染,粉红色泡沫痰提示肺水肿),有无痰中带血。④并发症观察:有无上消化道出血(黑便、呕血)、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表现为腹胀、肌无力)、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疼痛)。⑤辅助检查结果:动态监测血气分析(PaO₂、PaCO₂、pH值)、电解质(K⁺、Na⁺、Cl⁻)、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变化。四、案例分析题(共25分)患者,男,72岁,因“反复咳嗽、咳痰20年,加重伴气促3天”入院。既往有COPD病史10年。查体:T38.5℃,P110次/分,R28次/分,BP135/85mmHg;意识模糊,球结膜水肿,口唇发绀,桶状胸,双肺可闻及大量湿啰音及散在哮鸣音;血气分析:pH7.28,PaO₂48mmHg,PaCO₂75mmHg,HCO₃⁻30mmol/L。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问题:1.该患者的护理评估要点有哪些?(5分)2.列出主要的护理诊断(至少4个)。(8分)3.针对该患者的氧疗原则及依据是什么?(6分)4.需重点观察的并发症有哪些?(6分)答案:1.护理评估要点:①健康史:COPD病史10年,本次咳嗽、咳痰加重3天,伴气促;②身体状况:体温升高(38.5℃)提示感染;意识模糊、球结膜水肿(CO₂潴留表现);呼吸频率增快(28次/分)、口唇发绀(缺氧);桶状胸、双肺湿啰音及哮鸣音(气道炎症、痰液阻塞);③辅助检查:血气分析示Ⅱ型呼衰(PaO₂<60mmHg,PaCO₂>50mmHg),pH降低(7.28)提示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④心理社会状况:意识模糊,需评估家属照护能力及患者心理状态(可能因呼吸困难产生恐惧)。2.主要护理诊断:①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泡通气不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有关;②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黏稠、咳嗽无力有关;③意识障碍与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肺性脑病有关;④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⑤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3.氧疗原则及依据:原则:低流量(1-2L/min)、低浓度(25%-29%)持续吸氧。依据:患者为Ⅱ型呼吸衰竭,因COPD导致肺泡通气量减少,高浓度吸氧会抑制缺氧对呼吸中枢的刺激作用,使呼吸进一步减弱,加重CO₂潴留。低流量吸氧可维持一定程度的缺氧状态(PaO₂55-60mmHg),既改善缺氧,又避免完全消除缺氧对呼吸的驱动作用。4.需重点观察的并发症:①肺性脑病:患者已出现意识模糊,需观察意识状态变化(如昏迷、抽搐)、瞳孔反应;②上消化道出血:CO₂潴留可导致胃黏膜缺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