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册穷人教案一、基本信息1.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穷人》2.教学对象:六年级学生3.教学时间:[X]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和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如“搁板”“勉强”“抱怨”等。熟练掌握课文内容,了解桑娜一家的生活状况以及她收养西蒙两个孩子的故事。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默读、朗读、圈点批注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能力。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提高合作探究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提升写作技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桑娜和渔夫善良、淳朴的美好品质,体会穷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2.教学难点感悟穷人之间淳朴善良的人性美,理解这种高尚品质背后的社会意义。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生字词、课文背景知识,梳理文章脉络,使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整体认识。2.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体会人物情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3.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文本情境,增强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案例展示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说,有一个家庭,父母都下岗了,家里的生活非常拮据,但是他们依然会省出一部分钱去帮助社区里更困难的孤寡老人。大家想一想,当我们看到这样的事情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个同样讲述穷人故事的课文,看看在那个艰难的时代,穷人们有着怎样的生活和情感。板书课题《穷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出示生字词: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指名认读,正音。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意思,如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结合生活实际等。例如,“勉强”一词,可以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对这个词的初步理解,再联系文中“桑娜勉强从床上坐起来”这句话,体会桑娜当时身体不舒服但又不得不起来的状态,从而更准确地理解词义。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默读后,同桌交流。指名回答,教师总结:课文主要讲述了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一家生活十分艰难,渔夫出海打鱼未归,桑娜在等待丈夫的过程中,去看望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经死去,便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自己家,渔夫回来后,两人决定收养这两个孩子的故事。(三)新课讲授(20分钟)1.分析环境描写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这些环境描写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引导学生分析:屋外寒风呼啸、海浪汹涌、又黑又冷,与屋内的温暖舒适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环境描写,一方面突出了天气的恶劣,暗示了渔夫一家生活的艰难;另一方面,也衬托出桑娜勤劳能干,把小屋收拾得温暖舒适,为下文桑娜善良的品质做了铺垫。教师演示: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示意图,一边标注屋外恶劣的环境,一边标注屋内温暖的布置,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环境对比。2.分析人物形象——桑娜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桑娜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句子,体会她的性格特点。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语言描写:“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对西蒙的同情,主动去关心她。动作描写:“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通过“放”“拉”等动作,表现出桑娜动作的迅速和对孩子的关爱。神态描写:“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生动地写出了桑娜内心的忐忑不安,表现出她善良又矛盾的心理。心理描写:上述的神态描写句子中详细展现了桑娜复杂的心理活动,她既担心丈夫会责怪她擅自抱回孩子,又觉得自己不能眼睁睁看着两个孩子无人照顾,这种矛盾的心理充分体现了她善良的本性。教师总结:桑娜是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人。3.分析人物形象——渔夫找出描写渔夫的句子,思考: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渔夫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交流回答:“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撕破了的渔网,一边走进来,一边说:‘嘿,我回来啦,桑娜!’”“‘哦,是你!’桑娜站起来,不敢抬起眼睛看他。‘瞧,这样的夜晚!真可怕!’‘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哦,鱼打得怎么样?’”从这里可以看出渔夫是一个勤劳、朴实、坚强的人,尽管生活艰难,但依然努力出海打鱼。当桑娜告诉渔夫自己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渔夫的表现是:“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通过渔夫的语言和神态描写,表现出他虽然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决定收养孩子,体现了他的善良和责任感。(四)课堂练习(15分钟)1.小组任务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围绕“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讨论,并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形象,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段人物独白,要求能够生动地展现该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撰写独白内容,有的负责润色语言,有的负责准备展示时的表情和动作。2.小组展示与交流每个小组轮流上台展示自己创作的人物独白,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在展示结束后进行评价和交流。评价内容包括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是否准确、语言表达是否生动、情感是否真挚等方面。通过小组任务和展示交流,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同时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五)课堂小结(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生字词、课文主要内容、环境描写的作用、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等。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走进了《穷人》的世界,感受到了桑娜和渔夫善良、淳朴的美好品质。他们虽然生活贫困,但在面对他人的困难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像他们一样,关爱他人,传递温暖。(六)布置作业(5分钟)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以“身边的好人好事”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要求运用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等方法,字数不少于300字。六、教学内容分析《穷人》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它在教材中的位置十分重要,处于小说单元,对于学生了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学习通过各种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这篇小说以19世纪俄国社会为背景,讲述了桑娜一家生活的贫困以及他们收养邻居西蒙两个孩子的故事。通过对桑娜和渔夫这两个典型人物的细致刻画,展现了穷人之间淳朴善良、互相关爱的美好品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生活的苦难,同时也歌颂了人性的光辉。环境描写在文中起到了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心情和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如开头对恶劣天气的描写,不仅渲染了紧张的氛围,也暗示了渔夫一家生活的艰难,为下文桑娜的一系列行为做了铺垫。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深入展现了桑娜复杂的内心世界。她在抱回孩子后的忐忑不安,以及最终坚定地收养孩子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她善良的本性和强烈的责任感,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七、教学反思1.目标达成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基本达成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通过多种阅读方式和小组讨论,提高了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和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感受到了穷人之间的美好品质,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激发了关爱他人的意识,目标达成情况良好。2.问题分析部分学生在理解桑娜复杂的心理描写时,还存在一定困难,对于她矛盾的内心世界体会不够深刻。在小组讨论环节,个别小组讨论不够深入,存在走过场的现象,影响了对问题的全面探讨。3.方法效果讲授法清晰地讲解了知识要点,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朗读法让学生充分感受了文本的语言美和情感美,效果较好。讨论法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但在组织引导上还需进一步加强。情境教学法创设的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但情境的真实性和吸引力还可提升。4.学生反馈学生对课文内容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对桑娜和渔夫的故事充满好奇。在小组讨论和展示活动中,学生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不够深入,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等。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生做家务心得体会
- 2025年抽搐与惊厥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2025年公务员常识判断强化训练卷
- 2025年初中二年级化学上学期专项训练测试卷
- 2025年美术史论尝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油膜测试题及答案
- 江西省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详解卷
- 2025年初中三年级化学下学期实验操作专项
- 促进执行透明度增加管理开放性
- 财务预算管理的优化方案
- 宴会厅设计方案
- 公司人才体系制度培训
- 七年级生物下册新人教版第四单元《人体生理与健康(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课件
- 汽修厂标准和计量管理制度
- 2025年人教版PEP七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情绪障碍儿童》课件
- 危险品车队车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4篇)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详解)
- 小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