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声学》专业题库——声学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1.在声波传播的介质中,声阻抗主要由下列哪个因素决定?A.介质密度和声波频率B.介质密度和声波速度C.介质温度和声波速度D.介质成分和声波频率2.石油勘探中最常利用的地球声波是?A.瑞利波B.横波(S波)C.纵波(P波)D.艾里波3.地震勘探中,用于在地面或空中激发声波能量的设备称为?A.检波器B.震源C.地震仪D.数据采集系统4.当声波从波速较高的介质入射到波速较低的介质界面时,反射波的能量通常?A.完全被吸收B.保持不变C.部分透射,部分反射D.大于透射波能量5.海上地震勘探中,通常使用什么作为震源?A.重锤B.空气枪C.振动平台D.电火花6.地震偏移成像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B.将反射点投影到地表位置C.增强地震道的连续性D.识别地下的断层构造7.在地震勘探数据解释中,识别圈闭构造通常需要分析?A.地震剖面的连续性B.地震反射的振幅变化C.地层倾角和构造形态D.震源类型和采集参数8.与陆地地震勘探相比,海洋地震勘探的主要优势之一是?A.数据采集成本更低B.更容易获得高分辨率数据C.能够直接探测浅层地层D.更适用于复杂地形区域9.地震子波是用来?A.模拟震源子波在地下传播的波形B.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C.储存地震采集的原始数据D.解释地下的地质构造10.以下哪项技术不属于常规地震勘探的范畴?A.地震反射勘探B.地震透射勘探C.地震测井D.地震勘探数据解释二、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横线上,每空2分,共20分)1.声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其速度取决于介质的________和________。2.地震勘探中,利用检波器接收地下介质中传播的________来探测地下结构。3.反射系数是描述声波在两种介质分界面处________与________比值的物理量。4.三维地震勘探相比二维地震,能够提供更________的地下构造信息。5.声波在穿过油气藏时,其________通常会发生明显变化,这是油气勘探的重要依据。6.地震数据处理的主要流程通常包括:________、叠加、________和解释等步骤。7.在海洋地震勘探中,船上的________负责同步控制震源激发和数据采集。8.声纳技术在石油勘探中可用于________和浅层地质结构探测。9.声发射监测技术主要用于________过程中监测地层破裂等异常事件。10.地震测井(EWC)是利用________在井内激发声波,探测井壁周围地层参数的一种技术。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地震勘探中P波和S波的主要区别及其在勘探中的作用。2.简述陆地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的主要工作环节及其目的。3.为什么说地震反射法是寻找油气藏最常用的勘探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什么?4.简述地震资料解释的主要任务和常用方法。四、计算题(请列出计算步骤并给出结果,每题10分,共20分)1.声波在速度为1500m/s的介质中传播了4秒,求传播距离是多少公里?2.声波从空气(声速343m/s)垂直入射到水(声速1480m/s)的界面,入射角为30度,求反射角和折射角分别是多少度?(假设空气和水界面处声阻抗存在差异)五、综合应用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假设某地区进行了一次三维地震勘探,获取了地震数据并进行处理和解释。地震剖面上显示存在一个明显的背斜构造,但该构造的圈闭条件(如闭合度)不明确。请分析:1.你会利用哪些地震资料信息(如振幅、频率、相位等)来评价该背斜的圈闭条件?2.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认油气存在,除了地震勘探,还可以采用哪些其他地球物理或工程技术手段?(至少列举三种)---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B2.C3.B4.C5.B6.B7.C8.B9.A10.C二、填空题1.物质性质,声波频率2.声波(或P波)3.反射波强度,入射波强度4.立体5.旅行时(或到达时间)6.滤波(或滤波、偏移),成像7.船载地震采集系统(或Sonicor)8.海底地形9.钻井10.井内声源(或声波)三、简答题1.解析思路:首先区分P波(压缩波)和S波(剪切波)在质点运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关系上的根本差异。P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一致,可在固、液、气三相介质中传播;S波质点振动方向垂直于波传播方向,只能在固相介质中传播。然后阐述两者在速度上的区别(通常P波速度大于S波速度)。最后说明其在勘探中的作用:P波是主要的勘探波型,用于探测大范围地质结构;S波对断层等构造敏感,可用于分辨构造细节和岩性识别。2.解析思路:描述野外采集的主要环节:布置震源和检波器(即进行震源和接收点定位)、激发信号(震源工作)、接收信号(检波器记录)、同步控制(确保激发与接收的时间同步)、数据传输与初步记录(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记录设备)。最后点明每个环节的目的:确保按照设计的观测系统采集到高质量、具有足够同步性的地震数据。3.解析思路:首先解释反射法原理:声波(P波)从地表向下传播,遇到不同地质界面(特别是波阻抗差异显著的界面,如从岩石到油气藏)时发生反射,被地面检波器接收。油气藏通常具有相对较低的波阻抗,其上下的岩石界面会产生强反射信号。然后说明其作为常用方法的原因:油气藏上方通常存在不渗透的盖层,形成良好的波阻抗界面,有利于产生强反射信号;反射法勘探覆盖范围广,效率高,能够探测深层油气藏。4.解析思路:主要任务:从处理后的地震数据中识别、解释地下地质构造和地层信息,推断其形成过程,评估油气储集条件。常用方法:构造解释(识别断层、褶皱等,分析其形态、产状和运动学特征)、层序地层解释(根据反射包络的叠置样式、接触关系等分析地层叠置格架和沉积环境)、属性分析(利用地震数据的振幅、频率、相位等属性进行岩性预测、流体识别等)、综合解释(结合钻井、测井等其他资料进行综合判断)。四、计算题1.解析思路:利用声波传播的基本公式:距离=速度×时间。已知声速v=1500m/s,时间t=4s。代入公式计算距离d=1500m/s×4s=6000m。将米转换为公里:6000m/1000m/km=6km。结果:传播距离为6公里。2.解析思路:根据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反射角θr=入射角θi=30度。折射定律(斯涅尔定律):n₁sin(θi)=n₂sin(θr),其中n₁和n₂是两种介质的声阻抗与介质密度的乘积之比(或相对折射率),这里假设为1(空气)和k(水),则sin(θr)=sin(θi)/k。但更常用的是用波速比代替相对声阻抗比,即v₁sin(θi)=v₂sin(θr)。已知v₁=343m/s,v₂=1480m/s,θi=30度。计算sin(θr)=(343/1480)sin(30°)=(343/1480)×0.5≈0.1164。查找正弦函数的反函数得到θr≈6.71度。结果:反射角为30度,折射角约为6.71度。五、综合应用题1.解析思路:*振幅信息:强振幅通常与含油气可能性高有关,特别是与亮点(振幅异常增强)相关的振幅。需要分析振幅的平面变化,判断闭合构造内是否聚集了足够强度的振幅。*频率信息:高频成分通常与致密岩石相关,低频成分可能与疏松、含油气地层相关。分析构造顶部和内部的频率变化,判断岩性变化和流体存在迹象。*相位信息:分析反射同相轴的连续性、绕射特征等,可以帮助识别断层的封堵情况,判断圈闭的完整性。*其他属性:如全波形反演得到的岩性属性、流体预测属性等,可以更直接地指示油气存在。2.解析思路:列举可行的其他手段:*钻井:获取最直接、最可靠的地质和油气信息,包括岩心分析、测井资料等。*测井:在井孔中直接测量地层的物理性质,如电阻率测井、声波测井、伽马测井等,用于岩性识别、孔隙度计算、流体识别和测井解释。*地震测井(EWC):在钻井过程中进行,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衡水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古罗马设计风格特征
- 正式会议自我介绍
- 《小兔多多》小班主题活动设计
- 口腔洗牙课程介绍
- 视觉自动化介绍
- 电子菜单软件设计
- 红色教育课件
- 重介选煤厂学习方法的分享
- 股票学习方法分享
- 人工智能背景下医疗行业就业岗位发展分析报告
- 钻井队年度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肿瘤质控中心工作汇报
- 气道廓清护理个案
- 宿州市公安机关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真题2024
- 同心共育静待花开-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家长会
- 临床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管理手册
- 2025高考历史全国I卷真题试卷(含答案)
- 三人合租房屋合同协议书
- 仲裁监督管理办法
- 百米力量训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