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透镜及其应用-中考物理一轮单元复习_第1页
第三单元 透镜及其应用-中考物理一轮单元复习_第2页
第三单元 透镜及其应用-中考物理一轮单元复习_第3页
第三单元 透镜及其应用-中考物理一轮单元复习_第4页
第三单元 透镜及其应用-中考物理一轮单元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草在透标及其成用【1题制秣】(解析版)

2022年中等移现一轮单元复句(全H通用)

一、选择题

1.(2021•山东泰安市・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

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

②图中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

③把蜡烛适当左移,透镜保持不动,向左适当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①@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D.只有③©正确

【答案】Bo

②图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故错误;

③把蜡烛适当左移,透镜保持不动,物距增大,像距应减小,故应向左适当移动光屏,会再次

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故正确;

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021•江西中考真题)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把蜡烛和凸透镜固定在如图所

示位置,移动光具座I:的光屏得到•清晰像(光屏未画出),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cmB.20cnC.30cmD.40cm

【答案】Ao

【解析】蜡烛在光屏上成的像是实像。当物体距凸透镜大于凸透镜一倍焦距时,即可通过凸透

镜成实像。此时,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所以,此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小于30cm的,

10cm.20cm都是有可能的。若其焦距为10cm,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则像距小于二倍焦距且大于

一倍焦距,即光屏位置在标尺的70〜80cm刻度线之间;若其焦距为20cm,此时物距在一倍焦距与

二倍焦距之间,则像成在二倍焦距以外,即像与透镜的距离大于40cm。但透镜到光具座右端的距离

只有40cm,此时像成在光具座右端以外了。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2021•广西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脸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

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则卜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10cm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向右移动;

B.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10cm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所成清晰的像与照相机成

像的原理相同;

C.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D.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逐渐变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会向下移动

【答案】Bo

【解析】ABC.由图示知,物距为20.0cm,光屏上成等大的清晰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

尸;X20.0cm=10.0cm

将蜡烛移动到10cm刻度线处,则物距为4().()cm,凸透镜位置不变,则与图示位置比较,物距

变大,像距应变小,应向左移动光屏,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而此时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

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故AC错误,B正确:

D.实验中,蜡烛变短,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沿直线传播。故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会向上移动,

故D错误。故选B。

4.(2021•浙江宁波市•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

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10cm),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

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B.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

C.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D.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

【答案】Ao

【解析】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

为看近处物体时,物距减小,若晶状体的凸度和焦距不变,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像距会

变大,则成像在视网膜之后。为了使近处物体所成的像前移到视网膜上,应将通过晶状体的光线更

加会聚,所以晶状体的凸度要变大,使焦距变短。故选A。

5.(2021•山东潍坊市•中考真题)某同学利用光具座、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

律,记录物距"、像距/得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答案】BDo

【解析】图中,=5』时,此时片产0.2m=20cm,像距等于物距,说明物体处于2倍焦距

uv

处,即2户20cm,则A10cmo

6.(2021•湖南邵阳市•中考真题)2021年4月3()日,邵阳市天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日景”,

许多市民都目睹了这美丽的自然奇观,如图是某摄影爱好者用相机拍摄的精彩瞬间,下列对照相机

成像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B.

【解析】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像时将物体放在该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

的实像,像的位置在透镜另一侧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7.(2021•新疆中考真题)小王戴的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解析】AD.当u>2f

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即

lm>2f

f<0.5m

故A错误,D正确。

B.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故B错误;

C.“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故选D。

10.(2021•湖北十堰市•中考真题)小华在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

用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他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蜡烛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o

||||||||||iiii|iiiiIIIIIIIHiiii|ini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0cm102030405060708090100

B.

【解析】由图可知,物距为#35.0cm5.0cm=30.0cm

因为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

11.(2021糊北十堰市呻考真题)小明在笔记中整理了有关光现象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晴天,树荫下的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矫正近视眼要佩戴凹透镜片做成的眼镜:

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Bo

【解析】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小孔成像、树荫下的光斑等。晴天,树荫

下的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人民币上有用荧光物质印的字,验钞机会发出一种人们看不见的光一紫外线,紫外线能使荧

光物质发光,从而使我们看到它。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的,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变得更凸,焦距变小,像成在视网膜前面,需要带凹透镜使光发散后再

会聚到视网膜上。矫正近视眼要佩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I).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筷子在水面处折断;水中的鱼等。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折射的现象,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2021•山东东营市♦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记录并

绘制了物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焦距为20cm;

B.物距为5cm时\可以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

C.物距为15cm时,成放大的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

D.物距由15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大的

【答案】Co

【解析】A.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根据图像时尸区2户20cm

所以

/^10cm

故A错误;

B.物距为5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故B错误;

C.当叶15cm时,2/>u>£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故C正确;

D.物距由15cm增大到3Ccm的过程中,像距变小,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小的,故D错误。

故选C。

13.(2021•湖南郴州市•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把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将点

燃的蜡烛放在距焦点6cm处,则蜡烛通过该凸透镜所成的像()o

A.一定是倒立的B.一定是正立的

C.一定是放大的D.一定是缩小的

【答案】C.

【解析】该透镜焦距12cm,两倍焦距为24cm。蜡烛距焦点6cm,有可能离透镜12cm+6cm=18cn),

此时位于该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也有可能离透镜12cm6cm=6cm,

此时位于该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14.(2021•广西中考真题)毕业照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青春记忆。拍照时()o

A.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同学们应站在镜头一倍焦距以内;

C.照相机成缩小的实像;

I).想让成的像变大,镜头应远离同学们

【答案】Co

【解析】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A不符合题意;

BC.照相机照相时,同学们应站在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不符合题意,

C符合题意;

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透镜,像越远离透镜,成的像会变大,所以想让成的像变大,

镜头应靠近同学们,故I)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2021•广西中考真题)图是一位同学眼球成像的示意图,他所患眼疾及矫正视力应配戴的

透镜类型是()。

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

【答案】Do

【解析】由图可知,平行光经过眼球后在视网膜前会聚成像,屈光能力变强,属于近视眼。此

时要矫正的话,需要在眼球前加一个凹透镜,将光线提前发散,从而使得最后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

成清晰的像。故选D。

16.(2021•青海中考真题)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2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30cm处沿主光

轴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变小,像距变小B.像变大,像距变大

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

【答案】Bo

【解析】凸透镜的焦距为12cm,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30cm处沿主光轴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

即物距从大于二倍焦距处,移到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处,物距一直变小,因此像他一直增

大,像也一直增大,像从缩小的像一直增大为放大的像,故B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Do

18.(2021•云南昆明市・中考真题)如图1所示,从尸点发出的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

聚于P'点。现有•条光线也从〃点发出,经过凸透镜后的传播路径,在图2的四种表示中,正确的

是()。

A.甲B.乙C.丙D.T

【答案】A。

【解析】P’点为像点,经过〃点发出的光线最终都会通过尸点,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

意。故选A。

19.(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

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认为下面介绍符合实际的是()。

A.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B.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C.阳光通过凸透镜可形成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I).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来矫正近视的

【答案】BCDo

【解析】A.在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

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故A不符合题意;

B.在〃>2/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用照相机拍摄

景物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故B符合题意;

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伫用,阳光通过凸透镜可形成•个很小很亮的光⑶,是利用了凸透镜对

光线有会聚作用,故C符合题意;

I).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导致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而凹透镜对光线有

发散作用,可延迟光线的会聚,从而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因此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

作用来矫正近视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BCD。

二、填空题

20.(202JL•黑龙江绥化市•中考真题)近年来,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机器人上的

摄像头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成像原理相同;小明患有近视眼,他佩

戴的眼镜镜片应该是透镜。

【答案】照相机;凹。

【解析】口]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成像原理和我们生活中的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近视眼晶状体较厚,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凹透镜。

21.(2021•吉林中考真题)在疫情防控期间,进入公共场所需要出示“吉祥码”,扫描“吉祥

码”的摄像头相当于透镜,当摄像头远离“吉祥码”图片时,所成像的大小会变

【答案】凸;小。

【解析】[1]摄像机的镜头实际上相当于凸透镜,它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摄像头远离“吉祥码”图片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22.(2021•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物理试题)河水看起来比真实的要浅,这是光的缘

故,所以不要冒然下河游泳。小军眼睛近视了,医生会给他配戴合适的(选填“凸”

或“凹”)透镜。

【答案】折射;凹。

【解析】[1]河水看起来比真实的要浅,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

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所以河水看起来比较浅。

[2]近视的原因是晶状体曲度变大,折光能力变强,成像在视网膜前,所以需要佩戴凹透镜发散

光线,使像刚好呈现在视网膜上。

23.(2021•贵州中考真题)2021年4月25日,台江县“乡村振兴・苗族姊妹节民俗文化周”

在美丽的翁你河畔拉开帷幕。如图示是两位苗家美女用手机在直播“妙妹节”活动场景。利用手机

拍照时,通过镜头成的是_____立(选填“正”或“倒”)缩小的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手机直播是利用______(“声波”或“电磁波”)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答案】倒立;实;电磁波。

【解析】口][2]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照时物体在该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

[3]电磁波能传递信息,手机直播是利用电磁波把信息传递到远方。

24.(2021•广西中考真题)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选填“凸”

或“凹”)透镜;小明由于平时不注意用眼,造成了眼睛近视,他应通过佩戴(选填“凸”或

“凹”)透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答案】凸;凹。

【解析】口]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木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形成的,应佩戴凹透镜。

25.(2021•广西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实验中,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o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18cm处,光

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然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近视眼镜片,光屏上烛焰的清晰像变模糊

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应将光屏______凸透镜。

【答案】同一高度;远离。

【解析】[1]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心,应该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可以使像变远,故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

近视眼镜片,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26.(2021•湖南张家界市-中考真题)把带双箭头的图片放在圆柱形透明玻璃杯后适当位置并

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重的水,看到的情景如图所示,图甲与______,图乙与光学仪器成像的

原理相同(两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或“近视眼镜”)。

未放水林前甲

【答案】放大镜;照相机。

【解析】[1]未放水杯前,筋头的方向都是向右的,玻璃杯中加入适重的水后,甲图中,下面的

箭头的方向不变,成的是正立的、放大的像,其应用是放大镜。

[2]玻璃杯中加入适重的水后,乙图中,下面的箭头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成的倒立、缩小的像,

其应用是照相机。

27.(2021•内蒙古赤峰市中考物理试题)小华利用学过的知识制作照相机模型;她先用太阳光

测出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再用硬纸板制作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使一个纸简刚好能套入另一个

纸筒内,并能前后滑动,在•个纸筒的•端嵌上凸透镜,另•个纸筒的•瑞蒙上•层半透明薄膜,

如图1所示。

(1)制作模型时,小华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则移动内筒使半透明薄膜距前端凸透镜的

距离在____________cm到____________cm范围内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2)小华用此照相机模型观察到物体的像如图2甲,想使半透明薄膜上的像变大些,如图2乙,

应使镜头离被观察的物体____________(填“远一些”或“近一些”),同时调节内筒位置,使半透明

薄膜上的像变得清晰。

图1

【答案】10;20;近一些。

【解析】(1)[1][2]照相机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制作模型

时,凸透傥的焦距是10cm,则移动内筒使半透明薄膜距前端凸透镜的距离在10cm到20cm范围内力

能找到清晰的像。

(2)[3]由图2甲,到图2乙,半透明薄膜上的像变大了,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靠近

凸透镜,像远离凸透镜,像变大。应使镜头离被观察的物体近一些,同时调节内筒位置,使半透明

薄膜上的像变得清晰.

28.(2021•四川成都市•中考真题)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类似于_____透镜。青少年如果长时

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户外活动,就可能患上近视。患近视后需要佩戴透镜进行矫正。

【答案】凸;凹。

【解析】[1]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类似于凸透镜,能把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2]患近视后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前方,故需要佩戴凹透镜,使光线变得

发散,物体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上。

29.(2021•四川南充市-中考真题)凸透镜可用于(选填“远视”或“近视”)眼

的矫正,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若某手机镜头焦距为5cm,用它扫描健康码时,为保证扫

描清晰,手机到健康码的距离应大于cm。

【答案】远视;10。

【解析】[1]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所以凸透镜可用于

远视眼的矫正。

[2]用手机扫健康码时,相当于给健康码照了一张相片,健康码与手机之间距离相当于物距,而

像距是小于物距的,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这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应该大于两倍焦

距,即手机到健康码的距离应大于两倍焦距,手机镜头焦距为5cm,则这个距离应大于10cm。

30.(2021•甘肃武威市♦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的情形,这相当于

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二维码经摄像头扫描成倒立、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答案】凸;缩小。

【解析】[1][2]手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物距大于2倍焦距,二维码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

像。

31.(2021•浙江湖州市♦中考真题)小明用手机拍照,发现手机镜头过于靠近拍摄对象时(如

图所示)无法正常对焦,拍出的照片模糊,此时像成在感光器(相当于光屏)(选演"前”

或“后小明发现将—透镜紧靠在手机镜头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理解了手机微距镜头

的工作原理。

【答案】后;凸透镜。

【解析】[1]当成像清晰时,像在光屏上,当手机再靠近时,物与像移动方向相同,即像会远离

透镜,因此手机镜头过于靠近拍摄对象时,所以像成在感光器(相当于光屏)后。

[2]像成在感光器(相当于光屏)后,光线更会聚一点,像就成在光屏上,因此可以在手机镜头

前凸透镜解决这个问题。

32.(2021•云南中考真题)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

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cm(选填“8”、“18”或“28”);把近视镜片

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调节,才能在光屏上重新成

清晰的像。

【答案】18:右。

【解析】[1]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因为焦

距10cm,所以像距可能18cm。

[2]把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光线发散,像距增大,光屏要右移。

33.(2021•四川泸州市-中考真题)盛夏凌晨池塘边草木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

形成的。为防止儿童溺水,在池塘边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摄像头,其镜头是一个(选填“凸”

或“凹”)透镜,当儿童靠近池塘的过程中,通过镜头所成的实像越来越_______(选填“大”或“小”)。

【答案】液化;凸;大。

【解析】[1]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2][3]摄像头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能成缩小倒立实像,儿童靠近池塘时,物距变小,所成的

像变大。

三、作图题

34.(2021•内蒙古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相平,,、是凸透镜的焦点,一

束与水面平行的光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在水面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画出此过程的光路

【解析】由图示知,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过焦点,此天射光线

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根据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折射角,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

再根据: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大概确定折射光线,所以作图如下:

35.(2021♦贵州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是我国首创的“吸毒人员瞳孔检测鉴定仪”,它主要对

眼球经凸透镜成的像进行分析,从而为辨别吸毒人员提供了依据。如图乙所示是一束来自眼球表面

的光,请画出此光线经凸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来自目瞄

【解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由此确定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如图所示:

来自眼球

36.(2021•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试题)(2)图乙为存在视力缺陷的人眼成像光路图。请在图

内虚线框内画出能对其进行矫正的透镜。

乙丙

【解析】(2)由图乙可知,晶状体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是近视眼。应当佩带镜片

为凹透镜的近视眼镜进行矫正。如图所示

37.(2021•广西中考真题)(1)请在图中画出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光路图。(尸为焦点)

【解析】(1)平行主光轴的光线射入凹透镜,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直线左侧的虚焦点,故用

直线将虚焦点和折射点相连,并延长,标上向上的箭头,即为折射光线,指向虚焦点的将平行主光

轴,故过折射点画一条直线,平行主光轴,并在直线上标.上箭头,故如下图所示:

38.(2021•四川南充市•中考真题)一束光线射向凸透镜后再经平面镜反射射出,请将光路图

补充完整。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该光线入射到平面镜,先画

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39.(2021•山东泰安市•中考真题)请在图中将折射光线补画完整(尸是凸透镜的焦点,。是

凸透镜的光心,光线SP平行于主光轴)。

【解析】由于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

后将过焦点,故画出两条折射光线如下

40.(2021•江苏连云港市-中考真题)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请画出这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解析】(1)[1]平行了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如下图所示

41.(2021•重庆中考真题)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在图甲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解析】(1)由图甲知,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异侧焦点,那么入射光线平行

于主光轴,作图如下:

42.(2021•青海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清在图中

画出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S'。

【解析】利用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与主光轴的光通过透镜后会过焦点,这两条

折射光线的交点就是像点S'.

四、实验探究题

43.(2021•贵州省铜仁市中考物理试题)在探窕“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华华同学进行

了如卜,实验:

(1)按图甲所示操作,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观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选填“放

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

(3)若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保持不变,将凸透镜移动到60cm处,光屏上的像模糊不清,这与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相似。

【答案】10.0:放大;近视眼。

【解析】焦距是指从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由图甲可知焦距后60.0cm50.0cm=10.0cm

(2)[2]由图乙可知,物距为叶50.0cm35.0cm=15.0cm

2f>u>f

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3)[3]若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保持不变,将凸透镜移动到60cm处,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成

在光屏的前方,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这与近视眼相似。

44.(2021•福建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甲乙

(1)将蜡烛、凸透镜和若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中心、透

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______;

(2)如图甲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光路可逆可以推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

移动透镜到cm刻度处,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倒立的实像;

(3)实验一段时间后,原来在光屏中心的像“跑”到光屏上方,如图乙所示位置。能让像重新

回到光屏中心的操作是_____:(填序号)

①光屏下调②蜡烛上调③透镜上调

(4)实验中,光屏上成模糊的像,如果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往凸透镜方向靠近,光屏

上能成清晰的像;如果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合适的凹透镜。

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上述现象说明凹透镜对光具有作用。视眼的矫正与上述成像

过程类似。

【答案】同一高度;55:缩小;②;发散;近。

【解析】(1)[1]为了是蜡烛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该将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

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2)[2]如图甲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光路可逆可以推断,

u尸以=40.0cm25.0cm=15.0cm

匕=。=70.0cm40.0cm=30.0cm

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到刻度尺上的刻度为

70.0cm15.0cm=55.0cm

[3]如图中所示,光屏上呈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

缩小、倒立的实像。

(3)[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变短,原来在光屏中心的像“跑”到光屏上方,要让像重

新回到光屏中心,可将蟠烛上调、将光屏上调或将透镜下调,故①③不符合题意,②符合题意。

故选②。

(4)[5][6]实验中,光屏上成模糊的像,如果蜡烛和透舞位置不变,将光屏往凸透镜方向靠近,

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说明此时像呈现在原来位置的前侧,与近视眼类似。如果蜡烛、凸透镜和光

屏位置不变,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说明凹透镜对

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45.(2021♦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物理试题)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等器材,探究凸透镜

成像规律。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它们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小明

发现光屏上的像位于光屏的______(填“上方”或“下方”),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心,应将蜡烛向

______调节;

(2)小明正确调节后,在光屏中心承接到了一个倒立、的实像,这样小明得出了〃>2,

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经过思考,小明觉得自己得出结论的过程不够完善,为了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他应该将蜡烛移到(填“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或“二倍焦距以外”)的其它位置进行多次实

验;

(3)通过多次实验,小明发现当代区2r时,K:填“<”、或“二”)S

(4)当f5cm时,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让蜡烛靠近透镜,观察到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上方;上;缩小;二倍焦距以外;>;变小。

【解析】(1)口][2]由图示知,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而烛焰的中心偏低,则其像

会成在光屏的上方,为了让像成在光屏中心,应向上调节蜡烛的高度。

(2)[3]由图示知,物距为30.0cm,而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那么在光屏

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4]探究中只进行了一次物距大于二倍的操作便得出结论,这样的结论具有偶然性,那么应将蜡

烛移到大于二倍焦距的其它位置进行多次实验。

(3)[5]通过实验可知,当代以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小于像距,即

(4)[6]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蜡烛靠近透镜,即物距变小时,像距也变小,像变小。

46.(2021•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凸透镜后方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

距离为凸透镜的o

(2)如图甲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__________。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3)保持烛焰和光屏位置不变,取走凸透镜,则光屏上()

A.成正立、等大的实像B.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C.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不成像

(4)保持烛焰和光屏位置不变,在原凸透镜位置换上另一个透镜模拟近视眼的成因。接着小莉

和小华分别用自己的近视眼镜来模拟视力矫正。小莉的眼镜放在透镜前时,像仍成在光屏前方:小

华的眼镜放在透镜前时.,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像.整个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四块透镜如图乙所示,则放

小华的眼镜时,实验所用的两块透镜分别是(填编号)。

①②③④

【答案】焦距:B;D;①③。

【解析】(1)[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会将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

这个点叫做该透镜的焦点,从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透镜的焦距。

(2)[2]分析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又能在光屏上成像,说明物体放在了该透镜的两倍

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CD不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故选B.

(3)[3]保持烛焰和光屏位置不变,取走凸透镜,光直接照射到光屏上,不能被会聚成像,所

以此时光屏上不成像。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I)。

(4)[4]由题可知,保持烛焰和光屏位置不变,在原凸透镜位置换上另一个透镜模拟近视眼的

成因。形成近视眼是因为眼睛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四块透镜中的①

②为凸透镜来模拟眼睛,是由②换成了①:小华的眼镜放在透镜前时,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像,说

明小华的眼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比小莉的大,是叫透镜中的③。故实验所用的两块透镜分别是①③。

47.(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所选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1)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在图中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的性

质是倒立的(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或“放

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

(2)若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3)若用不透明纸片将凸透镜的镜面遮揩住•小部分,此时光屏上(选填“烛焰的像不

完整”或“会有纸片的像”或“烛焰的像变暗了些”)。

【答案】放大;

【解析】

(1)[1][2]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实像,是投影仪的原理。

(2)[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如果此时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

的实像。

[4]凸透镜被遮住一部分,纸在一倍焦距内不成实像,光屏上仍然会出现完整的像,但是

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减少,所成的像会变暗一些。

20

(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

(2)将近视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此时应将光屏向(选填“左”

或“右”)移动,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3)取走镜片,将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应将光屏移至___________(选填或"C”)

范围内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答案】15;右;B;投影仪。

【解析】(1)[1]此时物距等于像距等于30cm,等于两倍焦距成等大的像,故焦距为:5cm。

(2)[2]将近视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近视眼是发散透镜,故光屏向右

移动。

(3)[3]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物体远离像靠近,故将光屏往左侧移动,物距在两倍的

焦距开外,像距在一倍和两倍焦距之间,故选B。

49.(2021•内蒙古中考真题)某同学用蜡蚀、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器材做凸透镜成像实验。

(1)该实验需要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节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H的是______;

(2)实验过程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

的实像。若将蟒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只需把光屏向移动,会再次得到

清晰的像;

(3)实验过程中,飞来一只小昆虫落在凸透镜上,光屏上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

小昆虫的像。

【答案】使烛焰的像在光屏中央;放大;左(靠近凸透镜方向):不会。

【解析】(1)[1]在探究前,需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中心调在同一高度,这样可确保烛焰在光

屏上所成的像在光屏中央。

(2)[2]由图示知,物距小于像距,则光屏上承接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3]将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变大,则像距要变小,应向左移动光屏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3)[4]小昆虫落在凸透镜上,小昆虫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无法成清晰实像,光屏

上不会出现小昆虫的像。

50.(2021•江苏扬州市♦中考真题)“一双好眼睛,能更好地探索未来”,小丽了解到人眼的晶

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眼睛是如何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她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

(1)首先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A照射,如图甲所示,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

镜的焦距户_____cm;

(2)然后适当调整凸透镜A和光屏的位置,移动蜡烛,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

示;接着她将凸透镜A换为焦距稍大的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蜡烛,使烛焰在光屏上再

次成清晰的像,如图内所示,可见小丽研究的问题是:当凸透镜成实像时保持距离不变,探

究的关系;

(3)通过探究发现,当人眼观察近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变o

【答案】10.0:光屏到凸透镜;远近不同物体成清晰的像与凸透镜焦距;短。

【解析】(1)⑴图甲中,用平行光正对位于10.0cm刻度处的凸透镜A照射,在位于20.0cm刻

度的光屏上出现•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人20.0cml0.0cm=10.0cm

(2)[2][3]小丽提出的问题是“眼睛是如何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实验中凸透镜相当于人

眼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蜡烛相当于物体,因为眼球的前后距离是不变的,故乙、内两图

中保持光屏到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改变了凸透镜的焦距,调整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使光屏上再次

出现清晰的像。这一过程中,保持了光屏到凸透镜距离不变,探究远近不同物体成清晰的像与凸透

镜焦距的关系。

(3)[4]当人眼观察近处物体时,物距减小,若晶状体的焦距不调节,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

知,此时像距会变大,所成的像会位于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像前移到视网膜上,则通过晶状体的

光线要更加会聚,所以晶状体的凸度要变大,焦距要变短.

51.(2021•重庆中考真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

①调节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处于(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

②如图所示,测出了凸透境的焦距;若凸透镜不动,把蜡烛移到光具座15cm刻度处,调节光屏,

在光屏上会成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在探究物质熔化特点时,得到图甲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中力点的温度如图乙温度计所示,读数为℃,

熔化过程需(选填“吸热”或“放热”)。

温度

【答案】相同;放大;投影仪;晶体;39;吸热。

【解析】(1)①[1]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②[2][3]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A40.0cm30.0cm=10.Ocm

凸透镜不动,把蜡烛移到光具座15cm刻度处,物距为15cm,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

在光屏上会成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投影仪应用此原理制成的。

(2)[4]由图甲可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属于晶体。

[5]图中月点的温度如图乙温度计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C,温度计的示数是39℃。

[6]固体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52.(2021・湖南怀化市-中考真题)小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并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整到______;

(2)小华为了准确的知道凸透镜的焦距,找到了平行光源,进行了加图甲所示的实验.根据实

验现象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3)将凸透镜固定在图乙中的光具座上,位于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

两侧。小华将蜡烛移至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______的实像,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条规律;

(4)若保持图乙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小华将蜡烛移动到15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

不到清晰的像。如果把凸透镜看成人的眼睛,光屏看成视网膜,则此时成像情况相当于______(选

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形成原因。

【答案】同一高度;10.0;放大;投影仪;近视眼。

【解析】(1)口]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中心要调整到同一水平高度。

(2)[2]由图,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刻度尺读数要估读,为10.0cm。

(3)[3][4]物距为15.0厘米,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利用

这条规律。

(4)[5]将蜡烛移到15厘米处,物像移动方向相同,区此像成在光屏前,与近视眼的成像位置

相同,相当于近视眼的形成原因。

53.(2021•湖南长沙市•中考真题)小伟让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几束光射向凸透镜,观察到

光通过透镜后会聚在光屏的点尸上(如图甲),这个点离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10.0cm,小伟想用光

路图记录这一现象,请帮他在甲图中把光路图补充完整_____;小伟在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探究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他把这个凸透镜固定在零刻度线的位置不动,蜡烛放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移

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的实像,他把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应壬光屏向

移动,光屏上才会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像。

【答案】如图:缩小;左。

【解析】[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几束光射向凸透镜,观察到光通过透镜后会聚在光屏的点产

上(如图甲),这个点离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10.0cm,凸透镜的焦距为/MOcm,如图

[2]蜡烛放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物距为30cm,蜡烛位于二倍焦距以外,移动光屏可得到一

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3]把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增大了物距,物距增大相距减小,故应把光屏向左

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才会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像会更小。

54.(2021•四川广安市-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颖同学依次进行

了如下操作。

(1)小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蜡烛、凸透镜、光屏,然后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

屏的中心在______;

(2)如图所示,小颖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观察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成像原理和生活中的

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接着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仅将蜡烛和

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

(3)上述实验完成后,小颖借用物理老师的眼镜继绒探究,他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

发现像变模糊了,接着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动,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后又能观察到清晰的像,则

可判断物理老师的眼镜是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答案】同一高度;照相机;能;近视。

【解析】(1)[1]为了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2]在光屏上观察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体与凸透镜的

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此成像原理和生活中的照相机相同。

[3]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仅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可知,光屏上能观察

到烛焰清晰的像。

(3)[4]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像变模糊了,接着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动,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后又能观察到清晰的像,此时像距变大,说明眼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是凹透镜,

所以可判断物理老师的眼镜是近视眼镜。

55.(2021•江苏苏州市•中考真题)用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

规律”的实验,

(1)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标尺上位置如图时,在光屏上能成、缩小的实像,

生活中的________(照相机/放大镜/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piii|ini|ini|i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