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题库-航天器轨道控制的姿态调整_第1页
2025年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题库-航天器轨道控制的姿态调整_第2页
2025年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题库-航天器轨道控制的姿态调整_第3页
2025年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题库-航天器轨道控制的姿态调整_第4页
2025年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题库-航天器轨道控制的姿态调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题库——航天器轨道控制的姿态调整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每小题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在航天器轨道控制中,改变航天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使其从一个轨道转移到另一个轨道的过程称为()。A.轨道维持B.轨道机动C.轨道转移D.交会对接2.对于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其远地点高度通常接近()。A.月球平均距离B.地球静止轨道高度C.太阳系平均距离D.海平面高度3.在航天器姿态控制中,利用地球自转来改变航天器姿态的方法称为()。A.自旋稳定B.反作用飞轮控制C.太阳敏感器控制D.惯性飞轮控制4.下列哪种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航天器相对于太阳的方向?()A.星敏感器B.磁力矩器C.太阳敏感器D.陀螺仪5.在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中,描述航天器姿态运动的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通常称为()。A.哈密顿方程B.拉格朗日方程C.欧拉动力学方程D.开普勒方程6.对于小型航天器,常采用()进行姿态稳定。A.反作用飞轮B.磁力矩器C.燃气喷射喷嘴D.液体推进器7.航天器轨道控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A.脉冲机动B.连续机动C.阶梯式机动D.摆动式机动8.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相对于地球表面的运动周期为()。A.90分钟B.180分钟C.24小时D.365天9.姿态机动过程中,为了保证航天器姿态的连续性,通常采用()。A.突变机动B.有限转角机动C.无限转角机动D.脉冲机动10.航天器轨道控制的目的是()。A.增加航天器的质量B.减少航天器的质量C.改变航天器的能量状态D.增加航天器的功率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航天器轨道控制的主要手段是改变航天器的________。2.霍曼转移轨道是一种________的轨道转移方式。3.姿态动力学研究航天器________的运动规律。4.常用的航天器姿态测量坐标系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5.磁力矩器利用地球磁场产生________,对航天器进行姿态控制。6.轨道机动的能量消耗通常用________来衡量。7.航天器姿态调整的目的是使航天器的________与预定指向一致。8.姿态控制系统通常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组成。9.轨道维持是指定期对航天器进行________,以保持其预定轨道。10.航天器轨道控制中,Δv表示航天器进行轨道机动所需要的________。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请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和结果。)1.一颗质量为500kg的航天器在距离地球表面1000km的圆形停泊轨道上运行,求其运行速度和周期。(地球半径为6371km,地球引力常数为3.986×10^14m^3/s^2)2.一颗航天器要从圆形低地球轨道(LEO)进入地球静止轨道(GEO),需要进行霍曼转移。假设LEO高度为500km,GEO高度为35786km,求霍曼转移所需的总Δv。3.一颗航天器需要从姿态指向为赤道面负X轴方向调整到赤道面正Y轴方向,转角为90度。假设航天器的转动惯量为Ixx=100kg·m^2,Iyy=150kg·m^2,Izz=120kg·m^2,且初始角速度和最终角速度均为零。求执行此姿态机动所需的角动量。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变轨原理,并说明如何通过变轨实现航天器轨道的抬高。2.比较飞轮式姿态控制器和燃气喷射式姿态控制器的优缺点。3.简述星敏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航天器姿态确定中的作用。4.解释什么是轨道维持,并说明轨道维持的必要性。五、论述题(15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设计一个航天器的轨道机动和姿态调整任务,使其从近地轨道(高度500km)出发,经过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终到达地球静止轨道,并对地静止。请简要说明该任务的轨道控制策略和姿态控制策略,并分析可能遇到的技术挑战。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B2.B3.A4.C5.C6.B7.B8.C9.B10.C二、填空题1.速度2.最短时间3.姿态4.转动体坐标系、惯性坐标系、地心坐标系5.控制力矩6.燃料消耗7.转动惯量8.姿态敏感元件、姿态控制执行机构、姿态控制计算机9.轨道机动10.速度增量三、计算题1.解:航天器在停泊轨道上的轨道半径r=6371km+1000km=7371km。运行速度v=sqrt(GM/r)=sqrt(3.986e14/7371000)≈7648m/s。运行周期T=2πr/v=2π*7371000/7648≈6079s。答:运行速度约为7648m/s,运行周期约为6079秒。2.解:LEO轨道半径r1=6371km+500km=6871km,GEO轨道半径r2=6371km+35786km=42157km。霍曼转移远地点速度vAp=sqrt(GM/r1)*(sqrt(2r2/(r1+r2))-1)≈1019m/s。霍曼转移近地点速度vP=sqrt(GM/r2)*(1+sqrt(2r1/(r1+r2)))≈1029m/s。Δv1=vAp-sqrt(GM/r1)≈1019-7648≈-6629m/s。Δv2=sqrt(GM/r2)-vP≈1029-4539≈-3510m/s。总Δv=|Δv1|+|Δv2|≈6629+3510=10139m/s。答:霍曼转移所需的总Δv约为10139m/s。3.解:根据欧拉动力学方程,执行姿态机动所需的角动量h=sqrt(Ixx*Iyy*Izz*ωx^2+Iyy*Izz*ωy^2+Izz*Ixx*ωz^2)。由于初始和最终角速度均为零,且转轴沿x轴和y轴,ωx=sqrt(90*150*120*1^2)/sqrt(100*150*120)=30sqrt(2)kg·m^2/s。答:执行此姿态机动所需的角动量约为42.43kg·m^2/s。四、简答题1.解:变轨原理基于航天器总能量守恒。通过发动机喷射燃气,改变航天器的速度矢量,从而改变其机械能。当航天器加速时,其轨道能量增加,轨道变为椭圆或更高能量的轨道;当航天器减速时,其轨道能量减少,轨道变为椭圆或更低能量的轨道。抬高轨道需要航天器在远地点加速,使其总能量大于原来圆形轨道的能量。2.解:飞轮式姿态控制器优点是:无磨损、寿命长、功耗低、无污染、可实现高精度稳定。缺点是:转动惯量有限、控制范围受限、启动时间长、结构复杂。燃气喷射式姿态控制器优点是:控制范围大、响应速度快、可实现大角度机动。缺点是:有磨损、寿命短、功耗高、有污染、控制精度相对较低。3.解:星敏感器通过拍摄恒星图像,并利用已知的恒星位置信息来确定航天器的姿态。其工作原理包括:星光采集、成像、星光探测、图像处理、星图识别、姿态解算等步骤。星敏感器在航天器姿态确定中作用是:提供高精度的姿态参考信息,用于姿态控制系统的反馈控制。4.解:轨道维持是指定期对航天器进行轨道机动,以补偿轨道衰减、保持航天器在预定轨道上运行的过程。轨道维持的必要性在于:地球大气层、太阳辐射压力、地球非球形引力等因素会造成航天器轨道的衰减,使其逐渐偏离预定轨道。通过定期进行轨道机动,可以补偿轨道衰减,保持航天器在预定轨道上运行,确保其完成预定任务。五、论述题1.解:该航天器任务分为三个阶段:近地轨道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转移阶段、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变轨阶段、地球静止轨道的保持阶段。轨道控制策略:1.转移阶段:采用霍曼转移轨道,从近地轨道的远地点进行加速,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2.变轨阶段: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远地点进行加速,将航天器变轨到地球静止轨道。3.保持阶段:定期进行轨道机动,补偿轨道衰减,保持航天器在地球静止轨道上运行。姿态控制策略:1.转移阶段:采用三轴稳定方式,保持航天器对地定向或太阳定向。2.变轨阶段:采用自旋稳定或磁力矩器控制,简化姿态控制需求。3.保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