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案例一:(一)个案介绍:学生“孙云凤”(化名),于四年级时转到我校分到我的班级。据了解,该生父母因病双亡,爷爷奶奶均已去世,兄妹三人无亲无故,后来到这里跟随姑母生活。听到这个消息我就知道这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一段时间后就发现“孙云凤”经常会情绪低落,沉默不语,与他人交流时眼睛是看着地面的。连走路都会贴着墙根走,好像很害怕接触人,上课也无精打采。而且经常在上课时趴在桌子上捂着头、流着泪。同桌告诉我说她头疼。第一次,我联系她的姑母没有联系到,于是我带着她到街上卫生院看病。但经过诊断并没有什么,回来又好好的。接连几次这种情况,我通过多年经验断定,她不是生病,而是在寻求一种特别的关心,这种关心也许就是孤儿在家不能拥有的,也是他们渴望的吧。然后我再次课时“孙云凤”很少和大家一起玩,放学时也是独自一人回家,有时还偷拿别人的零食、学习用品。(二)案例分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探究。1.由于家庭变故,从小成为孤儿。这说明她心理没有得到好的发展,缺乏安全感。没有形成能力的品质而导致她产生了很大的自卑感。她感觉自己是一个没人要的孩子,更加的自卑,这种自卑使她在学校无法与老师、同学进行正常的交往,所以她经常一个人,没有安全感,怕自己的家庭情况被别人知道,更怕同学嘲笑自己。3.从来没有得到过关心和爱。自己想要的东西什么也没有,别的孩子却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心理让她去偷别人东西,满足自己需求。4.自卑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由于自己没有得到正常的父爱和母爱,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自卑使她生活学习中缺少朋友。自卑也正是她人际交往不良的重要因素。5.要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帮助“孙云凤”,我觉得必须给她足够的爱心,让她拥有信心。遇到具体的问题再具体对待、具体解决。使她全面、辩证的去看待自己,正确的去认识自己,学会运用自我激励等,这些都是她所学习的和体会的,也是我对她进行心理疏导的层面。(三)教育策略1.积极引导同学与他交往,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1)做班级学生的思想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与帮助,同时激发了班级学生的爱心。(2)在班级鼓励同学多与“孙云凤”交谈,充分发挥集体作用,争取把“孙云凤”拉回到班级的大家庭中。2.引导“孙云凤”与同学多交往,从班级中得到爱心。(1)鼓励“孙云凤”多和同学玩耍、做游戏。(2)鼓励她多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校、班级中来。3.和班级其他教师交流、研讨,制定一系列关爱措施。对“孙云凤”同学关爱,让她感受到学校的温暖。(1)我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有进步的地方及时表扬她,久而久之让“孙云凤”同学把我当成朋友,敢与我交流。(2)特别关注她。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发现她有什么需求,我和班级其他带课教师、班级同学尽力帮助他。缺少学习文具,老师、同学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订校服了,在她不知情的状况下,我会把校送到她手上;过生日了,我和班级其他任课教师会给她定一个蛋糕在班级与所有同学一起过;放学下大雨,陪她安全回家等等。(四)、收获感悟通过长期的心理疏导和关爱,“孙云凤”在很多方面表绩有所提高、把自己当成班级的一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上课也不再捂着头说头疼、和同学相处融洽、不去拿别人东西,而且还喜欢乐于助人了。面对“孙云凤”的转变,我们都替她高兴。二、案例二:在工作中时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也想过放弃,任由他发展,但是当站到讲台上时,责任感迫使自己想再问一问这些学生。在这种心态下,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优秀的学生每个老师都喜欢,而正是一些“问题”学生才最能体现一个老师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我曾带过的一届五年级学生,人数有45人,这个班级是有名的“难管理”班级,前面几年班主任就换了几任,任课教师也是换了不少。班里特别有这样一名学生“李伟”(化名),是班级里学习、纪律、和行为习惯都非常差的一名学生。他上课常招惹、欺负同学,上课拽前面女学生的头发、上课传纸条写一些不文明的语言,同学都不愿与他坐在一起;学习成绩落后,而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连连任课老师都连连摇头、哭笑不得。老师经常批评他、同学们都嫌弃他、远离他。长期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李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失衡,更是逐渐在生活中养成了小偷小摸、惹是生非的坏习惯。静下心来,潜心育人。我通过与“李伟”的几次谈话了解到,造成“李伟”这种坏的习惯,难以合群的个性,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自身的原因“李伟”从小学习成绩不好,任课老师多是批评他,学生多是嘲笑他,以至于“李伟”在学习上越来越差,从而在其他不良方面越来越“突出”。2.家庭教育的影响在家中他是独生子,从小就娇生惯养。不良的习惯,家里人总是能最大限度地迁就、容忍他。加上父母都没有固定工作、更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一年四季都是靠打零工和外出打工挣钱来维持家庭的开销,打零工时天不亮就出门,披星戴月才回到家中,与孩子的接触时间较少。渐渐地“李伟”觉得在这个家里缺乏沟通、不受重视,就慢慢地养成了不良的坏习惯。父母外出打工时,“李伟”就成了留守儿童,与爷爷一起生活。隔代亲更是影响他养成不良习惯。3.教师教育的影响。因为“李伟”在班里的各项表现差,发现问题,老师便经常在班里批评他、在办公室训斥他,在情感上缺乏与他耐心交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探究。1.经常受到批评、嘲笑、打骂,只能造就他叛逆胆大的性格,没有真正意在家庭里长期得不到尊重与理解,使他一味通过反叛去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如果再对他不闻不问,或只一味批评、责骂他,不去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只会增加这种叛逆心理。长此下去,心理问题会愈发严重,最后会让他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的孤立自己,直至最后误入歧途。2.父母外出打工,使他变成了留守儿童,以致缺乏管教。由于“李伟”的生活缺乏父母对他的关爱与沟通,长期以来,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容易出现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悲观情绪。1.加强家校沟通,关注孩子。工作之余,我主动与他父母联系,通过沟通、交流使他的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作为父母该有的责任感,使他们明白家庭也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说服他们多用一些时间陪伴儿子,多去与他沟通,关心、关注他,尽到父母亲的责任。多次推心置腹的沟通交谈,他们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并接受了我的建议。2.鼓励,感受班集体的关爱。课堂上,我始终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其实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回答了问题、为班级做了一些事情,我就时不时的鼓励、夸奖他。并发挥班集体作用,让同学去帮助他,让他感受到集体的关爱。“李伟”不能得到父母及时的管教和关爱,监护人爷爷又常常溺爱和放纵他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只看到自己的短处,还要善于发现自帮爷爷奶奶做家务,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学会克服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等,即使是小事,也能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起到增强自信心的作用。4.加强“李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时间缺少父母的关爱与呵护,“李伟”常常不与他人正常交往。在教育中,我鼓励他多参加班级和学校的活动,比如少先队活动等,为加强他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提供一定的平台。使他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慢慢的,他的性格也在逐渐改变。(四)、收获感悟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共同的努力,“李伟”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不再惹是生非,也愿意和同学友好交往,渐渐地,他的性格也开朗了许多。现在的“李伟”,各方面表现有明显的好转,学习成绩进步了,自己也融入到了班集体中来,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与同学相处融洽。面对“李伟”的转变,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育科技创新对学习方式改变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消费品行业电商渠道拓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人工智能教育行业创新模式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医药行业远程医疗服务模式探讨报告
- 研发项目管理及项目文档管理模板
- 美丽的公园景色描绘作文12篇
- 2025年智能教育科技创新与未来趋势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项目管理团队沟通协作工具会议与任务同步指南
- 人力资源招聘流程与面试评分标准流程工具
- 成长的路上演讲比赛稿作文5篇
- 2025贵州安顺市公安机关第二批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16人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短视频创意策划合同协议
- 老年人运动系统
- 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奖惩制度汇编
- 空调包工安装合同范本
- 2025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3套试卷
- 2025文山市卫生健康系统选调工作人员(10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生石灰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认知障碍科普
- 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一物理教科版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
- 2025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