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模结构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索模结构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索模结构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索模结构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索模结构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索膜结构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本方案编制严格遵循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2018年第37号)等法律规章;《钢结构通用规范》(GB55006-2021)、《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2020)、《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等技术标准。同时结合工程设计文件、膜材及钢索产品技术说明书,以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进行编制。二、作业条件(一)内业技术条件设计文件交底与深化组织技术团队完成设计图纸会审,重点复核膜面造型、索网布置、节点构造等关键参数。针对空间曲面展开、预应力施加等专项技术进行深化设计,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找形分析和荷载效应模拟,输出膜面裁剪图、索力张拉序列等技术文件。施工方案编制与审批编制包含索结构制作、膜材加工、预应力张拉等关键工序的专项施工方案,对跨度超过60m或高度超过15m的工程,组织专家进行方案论证。完成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确保施工人员熟悉工艺流程及质量标准。技术培训与考核对焊工、起重工、膜结构安装工等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考核内容包括膜材热合工艺、索力张拉控制、高空作业安全等,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二)外业技术条件现场勘测与场地准备平整施工场地,划分材料堆放区、膜材加工区、索结构拼装区,各区设置防雨棚及防火设施。对支承结构(钢柱、桅杆等)的轴线位置、顶面标高进行复测,允许偏差≤±5mm。临时设施搭设搭建膜材加工车间,配备恒温恒湿控制系统(温度15-30℃,湿度40%-60%),地面铺设防静电橡胶垫。安装2台25t汽车吊作为主要吊装设备,设置4个测量控制点,采用全站仪进行三维坐标实时监测。材料进场验收膜材:检查出厂合格证、力学性能检测报告(抗拉强度≥3000N/5cm,撕裂强度≥500N),抽样进行厚度(允许偏差±0.1mm)、透光率(≥85%)及防火等级(达到GB8624B1级)检验。钢索:验收高强钢丝拉索的直径(允许偏差±0.2mm)、破断拉力(≥1860MPa)及锚具硬度(HRC28-32),进行索体疲劳性能试验。三、资源配置(一)人员配置岗位人数职责要求资质要求项目经理1统筹施工组织与资源调配一级建造师技术负责人1深化设计与技术指导结构工程师膜结构工程师2膜面裁剪、热合工艺控制膜结构专项认证起重指挥2吊装作业指挥与信号传递起重机械指挥证焊工4索结构节点焊接特种设备焊接作业证测量工3三维坐标监测与张拉精度控制工程测量员中级证书安全员2高空作业安全监督与应急管理注册安全工程师(二)材料配置膜材:采用PTFE涂层玻璃纤维膜材,幅宽3.2m,单位面积质量1.2kg/m²,按裁剪图分批次采购,预留10%备用量。钢索:选用Φ15.2mm低松弛钢绞线,配套冷铸锚具,每根索长按设计长度+1.5m(含张拉调节段)加工。辅材:配备丁基橡胶密封胶带(宽度50mm)、不锈钢压条(厚度3mm)、热合机专用焊嘴(直径8mm)等。(三)设备机具配置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用途膜材热合机HF-15002台膜片拼接(热合温度180-200℃)索力张拉设备YCW-2004台钢索预应力施加(最大拉力200t)全站仪LeicaTS601台三维坐标测量(精度0.5mm+1ppm)应力测试仪JMZX-5002台膜面应力监测(量程0-50MPa)高空作业平台JLG450AJ3台膜面安装与张拉操作四、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一)施工程序索结构施工阶段:支承结构验收→索体工厂制作→现场拼装→张拉端安装→分级施加预应力。膜结构施工阶段:膜材裁剪→热合拼接→膜单元吊装→临时固定→预应力张拉→密封处理。验收阶段:分项工程验收→荷载试验→竣工验收。(二)工艺流程graphTDA[支承结构复测]-->B[索体拼装]B-->C[索力初张拉]C-->D[膜材裁剪热合]D-->E[膜单元吊装就位]E-->F[膜面临时固定]F-->G[分级张拉预应力]G-->H[节点密封处理]H-->I[竣工验收]五、作业要点(一)索结构制作与安装索体加工在专用胎架上进行钢索编束,采用液压挤压器制作索头,挤压变形量控制在8%-12%。对索体进行防腐处理:先涂刷环氧富锌底漆(干膜厚度80μm),再缠绕聚氯乙烯防护带(搭接宽度≥50%)。吊装与就位采用两点吊装法(吊点距索端1/3索长),起吊角度≤60°,索体离地高度超过2m时设置牵引绳。安装索夹时,确保螺栓预紧力矩达到350N·m,采用扭矩扳手分三次对称拧紧。预应力张拉张拉顺序:先张拉脊索,后张拉谷索;同一索网区采用对称同步张拉(偏差≤5%)。控制方法:采用“双控法”,即索力值(误差±10%设计值)与张拉行程(误差±5%计算值)双重控制,每级张拉持荷时间≥15min。(二)膜材加工与安装裁剪与热合按裁剪图在膜材上标记轮廓线,采用数控裁床切割,切口与标线偏差≤±1mm。热合拼接时,焊道宽度10-15mm,行走速度1.5-2m/min,热合后进行剥离试验(剥离强度≥30N/cm)。膜单元吊装划分膜单元(重量≤500kg),采用专用吊具(柔性吊带)四点起吊,吊装风速超过10.8m/s时停止作业。膜面展开后,用临时夹具固定于索网,夹具间距≤1.5m。预应力张拉采用“从中心向四周”的顺序,分5级施加预应力(20%→40%→60%→80%→100%设计值)。实时监测膜面应力,当出现局部应力集中(超过设计值15%)时,调整张拉顺序或增设临时拉索。(三)节点处理与密封膜-索节点采用不锈钢压条将膜边绳固定于索体,压条螺栓间距≤150mm,节点处膜材预留50mm富余量,防止张拉时撕裂。防水密封膜面接缝处铺设双层丁基胶带,宽度≥100mm,采用压辊压实(压力≥0.3MPa)。金属节点涂刷硅酮密封胶(厚度≥3mm),胶缝表面呈圆弧状(半径≥10mm),固化时间≥72h。六、质量控制及检验(一)质量控制标准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膜面平整度≤20mm/2m2m靠尺+塞尺索力值±10%设计值应力测试仪膜面接缝剥离强度≥30N/cm万能试验机支承结构轴线≤±5mm全站仪(二)质量保障措施过程检验每道工序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重点检查膜材热合缝外观(无气泡、褶皱)、索夹螺栓扭矩等。张拉过程中,每小时记录一次索力值、膜面位移及环境温度,形成动态监测曲线。成品保护膜面安装后覆盖防尘网,严禁在膜面堆放重物。索结构涂装完成后,设置警示标识,避免硬物碰撞。七、安全与环保措施(一)安全保障措施高空作业防护搭设双层防护网(高度1.2m,网眼≤10cm),作业人员佩戴双钩安全带,使用防坠器(承重≥15kN)。在桅杆顶部设置风速仪,当风速≥12m/s时停止高空作业。吊装安全起重设备安装力矩限制器和高度限位器,吊物下方设置警戒区(半径10m),实行“吊装令”制度,吊装前检查吊具磨损情况(钢丝绳断丝≤10%)。应急预案配备急救箱(含止血带、担架等),组织每月一次应急演练(内容包括高空坠落、火灾等)。在施工现场设置2个应急集合点,配备应急通讯设备(对讲机4台)。(二)环保措施噪声控制夜间(22:00-6:00)禁止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昼间噪声≤70dB,设置隔声屏障(高度3m)。废弃物处理膜材边角料回收率≥90%,分类存放于专用回收箱;焊接烟尘采用移动式净化器处理,排放浓度≤8mg/m³。扬尘防治施工道路硬化处理,每日洒水3次(早中晚各一次),车辆出场前冲洗轮胎,设置洗车平台(含三级沉淀池)。八、施工记录与资料管理施工记录内容膜材裁剪下料记录(含编号、尺寸、操作人员)索力张拉记录表(日期、索号、油压值、行程、环境温度)焊缝无损检测报告(UT/MT检测比例≥20%)资料管理要求所有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