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工程换装施工方案_第1页
弱电工程换装施工方案_第2页
弱电工程换装施工方案_第3页
弱电工程换装施工方案_第4页
弱电工程换装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弱电系统换装施工技术方案一、施工准备阶段(一)技术准备组织技术团队深入学习《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J50200-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16-92)等现行标准,重点掌握2025年新增的线缆测试标准和接地电阻要求。开展图纸会审工作,核对土建结构图与弱电系统图的一致性,特别关注预埋管位置、桥架走向与装饰面的配合尺寸,形成由设计、建设、施工三方签字确认的图纸会审纪要。编制专项施工工艺手册,明确不同系统(综合布线、安防监控、广播系统)的施工要点,例如综合布线系统需满足EAI/TIA-568A标准的信道传输性能要求。(二)资源配置根据工程规模配置施工班组,每个班组设组长1名、技术工人4-6名,其中持证电工不少于2人。主要施工设备包括:光纤熔接机(精度≤0.01dB)、电缆测试仪(支持Cat6A及以上标准)、液压开孔器(Φ20-Φ100mm)、线槽切割机等,所有计量器具需经法定机构校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材料采购执行"三检制",对进场的六类网线、光缆、桥架等主要材料进行外观检查(无破损、标识清晰)和性能抽检(如网线的衰减值、回波损耗),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三)现场准备划分施工区域,设置材料堆放区(需架空防潮,高度≥30cm)、加工区(配备防火器材)和成品保护区。对原有弱电系统进行全面勘查,绘制系统点位分布图,标记需保留、更换和新增的设备位置。在墙面、地面弹线定位,确定线槽走向、设备安装高度,例如水平桥架安装高度应距地2.5m以上,与强电桥架间距≥0.3m(交叉时≥0.2m)。编制施工进度计划,采用Project软件进行可视化管理,关键节点(如桥架安装完成、设备调试启动)设置预警机制。二、施工阶段(一)管槽系统安装桥架安装水平桥架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支架间距1.5-2m,转弯处、终端及分支处0.5m内必须设置支架。垂直桥架安装时,底部应设底架,固定支点间距≤2m,螺杆高出螺母部分≤5mm。桥架连接采用专用连接板,接口处用不小于4mm²的铜编织带跨接接地,每20m设置重复接地(接地电阻≤4Ω)。桥架与配电箱、接线盒连接时,底座应完全覆盖槽口,缝隙用防火泥密封。线管敷设镀锌钢管采用丝扣连接,管口锉平光滑,套丝长度为管接头长度的1/2,接口处缠生料带密封。暗埋管弯曲半径≥6D(D为管径),明配管≥4D,弯扁度≤0.1D。预埋在混凝土内的线管每隔1m固定,砖墙内每隔0.5m固定,管与盒连接使用锁紧螺母,露出长度≤5mm。不同电压等级的管线(如220V电源线与网络线)间距≥0.2m,交叉时采用金属隔板隔离。线槽安装金属线槽敷设应横平竖直,水平偏差≤3mm/m,垂直偏差≤2mm/m。线槽接口处应平整无缝隙,跨接接地线截面积≥2.5mm²。线槽内线缆容量不应超过截面积的40%,不同系统线缆应分槽敷设,如安防系统与广播系统需用隔板分隔。在进出线盒、转弯处应设置50mm余量空间,便于线缆敷设。(二)线缆敷设电缆敷设前检查使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动力电缆≥10MΩ,控制电缆≥5MΩ。光缆需检查光纤衰减值(单模≤0.3dB/km@1310nm),外观无破损、扭曲。标记线缆两端编号,采用挂牌法(含系统名称、编号、起点终点),标签应防水、耐磨。敷设工艺线缆敷设应匀速牵引,牵引力控制在:铜缆≤15kg,光缆≤20kg,避免过度弯曲(光缆弯曲半径≥20D)。桥架内线缆应排列整齐,每隔1.5m绑扎固定(采用非磁性扎带),垂直敷设时每隔1m固定。穿管时应使用穿线器,管口加装护圈,避免损伤绝缘层。光纤熔接采用热熔法,熔接损耗≤0.08dB,盘纤半径≥40mm,接头盒内光纤余长≥60cm。特殊部位处理穿越沉降缝处,线槽应断开50mm,采用伸缩节连接;线缆预留150mm余量,外套波纹管保护。进出建筑物的管线应做防水弯(弯曲半径≥10D),管口向下倾斜,底部设排水孔。与强电电缆平行敷设时,间距≥0.5m(交叉时≥0.25m),当无法满足时应采用屏蔽线缆或穿金属管。(三)设备安装终端设备安装信息插座安装高度距地30cm(特殊场所按设计),与电源插座间距≥20cm,底盒固定牢固(垂直度偏差≤1mm),面板应紧贴墙面。摄像机安装前进行通电测试,镜头清洁无污渍;固定支架应做防锈处理,安装高度室内≥2.5m,室外≥3.5m,视场角覆盖目标区域。门禁读卡器与门锁间距≥30cm,避免电磁干扰。机房设备安装机柜安装垂直度偏差≤1.5mm/m,水平偏差≤2mm,相邻机柜间距≥0.6m。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安装前检查接口完好性,固定螺丝应拧紧(扭矩25-30N·m),理线架内线缆应绑扎成束(绑扎间距≤20cm),标签朝向一致。接地系统采用联合接地,机柜接地电阻≤1Ω,使用6mm²多股铜缆连接至接地汇流排。系统连接线缆端接严格按色标执行,六类网线采用T568B标准端接,线对绞距保持≥13mm。光纤连接器插入损耗≤0.3dB,拔出力4.5-8N,尾纤在机柜内盘绕半径≥80mm。设备接线端子牢固无松动,每个端子接线不超过2根,导线绝缘层进入端子深度1-2mm。三、调试开通阶段(一)分系统调试综合布线系统采用FLUKEDSX-8000测试仪进行测试,测试参数包括:长度(≤90m)、插入损耗(≤21.6dB@250MHz)、回波损耗(≥10dB@250MHz)、近端串扰(≥45.1dB@250MHz)等,测试报告应包含信道图和永久链路图。对所有信息点进行100%通断测试,标记故障点并整改。安防监控系统摄像机通电后检查图像清晰度(≥1080P)、色彩还原度,调整焦距和光圈使画面无畸变。硬盘录像机设置动态检测区域、录像存储时间(≥30天),测试远程访问功能(图像延迟≤200ms)。门禁系统测试刷卡响应时间(≤1s)、开门方式(密码、刷卡、生物识别)及异常报警功能(如非法闯入、门未关好)。广播系统测试扬声器音质(无杂音、失真度≤3%),调整音量控制器线性度(±1dB)。消防广播强制切换功能测试:在消防控制室触发报警信号,对应分区扬声器应在10s内切换至消防广播状态,音量≥85dB。(二)系统联调构建模拟运行环境,测试各子系统间联动功能,例如:门禁系统与监控系统联动(刷卡时自动抓拍图像)、消防系统与广播系统联动(火灾时启动应急广播)。进行网络带宽压力测试,模拟200个终端同时在线时的网络延迟(≤50ms)、丢包率(≤0.1%)。对系统进行72小时不间断运行测试,记录设备温度(≤40℃)、电压(AC220V±10%)等参数,无故障方可进入试运行。四、竣工验收阶段(一)隐蔽工程验收对预埋管线、接地极、桥架接地等隐蔽部位,提前48小时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管线走向(与图纸一致性)、保护层厚度(≥15mm)、接地焊接质量(搭接长度≥6D,双面施焊)。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附影像资料(每个隐蔽点不少于2张照片,含标识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二)分项工程验收按系统划分进行分项验收:综合布线系统需提供信道测试报告、光纤熔接损耗表;安防系统提供设备清单、功能测试记录;广播系统提供音质检测报告、消防联动测试记录。每个分项工程验收需满足:技术文件齐全(施工方案、变更记录等)、观感质量合格(安装牢固、排列整齐)、性能指标达标(如摄像机夜视距离≥设计值)。(三)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进行竣工验收,验收组分为技术组(审查资料)、实测组(现场测试)和观感组(检查安装质量)。技术资料应包含:竣工图(含系统图、平面图、接线图)、设备合格证、检测报告、隐蔽工程记录等,装订成册(A4规格,一式四份)。现场测试重点:系统功能实现率100%、主要性能指标达标率100%、设备完好率100%。验收合格后签署《工程竣工验收证书》,办理工程移交手续,同时提交《操作维护手册》(含设备参数、故障排除指南)。五、质量与安全保障措施(一)质量控制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交接检),每个检验批由班组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复检,监理工程师终检。设置质量控制点:桥架接口处理(重点检查接地连续性)、光纤熔接(抽检10%的接头损耗)、设备接线(检查端子牢固度)。对不合格项下发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并跟踪复查,形成闭环管理。(二)安全管理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对高空作业(≥2m)、临时用电(采用TN-S系统)等危险作业进行风险评估。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绝缘手套,使用梯子时应有防滑措施(如橡胶垫),严禁两人同时在同一梯子上作业。动火作业办理许可证,清理周边可燃物,配备看火人及灭火器材。临时用电线路应架空敷设(高度≥2.5m),严禁私拉乱接,配电箱应设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s)。(三)成品保护已安装的桥架、设备采用保护膜覆盖,标识"严禁踩踏";线缆端头用绝缘胶带包裹,盘圈固定;信息插座安装后用盖板封闭。交叉作业时,设置隔离防护(如用木板覆盖地面线槽),严禁在已敷设线缆的桥架上堆放重物。每日施工结束后,清理现场杂物,关闭电源,锁好门窗。六、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总工期为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