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北京五十七中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分。1.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的名字欧姆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
)A.电压 B.电流 C.电阻 D.电功率2.东汉时期的思想家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作为立论宗旨,其著作《论衡》中涉及到不少热学知识。例如,“夫近水则寒,近火则温,远之渐微。”下列实例与此句中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相同的是(
)A.热水暖手 B.钻木取火 C.搓手取暖 D.擦燃火柴3.如图是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四个冲程的正确顺序是:丙、甲、丁、乙
B.汽油机吸气冲程汽缸吸进的物质是汽油
C.若汽油机每秒做功10次,则飞轮的转速为1200r/min
D.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其内部没有电荷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得到了正电荷
C.能够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一定都带电
D.物理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5.太空飞行器返回大气层自由下落的过程中要通过一段“黑障区”,“黑障区”通常出现在距离地球35−80公里的大气层空间,这段时间飞行器由于与空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外壳温度会达到2000∘C,而飞行器内的设备却安然无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飞行器外壳应选择导热性好,熔点高的材料来制造
B.飞行器通过黑障区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飞行器通过黑障区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D.飞行器通过黑障区过程中,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6.小明在做“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关系”的实验时,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于是他用一根导线接在L1两端时,两灯仍不亮,电流表无示数;当导线接在L2两端时,一个灯亮了,电流表也有了示数。则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
)A.电流表短路 B.灯L1断路 C.开关接触不良 D.灯L7.某汽油机的能量流向如图。在未来的汽车市场,零碳内燃机采用绿氢等零碳燃料,在全生命周期可实现零碳排放,前景可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零碳内燃机比普通内燃机更环保
B.由图可知该汽油机的效率是6%
C.冬天汽车利用尾气中的余热给车内供暖,降低了燃料的利用率
D.汽车尾气中的“汽油味”越浓,说明燃料燃烧得越充分,燃料的热值会降低8.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室内甲醛检测仪。已知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甲醛气体传感器R1的阻值随甲醛气体浓度ρ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当甲醛检测仪所处环境的甲醛气体浓度ρ变大时(
)
A.气敏电阻R1的阻值变大 B.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C.电流表示数变小 D.9.利用如图甲所示,使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和烧杯分别对水和食用油加热,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CA.要完成实验探究,应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体积和初温均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B.ab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a物质吸收的热量多
C.吸热能力较强的是a,a是水,它更适合作冷却剂
D.利用图乙中图象的数据,可计算出食用油的比热容为2.8×10.小海设计了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模拟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0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跟滑杆的一端连接,滑杆可以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固定着一个浮子。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浮子随油面下降,带动滑杆使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从而引起电流表的示数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小时,表明油箱中的油量减少
B.电流表示数变小时,电阻R0两端电压变大
C.当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D.当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11.如图所示,把两个紧靠在一起的枕形金属导体A、B靠近与丝绸摩擦后的带电体玻璃棒C,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与玻璃棒摩擦后的丝绸带正电荷
B.枕形金属导体A、B靠近玻璃棒C时有部分负电荷从C转移到A
C.枕形金属导体A、B靠近带电体C的瞬间,瞬时电流方向A→B
D.把A、B分开之后再移去C,B端带负电荷
12.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像.小明根据图像信息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
B.当乙两端电压为2.5V时,其电阻为10Ω
C.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则甲、乙两端的电压之和为2V
D.将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V,则它们的干路电流为0.4A13.下列有关电阻、变阻器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中没有电流流过时,导体就没有电阻
B.电阻虽然是导体的一种性质,但与电压、电流大小都有关
C.将一根金属丝缓慢拉长后,其电阻变大
D.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电阻丝的横截面积来改变电阻的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14.长清大素包以油炸卤豆腐、粉条、菠菜、胡椒面、香油等拌馅,做包蒸熟,皮薄馅足,香辣味醇,其制作技艺是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做包子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包子放入笼屉蒸,包子温度逐渐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
B.包子熟了,包子烫手是因为包子含有的热量多
C.包子出笼,散发诱人的香气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包子出笼,将热包子放入盘子里,盘子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15.某种用于检测大件货物质量的装置,其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12V,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30mA。定值电阻R0有100Ω和200Ω两种规格,R为力敏电阻,其阻值与压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R上方有一质量不计的绝缘平板,检测时将货物置于其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货物质量增大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
B.当R0为100Ω时,最大能检测1000kg的货物
C.当R0为200Ω时,最大能检测900kg的货物
D.若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变为24mA,装置选用两种规格的R0均能检测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16.如图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
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选填“温度计上升的示数”或“加热时间”)来反映的。若已知液体a是水,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再计算出燃料的热值,他的计算结果是偏小的,理由是
。17.如图甲所示,小进发现两个电流表指针的位置相同(图乙).小进随即分析出这是因为两个电流表的______不同,电流表A1示数为______A,灯L2的电流为______A。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18.请根据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19.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电流表均选小量程)
20.如图所示的电路面板上有红、绿灯各一个,三个拨动开关S1、S2、S只闭合的开关SSSS1、S2、S1、S1、S2灯的发光情况红灯不亮不亮不亮亮亮不亮亮绿灯不亮不亮不亮不亮亮不亮不亮根据上述实验情况,在虚线框内画出盒内电路图(注意标明对应元件的符号,两灯用L红、L绿).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21.为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利用斜槽、钢球、木块等器材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探究活动。钢球从高为h的斜槽上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运动的钢球碰上木块后,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s,如图所示。
(1)实验中探究的“物体的动能”是指______(“钢球”或“木块”)的动能。
(2)汽车超载行驶时危险性大的原因是汽车的动能与其______有关。
(3)若水平面是光滑的,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22.如图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置。
(1)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2)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
B.使用相同的烧杯
C.水和煤油的初温一定相等
D.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3)某同学用同一个加热装置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______的吸热能力强些。23.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图甲所示电路进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2)连接电路时,把某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最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1.2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此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为______A。调节滑动变阻器,继续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数据序号123456电压U/V0.60.91.21.82.43电流I/A0.120.191.80.480.6小州同学发现这些数据中有一组是明显错误的,跟其他数据的规律完全不同,可能是读取这组数据时粗心所引起的,分析时需要把它剔除掉。这组数据是第______(填序号)组。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______。
(5)小滨用电流表和一个已知最大阻值为R0的滑动变阻器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未知且保持不变,实验操作如下:
①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最右端b点,记录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1;
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最左端a点,记录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2;
③则Rx=______(用已知和测出的物理量R0、六、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24.小圆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R为定值电阻,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读出并记录电压表的示数U1。断开开关S,将R1换为不同阻值的另一个电阻R2,再次闭合开关S,小圆读出并记录电压表的示数U2,发现U2<U1七、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25.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200kg的水从25∘C加热到100∘C,燃烧了6kg的无烟煤。[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C),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7J/kg]试求:26.如图所示,甲为电路的连接情况,R1=20Ω,R2为滑动变阻器,乙为R3的I−U图象,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S1闭合,S2断开时,若滑片P在a端,则电流表示数为0.6A;若滑片P在b端,则电压表示数为8V。求:
(1)R3的电阻;
(2)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3)当S1八、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27.请阅读《氢能助力“绿色冬奥”》并回答问题。
氢能助力“绿色冬奥”
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运会在北京拉开帷幕。作为全球性的体育盛事,北京冬奥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它不仅是运动健儿奋力拼搏的赛场,也是我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的盛会。特别是近千辆氢氧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打破了历届冬奥会使用清洁能源车辆的记录,生动诠释了“绿色冬奥”的理念。
现代工业社会使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能源。化石能源储量有限,不可再生。而且在燃烧后会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给全球气候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相比之下,氢能源有很多优势:通常情况下,氢气与氧气燃烧后只生成水,对环境非常友好;氢气的热值较高,在相同条件下,其燃烧释放的能量多于普通燃料;氢的来源比较广泛,只要有水,就能通过电解等方式产生氢气,利用水和氢气之间的循环,能较好地缓解能源危机。
除了将氢气直接用于燃烧,科学家们还发明了氢氧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与普通的电池相似,都是利用化学反应来提供电能的装置。如图所示,是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图。将氢气送到燃料电池的负极,经过催化剂的作用,氢分解成带正电的氢离子(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氢离子穿过质子交换膜,到达燃料电池的正极。而电子是不能通过质子交换膜的,只能经外电路从负极流向正极,于是外电路中就形成了电流。电子到达正极后,再与氧气和氢离子重新结合为水,整个过程实现了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目前,因为氢气在运输、储存、制造等方面,存在着较高的技术困难和成本问题,所以氢能在日常生活中还不能广泛普及。相信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人们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成功破解氢能利用的难题。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力量。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都是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氢能源的优势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氢氧燃料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主要将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4)外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的。
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解:电压、电流、电功率的单位分别是伏特、安培、瓦特,故A、B、D不符合题意;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C符合题意,故C正确。
故选:C。
电压、电流、电阻、电功率的单位都是为了纪念科学家对物理学做的贡献,而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的,电压单位-伏特、电流单位-安培、电阻单位-欧姆、电功率单位-瓦特。
电学中的物理量多、符号多,区分并记住各物理量的单位,是学好电学的基础。2.【答案】A
【解析】“夫近水则寒,近火则温,远之渐微。”,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A、热水暖手,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故A正确;
B、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做功,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B错误;
C、搓手取暖,克服摩擦做功,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C错误;
D、擦燃火柴,克服摩擦做功,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D错误。
故选:A。
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使物体内能发生改变的实质是内能发生了转移,做功使物体内能发生改变的实质是能量发生了转化。
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难度不大。3.【答案】C
【解析】解:汽油机的工作流程:内燃机通过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
①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下端运动,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气门吸入气缸.
②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汽缸内燃料混合物,温度升高.
③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末尾,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
④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
A、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四个冲程的正确顺序是:乙、甲、丁、丙,故A错误;
B、汽油机吸气冲程汽缸吸进的物质是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故B错误;
C、由于汽油机飞轮转2r,对外做一次功,若汽油机每秒做功10次,则飞轮每秒转20r,则飞轮的转速一分钟转20r×60=1200r,即1200r/min,故C正确;
D、图丁是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C。
汽油机的工作流程:内燃机通过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
①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下端运动,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气门吸入气缸.
②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汽缸内燃料混合物,温度升高.
③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末尾,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
④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
4.【答案】D
【解析】解: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故A错误;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失去电子,故B错误;
C、如果两个轻小物体相互吸引,这两个物体可能都带电,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故C错误;
D、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故D正确。
故选:D。
(1)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2)摩擦起电是电子的转移。
(3)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4)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本题考查了绝缘体、电流的方向、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摩擦起电的实质,属于简单题型,难度不大。5.【答案】B
【解析】解:A、飞行器外壳应选择导热性差,熔点高的材料来制造,故A错误;
B、飞船通过黑障区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飞船的内能,温度升高,故B正确;
C、飞船通过黑障区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克服摩擦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故C错误;
D、飞行器通过黑障区过程中,速度增大,动能增大,克服摩擦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1)导热性和熔点是物理性质,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动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动能和重力势能统称机械能;
(4)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即机械能等于动能加势能。
此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和机械能的变化、材料等,重点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一道好题。6.【答案】D
【解析】解:(1)由图可见,灯泡L1和L2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流,闭合开关时,发现灯泡L1、L2均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没有偏转,说明灯泡L1或L2断路;
(2)将导线并联在L1两端,灯泡L1被短路,灯泡仍然不亮,并且电流表仍然无示数,说明电路仍为断路状态;将导线并联在L2端,灯泡L2短路,灯泡亮了,并且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灯泡L1完好,并且电路故障为L2路。7.【答案】A
【解析】解:A.零碳内燃机采用绿氢等零碳燃料,在全生命周期可实现零碳排放,则零碳内燃机比普通内燃机更环保,故A正确;
B.由图可知,该汽油机做有用功的能量为:W有=100%−6%−30%−36%=28%;
则该汽油机的效率是:η=W有Q放=28%100%=28%,故B错误;
C.冬天汽车利用尾气中的余热给车内供暖,使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再利用,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故C错误;
D.汽车尾气中的“汽油味”越浓,说明燃料燃烧得越不充分,而燃料的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燃料是否充分燃烧无关,所以燃料的热值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1)零碳内燃机采用绿氢等零碳燃料,在全生命周期可实现零碳排放,由此进行分析;
(2)先计算出汽油机做有用功的能量,再根据8.【答案】B
【解析】解:由图甲可知,R0与R1串联,电压表测量R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ACD、由图乙可知,检测气体的甲醛浓度浓度越大,气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电路在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由于R0的阻值不变,根据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CD错误;
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比值就是定值电阻的阻值,由于定值电阻的阻值,所以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比值不变,故B正确。
故选:B。
由图甲可知,R0与R1串联,电压表测量R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1)9.【答案】D
【解析】解:A、要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根据控制变量法,应控制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等,而不是体积相等,故A错误;
BC、由乙图可知,ab两种物质都从20∘C升高到40∘C,b液体加热所用的时间是3min,a所用的时间为2min,由于b所用的时间长,所以b吸收的热量多,即b液体的吸热能力强,则b是水,它更适合作冷却剂,故BC错误;
D、由乙图可知,加热3min,水吸收的热量Q水吸=c水mΔt水=4.2×103J/(kg⋅∘C)×m×20∘C,
由乙图可知,加热2min,食用油吸收的热量Q油吸=c油mΔt油=c油m×20∘C,
水和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则Q吸水Q吸油=310.【答案】A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R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浮子随油面下降,在杠杆的作用下滑片上移,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由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A正确、CD错误;
电流表示数变小时,由U=IR可知,电阻R0两端电压变小,故B错误。
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R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油量的变化可知浮子的变化,在杠杆的作用下可知滑片P移动的方向,从而得出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电阻R0两端电压的变化。11.【答案】C
【解析】解:A.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故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故A错误;
B.与丝绸摩擦后的带电体玻璃棒C带正电,枕形金属导体A、B靠近玻璃棒C时,金属导体与玻璃板没有接触,所以没有电荷从C转移到A,故B错误;
C.与丝绸摩擦后的带电体玻璃棒C带正电,枕形金属导体A、B靠近带电体C的瞬间,因为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导体A端带负电,导体B端带正电,导体AB中自由电子从B到A,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瞬时电流方向是由A到B,故C正确;
D.与丝绸摩擦后的带电体玻璃棒C带正电,枕形金属导体A、B靠近带电体C的瞬间,因为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金属导体B上的部分电子移动到金属导体A,使B端带正电,A端带负电,所以把A、B分开之后再移去C,B端带正电荷,A端带负电,故D错误。
故选:C。
(1)丝绸和玻璃棒相互摩擦,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等量的负电荷。
(2)静电感应是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导体中电荷在导体中重新分布的现象,没有电子的得失。
(3)根据题干中给定的静电感应现象判断A和B各带什么电荷,判断导体AB中电荷移动方向,判断电流方向。
(4)由于静电感应A和B带电后,把A和B分开,则A和B所带电荷不变。
本题考查了正电荷、静电感应现象、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等,本题主要是从题干中理解静电感应现象,然后根据静电感应现象进行解答。12.【答案】C
【解析】解:A、从图中可知,当甲两端的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1A,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当乙两端电压为2.5V时,通过乙的电流约为0.5A,由I=UR得:乙的电阻R=UI=2.5V0.5A=5Ω,故B错误;
C、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时,则通过两电阻的电流均为0.3A,从图中可知,此时甲的两端电压为U甲′=1.5V,乙的两端电压为U乙′=0.5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得出它们两端电压为U=U甲′+U乙′=1.5V+0.5V=2V,故C正确;
D、若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V时,则两电阻的两端电压均为1V,从图中可知,此时通过甲的电流为I甲′=0.2A,通过乙的电流为I乙′=0.4A,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得出干路电流为I=I甲′+I乙′=0.2A+0.4A=0.6A,故D错误。
故选C。
A.由图像可知,当甲两端的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
B13.【答案】C
【解析】解:AB、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当导体中没有电流流过时,导体仍有电阻,故AB错误;
C、将一根金属丝缓慢拉长后,其材料不变,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变小,因此其电阻变大,故C正确;
D、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而不是改变电阻丝的横截面积,故D错误。
故选:C。
(1)在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
(2)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本题考查了电阻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14.【答案】ACD
【解析】解:A、包子放入笼屉蒸,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故A正确;
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包子烫手是因为包子的温度高,故B错误;
C.包子出笼,散发诱人的香气是扩散现象,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故C正确;
D.将热包子放入盘子里,包子放出热量,盘子吸收热量,盘子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D正确。
故选:ACD。
(1)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3)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4)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热量、扩散现象等,是一道基础题,但难度不大,平时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15.【答案】AC
【解析】A、由图乙可知,力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F的增大而减小。当货物质量增大时,对力敏电阻R的压力增大,R的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总电阻R总=R0+R,R减小,R0不变,则总电阻减小。由I=UR总,电源电压U=12V不变,总电阻减小,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故A正确。
B、当R0=100Ω,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max=30mA=0.03A。此时电路中的最小总电阻R总min=12V0.03A=400Ω。则力敏电阻R的最小阻值Rmin=R总min−R0=400Ω−100Ω=300Ω。由图乙可知,当R=300Ω时,对应的压力F=8000N,最大能检测货物的质量m=Fg=6000N10N/kg=600kg,故B错误。
C、当R0=200Ω,同理可得此时电路中的最小总电阻\R总min=12V0.03A=400Ω,力敏电阻R的最小阻值Rmin=R总min−R0=400Ω−200Ω=200Ω。由图乙可知,当R=200Ω时,对应的压力F=9000N,最大能检测货物的质量m=Fg=9000N10N/kg=900kg,故C正确。
D、若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变为Imax′=24mA=0.024A。当R0=100Ω时,电路中的最小总电阻R总min′=12V0.024A=500Ω,力敏电阻R的阻值R′=R总min′−R016.【答案】甲、乙温度计上升的示数因为存在热散失,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全部被水吸收,或燃料不能完全燃烧
【解析】解:为了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用不同的燃料,加热同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比较燃料燃尽时温度计上升的示数,得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
因为存在热散失,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全部被水吸收,或燃料不能完全燃烧,根据q=Q放m知,所测得的热值会偏小。
故答案为:甲、乙;温度计上升的示数;因为存在热散失,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全部被水吸收,或燃料不能完全燃烧。
为了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用不同的燃料,加热同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燃料燃尽时温度计上升的示数得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
17.【答案】量程
1.2
0.96
【解析】解:由电路图甲知:灯泡L1和L2并联,电流表A2测量灯泡L1的电流,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
所以电流表A1的示数比电流表A2的示数大;因为两电流表指针位置相同,所以它们的量程不同,
电流表A1的量程是0∼3A,最小分度值为0.1A,电流表示数IA1=1.2A;
电流表A2的量程是0∼0.6A,最小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读数IA2=0.24A;
灯泡L1的电流I1=IA2=0.24A18.【答案】解:由实物图可知,两灯泡并联,开关S1在干路上,开关S2在灯泡L2支路上,电路图如图:
【解析】根据实物图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再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本题考查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正确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以及开关的位置是关系。19.【答案】解:采用“电流流向法”,先串联电源,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依次串联开关S、灯泡L2、电流表A1,回到电源的负极,再将L1并联到电流表A1、灯泡L【解析】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可采用“电流流向法”,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按照电流的流向,先串电路元件最多的电路,再将相应并联的部分接入电路即可。
本题考查了实物图的连接,关键是能根据电路图确定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利用先串联最复杂的电路、再把并联的部分接到相应的位置。20.【答案】解:由表格分析可知:
①单独闭合S1或S2或S3,灯都不亮,说明每个灯至少需要同时闭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开关,才可以正常工作.
②当闭合开关S1、S2时,红灯亮,绿灯不亮,说明红灯所在电路为通路;
③当闭合开关S2、S3时,两灯都亮,说明此时S2、S3时同时控制这两盏灯,此时两灯为串联;
④当闭合S1、S3时,两灯都不亮,说明开关为S2总开关;
⑤当闭合S1【解析】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结合表格中的开关组合进行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并画出电路图.
本题考查了电路图设计,根据题意判断灯泡的连接方式及电表、开关作用是关键.21.【答案】钢球;
质量;
不能
【解析】(1)根据转换法,通过比较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的距离来比较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物体的动能”是指钢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2)汽车超载行驶时危险性大的原因指的是汽车的动能与质量有关;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木块就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木块移动距离的远近,达不到探究目的。
故答案为:(1)钢球;(2)质量;(3)不能。
(1)根据转换法,通过比较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的距离来比较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据此分析;
(2)汽车超载行驶时危险性大的原因指的是汽车的动能与质量有关;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木块的运动状态。
此题是研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22.【答案】加热时间;
C;
水;水
【解析】(1)根据转换法,此实验中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2)AB、采用相同的加热方式,是为了使热源放出相同的热量;使用相同的烧杯目的使水和煤油在相同的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实验中使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通过比较温度的变化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但水和煤油的初温可以不相等,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3)根据图像可知,升高3∘C,水加热6min,煤油加热3分钟,即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说明水的吸热能力强些。
故答案为:(1)加热时间;(2)C;(3)①水;水。
(1)(2)我们使用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
①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
②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
(3)根据图像得出升高3∘C23.【答案】;
断开;右;短路;
0.24;4;
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I1R【解析】(1)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故滑动变阻器选用左下接线柱与电源串联在电路中,如下图所示:
;
(2)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应就将开关断开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端,即最右端;
(3)图丙电流表选用的是0∼0.6A的小量程,对应的分度值为0.02A,读数为0.24A;
分析表格数据有:R1=U1I1=0.6V0.12A=5Ω;
R2=U2I2=0.9V0.19A≈5Ω;
R3=U3I3=1.2V0.24A=5Ω;
R4=U4I4=1.8V1.8A=1Ω;
R5=U5I5=2.4V0.24A=5Ω;
R6=U6I6=3V0.6A=5Ω;
据此分析只有根据第4次实验数据算出来的电阻阻值不同,因此可知第4组数据有误;
(4)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当电阻一定时,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为原来的几倍,通过电阻的电流就增大为原来的几倍,由此可得出实验结论为: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5)①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最右端b点,记录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担保借用合同
- 邯郸钻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钙锌稳定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范文
- 银川铸钢闸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参考
- 高等数学导数的概念教案
- 鹤壁纳米碳酸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黑龙江省某镇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P75)
- 单片机设计与开发 教案要点
- 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答辩方案
- 广西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光现象(解析版)
-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毕业生就业推荐表
- 工业视觉基础知识课件
- 深圳市失业人员停止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申请表样表
- 疱疹病毒课件
- 2023年乐东黎族自治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市场法在机器设备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 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 讲座)课件
- 真空电镀UV底漆的工艺流程
- (完整word版)高考英语作文练习纸(标准答题卡)
- 危险化学品MSDS(聚乙烯)
- 十九、牡丹的拒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