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1讲物质的变化,性质,用途
8K知识聚焦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化学变化
颜色_____、放出______、生成______等,并伴随
伴随现象物质的______、______发生改变等
着能量的变化,表现为、、等
泼水成冰、水果榨汁、汽油挥发、蜡
实例爆炸、铁生锈、木炭燃烧、食物腐烂等
烛受热熔化、碘升华及溶液的结晶等
判断依据
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但有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
说明
学变化,如灯泡发光发热是物理变化。
【答案】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外形状态改变气体沉淀吸热放热发光
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气味、状态、熔沸点、硬度、密度、助燃性、可燃性、金属性、氧化性、还原
常见性质
溶解性、导热性、挥发性等性、酸碱性、热稳定性、毒性等
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碳能在空气中燃
通常状态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
实例烧,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石灰石可与盐酸反
体,金刚石很硬,酒精易挥发等
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
三、变化、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如: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这是二氧化碳的性质,可用来灭火,说明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二氧化碳可用来火火,这是二氧化碳的用途,体现了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I.(2022.广东.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B.冰雪融化C.海水蒸发D.溪水流淌
【答案】A
【详解】A、光合作用,有氧气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海水蒸发,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溪水流淌,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o
2.(2022・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的物质性质和用途,有直接联系的是
A.浓硫酸有腐蚀性,在实验室中可用作干燥剂
B.熟石灰溶于水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碳酸氢钺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D.金刚石无色透明,可用于制作钻头
【答案】B
【详解】A、浓硫酸有吸水性,故在实验室中可用作干燥剂,不符合题意;
B、熟石灰溶于水呈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符合题意;
C、碳酸氢筱含氮元素,可用作氮肥,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作钻头,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1・广东・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成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星火燎原B.披荆斩棘C.死灰复燃D.百炼成钢
【答案】B
【详解】A、星火燎原指的是小火苗变大火,燃烧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披荆斩棘指的是刀劈斧砍,清除掉路途上的障碍,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死灰复燃涉及到了燃烧,燃烧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介题意。
D、百炼成钢的过程中把生铁中的碳转化为了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4.12021广州市中考)石油不可再牛.,其开采和利用的部分信息如下,下列过程主要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
是()
A.①B.②
C.③D.©
【答案】D
【解析】石油钻井开采,原油蒸谯分离出石油气、燃料油,石油气加压变成液化石油气等过程中均没有新物
质生成,过程①②③均属于物理变化,ABC错误;由燃料油裂解得到的裂解气聚合为塑料等,有新物质生
成,过程④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
5.(2020・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炭黑制墨B.粮食酿酒C.胆矶炼铜D.燃放烟火
【答案】A
【详解】A、炭黑制墨,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粮食酿酒,产生了新物质酒精,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胆矶炼铜,产生新物质铜,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燃放烟火,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
6.(2019・广东•校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臂误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造钻头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C.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D.氢氧化钠具有戚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D
【详解】A、金刚石的硬度大,可制造钻头,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说法正确。故不符介题意;
D、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且价格较高,不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常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说法
错误。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B、花香四溢是分子不断运动,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树叶飘落,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C不符合题意:
D、燃媒取暖,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热量,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D,
4.(2023・广东广州•广州市第十六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下列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B.干冰制造舞台云雾
C.酒精杀菌消毒D.烧制陶瓷
【答案】B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详解】A、食物腐败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干冰制造舞台云雾,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使水蒸气冷凝成水滴,没有新物质生
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酒精杀菌消毒,包含着酒精与蛋白质发生反应,使其失去生理活性,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烧成陶瓷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烧成,坯体在高温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形成一定的物
相组成与显微结构,从而使陶瓷具有所需要的机械、电、热等性能,故D错。
故选B。
5.(2023•广东东莞•校考一模)丝绸之路是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
要道路.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使用火药B.刺绣工艺C.烧纸陶瓷D.冶炼金属
【答案】B
【详解】A、使用火药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刺绣工艺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C、烧纸陶瓷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冶炼金属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该选项不符令题意。
故选B。
6.(2022广州市天河区一模)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金属铝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所以可用作电极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答案】D
【解析】A、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可用于制作烟幕弹,选项正确;B、金属铸的熔点高,可被用来制造
灯泡中的灯丝,选项正确;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选项正确;D、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
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选项错误。故本题选D。
7.(2023.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铁丝织网B.汽油挥发C.水果腐烂D.蜡烛熔化
【答案】C
【详解】A、铁丝织网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汽油挥发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水果腐烂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蜡烛熔化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8.(2022广州市越秀区一模)下列实验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硫粉在02中燃烧
三二_水
黄铜片~xy
c.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
;号包钿片
【答案】C
【解析】A、硫粉在02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有新物质的产生,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倾倒二氧化碳,蜡烛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具有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涉及化学变化,不符
合题意;
C、硬度属于物理性质,比较介金与纯金属的硬度实验中,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利用紫色石蕊溶液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石蕊遇酸性或碱性溶液变色,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
意;
故选C。
9.(2023•广东湛江•校联考一模)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浓盐酸挥发B.石蜡熔化
C.牛奶变酸D.铅笔芯的导电,生
【答案】C
【详解】A、浓盐酸挥发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只是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
C、牛奶变酸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铅笔芯导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10.(2023・广东珠海・珠海市文园中学校考一模)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
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站船分离B.降落伞打开C.外壳烧焦D.飞船着陆
【答案】C
【详解】A、站船分离,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降落伞打开,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外壳烧焦,有物质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飞船着陆,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1.(2022广州市南沙区一模)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间存在充应关系的是
佐.质用途
A活性炭具有还原性利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氮气制造硝酸和氮肥
CCO有毒性在冶金工业用于炼铁
D盐酸具有酸性可用盐酸清除铁锈
A.AB.BC.CD.D
【答案】D
【解析】A、活性炭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金属氧化物,利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
附性,选项错误;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做保护气,而用氮气制造硝酸和氮肥是利用了氮气含有氮元素.选项错
误;
C、在冶金工业用于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选项错误:
D、盐酸具有酸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可用盐酸清除铁锈,选项正确:
答案为:Do
12.(2022广州市南沙区一模)氯化钠的用途很多,卜.列用途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的生理盐水
B.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C.工业上,用氯化钠为原料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
D.交通上,用氯化钠清除公路上的积雪
【答案】C
【解析】A、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只是将氯化钠溶解在水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
化;
B、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工业上,用氯化钠为原料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有碳酸钠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
化;
D、交通上,用氯化钠清除公路上的积雪,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13.(2021・广东江门•校考三模)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
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体现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丝做导线B.干冰用作制冷剂
C.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D.生石灰用作干噪剂
【答案】D
【详解】A、铜丝做导线,利用铜的导电性,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属于物理性质,故A不正确;
B、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干冰升华吸热,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属于物理性质,故B不正确;
C、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是鸽熔点高,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属于物理性质,故C不正确;
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属于化学性质,故D
正确。故选Do
14.(2022•广东珠海・珠海市九洲中学校考一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铜用作导线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A
【详解】A、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利用了碳酸氢钠本身受热易分解,同时由于是碳酸氢盐,遇到酸能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收选项正确;
B、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是利用了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
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铜丝用作导线,是利用了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书了其物理
性质,故选项错误;
D、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
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o
15.(2022•广东珠海•模拟预测)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物质的F列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
是
A.用稀盐酸除热水瓶中的水垢B.用木炭烤羊肉串
C.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D.高温燃烧石灰石生产二氧化碳
【答案】C
【洋解】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等,用稀盐酸除水垢的原理就是盐酸与氢氧化镁和碳酸
钙发生化学反应,故该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
B、木炭燃烧过程中会放热,故用木炭烤羊肉串利用了木炭的化学性质;
C、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形式,用干冰降雨主要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该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故该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C.
16.(2021.广东深圳.统考一模)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B.活性炭用于净化饮用水
C.氢气用作清洁燃料D.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答案】B
【详解】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故是物理性
质和化学性质;
B、活性炭用户净化饮用水,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故是物理性质;
C、氢气用作清洁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故是化学性质;
D、稀有气体作保护气,是利用了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故是化学性质。
故选:Bo
17.(2021・广东深圳•校联考三模)新疆棉花享誉世界。卜列棉花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答案】D
【详解】A、棉花织成棉纺线,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B、棉花制成医用棉球,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C、棉花制一次性口罩,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D、酿制棉籽酒,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Do
18.(2021・广东清远・统考•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焦炭用于炼铁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金刚石用作玻璃刀头D.石墨用作列车电刷
【答案】A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
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
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详解】A、焦炭用于炼铁,是利用焦炭的还原性,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放A符合题
定、;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
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用作玻璃刀头,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
不符合题意;
D、石墨用作列车电刷,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不符
合题意;
故选Ao
【点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19.(2021・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一氧气可助燃
B.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可防腐一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C.稀有气体能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一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不同颜色的光
D.干冰可用做制冷剂一干冰升华时吸热
【答案】A
【详解】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故该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对应不一致;
B、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故该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对应一致;
C、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故该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对应一致:
D、干冰升华吸收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故该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对应一致;
故选:Ao
20.(2022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中二模)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刷漆的目的是隔绝氧气和水蒸气,防止腐蚀
B.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是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c.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自制酸碱指示剂
D.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用明矶净水即得软水
【答案】D
【解析】
A、金属与氧气和水蒸气同时接触时会发生锈蚀,所以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刷漆的目的是隔绝氧气和水蒸
气,防止腐蚀,不符合题意;
B、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还能与酸性物质反应,所以是焙制糕点所用的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不符合题意;
C、某些植物的花瓣的汁液可作酸碱指示剂,可用酒精浸泡得到溶液,不符合题意;
D、明矶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但不能将硬水软化,符合题意;
故选Do
fll提分作业
I.(2023•广东深圳•统考一模)我国陶器以历史悠久闻名于世。手工制陶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答案】D
【详解】A、和泥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制胚,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干燥,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烧制,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2.(2022广州从化区二模)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能体现物质物理变化的现象是()
A.酒精燃烧B.蜡烛熔化C.火柴燃烧D.铜片变黑
【答案】B
【解析】A、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火柴燃烧过程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铜片变黑,是因为铜和氧气反应生成了黑色固体氧化铜,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
3.12022广州从化区二模)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C.金属铁具有导热性,可用于制炊具
D.鸨丝具有导电性,可做灯丝
【答案】D
【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可作某些物质的干燥剂,不符合题意;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通常可作保护气,如填充于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不符合题意;
C、金属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故可用于制造炊具,不符合题意;
D、鸨丝做灯丝,是因为鸨丝的熔点高,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3•广东河源•统考一模)化学可以解释周围发生的各种现象。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B.食物腐败
C.酒精挥发D.塑料降解
【答案】C
【详解】A、蜡烛燃烧是石蜡和氧气的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A选项不
符合题意;
B、食物腐败是食物发生了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B选项不符合题意;
C、酒精挥发是酒精分子不断运动导致的,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选项符合题意;
D、塑料降解后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5.(2023・广东佛山・统考一模)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蟒熔化B.胆矶研碎
C.水分蒸发D.粮食酿酒
【答案】D
【详解】A、石蜡熔化属于物质三态之间的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胆矶研碎、属于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水分蒸发属于物质三态之间的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酒精的酿造行新物质生成、故粮食酿酒属于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2023・广东深圳•模拟预测)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用熟石灰改良土壤酸性B.用75%的酒精溶液对皮肤消毒
C.用打造漂亮的首饰D.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答案】C
【详解】A、用熟石灰改良土壤酸性,是因为熟石灰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碱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
才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
B、用75%的酒精溶液对皮肤消毒,是因为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利用
的是其化学性质;
C、用打造漂亮的首饰,是因为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且具有良好的金属光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
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
D、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是因为白醋中的醋酸能与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
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
故选Co
7.(2022广州市花都区一模)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做出了
巨大贡献,合成氨工艺的主要流程如图
___NH式液态)|I循环压缩机
循环气体
上述流程的各环节主要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是
A.合成塔B.水冷器C.氨分离器D.循环气体
【答案】A
【解析】A、合成塔中发生的反应是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氨气,一定通过化学
变化实现。
B、水冷器是将氨气液化成液态氨。属于物理变化。
C、氨分离器中将液态氨与氮气、氢气分离。是物理变化。
D、生产过程中可循环的气体是氮气、氢气。在循环过程中,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粉状洗面奶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排球主题酒店与会议中心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具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宠物骨折筛查X射线仪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复古风格服装定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力工程常见故障诊断与处理方案
- 山西太原师范学院附中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岚山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主题班会教案高中《交通安全记心间》班会设计方案参考演讲稿
- 建筑方案设计优化技巧与实例
- 2025年南陵县县属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5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试行)
- 肠代食管吻合口狭窄的护理个案
-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5年版)
- 陕西省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AB合卷)附答案
- 兄弟BAS-311G电脑花样机说明书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试题及答案(2025年)
- 基础护理第七版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层复合酸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5)解读 2
- 中华财险2025年校园招聘行测笔试
- 2025年蓝海新材料(通州湾)有限责任公司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8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