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战略安瑞科能源装备安瑞科发展战略规划_第1页
长城战略安瑞科能源装备安瑞科发展战略规划_第2页
长城战略安瑞科能源装备安瑞科发展战略规划_第3页
长城战略安瑞科能源装备安瑞科发展战略规划_第4页
长城战略安瑞科能源装备安瑞科发展战略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时期的突破性业务发展暨中长期战略规划目录安瑞科的战略发展要求安瑞科内外部战略诊断安瑞科使命愿景与目标主要业务分析与选择集团整体战略规划主要业务发展规划战略实施与关键点控制A.安瑞科的战略发展要求新奥在涉足燃气领域之后,很早就尝试进入过各种制造业领域,但不是很成功,近年来利用燃气经营的扩张,通过兼并收购迅速扩大在制造产业的经营领域9293949596979998200020012002企业规模2000年收购石化机厂1996年注册成立新奥太阳能公司20031993年组建廊坊新奥2001年成立某著名企业2002年收购蚌埠压缩机厂

寻求积极扩展道路安瑞科目前的业务结构主要有三大业务板块,六个制造产品

微型压缩机系列产品(蚌埠压缩机厂)G车、调压器、槽车、储罐(石化机)、IC卡表(设备公司);其中压缩机和化工类槽车是收购企业的老产品G车、调压器是新开发产品;时间资料来源:新奥、安瑞科高层访谈期间进行过诸多领域经营尝试依托燃气发展,新奥2002年组建燃机集团——安瑞科,搭建了新奥燃气、新奥置业和燃气机械三大板块的“品”字型战略业务,提出了专业化发展的思路燃机——花钱新奥集团新奥燃气安瑞科新奥置业新奥燃气在98年走出廊坊之后,拓某省市场成绩斐然,近期内受国家“西气东输”政策影响,在全国扩大大加快;在新奥集团以燃气、燃气机械和房地产互动的“品”字型产业群里,燃气是其核心与基础;新奥燃机经过多年的探索,在收购石化机厂和蚌埠压缩机厂的基础上,初步形成燃机工业发展的基础;燃气机械在新奥集团所占资产份额不到20%,利润份额不到5%(2001年),为集团的培育业务;新奥置业在过去几年中,立足廊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企业经营模式和经营能力相对成熟。资料来源:安瑞科访谈新奥的战略思想坚持产业互动,增强核心能力,追踪发展机会,鼓励变革创新,扩大竞争优势,实现持续成长。2002年9月,长城战略启动安瑞科战略咨询项目,当时根据双方的合同约定,安瑞科战略发展的边界界定为“燃气机械”行业领域;2002年11月,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以集成为核心,带动制造发展”的战略思路;但随后,安瑞科集团高层人员结构进行了调整,十六大召开之后,民营企业发展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制造业领域“国退民进”战略在各地深入展开;“抓住机遇、做强制造”是新奥集团的战略发展希望之一,在此背景下,需要从更广泛的角度思考安瑞科的战略发展;在安瑞科集团重新组建后,经过高层讨论,为了囊括已有的产业领域并为未来安瑞科的发展给予更大的空间,把集团经营领域界定为“流体机械”;新奥高层对制造业领域的发展寄与厚望,期望能实现在制造业领域更大的发展,2003年经重组后的安瑞科集团高层把经营领域由燃气机械拓展到流体机械同时安瑞科希望以兼并收购为主要手段,实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的目标,并形成若干产业群资料来源:2003年8月安瑞科战略汇报会长城战略分析发展之路?平均复合增长率56.4%2003201080亿元3.5亿元依据安瑞科提出的战略目标,按现有的业务基础,需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6.4%,这个指标已经超过过去十年中国增长率最快的所有行业;安瑞科现有的产业基础是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的;已有业务基础扩展补充新的业务基础“产业基础的扩张”成为制定安瑞科战略的核心问题因此,安瑞科提出的宏伟战略目标要求企业必须在近期内迅速进行“产业基础扩张”并形成较强的盈利能力产业基础扩个方向在中国经济某省市场经济变革的5年左右的最后时机,如果安瑞科能充分利用国退民进的机遇,扩大产业发展基础,则不仅实现80亿元的销售目标是可能的,跨越百亿也是可行的。安瑞科的未来发展目标是什么?如何看待安瑞科已有的业务基础及其发展空间?拓展哪些业务,为什么要拓展?怎么拓展?已有业务和拓展业务怎么发展?安瑞科应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如何进行战略的实施与控制?围绕产业基础扩求,安瑞科集团未来发展的战略边界其实是不确定的,体现的是“开放的外向式”、而不是“内敛式发展”的战略,其战略问题要解决:B.安瑞科内外部战略诊断安瑞科集团宏观环境诊断安瑞科集团战略诊断B.安瑞科内外部战略诊断安瑞科集团宏观环境诊断安瑞科集团战略诊断

安瑞科的未来发展目标是什么?2002年,中国GDP总量突破10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5%,中国制造有百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成功崛起国民生产总值单位:亿元14922.318598.426651.94667095727.921662.516917.834560.557494.966850.573142.776967.280579.488254101160.90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年份5777.2648468588087.110284.514143.819359.624718.329082.632412.133387.935087.239047.342374.645935.1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年份历年工业增加值总量单位:亿元资料来源:长城战略咨询综合分析日本制造中国制造1750180019002000185019502050年德国制造英国制造美国制造实线表示某段已成为公认的“世界制造中心”,虚线表示制造业可能继续,发展或成为新的“世界制造中心”世界制造中心中国经济在经历计划经济体制30某省市场经济体制20年的过渡期之后,以崛起的中国制造为背景,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中国民族工业萌芽发展从一五计划开始,依托苏联建立齐全的工业体系,并重点建设重工业;受文革和同西方世界割的影响,中国制造业与世界先进制造技术水平的差距日益拉大;计划体制下,民营工业不能得到发展,人民的消费需求被抑制,世界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全球化发展给予中国机会;对外某省市场化改革促进中国制造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某省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中国加入WTO,融入全球化发展浪潮;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1949年之前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年1979~2001年2001年~今资料来源:长城战略咨询综合分析以一批高增长行业为代表,2003工业生产增长景气指数出现显著的变化趋势,中国经济产业升级变革的趋势呈现重型化2002年以来,以住宅、汽车、电子通某省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为龙头,促使包括钢铁、机械、煤炭、建材等产业在内的一批高增长行业的出现,形成四大产业群。汽车产业群房地产产业群装备机械产业群居民日常消费品产业群美国1880年轻重工业的比例为2.8:1,1890年为1.6:1,1900年为1.4:1。轻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虽然逐渐下降,但其发展速度也不慢,直到1900年美国工业化完成之后,轻工业比重仍然大于重工业。必须强调的是,美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是在各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美国的轻重工业之间,工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而中国其实是经历一个螺旋式发展过程,在经历建国初以重工业为核心的重点建设之后,改革开放20年以来,轻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以纺织、家电等行业为代表;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和产业升级,客观促使高科技重工业进一步升级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新战略,提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本战略思想,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但通过建国初的计划体制建设,中国已具备相当的重工业基础,因此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将在有充足的产业基础之上衍生,未来的发展将以体制改革和技改为主,新建为辅。美国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也表明反映出轻重工业结构比重的变化特点,但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同其它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会有所不同未来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的推动力将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为中某著名企业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战略发展带来机遇各产业的区域某省市场竞争中形成基于经济全球化基础上的产业国际分工基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某省市场推动基于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型工业化道路”课题研究组长城战略综合分析工业某省市化的互动推进民营企业的战略机遇推动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国际化发展国退民进某省市场准入某省市场竞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促生一批新型产业的发展西部大开发、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了企业的产业和区域扩工业某省市化将扩某省市场,带动装备和工业产品需求的增加企业在面临抓住机遇,寻求战略发展的同时,更要把握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所具有的区域优势制造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日益加深,且日趋全球化,产业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重组与分化;跨国公司逐步成为全球化时代主导制造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同时跨国公司实施全球战略,生产、某省市场活动日趋国际化;虚拟制造成为制造业全球化的重要组织模式,形成的是标准化和网络化的分布式结构;传统的福特制生产方式转向柔性制造的生成方式,由单一的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转变;制造企业的核心能力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技术、品牌和服务而不是生产成为衡量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以区域创新网络为核心的区域集聚发展速度加快,其中国际化的跨国公司加强企业本土化建设促进了研发、生产和营销服务的区域一体化集聚趋势;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中国成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重要区域选择;中国具有低成某省市场的比较优势,且工业设施完善、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中国加入WTO为全球制造业以中国为中心展开布局成为可能(2002年中国吸引外资突破500亿美元,首次居全球第一)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企业在战略制定和实施中要充分利用中国的比较优势,培育全球性竞争优势。中国在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从产业的全球制造体系比较来看,终端消费类产品领域和制造环节是中国的优势,而中场装备类产品领域、研发和分销品牌环节是中国的劣势在中国制造项目统计的172个处于世界产量第一的产品中,属于材料类产品33个,零部件等中场类产品45个,塑料加工机械,电动工具等装备类产品9个,终端产品85个。中国制造世界第一产品结构材料类19%中场类26%装备5%终端类50%材料类中场类装备终端类产品研发生产销售MADEINCHINA国外进口技术研发国外进口品牌服务合计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总值266111321313195一般贸易1119736240142来料加工装配贸易42225914419进料加工贸易10529992330其它683864材料组装件零部件制成品分销MADEINCHINAMADEINCHINAMADEINCHINA国外进口国外进口自然资源随着国有企业在一般性竞争领域的退出,“国退民进”战略的实施也促使民营企业未来面临外资企业强势竞争的挑战2001年中国制造业三大板块的产值分布38%29%3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外资企业总产值民营企业总产值国有企业的比重将进一步降低;国有企业的逐步推出,民营资本和外资将分享退出国有企业的资源;未来的竞争格局将由三足鼎立转向“民营和外资”的龙虎斗;2001年三类企业平均资产规模比较(单位:万元)15453.148264.752136.66国有企业外商及港澳台企业民营企业装备类终端消费品材料中场类非金属矿物制品塑料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橡胶制品其它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某著名企业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服装及其它纤维制品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制造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讯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器材钢铁冶炼及延压加工化学纤维制造石油加工及炼焦纺织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印刷记录媒介的复制在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框景中,首先要明晰安瑞科的切入的宏观战略发展方向。中国制造业整体框架在中国制造的产业体系中,终端消费品领域主要是民营和外资企业主导,对于安瑞科这样的制造业新进入者,要避开在这些热点领域的激烈竞争在装备类产业中,国有企业基础实力强,但受机制约束不能得到有效发展,某省市场准入管制比较严格,且技术和投资壁垒相对较高,因此民营企业涉足较少,竞争相对弱,政府保护和扶持力度又比较大;以民营企业和不断涌入的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未来中国制造的升级发展方向必然要向两端衍生,安瑞科应该寻求在装备领域的发展机会产品研发生产销售MADEINCHINA技术研发品牌服务材料组装件零部件制成品分销自然资源装备制造从产业环节环节看,装备工业、零部件中场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的上游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如:机床、汽车零部件、特种钢材和有色金属材料等;从下游看,流通企业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如化工等各种进出口公司、各种增值服务的分销商、类似沃尔玛等大型零售企业;跨国公司的研发资源向中国转移,中某著名企业业逐步加强技术合作和研发;同时注重品牌塑造,加强对某省市场的控制中国由单一的生产基地向“研、产、销”一体化的基地发展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产品增加值率均低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装备工业有提高发展的空间2.装备业增加值率:中国25.64%,美国48.80%,日本35.82%,德国33.73%,韩国32.20%,巴西32.92%各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率比较48.80%35.82%33.73%32.20%32.92%25.64%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巴西中国3.按购买力平价换算:中国装备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14.3%,日本的17.32%,德国的24.73%,韩国的24.73%,巴西的48.20%各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较单位:亿美元458936931696748716美国日本德国中国英国注:数据来源《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其中中国为2001年数据,其它国家为1997年数据从世界范围比较来看,中国装备工业的总体规模仍然较低伴随中国经济和工业化发展进程,对装备的需求将大大增加,中国的装备工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可以制造很多先进实用的重大技术装备,但总体水平有待提高;中国装备制造业已具有相当规模,但竞争力不强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迅速增长,但国民经济和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已形成进口依赖中国装备制造业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创新能力远远不足;中国装备工业单机生产能力较强,但成套生产能力薄弱;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门类齐全,但中场产业不发达;中国装备制造业已形成各具特色的装备种子业集中地,但条块分割、地方保护现象依然严重;中国装备制造业年均增长速度高,但经济效益十分低下;中国装备制造业经济成分多元化格局已基本形成,但民营经济所占比重过小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使我国装备制造业有可能在国际分工新的格局中确定自己的新位置;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为装备制造业提供提供了某省市场空间;世界装备制造业的转型,使我国装备制造业可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为装备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机遇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问题一是长期上下游分割管理,造成相关能力不配套。二是企业设计、研发能力和资金不足,前期研究开发投入滞后。设计和研究开发能力是发展装备工业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大部分制造企业缺乏研究开发能力,而设计院与研究开发机构分离,又相对独立于制造企业,造成设计与研究开发脱节,研究某省市场脱节。三是法律环境不完善,责权利不明确,约束机制不健全,导致用户企业往往不愿意用国内设备。四是采购国内设备缺少金融支持,一些国内用户不得不利用外国政府和机构的贷款购买进口设备。五是现行税收政策不利于国内研制设备。六是政府资金分散使用,支持力度不够。改革发展的思路政府制定振兴“装备工业的专项计划”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形成若干各有特色的装备制造业集中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技术创新模式由技术引进型向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模式过渡;大力发展中场产业;提高重大装备的成套能力,积极培育一批工程公司;深化税制改革,用税收杠杆振兴装备制造业;扩大政府采购规模,鼓励企业使用国产重大装备;大力发展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积极引进人才和采取有效措施促使人才的作用得以发挥;政府制定有利于产业升级发展的装备政策而装备工业存在的历史问题和未来改革发展的思路也为民营企业进入装备工业并迅速发展提供了机遇而在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的竞争结构中,民营企业资产创造能力最强,民营企业进入装备制造业,整合并促进其发展是大势所趋单位资产创造的产值是国有企业的2.2倍,是外资企业的1.3倍民营制造企业单位资产创造的利润额是国有企业的三倍,和外资企业持平民营制造企业平均单位资产创造的销售收入是国有企业的两倍,是外资企业的1.2倍民营企业的产业增加值率比较低,中国制造的整体水平也比较低资料来源:长城战略《中国民营制造业发展现状与战略对策分析》销售收入/资产对比1.50.570.981.200.51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利润/资产对比0.0160.0480.04900.020.040.06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0.581.011.300.511.5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产值/资产国有、外资、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率28.21%25.09%25.22%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国退民进的战略背景下,安瑞科要重点考虑产业并购的区域布局,基础良好,产值规模较高,而利润率和增加值率较低的老工业基地是安瑞科重点考虑的区域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上海河南山西海南内蒙古陕西宁夏青海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江苏浙江天津北京台湾中国装备工业的已经形成“新老两级”分布的区域格局,但老工业基地和新型工业基地在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方面有所不同新型装备工业基地以江苏、浙江、广东为代表,产业领域集中在电子通信设备、汽车零部件、仪器仪表等新领域,产品以单机小品种为主,民营和外资企业为主;老工业基地以东北、环渤海和安徽等中部地区为主,产业领域集中在机床、大型成套机械设备等重工业领域,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老工业基地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产值规模虽高,但利润和增加值水平都比较低福建重庆一级关注区域二级关注区域三级关注区域四级关注区域五级关注区域安瑞科利用区域资源基础扩张因此面对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的抉择,装备制造业给予安瑞科更多的机遇,建议安瑞科的战略边界扩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内思考和展开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安瑞科的优劣势进入装备制造业的机遇和威胁进入终端消费品产业的机遇和威胁机遇威胁产业领域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国退民进带来发展良机政府对装备制造业的重视,和积极扶持中国工业重型推某省市场广阔的需求来自国内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强势竞争安瑞科自身经验和积累不足,而消费品营销复杂,成本管理要求高等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主导,近期内没有低成本并购进入的机会;消费品领域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未来的竞争无丝毫减缓迹象国家对装备产业支持政策的不确定性来自外资企业的强势技术竞争;研发投入大,投资回收期可能较长安瑞科有成功收购2家国有装备企业的经验;安瑞科有强势的资本运作和政府公关能力;新奥企业文化的影响力战略扩大抱负安瑞科制造业经营经验积累的不足管理人才的缺乏安瑞科制造产品营销能力的不足但装备工业涵盖七大制造业的185个小类,产品范围及其宽泛,安瑞科但仍需结合诊断分析和其它业务机会的考虑,从中寻求新的战略突破点阀门和旋塞资料来源: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长城战略整理归纳装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锅炉及原动机金属加工机械泵阀门压缩机等风机、衡器、包装设备泵及真空设备气体压缩机液压和气压动力机械及元件矿山冶金建筑环保社会公共安全汽车制造医疗仪器及器械铁路运输设备汽车整车制造改装汽车制造专用仪器仪表通用仪器仪表……工业自动控制供应用仪表……..电工仪器仪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压力容器包装容器金属工具制造集装箱制造其它金属包装容器制造………………通信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机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安瑞科已经从燃气应用角度切入到装备制造业的三个细分领域通过对宏观环境的诊断分析,对于安瑞科的战略发展,有如下几点初步建议全球产业转移、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将是引导未来我国制造产业发展的基本因素,立足全球化,以中国经济结构(企业结构、产业结构、消费某省市场结构)为导向,是确立安瑞科战略发展方向的基础;当前国有企业退出的主要领域集中在装备领域,中国制造未来发展的重心也在装备制造,而且消费品制造业的竞争格局依据初步确立,对于安瑞科这样的新进入者,建议战略发展的边界在整个装备制造产业考虑展开;由于中国装备工业有相当基础,因此对于安瑞科的战略考虑,利用国退民进的产权改革战略机遇,通过并购获取产业基础,继而利用全球产业转移机遇,通过“技术嫁接”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中国装备工业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研发、设计、制造和采购等上下游环节脱节,使得成套集成能力薄弱,建议安瑞科要在产业布局中,打造一体化的产业链;但安瑞科在发展初期,必须要在门类众多、应用领域广泛的装备产业内,寻求新的战略点,并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B.安瑞科内外部战略诊断安瑞科集团宏观环境诊断安瑞科集团战略诊断

安瑞科的未来发展目标是什么?如何看待安瑞科已有的业务基础?安瑞科以“依托燃某省市场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为主,完成了对收购企业的初步整合,形成三大业务平台,奠定了发展基础蚌压机石化机安瑞科设备公司工业IT石家庄阀门二厂沈阳空气压缩机厂压缩机业务压力容器业务仪器仪表业务新奥集团燃气应用领域某省市场某省市场安瑞科通过对收购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具备了面向燃气应用领域的若干装备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主要G压缩机G运输车、调压站,且一批新产品正在开发之中,包括LNG产品、加气站等;另外还有设备公司的IC卡表;被收购企业原有的部分老产品均有某省市场地位,产品销售和收入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目前安瑞科仍然保留某省市场继续供给这些产品;目前安瑞科对沈气和石家庄阀门二厂的收购已经在进行之中,同时新奥集团的工业IT项目已经在进行之中,安瑞科步入扩的阶段在此基础上,安瑞科高层提出了向流体机械领域拓展的发展目标燃气机械流体机械制造商气体机械液体机械城市燃气运营商新奥燃气城市置业、供水、供热、供电寻找气源能源供应商公用事业服务商横向拓展纵向延伸业务衍生新奥集团的战略目标发展煤化工介质拓展介质拓展安瑞科能源生产商流体机械设备供应商纵向延伸安瑞科战略边界的拓展,有利于自身走向独立的发展道路,而逐步脱离为新奥燃气配套的角色,面某省市场竞争,成为独立的多产品制造商访谈表明,所有安瑞科高层均认为可以选择流体机械作为安瑞科战略发展的边界;在回答为什么选择流体机械这一范围方面,大多人表示是“出于包含对现有业务的解释并放大企业发展的空间”而考虑的;在理解如何在流体机械领域发展方面,不同的人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拓展了燃气机械限制,使企业可以向水、其它气体领域扩张;有利于开拓生命的产品,可促进企业基业长青;扩大企业发展边界,从实现企业战略抱负角度有积极的意义;流体机械是学术某省市场化概念不强;流体机械在具体描述企业战略愿景与目标上,仍需要丰富并加强其含义,让集团整体更有方向感;从新奥集团整体战略考虑,流体机械方面存在不足,集团的发展也要加强对能源机械领域的关注,包括对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安瑞科提出的向流体机械领域拓展的发展目标得到了新奥高层的认同,但在具体认识上尚待进一步沟通明确在分销渠道和营销方式方面,曾尝试过集团大营销的方式,但在目前各业务及产品并未定型的业务扩,并不具备营销整合的实施条件蚌压机石化机安瑞科客户客户客户客户客户客户蚌压机石化机安瑞科客户客户客户统一营销蚌压机石化机安瑞科客户客户客户客户客户营销销售小组曾经现在将来?安瑞科的高层认某省市场资源并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任务,而要在未来业务定型之后再着手解决安瑞科为新奥集团承担起了发展制造业的重任,“安瑞科”将逐步成为新奥集团流体机械业务及产品的主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新奥品牌安瑞科品牌下属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目前安瑞科作为制造企业的品牌形象与具体制造产品的品牌之间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品牌的推广仍然局限在新奥;石化机的新产品在某省市场开拓中要主推安瑞科品牌;蚌埠压缩机厂目前主要推出“安瑞科”的产品品牌;设备公司的IC卡表某省市场为主,某省市场中没有品牌影响力,顾客认知度不高,IC卡表未来的发展需要有明确的品牌拓展计划;安瑞科集团2002年销售收入达2.14亿元,虽然创造收入的主要来源仍以传统老产品为主,但新产品的对收入的贡献比例逐步加大2002年安瑞科集团各企业的销售收入

单位:亿元0.590.910.390.25蚌压机石燃机计量仪表太阳能资料来源:安瑞科集团访谈、调研资料分析老产品69%新产品31%老产品新产品新产品包括:调压站G车、螺杆压缩机、燃气表等老产品包括:其它压缩机、槽车、储罐、太阳能公司产品等2002年新旧产品收入对比图槽车是石化机收入的主要来源,某省市场竞争激烈,利润很低,增长空间有限;蚌埠压缩机的一般动力压缩机产品难以上某省市场空间有限;新产品2002年的收入已经占到31%,并在进一步发展;安瑞科集团高层认为安瑞科的产品经营需要进一步升级换代2003年,安瑞科产品结构调整进一步显露成效,新产品某省市场的销售额也取得了一定增长69%61%31%39%2002年2003年1-8月新产品老产品销售收入中新老产品的比重变化外销9%内销91%外销内销2002年新产品销售额中某省市场的比重其中石化机新产品外销比重为14.35%,设备公司外销比重为2.66%2003年1-8月,安瑞科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60亿元,新产品比重明显上升IC卡表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变化单位:万元97%94%95%3%6%5%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22003(1-6)2003计划外销内销销售收入利润销售利润率25.13%17.94%19.08%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022003(1-6)2003计划其中设备公司受燃气业务发展的积极影响,IC卡表销售收入和利润保持超高速增长态势,产品外销比重有所提升增长率219%增长率217%16003508.281818.577600881.62326.241450200120022003(1-6)2003计划某省市场推动,设备公司在IC卡表行业内具备一定实力,但面向整个燃气和流体的计量领域,设备公司的能力并不充足市场的竞争格局低高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市场占有率低杭州先锋杭州金卡安徽石台丹东思凯天津求新安瑞科设备公司低中高资源(能力)要素设备公司IC卡表的能力评估已有产品研发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加工制造能力组装生产能力熟练的高技术工人工艺设备先进程度市场资源品牌知名度售后服务能力安瑞科营销能力设备公司通过加卡组装,某省市场影响了行业竞争格局;制约设备公司发展的关键是基础计量技术的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在石化机的业务结构中,老产品虽有某省市场地位,但新产品也已经成为主要的利润来源,石化机的产品结构在逐步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槽车、储罐等老产品在国内有某省市场地位,销售收入所占比例很高;但利润贡献很低。新产品开发初见成效,某省市场开拓的压力和潜在竞争者的威胁现有主要业务某省市场份额25%25%20%1%0%5%10%15%20%25%30%槽车和储罐G产品G调压产品LNG产品2003上半年销售收入分布(单位:万元)槽车63%化工设备9%车23%调压站5%2003上半年总销售收入为5823.38万元2002年新老产品销售收入比例老产品67%新产品33%2002全年销售收入为9066.23万元,利润为197.1万元,主要是由新产品创造的企业的外销能力逐步增强,新产品的外销推动对石化机的未来和安瑞科集团的未来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03G瓶计划内销5辆,外销45辆,实现任务的可能性极大,新产品外销能力得到增强。2002全年新产品内外销售收入比重内销85.65%外销14.35%石化机现有业务销售收入预测年增长率2%10%40%20%60%40%槽车和储罐钢瓶G产品调压产品LNG产品加气站市场一总容量为1000多辆/年,产品成熟,增长前景较小。

如果用于高压气瓶出口,增长空间会很大

三年内发展态势良好,但受到俄罗斯管道,西气东输等因素影响增长率不会太高

用G建设和西气东输项目的配套,有发展前景某省市场需求都非常大,关键是生产能力发展前景大,能成为新的增长点同时在新老产品共存时期,石化机的设备生产能力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可以看到,石化机设备综合利用率为56%,生产能力有很大的提升潜力。主要设备先进程度设备生产能力设备利用率(%)影响技术水平关键因素企业整体9100吨56%1、人员:现有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亟待充电和提高。2、设备:设备的故障率较高。3、软件:应用软件不到位或质量差。

一、二、三类低、中压容器国内80、90年代2500吨50%单层有缝高压压力容器

某著名企业式压力容器国内80、90年代3500吨53%瓶式压力容器国内90年代3000吨50%调压产品国内90年代末100吨50%燃气卸气产品资料来源:安瑞科石化机公司调研表随着石化机新老产品更替的完成,燃气分销商、加气站运营商和运输公司三类客户的重要性将大大提高传统产品在石化机销售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使得个体运输商在销售收入中占据一半的地位。G和LNG产品的发展将带来对应客户重要地位的提升。客户划分产品种类资产规模集中地区(行业)G产品LNG产品传统产品燃气运营商500-10000万/户石油、石化及各地燃气公司加气站运营商100-500万/户石油、石化及各地燃气公司国营运输公司100-500万/户石化、燃气行业个体运输商50-500万/户各地分布经销商10-100万/户

各地分布优势设计和制造资质齐备加强产品质量认证新某省市场和相关资源的支持有完备的销售网络劣势信息化管理能力薄弱,相关软件应用不到位;设备利用率低和故障率较高;技术和营销人才的知识升级;场地和设备更新无法跟上公司的增长的需求;机遇新产品行业发展环境的积极影响某省市场的潜在需求威胁产品转型发展状况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其它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传统产品的战略调整方向;石化机拥有的压力容器行业相关设计和制造资质是促进其未来发展的最佳优势资源,但优势资源的充分利用面临挑战同竞争对手的比较低低高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市场占有率石化机CPI、NK哈建成邯郸石化霍伯福尔四川空分宏图厂飞奥在同传统竞争对手的比较中,石化机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显示出差异化,但整体竞争力并不是很强低中高资源能力要素已有产品设计研发能力新产品开发设计能力加工制造能力设备生产能力配套服务提供能力运营服务市场资源与开拓在不同的产品类别某省市场,各企业的竞争力体现有所差异,安瑞科石化机处于中等上升的发展态势哈建成宏图厂石化机四川空分飞奥圣因达安瑞科原有的压缩机业务集中在中小型与专用压缩机产品上,而即将加盟的沈气在大型工艺用压缩机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压缩机类别蚌压主要产品销售规模(2002)沈气主要产品工艺用压缩机大型化工厂工艺流程用压缩机石化行业成套氢气压缩机大型动力用压缩机大型氧气、氮气、空气压缩机一般动力用压缩机VW系列空气压缩机1131.5万微型压缩机螺杆压缩机ESC系列螺杆压缩机47.8万滑片压缩机BH滑片空气压缩机膜片压缩机某著名企业式压缩机SW系列中高压缩机(车装、撬装)992.68万无油润滑压缩机V型系列动力用无基础往复活塞式空气压缩机(ZP系列)522.97万专用压缩机军工NC系列压缩机ZW系列液化气循环压缩机G加气站压缩机940.69万165.24万蚌压机公司2002年度共实现销售收入5948.00万元,一般动力用压缩机、SW系列和NC系列占主要部分,传统产品仍占据收入主要部分,但新某省市场前景看好3022123405351131.47992.68940.69522.97165.2447.8销售量(台)销售额(万元)2002年压缩机产品销售额/销售量资料来源:企业调研问卷整理分析30%30%10%20%3%25%20%10%15%15%25%10%25%30%10%15%1%15%5%20%20%市场占有率销售利润率市场增长率一般动力SW系列NC系列ZP及变型G压缩机螺杆压缩机(ESC)ZW系列对各类产某省市场增长的预期蚌压产品的主要服务领域是天然气的储运以及军工、采矿等领域,一般动力用压缩机客户面比较大,但规模普遍较小蚌压产品销售应用领域分布15%20%10%20%15%10%10%采油防腐、采矿采气输气、售气武器装备空气氮气动力其它一般动力用压缩机主要应用于防腐和采矿领域,客户规模较小,但分布面较广,占销售收入20%G、ZW系列压缩机主要服务于大型天然气液化气公司,在公司销售收入中占20%NC系列压缩机作为军队装备的辅助设备对公司销售收入的贡献也比较大,达到15%资料来源:企业调研问卷整理分析2002年蚌压同类似企业相比,的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均处于较低水平,2003年收购整合完成以后,情况将有所改变1999-2002年销售收入比较(万元)59035843672173641679518262221512071910613119871365217091507043353891596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1999-2002年销售利润比较(万元)12921107107110371934398544623989248641363331700371339121129782010002000300040005000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江西气体压缩机厂某著名企业某著名企业蚌埠压缩机总厂资料来源:中国通用机械压缩机行业协会《1999-2002年行业统计资料汇编》

低中高

资源(能力)要素已有产品设计研发能力新产品开发设计能力加工制造能力设备生产能力配套技术服务提供能力运营服务市场资源与开拓锡压蚌压的压缩机业务同外资企业相比差距明显,同上压、锡压、柳压等行业内领先企业相比虽有一定差距,但也有明显的优势柳压蚌压上压外资企业同国内企业相比,安瑞科最大的优势在于灵活的民营机制,有燃气行业积累的客户资源,有利于进一某省市场;劣势在于加工制造能力及配套技术服务提供能力不足同外资企业相比,安瑞科的优势在于更容省市场,劣势在于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安瑞科要进一步扩展生产能力,增强研发实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服务水平,全面拓展销售网络资料来源:企业调研问卷整理分析沈阳气体压缩机厂经过多年的积累,生产能力较强,产品具有某省市场影响力资料来源:安瑞科沈气调研报告低高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市场占有率低重压上压柳压锡压南压如果沈气加入安瑞科,则安瑞科压缩机业务的整体实力将得到大大提升外资企业成都金星蚌压沈气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低重压上压柳压锡压南压外资企业成都金星安瑞科资料来源:企业调研问卷整理分析安瑞科现有产品线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各异,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仍需从两个方面努力,首先是进一步收购兼并获取驱动企业发展的新目标业务现有业务新业务萌芽状态发展之中激烈竞争行业吸引力某省市场的竞争结构IC卡表储罐调压产品钢瓶储器

槽车G车加气站LNG产品G压缩机其它压缩机其它目标业务通过收购兼并补充新目标业务要保证收购兼并目标的实现,安瑞科集团必须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因为安瑞科现有的业务并不能为对外收购提供充裕的资金筹码安瑞科集团业务的归类业务增长率(百分比)

II:明星G钢瓶、车IC卡表I:问题加气站系统减压设备LNG等低螺杆压缩机

III:金牛槽车等老产品军工油田压缩机IV:瘦狗一般动力用压缩机中低高高中低目前,石化机“槽车等老产品”还无法退出;新产品在现在乃至未来的发展中显现较强的增长力。某省市场份额其次对已有业务,安瑞科必须从产品某省市场推动、生产效率提高和营销方式改善等各个方面寻求驱动企业发展的新动力九种驱动力示例市场反应驱动型------------满某省市场的需求优势产品/服务驱动型------------专业化、高质量生产效率驱动型-------------能力最大、效率最高自然资源或人力资源驱动型--------控制获取资源的途径市场支配驱动型----------占有、扩大某省市场份额短期利润驱动型-----------追求短期边际利益销售方法驱动型-------------具有创意的销售方法分销方法驱动型------------分销产品或服务的方法技术优势驱动型---------------拥有尖端技术驱动力是驱动企业运行和发展的主导力量,是企业的发动机。结合前述对宏观环境的分析,安瑞科集团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立足装备制造业发展并考虑新奥整体战略使命基础上,形成更为明晰的企业使命和愿景使命远景战略列出一系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行动,创造附加值描述公司选择的“价值方案”随市场分析、消费者经验、试验而不断改善最好严格限制在使用指导企业发展的行动指南?指导战略和组织的发展描述一个鼓舞人心的事实可以在一个特定时期内实现主要是为人员提供指导(有些口号也可提供给外部人员)领导者希望公司发展成什么样?为组织内所有决策提供前提描述一个持久的事实可以是一个无限时期的解答(而没有时间限制)为和外部人员提供指导公司为什么存在?安瑞科:尚未明确提出企业的使命安瑞科:拟确定愿景“成为国内一流流体机械企业”但“国内一流流体机械企业”的愿景未得到明确的诠释安瑞科:只有用未来一个时点期望的销售收入指标表述的战略目标,没有渐进性目标没有一个明确的支持战略目标实现的业务发展模式只有近期若干考虑的项目选择,而没有明确的行动指南通过对安瑞科战略发展的诊断,可以形成以下几点基本认识在当前的世界经济中,制造业是典型的全球化产业,也是中国在全球最具竞争优势潜力的产业,新奥布局制造业、发展制造业的宏伟战略是促使企业走向世界,成就全球知名企业的关键战略举措;安瑞科集团依托燃气机械起步,通过收购兼并奠定了战略发展的初步基础,但在已经布局的现有产业框架之内发展已不能满足新奥整体战略的要求;从安瑞科产业基础扩求来看,已有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安瑞科的战略扩要借助新奥集团整体的资源调配能力来实现;C.安瑞科使命愿景与目标

安瑞科企业使命安瑞科集团原景安瑞科战略目标安瑞科的未来发展目标是什么?安瑞科以高新技术引领现代生产,致力于为工业生产质量的改善与效率的提高而提供高品质的机械装备产品与技术服务这一伟大事业安瑞科的使命——企业为什么而存在?安瑞科的愿景——安瑞科要成为什么样的公司传统机械行业的整合者产业升级发展的推动者现代制造产业的塑造者关键装备产品的制造者成套集成服务的提供者引领发展的技术拥有者安瑞科的战略目标——指导企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我们恰逢中国制造崛起的黄金时代,我们秉承国退民进的变革并承接全球产业的转移,以优异的产品、技术和服务供给承担提升中国制造产业竞争优势的重任,为全球工业生产提供世界一流的装备产品与科技服务,促进世界工业的升级发展,做全球装备生产和服务领域的排头兵安瑞科的战略目标——指导企业发展的行动指南?通过资本与产业运作相结合,将安瑞科建设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装备制造企业,进而协同新奥集团跨入世界500强的门坎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力争百亿,2020年进入世界500强以燃气机械为核心的流体机械产业成为中国领先的企业某省市值位居第一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利润3亿元集成和其它等业务成为安瑞科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润1亿元123工业IT国内领先,成就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领域的知名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利润1亿元

D.业务分析与选择拓展哪些业务?为什么要拓展?整体业务选择体系压缩机行业分析与选择仪器仪表行业分析与选择压力容器行业分析与选择根据既定的原景与战略目标,要求安瑞科要在在装备产业范围之内,立足现有业务基础和战略发展的要求,寻求产业基础扩破点安瑞科已有业务基础和能力资源新奥集团整体的战略资源与供给其它外围产业机会从核心业务到外延业务进行延伸企业战略突破点其一是依据的资源和能力进行衍生,寻求发展机会;其二是捕捉外部的重大产业发展机会,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由外向内由内向外依托能力和资源“由内向外”和捕捉产业机会“由外及里”的战略突破一般都体现为以下四种扩产业基础扩张自我滚动发展、收购生产线、投资新建、OEM贴牌生产现有产业规模扩张纵向一体化扩张相关产业领域扩张非相关产业领域扩张扩一般的扩纵向收购、投资新建、OEM、ODM纵向收购、投资新建、OEM、ODM战略联盟、合资合作、新建、收购OEM、ODM示例新建:NTEL在中国新建芯片制造厂;纵向收购:科龙收购美菱横向收购:华润啤酒OEM:摩托罗拉进军彩电制造战略联盟:爱立信索尼对于安瑞科来讲,可以综合各种可能的形式实现战略扩张,从四个方面来探索:燃气机械(产业核心与基础)流体机械发展通用型及各类气体、液体专用产品与设备装备工业寻求发展国民经济发展所迫切需求的装备类产品与设备市场需求热点国民经济需求重点符合安瑞科战略方向某省市场热点与重大机会某省市场热点与重大机会燃气应用机械的产业链扩张利用机械产品的通用性特点向流体机械领域拓展基于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对装备的需求及带动效应基于工业某省市化,未来国民经济发展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第一,安瑞科首先应以燃气机械产业链为基础,进一步向燃气生产、输配、终端应用等各环节的机械产品和设备拓展,打造强大的核心产业和基础燃气轮机采暖炉热水器燃气灶燃气空调IC卡表燃气压缩机阀门大口径压力管道天然气开采生产主输民用终端城市配送分输或储运工业用终端商业用终端钻井、采气、油气处理的综合平台设备动力用压缩机涡轮流量计售气机汽车加气站中高调压站G加气母站G储配站高压调压站G车等LNG液化站LNG储配站调压站LNG车等区域调压站楼栋调压站阀门站门站门站压力管道控制系统检测仪器相关附属设备冷热电联产燃气化工各种泵基础产品燃气机械的产业链对于围绕燃气机械产业链的发展,在前期的“发展战略规划”报告中已经予以详细分析,并提出如下框架性战略建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以集成为核心以制造为基础建立燃气工程技术服务平台成为燃机行业的领导者其中集成产品受西气东输的时间的影响,某省市场进展缓慢,但随着近期西气东输全线的逐步贯通,未来5年仍有某省市场空间,需要安瑞科做好充足准备**LPG混气站*****调压站***阀门站***G卸气储配站*****汽车加气站G、LPG)*LNG液化站***LNG储配站**********战略次序G加气母站门站(储罐站)集成产品类别某省市场空间的预测,安瑞科集成产品某省市门站、汽车加气站(母子站)、调压站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并适时发G储配站、LNG储配站集成产品,最终集成产品将覆盖天然气分输某省市配气领域的主要环节,为未来安瑞科成为集成方案提供商奠定基础。注:相关分析参见报告一其中产品制造业务,安瑞科已经布局燃气压缩机、调压站G储运和IC卡表领域,安瑞科需要进一步通过“收购企业”等方式补充新业务和获取新技术能力现有产品发展产品G储运设备(LPG储运设备)LNG储运设备中高压调压器IC卡表涡轮流量计天然气压缩机调压站阀门基表发展方式阀门通过并购实现,现有目标是石家庄阀门二厂中高压调压站产品可以考虑采取并购的方式;IC卡表的基表可以自己试做,但可以考虑直接并购包括涡轮计量表在内具备良好计量设备能力的企业;LNG储运设备目前依托石化机自己开发完成注:相关分析参见报告一另外,在燃气应用终端,分布式能源供应和冷热电联产具有潜在的发展价值某省市场一旦接受,对安瑞科蕴育着新的机会,有助于介入发电技术装备领域分布式供电的可能性

现有供电方式不足冷热电联产第二代能源系统内燃机发电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二次能源垃圾发电技术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氢能发电技术一般废弃物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常规燃油发电机发电燃气轮机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小水利发电技术生物质发电技术第二、在燃气机械拓展的过程中,安瑞科已经进入其它流体可用的机械产品范围,安瑞科必须要继续扩大现有产业布局的规模,实现已有业务的最佳投资回报投资回报率ROI(利润/投资)增长追求盈利性的增长机会

提高投资回报率1212其中对于已有产品及相关产业领域的扩,主要是围绕压缩机、仪器仪表和压力容器三大行业的分析提出战略建议性,这是本报告的重点内容蚌压机石化机安瑞科设备公司工业IT石家庄阀门二厂沈阳空气压缩机厂压缩机业务压力容器业务仪器仪表业务新奥集团提出三大业务各自的发展战略建议和目标规划,是本报告后续部分主要分析的内容同时安瑞科应充分利用通用机械产品的技术延展性,拓展产品的应用领域,向水、气、油、化工等领域进行相关产业领域扩张,开辟新产某省市场泵阀门水轮机风机压缩机燃气轮机气体分离及液化设备真空设备压力设备干燥设备与技术过滤、分离机械与技术检测仪器与设备计量仪器与设备试验设备与技术相关配套产品和技术成套装备与技术水力机械(传统的流体机械领域)空气机械燃气机械其它液体气体机械流体机械流体生产流体输配流体应用流体处理所需机械与设备流体机械行业的服务领域及相关产品在学术意义上,流体机械的核心产品是泵本质上已经衍生其原始涵义,从传统的水力机械设备延伸到以各种气体和液体为介质的相关机械产品的生产与服务从流体机械产业链的分布来看,流体机械产品类别多样,安瑞科目前的产业布局主要集中在输配领域矿产(油、气)开采与加工主输民用应用终端输配城市配送分输与储运新奥燃气运营的领域下游中游上游终端城市管网户内管网工业应用终端管道直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海上运输水厂建设与生产空气分离其它气体、液体生产加工废气、废水处理残余物回收利用管道直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海上运输生产商运输商分销商用户环保部门生产应用处理开采设备分离设备合成设备反应设备加工设备制气设备控制设备附属设备储运设备输送管道压缩机设备泵设备减压系统

增压设备

阀门系列灌装设备计量设备

控制设备附属设备民用流体用具采暖与空调工业炉工业用流体设备水轮机燃气轮机分析设备净化设备检测设备分离设备回收设备附属设备流体输配机械流体应用机械流体生产机械流体处理机械装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锅炉及原动机金属加工机械泵阀门压缩机风机、衡器、包装设备泵及真空设备气体压缩机液压和气压动力机械及元件矿山冶金建筑环保社会公共安全汽车制造医疗仪器及器械铁路运输设备汽车整车制造改装汽车制造专用仪器仪表通用仪器仪表……工业自动控制供应用仪表……..电工仪器仪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压力容器包装容器金属工具制造集装箱制造其它金属包装容器制造………………通信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机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从国民经济行业中的装备类产品来看,流体机械主要覆盖装备制造业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大类和15个小类,以及仪器仪表等域中流体应用类的细分产品气轮机及辅机制造水轮机及辅机制造阀门和旋塞的制造风机、风扇制造气体、液体分离机纯净设备制造制冷和空调设备制造水资源专用设备制造环境污染防治设备制造与流体相关的专用仪器流体领域的控制系统其中计量、检测等交叉领域因此安瑞科在流体机械范围内的发展应该是促进已有产品的最优发展,有重点的选择相关产品并购扩张,关注重大产业发展机会和前景,推进集团整体战略燃气机械及器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气体压缩机制造业电气用具制造业改装汽车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化学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阀门制造业气体分离设备制造业石油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锅炉及原动机制造业…….传统机械工业机械工业燃气应用的推动推动转型衍生水处理设备其它流体机械工业化城镇化流体机械在中国已经具备足够的产业基础,其中燃气应用等新兴流体机械行业也将由传统的石油化工机械、电气机械等行业衍生而来,这是安瑞科并购基础燃气机械给排水及水处理机械石油燃气煤化工机械装备各种专用设备专用设备专用设备空气与特殊气体设备专用设备水处理用风机水处理用阀门水处理用水泵拦污设备污泥处理设备排泥排砂机械设备沼气利用设备加药、消毒设备膜技术设备特殊液体设备通用类产品专用类产品事业领域拓展燃气用压缩机燃气用阀门其它通用设备流体机械产品领域,安瑞科要扩大产业基础布局,可以考虑由燃气向水、气体分离、能源化工领域等扩展,形成一批通用产品和面向重点领域的专用产品可能的拓展示意第三、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对装备的需求及其带动效应来看,安瑞科可以当前考虑的主要有四大工程,同时也对新奥集团的整体战略有促进作用南水北调工程其它工程泵站设备:大学高低扬程水泵、压力滤油机、空压机、调配系统装备施工设备:大型盾构机、大型掘进机等水质处理设备:水质水量计量与检测设备、成套污水处理设西气东输工程主线工程完工之后,分输的门站等集成系统、输气过程控制系某省市工业和民用终端的设备需求将在未来3年内体现西电东送工程青藏铁路工程主要是发电和输配电等电力设备,主要包括水电机组、特高压输变电系统等铁路和电气设备为主高速铁路工某省市轨道工程、3G某著名企业网工程、……国家目前主要工程主要设备需求南水北调工程总投资近5000亿元,不仅是我国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也将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其中东线第一期工程和中线第一期工程,静态总投资将达到1548亿元东线第一期工程工期5年,总投资320亿元干线工程82%治污工程18%中线第一期工程工期8年,投资920亿元南水北调工程带来对重大装备的需求21131710360115020406080100120140第一期工程第二期工程第三期工程泵站机泵南水北调工程总计需新建泵站51座,机泵278台。总装机容量52.9万kw,总装机流量7197m3/s大型盾构机—中线工程渠道衬砌装备及配套工程—中线工程渠道水质、水量自动检测与调配系统装备大型掘进机—西线工程大型高扬程泵站和长距离、高海拔排岩运输及通风设备—西线工程大型低扬程水泵—东线工程其中南水北调是继西气东输工程之后,在未来10年内的重大工程项目某省市水务、环保等产业有极大的产业带动效应第四,在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和基于新奥资源调配能力考虑的基础上,安瑞科也可以考虑进入同现有业务不大相关的其它业务领域新奥拥有的资源/潜在的资源调配能力面临重大的产业发展机遇安瑞科业务领域的战略拓展关注国家关键性政策变化带来机遇;关注国家能源战略的变化与实施;关注重点区域经济战略(如振兴东北工业基地)关注世界和中国相关产业结构调整与重新布局的趋势关注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带动效应关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变化的产业影响…………其中,同新奥安瑞科关系最密切的是能源结构的变化趋势对装备工业的发展影响,从世界范围来看,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装备发展迅速2001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煤炭24%石油38%天然气25%其它13%煤炭石油天然气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MW24800181000100002000030000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MW3912880100200300400500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矿物能源仍然是世界能源消费的主体,占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87.5%但增长速度缓慢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当前主要集中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电池方面,近几年都以年增长30%以上的速度向前发展;核电由于安全问题考虑,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1449235527023128360624503604427250035769895208527943531420329674753719703104228274324732333364576183660%20%40%60%80%100%1971年2000年2010年2020年2030年其他可再生能源水能核能天然气石油煤炭29262424244939383838182325272817755222221333401020304050601971年2000年2010年2020年2030年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水能其他可再生能源根据世界已探明的能源储备对未来世界能源利用的预测表明,天然气的比重将要上升,而石油、煤炭的比重均会有所下降,但影响能源供应因素会有所变化世界能源消耗量预测单位:Mtoe

影响未来世界能源供应的主要因素影响能源供应前景的不确定因素是成本和价格国际能源贸长需要解决安全问题

石油能轻松满足2020年的需求,2030-2050年会达到顶峰

煤炭消费的前景取决于煤炭使用的环境可接受程度

要使可再生能源扩大应用,必须进一步降低成本18.239.139.61.726.723.578.224.226.90.18.67.41.81.42.601020304050607080能源比例(%)油气煤核电水电能源类别中国美国世界平均中国的能源结构同世界能源结构的比较发电设备天然气设备石油化工设备煤发电、煤化工等设备中国的能源结构同世界比较,煤炭比重占主要组成部分,未来的能源结构走向主要受到能源安全、新技术、成本等方面的影响,将直接影响能源设备领域的发展战略建议:对于安瑞科在能源设备领域的布局,结合新奥整体在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展开其一、从燃气应用终端切入到燃气轮机领域;其二、配合新奥煤化工战略,切入相关设备领域,并购进入;其三、可以考虑同国外高端技术装备厂商合作,切入风能等领域;在能源领域之外,基于中国工业某省市化的发展,有若干体现未来国民经济的发展的若干重点产业发展对装备的需求是新奥及安瑞科可以重点考虑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城市化电子信息装备、工业IT领域城市水务与水工业设备领域城市轨道交通设备领域其它基础设施领域的装备需求重要装备制造业需求领域发电技术装备输变电装备石油天然气及化工装备重型机械装备数控机床装备现代轨道交通装备现代船舶装备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工程机械技术装备电子信息技术装备环保装备现代仪器仪表技术装备现代纺织装备在石油、天然气和化工技术装备领域,是中石油和中石化双寡头某省市场,安瑞科拓展未来化工技术装备供给能力,煤化工是潜在的切入点;但石化行业的竞争结构演变趋势值得关注工业IT是当前考虑的切入点之一,工业IT是个创新的思维,安瑞科可以围绕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展开工业IT产业的布局IC卡表是基础,可以考虑直接并购跨越式拓展分布式供电的可能性与冷热电联产系统、和燃气轮机是潜在的切入点,关注某著名企业分离之后,电力行业改革的进一步演变趋势水处理领域是切入点考虑在若干重大装备领域,同安瑞科具有一定的潜在关联性,可以重点考虑的装备领域主要有五大类其中以水处理和环保相结合的装备产业是安瑞科重点考虑的其它业务机会之一,从世界发展现状对比来看,中国工业某省市化进程必将促进该产业的发展44820324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世界中国2000年世界和中国环保产业总值的对比单位:亿元40%16%9%35%美国日本德国其它环保机械某省市场份额41%45%5.50%6.50%2%大气污染防治设备水质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噪音与振动控制设备环境监测仪器世界环保装备某省市场份额环保产业的组成末端治理设备预防污染型设备废物无害化、资源化设备环保装备发展重点城市污水处理成套工艺设备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利用成套设备燃煤烟气脱硫、脱氮成套工艺设备以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为代表的除尘设备城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成套设备中国环保装备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水平较低;单机成套、系统成套、工程成套等成套设计水平有一定差距;自动化程度不高;设备选型、仿制较多,创新不足;设备使用期内,材料的抗腐蚀、抗疲劳能力存在一定问题;设备的设计选型与实际常不适应,正常发挥能力有问题中国环保装备工业行业结构特点大企业数量少;中小企业数量多,专业化特点突出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以中小专业化企业为主,对于安瑞科有进入发展的机会安瑞科进入环保装备工业的战略建议由于环保产业是一个新型的产业,大量的民营中小型专业化产品企业为主,安瑞科在并购中有一定难度;安瑞科可以考虑并购一些有环保产业基础的国有企业,再通过国内外引进技术和人才进行产品结构升级调整,同时可以考虑新奥以某省市资源先行切入到某省市的水务领域,形成产业互动;安瑞科也可以考虑直接招聘高端技术人才切入这个领域,组建新企业,以技术人员为主,做一般成套开始,继而发展关键性产品,再向大型成套企业发展;这个行业成功的关键:环保产业产品品种非常的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协作的产业体系,行业的主导地位将主要体现在“环保成套企业”安瑞科对于轨道交通、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关注,要紧密把握在十六大之后国家对若干垄断行业的改革发展动向,视机进入中国装备工业中,诸多行业呈现典型的寡头垄断格局;比如在轨道交通领域,由原铁道部剥离,重组形成的是“中国某著名企业”和“中国某著名企业”两大集团;在石油化工领域,主要形成“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集团,石油化工的装备工业主要划归于“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其它如汽车等行业,……伴随改革政策的某省市场竞争的加速,传统的这些行业必将进行改革,安瑞科应关注这些行业的发展机会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某省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允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摘自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某省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基于上述的整体业务分析,我们建议安瑞科的产业扩充的战略发展,以中国工业某省市化发展为大背景,主要从三条线展开1、能源开发与利用主线2、环保与资源利用主线3、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主线以燃气机械为基础,追踪中国能源结构与利用的变化趋势和石油化工领域的行业变化,向煤化工、电力、新能源等领域拓展以南水北某省市水务为业务载体,充分利用新奥燃气经某省市资源,提供成套的水处理设备和整体工程技术服务以工业IT产品经营为切入点,以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发展为目标,在工业信息技术领域、新型材料领域和先进制造技术三个领域发展

D.业务分析与选择整体业务选择体系压缩机行业分析与选择仪器仪表行业分析与选择压力容器行业分析与选择如何看待安瑞科已有的业务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