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三自然界里的水循环水的三态变化课后复习总结一、课程主要内容回顾本课程围绕“水的三态变化”展开,通过实验观察与生活现象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水在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三种状态之间的转化规律。课程重点讲解了水的三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介绍了熔化、凝固、汽化(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六种物态变化形式,并结合自然界中的雨、雪、霜、露等现象,让学生认识到水的三态变化在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广泛应用,为后续学习“自然界里的水循环”奠定基础。二、需掌握的知识点及对应练习题知识点1:水的三种状态及基本特征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不同状态下的水具有不同的形态、体积和流动性特征:固态(冰):有固定形态,体积相对稳定,不具有流动性;液态(水):无固定形态,会随容器形状变化,具有流动性,体积相对稳定;气态(水蒸气):无固定形态,会充满整个容器,具有流动性,体积易被压缩或膨胀(需注意:水蒸气是看不见的,生活中看到的“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练习题下列属于水的气态形式的是()A.冰块B.雨滴C.烧水时冒出的“白气”D.空气中的水蒸气答案:D解析:冰块是水的固态(A错误);雨滴是水的液态(B错误);“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态(C错误);空气中的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是水的气态(D正确)。对比冰和水的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冰有固定形状,水没有固定形状B.冰和水都有一定的体积C.冰能流动,水也能流动D.冰是固态,水是液态答案:C解析:冰是固态,有固定形状,且不能流动(C错误);水是液态,无固定形状,能流动(A、D正确);固态和液态的水体积都相对稳定,有一定体积(B正确)。为什么冬天从室外进入室内,眼镜片上会出现“水雾”?这说明水蒸气具有什么特征?答案:冬天室外温度低,眼镜片温度较低;进入室内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会液化成小水珠,形成“水雾”。这说明水蒸气是水的气态形式,无固定形态,且遇冷后容易发生状态变化(液化)。解析:结合水蒸气的气态特征(无固定形态、易受温度影响发生变化),解释生活中的液化现象,将知识点与实际场景结合。知识点2:水的三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温度是影响水三态变化的关键因素,不同温度下,水的状态会发生转化:固态→液态(熔化):冰在温度达到0℃及以上时,会逐渐变成水,这个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液态→固态(凝固):水在温度降低到0℃及以下时,会逐渐变成冰,这个过程会放出热量;液态→气态(汽化):水在温度升高时(如常温下蒸发、100℃时沸腾),会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气态→液态(液化):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如遇冷),会变成水,这个过程会放出热量;固态→气态(升华):冰在温度较低但环境干燥时(如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樟脑丸变小),会直接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气态→固态(凝华):水蒸气在温度极低时(如冬天的霜、雾凇),会直接变成冰,这个过程会放出热量。练习题下列现象中,属于水的“凝固”现象的是()A.夏天,地上的积水慢慢变干B.冬天,湖面结了一层冰C.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白气”D.冬天,室外的冰块慢慢变小答案:B解析:积水变干是水蒸发成水蒸气,属于汽化(A错误);湖面的水变成冰,是液态→固态,属于凝固(B正确);“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属于液化(C错误);冰块慢慢变小是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D错误)。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会(),需要()热量。A.升高吸收B.不变吸收C.降低放出D.不变放出答案:B解析:冰是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0℃),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但需要持续吸收热量(如冰融化时需要放在温暖的环境中),直到冰完全变成水,温度才会继续升高(B正确)。为什么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觉凉快?请用“水的三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解释。答案:夏天温度高,地上的水会发生“汽化”现象(蒸发),变成水蒸气。汽化过程需要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导致地面和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人会感觉凉快。解析:结合汽化(蒸发)需要吸收热量的特点,解释生活中的降温现象,体现温度对水状态变化的影响。冬天,北方的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的哪种状态变化?发生这种变化需要什么条件?答案:“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冰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发生这种变化的条件是:温度极低(低于0℃),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温度远低于0℃),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且这个过程会放出热量。解析:区分凝华(气态→固态)与液化(气态→液态)的不同,强调凝华需要“温度极低”的条件,结合北方冬季的低温环境,帮助理解现象本质。下列关于水的三态变化与热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结冰(凝固)需要吸收热量B.水蒸气变成水(液化)会放出热量C.冰变成水蒸气(升华)会放出热量D.水变成水蒸气(汽化)会放出热量答案:B解析:凝固(水→冰)、液化(水蒸气→水)、凝华(水蒸气→冰)过程会放出热量;熔化(冰→水)、汽化(水→水蒸气)、升华(冰→水蒸气)过程会吸收热量(A、C、D错误,B正确)。知识点3:水的三态变化在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应用水的三态变化与人类生活、自然界现象密切相关,常见应用和现象包括:生活中:冰箱冷冻室利用凝固现象制造冰块;空调制冷利用汽化(制冷剂蒸发吸热)降低温度;烧水时利用沸腾(汽化)产生热水;冬天烤火时,手上的水珠蒸发(汽化)会感觉干燥。自然界中:雨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再下落过程中熔化形成的;雪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霜是水蒸气在地面物体上凝华成的小冰晶;露是水蒸气在地面物体上液化成的小水珠。练习题自然界中的“雨”形成过程中,主要涉及水的哪些状态变化?()A.液化、熔化B.凝固、升华C.汽化、凝华D.液化、凝华答案:A解析:雨的形成过程:空气中的水蒸气先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小水珠或小冰晶聚集形成云;当云中小水珠或小冰晶变大,下落过程中,若温度高于0℃,小冰晶会熔化成小水珠,最终落到地面形成雨。因此主要涉及液化和熔化(A正确)。夏天,冰箱冷冻室里的水会变成冰,这利用了水的哪种状态变化?冰箱的作用是为这种变化提供什么条件?答案:利用了水的“凝固”现象(液态→固态)。冰箱冷冻室的作用是降低温度,使室内温度保持在0℃及以下,满足水凝固成冰的温度条件(凝固需要温度降低到0℃及以下)。解析:结合生活中冰箱的功能,联系凝固的温度条件,说明水的三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冬天,草地上会出现“霜”,而春天早晨草地上会出现“露”,请分析这两种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答案:相同点:两种现象的形成都与水蒸气有关,都是水蒸气遇冷后发生的状态变化,且过程中都会放出热量;都发生在地面物体(如草地)表面。不同点:“霜”是水蒸气直接变成冰,属于凝华现象,形成条件是温度极低(远低于0℃),形态为白色冰晶;“露”是水蒸气变成水,属于液化现象,形成条件是温度较低(高于0℃),形态为小水珠。解析:对比自然界中两种常见现象,从状态变化类型、形成条件、形态等方面区分,加深对液化和凝华的理解。下列生活中的做法,利用了“水的汽化吸热”原理的是()A.冬天向手上哈气,手会变暖和B.夏天用湿毛巾擦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齐齐哈尔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
- 2024年安徽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3年贵阳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技能(声乐基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海洋大学《建筑设计及理论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艺术学院《中外文学史》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黑龙江省铁力市第一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高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四川省简阳市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2025年生物高一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DL-T-1798-2018换流变压器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
- KA-T 21-2024 模袋法尾矿堆坝技术规程
- 七年级数学(上)有理数混合运算100题(含答案)
- 葡萄膜炎与红眼鉴别
- 医疗器械生产中的数据分析与统计
- 初中数学归纳与类比强化练习
- 住房公积金追缴授权委托书
- 《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 超声基础知识及临床应用演示
- 2022-2023部编新人教版小学6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手电筒产品课程设计报告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